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枭 作者:方白羽
怼?br />
崔乾佑急忙贴于马背,狼狈地躲过了对方致命一枪。二人身形刚交错而过,哥舒翰就已经折回马头,挺枪向崔乾佑后心扎来。原来他早已算好后招,刀枪相接的同时就已经在掉转马头,追向崔乾佑身后。崔乾佑不及控马转身,只得纵马前冲,同时挥刀挡开刺向自己后心的一枪。但见二人在场中一追一逃,越来越快,崔乾佑始终无法掉转马首正面对敌,而哥舒翰也总是差了一个马身,无法将崔乾佑刺于马下。
唐军士兵见哥舒翰占了上风,杀得敌将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不禁爆出震天欢呼。方才被崔乾佑那一刀之威打掉的信心,又重新找了回来。
战不到二十合,崔乾佑已是险象环生,几次差点被哥舒翰刺于马下。想起司马瑜的叮嘱,他不敢再硬拼,急忙打马往己方阵地落荒而逃。唐军众兵将见状齐声欢呼,情不自禁地往敌阵掩杀过去。
“停,快回来!”哥舒翰在马背上高声呼喊,也仅制止了身旁数千部卒的冲锋,更远的唐军在数十万人的呐喊助威声中,根本听不到他的喊话,更忘了跟随旌旗的指挥。冲锋一旦发动,就再也停不下来。后面的士兵推挤着前面的兵将,乱哄哄地向叛军的阵营掩杀过去。
眼看唐军战线前锋渐渐逼近,司马瑜示意兵马先让过败退而回的崔乾佑,然后下令全线撤退。就见范阳骑兵立刻转身而逃,虽逃的迅速,却依然保持着基本队形,并没有因之混乱和惊慌。
与此相反,唐兵追兵很快就不成队形,乱哄哄的向敌人追去。哥舒翰几次想要喝住大军,奈何己方人数实在太众,未经训练的新兵又根本没有听令而行的习惯。眼看敌人败退,众人立功心切,便乱纷纷追了上去,生怕落在人后。
哥舒翰拦了几次都没有拦住兴奋狂热的唐军,只得向崔乾佑的叛军追了上去。两支人马一追一逃,转眼便在数十里开外。不知不觉间,唐军尾随叛军进入了一条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为七十里长的狭窄通道。哥舒翰大半生都在陇右驻守,根本不熟悉灵宝一带的地形,待发现眼前的地形对大军极为不利时,二十万大军已大半进入了隘口,拥挤在七十里长的狭长山道中。
“退!快退!”哥舒翰急忙喝令退兵,但此刻已经晚了。就见南面山坡上,数十辆装满草料的马车,带着滚滚浓烟顺坡冲下,转眼就将山道彻底阻断。车上满载的草料转眼便燃成一座火山,将二十万唐军彻底堵在了七十里长的狭窄通道中,而山道的另一头,也早已被叛军用燃烧的草木扎断。跟着就见南面山上出现无数埋伏的叛军,将早已准备好的滚木乱石推了下来,唐军人仰马翻哭爹叫娘,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风势将草车的浓烟灌入隘口,众将士被呛的不辨东西,纷纷跳入滔滔黄河,有精明的士兵将长枪扎成木排顺江而下,却刚好成为等在下游的叛军弓箭手的活靶子。混乱中二十万大军早已失去统一的指挥,混乱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只知各自逃命,再无半分战意。
哥舒翰见机得早,总算没有被堵在隘口内,眼看混乱之势已成,自己的将令除了身边的亲兵,根本没有人再听。他无奈一声长叹,率身边的亲兵转身冲出乱军包围,一路逃往潼关。谁知刚冲出数里,就见一彪两千人的精兵拦住了去路,看他们的打扮和气势,显然不是崔乾佑手下的那些兵马。
“老将军别来无恙?”拦路的将令高声问候,声音依稀有些熟悉。高声定睛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失声轻呼:“突力!”
就见这身材魁梧、目光锐利如狼的突骑施猛将,缓缓控马来到哥舒翰近前,拱手拜道:“末将突力,见过哥舒将军!”
哥舒翰见他身披叛军甲胄,不禁瞠目怒道:“好你个叛臣贼子,老夫待你也算不薄,没想到你竟然投靠了安禄山!”突力举起腰间佩刀,轻叹道:“将军这柄哥舒刀,末将一直待在身边,将军对末将的恩情,突力一直没忘。只可惜大唐皇帝不是突力的恩人,而是害我国破人亡的大仇人,无论谁要造他的反,我都会舍命相随。将军骂我乱臣贼子,不错,我就是药做个乱臣贼子,为自己,也为石国百姓讨还个公道。”
哥舒翰看着突力身后那彪精锐之师,再看看自己身后不足千人,无奈叹道:“人各有志,我也不怪你。望将军看在老夫过去待你不薄的份儿上,让我过去。”突力叹道:“正因为是看在过去的情分上,末将绝不能放将军回去。你想想高仙芝和封常清,他们不过丢了几座城池,折损了几千人马。就被玄宗那昏君赐死,将军将二十万人马葬送在这里,你以为回去还能活命?”
哥舒翰眉梢一挑,冷冷问:“这么说,你是要将我留下了?”
突力拱手拜道:“不敢,末将只是想救将军一命。”
哥舒翰缓缓抬起手中长枪,一声冷哼:“将军好意老夫心领了,不过老夫一生忠于大唐,从未有过异心。而且老夫现在身为大唐副元帅,兼领宰相之职,为圣上这份恩宠,决无背叛之理。你若还念老夫过往恩情,就请让路。不然老夫只好以手中长枪,杀出一条血路。”突力略一沉吟,缓缓道:“既然将军执意要走,突力不敢强留。不过突力受命在此拦住将军,总不能空手而回。将军要走可以,不过得将其他人留下。”
哥舒翰哈哈大笑:“老夫身为他们的统帅,岂能弃他们而去。既然你执意要留下我们,老夫只好舍命闯关!”话音刚落,已纵马挺枪,当先直扑敌阵。突力急忙拔刀相迎,与哥舒翰战在一处。他的力量或许比崔乾佑稍弱,而刀法却比之高出何止一筹,哥舒翰数度冲杀,却始终突不破他的阻拦。而唐军众将士早已是疲敝之师,惊弓之鸟,哪里还是叛军精锐的对手,一连数度冲针,皆被叛军挡了回来,死伤惨重。
哥舒翰眼看身边将士越来越少,不禁双目赤红奋勇高呼:“随我冲!”说着再次率军冲向敌阵,长枪只攻不守,俨然是搏命之势。突力面对状如怒狮的哥舒翰,终于手软,不由自主的让开一条道路。哥舒翰率十几名亲兵,留下一路血污和残尸,终于冲破阻拦夺路而去。
突力没有追赶,只在身后遥遥呼道:“有位故人在前方等着候将军,将军见到他后,或能改变主意。”
哥舒翰没有停留,一路落荒而逃,他身边只剩下十几名亲随,几乎人人带伤,个个人疲马乏,再经不起任何恶战。就在这时,突听一声号炮响,数百名骑兵从埋伏处一涌而出,拦住了哥舒翰的去路。哥舒翰勒马横枪,想略作歇息再闯敌阵,却听敌阵中领头那文士打扮的青年人遥遥拜道:“哥舒将军,晚辈在此等候多时。”
哥舒翰定睛一看,惊得差点从马鞍上摔下来,他目瞪口呆的望着那个年轻人,神情如见鬼魅,结结巴巴的喝问道:“是你?你、你竟然投了安禄山?”年轻人坦然点头:“不错,晚辈现在是大将军的军师。”
哥舒翰一声长叹:“我早该想到,以崔乾佑的脑子,怎能想到这种巧妙利用地形之利,破我二十万大军的狠招。原来是你在暗处筹划。老夫这一仗败的不冤。”司马瑜谈谈笑道:“老将军过奖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哥舒翰摇头叹道:“公子人中龙凤,为哥舒翰一生最为敬佩之人,没想到你不为大唐建功立业,竟为叛将安禄山所用。将绝顶的聪明才智,用到了祸国殃民的邪道上,实在令老夫惋惜。”
司马瑜微微笑道:“这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私物,而天子之位,也唯有德才皆备者方可居之。大唐自天宝以来,日渐颓废,为上者骄奢淫逸,只知奢侈享受,不管民间疾苦;为下者只知媚上争宠,刚直正气荡然无存。尤其是圣上年迈昏聩,内宠宦官国戚,外用虎狼之将,终使内外失和,埋下亡国的祸根。而我所做的不过是为这祸根浇水施肥,让它早一天发展壮大,动摇这个帝国腐朽的根基,让天下在打乱中实现大治,最终为这天下找到一个真正的圣明天子。”
“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乱臣贼子就是乱臣贼子。我劝公子尽早迷途知返,不然一世的聪明将反而害你终身。”见司马瑜不为所动,哥舒翰不禁仰天叹道:“人各有志,老夫也不勉强。今日老夫兵败,公子若还念着过去的情分,就请让一条道放我过去,不然老夫只好以手中长枪,杀出一条血路。”
“我正是看在过去的情分上,才不能放你回去送死。”司马瑜叹道:“有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前车之鉴,哥舒将军难道对那昏君还不死心?就算他不杀你,难道与你势同水火的杨国忠会放过你?”
哥舒翰冷哼道:“为将者不是死在沙场,就是死在法场,断无投降之理。你不必再多言,只安心守好阵脚,老夫就要提枪闯阵。”
哥舒翰说着慢慢举起手中长枪,仅余的十几名亲兵聚拢到他身后,就见哥舒翰以枪柄猛拍马屁,一声大吼:“杀!”
十余名亲兵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跟随哥舒翰的身后,向严阵以待的范阳精锐骑兵冲去。哥舒翰长枪遥指司马瑜,他知道这年轻人那可怕的才能,若为善则天下大幸,若为恶则是天下大祸。若能在阵前将之刺杀,即便力战身死,也死得其所。
两名范阳骑兵挺枪迎了上来,哥舒翰长枪挽起两朵枪花,将两人闪电般刺于马下。跟着马不停蹄直冲司马瑜。更多的骑兵冲上阻拦,却哪能挡住视死如归的一代名将。二人的距离已不足十丈,就见司马瑜依然稳稳立在原地,面对哥舒翰咄咄逼人的目光和锐不可当的气势,他的眼中没有一丝胆怯和惊慌,只有一种对英雄末路的惋惜和同情。
哥舒翰终于冲到了司马瑜面前,长枪如电暴然刺出。眼见寒光闪闪的枪锋就要洞穿司马瑜咽喉,就见一柄弯刀从旁飞来,电光石火间撩开了哥舒翰的枪锋,跟着一名契丹少年从马鞍上一跃而起,凌空一刀直劈哥舒翰头顶。哥舒翰虽举枪挡住了当头一刀,却没能躲过他随之而来的一脚,胸口被一记重击,身不由己翻身落马。无数范阳骑兵立刻围了上来,混乱中就听司马瑜轻声道:“刀下留人。”
范阳骑兵收起刀锋,改用钩镰枪将哥舒翰拖到在地,哥舒翰连番恶战,早已精疲力竭,身不由己被众人绑了起来,由那名契丹少年亲自押到司马瑜面前。司马瑜翻身下来,示意随从为哥舒翰松绑,然后躬身拜道:“晚辈实不忍将军回去送命,不得已出此下策,还望将军谅解。”
“少废话!”哥舒翰瞠目结舌怒道:“哥舒翰既已战败被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司马瑜摇头叹道:〃将军与我有故人之情,我岂会杀害将军?将军既然抱定为大唐殉葬之志,我也不强人所难。只要你帮我做一件小事,我立刻就放了你和你那些亲兵。
哥舒翰转头望去,就见几名追随自己多年的亲兵俱已被俘,其中也包括力大如牛、忠心耿耿的左车。看到他们大多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哥舒翰无奈一声长叹,默默垂下了头。司马瑜见状嘴边泛起一丝得意的微笑,指向潼关道:“我想请将军为我打开潼关。”哥舒翰神情一震,断然摇头:“你休想!哥舒翰死则死矣,断不会做这等卑鄙无耻之事。”
司马瑜不以为然地笑道:“将军对我最为了解,当初沃罗西人固若金汤的石堡城也被我轻易拿下,小小潼关又怎能挡住我司马瑜的步伐?我求将军为我打开潼关,只是不想守城将士做无谓的牺牲。”哥舒翰脸上突然泛起一丝异样的微笑,摇头叹道:“这一次不同,你攻不下潼关。”
司马瑜有些意外:“将军怎么会有这种想法?难道你不相信我的能力?”哥舒翰呵呵笑道:“老夫没有怀疑你的能力,但是这次守卫潼关的是任天翔。如果这世上还有谁是你的克星,那一定就是这小子。”
司马瑜原本得意的微笑渐渐僵硬,回首眺望潼关方向,他的眼神渐渐凝重起来。
潼关城头,任天翔也在焦急地眺望着地平线尽头。溃败的兵马已经陆续来到城楼前,哭喊声、叫骂声、受伤兵将的哀号声不绝于耳,但是没有看到哥舒翰,任天翔不敢开关放他们进来。
“开门!开门!开门”城楼下的溃兵齐声呐喊,声震旷野,边令诚高声喝骂道:“叫什么叫?哥舒将军有令,他没回来,无论如何也不能开关放人。”
“哥舒将军早已兵败被俘,再不会回来了!”有兵卒在城楼下高喊。
“放屁!谁再敢扰乱军心,杀无赦!”边令诚气急败坏地喝道。不过越来越多的兵卒都在说哥舒翰兵败被俘,他只得发狠道,“若哥舒翰不能回来,你们便自寻生路吧,潼关决不能放任何一个可疑的人进来。”
眼看溃败的兵卒越来越多,而范阳叛军的前锋已渐渐迫近,潼关城下哭喊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