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枭 作者:方白羽
边,便诈死将你送回来你爹爹身边。”
任天翔沉吟道:“外公是要我在任重远身边长大,然后继承益安堂的基业?我是他掌握益安堂这股江湖势力的伏棋?真是谋算深远,耐心过人,令人叹服。不过后来任重远的死又是怎么回事?这些年为何娘从未露过面,难道你就不想我?”
司马蓉苦笑道:“虽然我遵照你外公的指示,将你送到了任重远身边,但我心里又怎么放心得下?只是我屡屡违背你外公的意愿,甚至为任重远动了真情,这都是千门大忌,按家规当受到惩罚,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将自己幽禁在家中,从未踏出家门半步。闲极无聊之时便开始研读佛经,以求内心的安宁。幸好赵姨偶尔会派人送来你的消息,知道你一切都好,娘也就再无所求。”说到这她微微一叹,“但娘终究是司马世家得人,当家族有所需要,娘自然是义不容辞,所以我以如意夫人的身份将你爹爹约出来。这么些年过去,我对任重远已经没了原来那种爱恨难分的复杂感情,尤其得知她又娶妻生女,而且家庭美满幸福,我就再没有想过要回到他身边……”
司马蓉说到这突然停了下来,眼神怔仲地望向虚空,好半晌才黯然叹道:“虽然我没有害任重远之心,但是任重远却是因我而死。甚至到死都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这辈子我负他甚多,而他临死前却还记挂着我的安危。为让我免遭义安堂报复,他直到死都没有向义安堂的兄弟透露过我的存在。”
虽然母亲语焉不详,但任天翔已经猜到几分。见母亲满怀愧疚、泣不成声,他不禁柔声安慰道:“既然娘并无伤害任重远之心也不用太自责。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只是我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然会是这样。”他嘴里说的轻松,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要乱。知道任重远从未抛弃过母亲和自己,他突然非常后悔,没有在任重远生前叫过他一声爹,尤其得知他死的不明不白,更让他心乱如麻。他已经在心中将任重远当成自己真正的父亲,都说父仇不共戴天,但如果仇人是母亲和外公,那么这仇该不该抱?又如何来报?他从未像现在这样迷茫。
“得知任重去世后,我立刻就想到,你将卷入义安堂继承人之争。”司马容抹去眼泪,继续回忆道:“我不想你再重蹈娘的覆辙,卷入凶险莫测的江湖纷争,不自觉成为受人摆布的棋子,所以娘不惜做了一件事。”
任天翔立即醒悟:“是娘潜入宜春院杀江玉亭嫁祸于我,逼我不得不远走他乡,逃离长安这勾心斗角的漩涡中心?”司马容微微颔首道:“我知道江玉亭是你的酒肉朋友,但为了你我也顾不得这许多。我希望你做个平平凡凡的人,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过完一生,永远都不要再跟千门、跟义安堂发生任何关系。但是我没想到你这么快你有重回长安,重回阴谋诡计的中心。也许,这就是佛门所说的因果报应吧。”
任天翔黯然问:“可是,娘为何又出家当了尼姑?还隐匿在这世人难寻、荒僻无人的辟谷小庵?若非赵姨的那一串佛珠,我永远都找不到这里,更永远都不知道娘还活着。”
司马容喟然叹道:“任重远因我而死,娘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所以我只有避世出家用自己的后半生为之赎罪。为了不再让人找到自己,所以娘隐姓埋名在这最荒僻的庵堂出家,除了少数几人,没有人知道这里。”
任天翔终于明白,为何赵姨宁死也要守护这个秘密,他是见证了娘这一生的坎坷和痛苦,不想再让她的小姐再卷入这个勾心斗角、灭绝人性和亲情的江湖,为了保守这个秘密,她不惜以身相殉。可恨自己竟然狠心对她用刑,成为逼死她的凶手。
想起赵姨的惨死和她的叮嘱,任天翔忍不住太瘦给了自己一个重重的耳光,悔恨的哭道:“我就不该用刑逼问赵姨,就算我永远被蒙在鼓里,也不该不相信赵姨,是我害死了她,是我惊扰了娘的清修……”
司马容忙握住他的手,含泪安慰道:“翔儿你不用太自责,这一切不幸都是因娘而起,你自始自终都还不知情。要怪就怪娘生在一个不平凡的家族,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所有一切阴谋的策划者都是我的外公?”任天翔突然盯着母亲的眼睛,以从未有过的严肃质问,“他是谁?是不是就是司马承祯?”
司马容急忙摇头,连连道:“你不要问,你永远不要问。我始终都是司马家的人,每个司马家的子女都必须为家族保守秘密,不然我们这个家族,早就被斩尽杀绝了。”
虽然母亲竭力否认,但任天翔心中还是有了答案,他不禁一声冷哼:“那怪他不止一次的帮我,在洛阳帮我让陶玉成为玉真公主的贡品,让我在洛阳站稳脚跟;几个月前又逼我闭关读书三个月,还送我珍贵无比的吕氏商经,更写信将我举荐到圣上跟前,让我一步登天成为国舅和御前侍卫副总管。他是要将我当成旗子,当做他复兴司马家的伏兵。”
司马容连连摇头,张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最终却什么也没有说,任天翔只感到这层窗户纸一旦捅破,一切都变得明了起来,他顾自在房中徘徊道:“司马瑜才高八斗、心计过人,而且还精通各种赌技,一定就是我的表兄弟。难怪好多人都说我们长得如亲兄弟一般,难怪他有时候虽然跟我作对,但有时也暗中帮我,他才是外公心目中的嫡传弟子吧?司马世家的荣耀是寄托在他的身上吧?”
任天翔突然在母亲面前停了下来,眼中闪烁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寒光:“我不习惯兽人利用,虽然我身上流淌着司马世家的血脉,但我不会心甘情愿为他人做嫁衣。如果要想重现司马世家的辉煌和荣耀,那么也必须是由我而不是别人来实现。”
司马容眼神凄楚地连连摇头:“翔儿,世界不是你想像的那样简单,有多少心智比你高,实力比你强,机会比你好的枭雄,因野心膨胀而倒在了争霸天下的不归路上。我不想你走上这条路,只希望你平平安安过一生,娘不想为你担惊受怕。”
任天翔轻轻为母亲抹去泪水,柔声道:“娘,既然我身上流着司马世家的血,我还能平平淡淡过一生吗?就算我想,司马家族能放过我?与其像你这样逃避,不如奋起力争,反客为主,让司马家为我所用。再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不想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建功立业,创造流芳百世的不朽辉煌?”
望着眼神坚定、神情凝重的儿子,司马容突然发觉他真的是长大了,已经有了自己的追求和主意,甚至有了常人所没有的野心。她知道那是一条不归路,但是她却已经无力阻止。
任天翔其实对什么江山社稷并没有多大兴趣,他只是不想再让人当成旗子,尤其是得知父亲是因此丧命,他更觉得应该为这个生前从未叫过一次爹的人做点什么,以补偿对他的误会和愧疚。虽然他不能向母亲的家族报复,但至少可以反客为主让他们为自己所用。司马世家既然不择手段要重现祖先的荣耀和辉煌,那么自己就要夺取他们最为珍视的东西,有什么比这样的报复更残酷,更足以告慰不幸早逝的父亲?
“娘,跟我回长安吧,我会好好侍奉你,以补偿这些年来的遗憾。”任天翔心中拿定主意,立刻向母亲告求,他希望与母亲不再分离,甚至希望母亲重新须发还俗。
但司马容却坚定的摇摇头:“既已出家,过去的一切就已经跟我再无干系。方才那一番话是我给儿子最后的遗言,让他不再为自己的身世和过去困惑。从今往后世上再没有司马容这个人,只有一介女尼静闲。”
“娘!”任天翔还想再劝,却已被司马容抬手阻止,就听她淡然道:“如果你还当贫尼是你娘,就当最终贫尼的决定。如果你再苦苦相逼,贫尼只好追随赵姨于地下。”
任天翔想了想,试探道:“如果娘一心要修行,孩儿可以给你找一座条件好点的庵堂,最好是离长安近点,孩儿也好随时向娘请安。”
司马容微微摇头到:“既然是修行,当然要远离红尘热闹喧嚣,清心寡欲,心静如水,岂能再牵挂家庭和吃住享受?你不要再多言,不然贫尼只好再次避世远遁。”
任天翔不敢再劝,只得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悄悄退出门来,门口守卫的几个人见他终于出来,都赶紧围了上来,方才众人心中虽然觉得奇怪,单页不好走近偷听,所以充满各种疑问,不过见任天翔两眼红红的像是哭过一样。
几个人自然又不好开口相询,一时尴尬万分。最终还是高名扬打破沉寂,低声问道:“有如意夫人的消息么?”
任天翔安然摇头道:“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如意夫人,这案子可以到此为止了。大家一路都很辛苦,回去我做东,好好犒劳大家。”
几个人面面相觑,虽然心中满是疑惑,但见任天翔神情古怪,却也不好再问。高名扬与施东照立刻招呼各自的手下撤离,任天翔拉着褚刚拖后一步,对他小声道:“你留点钱给那看门的嬷嬷,回长安后再多带点钱送过来,最好再找两个安稳可靠的姑子送到这白云庵来出家,拜静闲师太为师,以便服侍师太。”
褚刚点点头,低声道:“我这就去办。”
一行人撤离白云庵后,依旧沿原路返回,待路过阳台观时天色已经大亮,任天翔突然停下脚步,对高名扬和施东照道:“你们在此稍等片刻,我再去拜望一下司马道长,希望他已经云游回来。”
众人都知道司马承祯是举荐任天翔的恩人,对他的举动也没做他想,只由褚刚随同任天翔前去阳台观。
二人依旧由小童带到山门前,见到他一大早来访,玄木道长十分诧异,将任天翔让到大堂,这才小心问道:“不知道任公子为何去而复返?”
任天翔如无其事的道:“在下就是怪你按司马道长,所以临走前再来问问,不知司马道长有没有回来,或者道长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玄木遗憾的摇摇头:“家师外出云游,短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半载,从无定数。除非他有交代,不然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不知公子有何事要见家师?他一回来贫道立刻替公子转告。”
任天翔淡淡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我是想到藏经阁借阅几本书,不知这事是否组要经过司马道长允许?”玄木释然笑道:“这事家师倒是早有交代,如果任公子登门借书,不管什么时候都没有问题,我们定会满足公子愿望。不知公子相接什么书?”
任天翔沉吟道:“我想借几本与三国争霸那段历史有关的古籍,不知可否?”“没问题!没问题!”玄木答应不迭。“请公子随贫道来!”
二人来到后院的藏经阁,立刻有小道童满屋子寻找任天翔所要的书,任天翔也凭着记忆在无数书架书柜中搜索,片刻后就找到了十多本典籍。都是跟三国争霸和晋武帝一统天下那段历史有关。任天翔如获至宝,将这十多本书全部带走,高高兴兴的满载而归。
回去的路上,任天翔一个人躲在密闭的马车车厢中,研究着借来的古籍。这马车原本是为如意夫人准备,没想到现在却成了任天翔旅行读书的专车,也算物尽其用。
所有人都不敢打搅任天翔读书,只有褚刚不时送清水和干粮进来,见任天翔彻底沉浸在那些古籍中,他忍不住问:“不知公子是要在书中查找什么东西?”任天翔幸喜的点头道:“我是在查找三国争霸这段历史中,所有有趣的记载。”
褚刚似懂非懂得问:“公子有何发现?”任天翔得意洋洋的点头道:“我发现了很多有趣之处,比如智计过人的诸葛亮,在遇到司马懿之前,屡战屡胜;但遇到司马懿后,虽然胜多负少,却始终拿司马懿毫无办法,司马懿总有办法在最后关头,让诸葛亮北伐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这有什么奇怪?”褚刚不以为然道:“这只说明司马懿是诸葛亮旗鼓相当的对手,而且司马懿还比诸葛亮略胜一筹,所以才始终压着诸葛亮一头。”任天翔微微摇头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所有与诸葛亮旗鼓相当的对手都没有好结果,唯有司马懿活了下来,而且还为最终三家归晋打下坚实的基础。”
褚刚疑惑的挠挠头问:“这能说明什么?”
“若只有这点,什么也说明不了。”任天翔沉吟道,“不过我在古籍中又发现了有趣的一点:即最早推荐诸葛亮给刘备的是自号‘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另一个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徐庶,跟他也是关系匪浅的好友。而司马懿跟他是同族,可以肯定他们也有极深的渊源。”
褚刚越发糊涂,茫然问:“那又怎样?”
任天翔悠然笑道:“司马徽将自己同族晚辈安插在曹操身边,将诸葛亮推荐给最有潜力的刘备。我坚信这两个人是他安插在不同阵营的重要棋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