落月摇情
012 相偎相依两相知(1)
寒玉封地辖五郡三十六县,都城上阳。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可寒玉将这里治理国富民强,秩序井然。将子怡安顿在王宫后园一处幽静的翡翠居休息后,寒玉和贴身侍卫赵谅匆匆离去。
子怡他们一路行程较慢,到上阳后不久,京城皇帝驾崩,新皇即位的消息也到了。宋地举国素服致哀。子怡看到寒玉整天忙着处理一些政务,自己静下心来,一人在翡翠居默默地想着心事。
短短的一个来月的时间,先是来到这陌生的空间,有了陌生的家人,陌生的未婚夫。仓促而来的婚事让依依有些惊慌,有些无助中淡淡的喜悦。毕竟,这里还有可以依靠的人,还有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人。可是转瞬间,抄家灭门的惨案就来了,自己被绑走,被迫逃亡。这些,是做梦都梦不到的噩运啊!子怡一直都感觉自己还在梦中,不是梦中,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摇摇头,子怡强迫自己正视现实,该来的总会来,该面对的总要面对。只是,自己以后怎么办?真的就这样嫁给这个宋王,一辈子就这样过吗?想起他一路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子怡觉得有些羞涩。 这个男人细腻起来,真的是很迷人啊!自己第一面见他的时候,就有些喜欢他的吧!
傍晚的时候,寒玉来了,他浅浅地朝子怡笑笑:“好多天不在,总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你一个人着急了吧!白天让入画陪你在园子里走走。”入画是寒玉身边的侍女,是寒玉专门派来服侍子怡的侍女之一。
子怡确实有些无聊,多年来她的生活是相当紧张的。除了不停的学习,她要弹琴,要跳舞。偶尔闲的时候,还要上网,要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最舒服的日子,就是等候上大学的那一个多月时间了,和同学们聚会,告别,在家睡懒觉,听音乐,看小说,上网打游戏。现在她这两天都是傻傻地坐着,来来回回地就是想着最近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她还无法适应目前的状况。
看到寒玉问自己,子怡道:“我没事,影哥哥你忙正事要紧。”
寒玉道:“依依,京城你是不能再回去了,不过你放心,只要我在一天,就会保护你一天,即使有什么,我也一定会护你周全。”
“京城那边,皇太子继位,会不会对你……”子怡有些担心地问道。
寒玉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依依,皇家的生活向来是很残酷的,血腥、杀戮,谁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哪一天。现在皇太子已继位,他自然会铲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势力。这次父皇升天,他没有召我们回京城祭奠,那是他还忙于巩固皇权。等他觉得朝政稳定下来,也许就会想办法对付我和夜枫了。其实寒钟他虽然昏庸,还不算可怕,可怕的是太后和王免。尤其是王免,此人野心极大,我担心他对我皇家不利。”
子怡急道:“那怎么办啊!王免要有什么想法,会先对付你们这些皇子的吧!”
“是啊。他会先除掉我们寒家宗室子弟。不过,我们宗室子弟,许多都封国在外,有自己的势力,没有把柄,暂时他们应该不会动手。只是,如果他们找借口将诸侯王召回京城,那么就危险了。离开封地,生死由不得自己了。”
“不去行不行啊?”子怡问道。
寒玉苦笑一下:“不去就意味着要造反,那样会死伤多少无辜的老百姓啊!”
子怡无语,是的,过去的封建皇权时代都是这样的。可是,她不想这个男人死。这个男人,不只是她的依靠,她已在心里喜欢上了他,喜欢他那温柔的笑,他那淡淡的愁。他明亮深邃的眼睛里,总有着一种吸引她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担心着寒玉的处境,子怡也想到了自己。如今自己这样逃犯的身份,寒玉怕是不能娶自己了吧。即使他肯,要是让新皇帝那些人知道自己藏在他这里,怕是要连累他也送命的了。除非自己的外公柳居正能够平反冤案,否则自己是没希望以玉依依的身份出现了。照这样看来自己岂不是一辈子要呆在这个园子里?
两人静静地在月光下散步,各自想着心事,倒一时无语。寒玉取出一只玉箫,在清冷的湖边吹奏着一曲《如梦令》。曲声悠悠咽咽,如柔丝细雨,又如曲折泉流,断续不居,隐显如泣。子怡不由地从心里升起一股哀愁。
子怡很想帮寒玉分担一些烦恼,可是她能有什么办法?子怡将自己知道的历史知识从脑子里细细过了一遍,该怎么办才好?曹魏的时候,曹丕担心曹植威胁自己的帝位,将曹植的封地一改再改,杀了许多曹植的追随者,最后曹植是郁郁而死。汉朝的时候,曾发生七国之乱,最后叛乱者以失败告终。明朝时,朱棣倒是领兵夺取了皇位,可是,那也是一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争,是以无数的鲜血换来的胜利。历史上这样的时候,也无外这几种情况,要么起兵造反,胜者为王,要么就坐以待毙。只是,起兵造反,要看自身的实力,不知寒玉能联合起来的兵力如何?而且听寒玉先前的话,怕是不肯这样做。
子怡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看来暂时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
看文的亲们多提意见啊,欢迎拍砖!
013 相偎相依两相知(2)
这一天,子怡百无聊赖的在园子里逛。忽然,一座精致的两层小楼出现在眼前。子怡好奇地走上去,原来竟是一间书屋。满屋子的书立刻吸引了子怡的眼睛,粗略看了看书皮,有诗词歌赋的,有习字绘画的,有天文地理的,还有好多医药方面的书。看来这里的主人还真是博览群书啊!
想到依依本来是极有文采的一个女子,子怡也觉得自己应该多看看这里的书,别闹出白字的笑话才是。只是繁体字较多,有些字词有些晦涩,看起来颇费劲。反正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好做,子怡耐着性子读着,当我在大学里深造好了。
累了,子怡起来转一圈,窗前,一架暗红色的雕花古琴引起了子怡的注意。好漂亮的一架古琴。随手拨拉一下,音域宽广,音色纯美。想起自己那个时代,同学们都在学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唯独妈妈固执地非要自己学古琴,难道仅仅是巧合?
思绪顿起,一曲《月夜孤舟》娓娓而来。
十里银河堆雪浪,四顾何茫茫?
孤舟轻荡,天河深处,谁人话凄凉?
何处隔绝离恨宫,奈雾锁云封!
欲问苍穹,魂归何处,此恨几时亡!
淡淡离愁不知不觉地弥漫开来。以前抚琴的时候,总有爸爸妈妈做自己最忠实的听众,尤其妈妈,常常就自己的琴艺高谈阔论一番,一家人嬉笑歌唱,快乐不已。如今琴曲依旧在,不见旧时人,世事是多么的变化无常啊!
“幽怨细腻,回味深远,好美的曲子。”回首,寒玉笑吟吟地站在身后。
子怡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有这样一架好琴的人,必然不是俗手。
在子怡的坚持下,寒玉弹起一曲《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结似霰;
……
不知乘月几时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看着寒玉灵动的手指,听到那悦耳的琴声,子怡不由地痴了,什么叫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就是!想到自己的弹奏水平,还真是无地自容,亏得自己以前还经常为自己的琴艺沾沾自喜。不知那依依如何,想来也一定比自己高明的多。寒玉一定也听过依依弹奏的,他会听出来不同吗?子怡想到这些年来寒玉和依依见面机会很少,虽也听过,可相隔时间长了,人的琴艺总有变化的吧!
看出子怡的不安,寒玉笑道:“依依,这一年多你在琴艺上虽然有些偷懒,可是总体还是弹得不错啦,尤其是这支曲子做的很好,只是在弹奏技巧上还需要练习。”说罢,给子怡细细讲解弹奏中的一些要领。
自此,寒玉常和子怡探讨琴艺,有时子怡弹奏,寒玉用箫伴奏一曲,子怡的进步日益明显。
练琴之余,两人也天南地北的谈论。从诗词的韵律到字体的结构,从乐曲的旋律到舞蹈的瑰丽,甚至他们谈到医药的庞杂、自然的奇异,谈到生命的意义,谈到国家的兴废。子怡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只觉得用尽了自己生平所学,想尽了自己所知所闻。
寒玉惊奇地望着眼前的小女子,怎么以前居然没有发现她的思维是那样奇特,她的见解是那样新颖?是了,这几年都只是匆匆见几天就离开了,她现在是长大了,越来越聪慧善良,还越来越美丽了。
子怡也惊讶于寒玉知识的广博。好一个才华横溢的美男子啊!子怡看着这个男人,他没有帝王之家的盛气凌人,他对谁都即和蔼又可亲;他没有富贵人家的骄横奢华,他温柔、宁静、优雅、博学。他俊美的脸上,始终都闪着一种和谐的美。这一刻,子怡觉得自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男人。
这是爱吗?好想就这样和他天天在一起。
和这样的男人相处,子怡有了危机感,她要迅速提高自己才是。拿出考大学时候那股拼劲,子怡疯狂地开始看书,好在寒玉的书不光种类繁多,数量也极多,对于原本就爱看书的子怡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一件事。
作者的话:每日两更,看文的亲们不要忘了收藏、投票。觉得文文不足之处,请一定告诉我,欢迎批评指正。
014 相偎相依两相知(3)
看书、弹琴、散步、和寒玉聊天,成了子怡的生活,子怡完全封闭在王宫的园子中。寒玉平常处理政务也很忙,不能老陪着子怡,子怡觉得自己完全脱离了世界。除了寒玉,平常只能见着入画等几个丫环了,也只有入画陪她说说话。虽然寒玉也带她出去玩,可都是在比较僻静的地方游山看水,见不到什么外人。子怡明白,自己目前的身份不能让人发觉,除了跟着寒玉的几个心腹侍卫,王宫内的仆从,即使是入画,也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都奇怪着自己和寒玉的关系。仆从们猜测,说是纳的妾吧,两人并不住在一起,子怡也不称呼寒玉“王”,还叫什么“影哥哥”。而且寒玉对她呵护备至,礼让有加,看来这个女子有来历啊!
这里离京城那么远,该不会有人认识我吧!再说了,像依依这样的女子一般都是呆在家里的,外人哪能认识?子怡很想看看王宫园子外面的世界。子怡觉得很寂寞,很多心里话无人可以说。她不是深闺里长大的女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从小受的是现代的教育,需要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而且,平常没有可以做的事情,每天等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子怡不习惯。想来想去,子怡觉得自己可以女扮男装出门去看看,她来上阳的时候一路也是男装来的,这样不会有什么危险了吧!
听到子怡要和自己女扮男装出去玩,入画很开心地去准备了。
子怡来上阳的时候一直生病着,坐在马车内,也没有细细看。现在可以说是第一次出门,见什么都新奇。街道很繁华,米店、布店、点心店、客栈、酒楼什么的,比比皆是。咦?那是什么?子怡过去一看,原来是泥人。子怡在电视上见过这种泥人,自己平时倒没见过。想不到这里也有泥人,好漂亮啊!
见子怡盯着看,那卖家热情招呼道:“公子,捏一个吧,不像不要钱的!”
子怡点点头道:“两个,我们一人一个。”
那人看了子怡一眼,手里飞速地拿着一个泥团捏起来,不时地还扫一眼子怡,只一会儿功夫,果然捏好了一个泥人。子怡拿来细看时,神情栩栩如生,不禁赞叹道:“好漂亮啊,捏的真像!”那卖者笑道:“主要是公子生的俊俏。”说话间又捏好了入画的一个,果然也是非常像,连入画脸上的小酒窝也一模一样。上完彩,两人欢天喜地的拿着走。
远远传来依依呀呀的歌声,子怡看见是一处茶楼,写着“听雨居”三个字,名字倒是雅。外面有些冷,子怡和入画两人进去找到靠窗的一个桌子坐下,即可以看见窗外的风景,又可以看见唱歌的人。唱歌的女子淡妆细眉,端坐在一桌前,怀抱琵琶,一边弹,一边唱道:“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歌声清亮,很是好听。子怡心里叹道:声音这么好听,可以出专辑了啊!可惜生不逢时,要是在现代,自己哪有机会白听这么好的歌声。
一曲终,茶楼内客人纷纷叫好,桌前的一男子掏出铜板,付了唱资。子怡对入画道:“这个姐姐唱歌好好听,我们也请她唱一曲如何?”
入画点点头,朝那女子招招手,那女子怀抱琵琶,款款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