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笔春秋





  古浪闻言又是一阵惊惧,忖道:“这支笔上的武功,当真是不可思议!”
  阿难子又低头望了望那人,把他扶起来,在他背上拍了一下。
  那人“啊哟”一声,顿时醒转,一双凌厉的大眼睛,向阿难子及古浪一扫,身子猛然一挺,由阿难子的怀中挣了出去。
  他像是一个受伤的野兽一般,纵出了一丈多远,然后转身望着他们二人,面上的表情非常怪异。
  阿难子向他招招手,说道:“不必害怕,你且过来!”
  那少年人却是一动不动,目光闪闪,恰似两颗光芒四射的寒星。
  阿难子说完之后,静静地等着他,但是他像是听不懂话一般,古浪接口说道:“兄台既然到‘达木寺’来了,何妨明白谈一谈!”
  那人闻言之后,仍然不动不语,但是他的目光,已然向四下游动。
  阿难子笑道:“小兄弟,我只不过问你几句话,你还是过来的好!若是想一言不发就离开此地,恐怕不很容易呢!”
  那少年的心事被阿难子说破,似乎有些无可奈何,这才移动身子,缓缓地向他们走来。
  古浪由于与他年纪相仿,不禁仔细地打量他。
  只见他生得一表非凡,剑眉入鬓,一双大眼睛极是深邃明亮。
  他年纪看来比古浪大上两三岁,可是身躯却高了许多,生得健壮结实,皮肤微黑,真是堂堂一表。
  他来到二人之前,冷涩的目光向他们一扫,吐出低沉、带有川腔的口音说道:“唤我作啥子?”
  古浪还未答话,阿难子已经说道:“小兄弟,你先告诉我姓名,也好称呼你。”
  那人迟疑了一下,说道:“我叫石明松,你……你可是门陀和尚?”
  阿难子笑道:“我若是和尚,焉会有这么长头发?”
  石明松满脸疑惑之色,目光射在阿难子手中的那只小笔上。
  阿难子玩弄着手上的小笔,笑道:“你以为这是春秋笔么?错了!我若得了春秋笔,何必还在青海逗留?”
  石明松说道:“那么你叫什么?”
  阿难子摇了摇头,说道:“我虽不是出家人,不过名字对我也是毫无意义,多年不用,连我自己也忘记了!”
  石明松转身对古浪道:“你叫什么名字?”
  古浪答道:“我叫古浪!”
  石明松望了他好一阵,说道:“你们若是没有事,我可要走了。”
  阿难子说道:“且慢!我只问你一句话,你师父是哪一位?”
  石明松脸上涌上一层恼怒之色,雪白的牙齿,紧紧地咬着嘴唇,说道:“我没有师父!”
  阿难子颔首一笑,说道:“好吧!你可以走了!”
  古浪及石明松都很诧异,阿难子却连连挥手道:“去吧,去吧!”
  石明松迟疑了一下,转身而去,他才走出了一丈多远,阿难子突然又道:“小兄弟,且慢行一步!”
  只见他三指向前轻轻一点,石明松如受敌袭,双臂一振,拔起了七尺多高,身法姿势,既美且速,很是惊人。
  他在空中一个转身落了下来,阿难子呵呵笑道:“好了!我已经知道了!”
  石明松莫名其妙,沉声问道:“老师父这是什么意思?”
  阿难子笑道:“你有一身极好的武功,绝不是没有师父的人,刚才你出来抢笔之时,我已略有所悟,现在出手一试,就更是明白了!”
  古浪这才恍悟,阿难子原是来试探人家的门户。
  石明松脸上有一层愤怒之色,以怀疑的口吻说道:“依老师父看来,晚辈是属于何门何派?”
  阿难子把那只小笔放入怀中,笑道:“如果我老眼不花,你师父当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呢!”
  石明松面色一变,说道:“是谁?”
  阿难子说道:“看你方才的起纵之术,应该是琴先生的传授才是!”
  阿难子此言一出,古浪及石明松均是一惊,石明松更是面色大变,怔怔地望着阿难子。
  阿难子笑道:“怎么样?老夫说得可对?”
  不料石明松满面怨愤,狠狠地咬着牙齿,说道:“我不认得什么琴先生!我更不是他的徒弟!”
  阿难子一笑说道:“好吧,算我猜错了好了!”
  石明松面上的神情,仍然充满了愤怒,好似他与琴先生有着深仇大恨一般。
  他静静地站了一会,狠狠地一顿脚,人如飞鸿,极快地越上了那片山坡,一连几个起纵,消逝在林木之中。
  古浪问道:“老前辈这是怎么回事?”
  阿难子说道:“我说的一点不错,此人正是琴先生最得意的弟子,我在十年以前,就听说琴先生收了一个神童,接受他的衣钵,今日一看果然不差!”
  他的话不禁引起了古浪很大的兴趣,又问道:“他为什么要否认是琴先生的徒弟?”
  阿难子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一点我也非常不解,刚才我提到琴先生的时候,他满面愤容,好似他们师徒间有什么仇恨。”
  他们谈论了一阵,阿难子说道:“琴先生的弟子已经来了,想必他本人也会来,我们的时间不多,赶快练功吧!”
  古浪连声答应着,心中却止不住疑忖道:“看样子,阿难子对琴先生也不敢轻视,难道琴先生能与他抗衡不成?”
  阿难子再次取出了小笔,说道:“这一次我动作更慢些,你要用心了!”
  古浪连忙又答应了一声,阿难子提高了声音说道:“我说过这一招之中,含了三式变化,第一式变化名为‘百鸟朝凤’!”
  他说着右掌向上一托,小笔盘旋而起,但是这一次起得极慢,好似有一股力量在支持着它一样。
  古浪全神贯注,由于这次速度较慢,他本就聪明,又经阿难子事先把招式告知,所以很容易便看了出来。
  那只小笔虽然笔头乱转,但是每转向一处,便向外伸吐一下,好似有人在操纵。
  古浪看得很清楚,这正是“百鸟朝凤”之式,心中好不骇然。
  突然,小笔猛然向前飞出,耳旁已听得阿难子大声喝道:“注意!第二式变化‘凤尾迎风’!”
  古浪连忙注意望去,只见那只小笔笔头已然不动,但是笔杆却是左右扫荡,乌光油油,乱人心神。
  紧接着又听阿难子喝道:“第三式‘银燕千啄’!”
  古浪便见那支小笔蓦然下沉,这一式变化与上一式恰恰相反,笔头却是一片乱闪,古浪耳旁听得一阵阵劲疾的破空之声。
  这时阿难子又喝道:“快把它接住!”
  古浪一时福至心灵,蓦然悟透,他右臂一伸,以“云拂手”的功夫,二指如电,向笔尾抓去。
  这一次果然奏了效,那支小笔被他稳稳地接在手中,丝毫不感到吃力。
  至此,古浪不禁大为感叹,忖道:“我真是福分不浅,遇上天下第一人了!”
  阿难子见他把小笔接到手中,显得很是高兴,笑道:“孺子可教!果然你已经领会到了,现在我再详细地给你讲解一下。”
  于是,二人就坐在树旁,阿难子把刚才的三式变化,详详细细地讲解给古浪听。
  古浪有些奇人传授,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全神贯注,阿难子所说的要点,他很快地便都吸收了。
  阿难子见古浪已完全领悟,站起身来,说道:“好了,现在你自己练习吧!”
  在阿难子从旁指点之下,古浪开始练习这使天下群雄侧目的“春秋笔法”。
  至于这一代怪杰,为何如此匆忙地把“春秋笔法”倾囊传授,那就无人知道了。
  他们一直练习到天近黄昏,阿难子才收起了那支小笔,飘然而去。
  古浪自己又复习了一下,也就回房休息。
  不一会的工夫,哈门陀就回来了。
  他一回来之后,立时把古浪叫了出来,面色严肃地说道:“古浪,这些日来你的武功虽然很有进步,但是与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现在时间不多,你要加倍努力才行!”
  古浪口中答应着,心里很是奇怪,忖道:“阿难子也说时间不多,难道为‘春秋笔’的大战,就要发生了么?”
  他才想到这里,哈门陀又接着说道:“你也许很奇怪,这几天表面上看来平静无事,事实上,很多讨厌的老家伙都已来到青海了!”
  古浪闻言不禁很紧张地“啊”了一声。
  哈门陀接着说道:“哼!他们虽然不露面,但是谁也逃不过我的眼睛!”
  古浪忍不住问道:“那个叫琴先生的人来了没有?”
  哈门陀双目一闪,两道白眉向上吊起,说道:“他……我想他是来了,就算没有来,也已在来此途中,因为我已看见了他的徒弟!”
  古浪心中一动,脱口问道:“是不是石明松?”
  哈门陀白眉一吊,说道:“你怎么知道?”
  古浪心中一惊,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连忙接口道:“我以前在江湖上,曾经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哈门陀点了点头,说道:“嗯,就是石明松,他是琴先生最得意的弟子,他既来了,琴先生必然也会来!”
  古浪心中纳闷,忖道:“看样子哈门陀先生也是颇有戒心,那琴先生果然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古浪想着,不禁对琴先生兴起了莫大的好奇之心,又忖道:“我见不着琴先生,总可以先会会他的徒弟!”
  想到这里,他下定了决心,要与石明松一会。
  哈门陀又接着说道:“在‘哈拉湖’以东不远,有一处叫‘土丘’的地方,你可知道?”
  古浪对这一带地形非常熟悉,立时点头道:“我知道!”
  哈门陀点了点头,说道:“好的,你现在即刻出发,赶到土丘去,为我打探一下情形!”
  古浪奇道:“打探什么情形?”
  哈门陀面上现出一种异样的表情,略为迟疑,用急促的声音说道:“我知道石明松住处在那里,但不知琴先生是否也来了,我因为有别的事情要处理,所以只好让你代我去打探一下。”
  古浪正想看一看琴先生是何人物,同时石明松对他有一种吸引力,当下立即答应下来。
  门陀接着又说道:“琴先生若是来了,你一去就会被他发现,但是你不必害怕,好好地应付,必然无事!”
  古浪点点头,心中想道:“看样子哈门陀也怕那个琴先生……”
  一念未毕,哈门陀又道:“如果琴先生尚未来,你就设法由石明松口中打探一下!”
  古浪又点了点头,返身欲行,哈门陀又道:“三更时分,我们在‘哈拉湖’会合,你快去吧!”
  古浪离开了“达木寺”向“土丘”方面飞驰而去。 
 


 



 

   
第四章 一代盟主 
 
  古浪怀着一颗充满了惊疑和好奇的心,离开了“达木寺”,转眼间,就绕过了哈拉湖。
  一直到现在,古浪仍然在疑惑不安之中,这两天来,由于阿难子及哈门陀都在加紧授技,使他意识到,不久便将有重大的事故发生。
  由“哈拉湖”至“土丘”不过只有几里之途,该处只有一片土墟,并无房舍,古浪心中忖道:“奇怪!石明松怎么会住在那里?”
  他一路上施展轻身功夫,快似飘风一般。
  今夜没有月亮,却有满天的星星。
  古浪犹如鬼魅般,在黑夜之中,御风而行,所过之处,草木不惊。
  不大会的工夫,古浪已经来到了“土丘”,这只是一座小小的土坡,方圆不过两三里,没有一棵树木。
  古浪打量了一下地形,忖道:“这里怎么会有人住?”
  他正在犹豫,不知由何处找起,突然,一阵清越的笛音,随着夜风,远远地传了过来。
  听到这一曲笛音,古浪如同触了急电一般,脑中立时浮现出那无头石人的影子!
  “啊!琴先生果然来了!”
  古浪心中想着,精神为之一振,立时贯注全神,注意听去。
  但是那笛音却消失了,一阵阵清凉的夜风,使人有一种梦幻的感觉。
  方才的笛音清清楚楚,古浪绝不会听错,他回想是由北面飘来,于是他提足了气,一阵急行,已绕过这座小土丘,转到了北面。
  出乎他意料之外,在土丘的半腰,一片洼地之中,居然搭着一小间茅屋,圆形的小窗户之中,透出了一片昏黄的灯光。
  古浪不禁看得呆了,如果是江湖上的人,在此搭室而居,实在是件颇为怪异的事。
  他注意地打量,由那圆形的小窗之中,并没有看见一个人影,也听不见任何声音,心中不禁颇为怀疑,忖道:“莫非室中无人不成?”
  但是刚才明明有笛声,所以古浪仍不敢贸然进入。
  他在夜风之中静立了一会,突然,一曲极为高昂尖锐的笛音,破空响起。
  由于古浪这时立处甚近,猛然之间,不禁吓了一大跳,忖道:“这是什么曲调,为何如此怪异?”
  那笛音起音极高,听来极为刺耳,所吹曲调又极度的凄厉,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