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枭 作者:方白羽
任天翔淡淡道:“如果我一人的冒险能拯救无数百姓,这险就值得一冒,这不正是咱们来这里的初衷?史朝义虽然与我有过节,但现在他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我,我相信以他的头脑,不至于连这点都不明白。何况现在我有安姑娘的信物,如果还不能取得他的信任,那我还有什么资格担此重任?”
众人心知任天翔所言不虚,也就不再多劝。临别时任天翔目视褚刚,欲言又止,褚刚立刻领会,低声道:“咱们已经派人去找小薇姑娘,一有消息,即刻通知公子。”
小薇因在邺城大战中,无意间助司马瑜逃出唐军包围,遭到任天翔责怪,一气之下不告而别。任天翔气头过后,就知道自己错怪了小薇,想要道歉,谁知小薇已不知去向,他只得派人四下寻找打探,谁知至今也没有消息。他只得将担心放在心底,对褚刚等人一拜:“那就拜托诸位兄弟了。我们照老规矩保持联络,随时互通消息。”
众人与任天翔分手作别,任天翔仅带任侠一人去见史朝义,二人径直来到行辕门外,不等守卫的兵卒呵斥,任天翔已将安秀贞的玉佩递到那兵卒手中,从容道:“速替我通报怀王殿下,就说范阳有人托我来见他。”
史思明称帝后并没有立太子,只是将长子史朝义封为怀王。这道册封也才刚刚抵达相州,还很少有人知道,那兵卒见任天翔气度不凡,又知道少将军被封为怀王的消息,不敢怠慢,急忙拿着玉佩进去通报。
85、离间
任天翔二人没有在帐外等待多久,就有小校将二人领到中军大帐。任天翔将任侠留在帐外,独自进账去见史朝义。就见史朝义居中而坐,正神情复杂地审视这安秀贞那面玉佩,听到小校通报,他头也不抬地问:“这玉佩……怎么会在你手上?”
任天翔笑道:“故人相见,殿下也不先行问候,却只是关心这面玉佩,看来它的主人对殿下真的是很重要。”
听任天翔说得奇怪,史朝义终于从玉佩上挪开目光,待看清任天翔模样,他脸色徒然一变,不由握住了腰间剑柄,厉声喝道:“是你!”
任天翔从容一拜:“天翔拜见故人,殿下别来无恙?”
史朝义眼中寒光闪烁,冷冷喝道:“你胆子倒是不小,居然敢来见我,不知道自己有几颗脑袋?”
任天翔嘻嘻一笑:“在下的脑袋只有一颗,不过殿下的脑袋好像也没有多余。”
史朝义听任天翔话里有话,忙示意左右退下,这才问道:“不知公子所为何来?这面玉佩又是什么意思?”
任天翔收起笑容,沉声道:“我是受人之托来求殿下,救这面玉佩的主人于水火。”
史朝义微微颔首问道:“是公主殿下要你来的?”
任天翔点头道:“不错,她还要我转告殿下,她宁肯死,也决不会嫁给史朝清。”
史朝义眼中徒然闪过一丝隐痛,却咬着牙没有开口,他的反应没有逃过任天翔的眼睛,立刻将蓬山派被灭栽赃到史朝清头上,低声道:“蓬山派被灭,外人多揣测是圣上所为,其实乃是史朝清追求安小姐不得,于是挑唆圣上对蓬山派下手,好借机将安小姐掳入他的府邸。不过安小姐誓死不从,所以让在下带着这面玉佩来见殿下。”
史朝义收起玉佩,冷冷问:“小姐不是跟那个白面军师在一起么?怎不去求他?”
任天翔叹道:“司马瑜出卖了她哥哥,此事天下皆知,她恨不能杀那负心人为兄报仇,岂会再跟他在一起?”
司马瑜出卖安庆绪投靠史思明之事,史朝义也有所耳闻,他微微颔首道:“这事跟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要搀和?听说公子现在是李唐王朝的大红人,怎么会跑到我大燕国来送死?”
“哎,别提了!”任天翔忿忿道,“那个昏君听任李辅国、鱼朝恩等死太监弄权,不仅将劳苦功高的郭子仪撤职不用,还冷落了无数忠臣良将,令人实在是心灰意懒。我本就是一白丁布衣,蒙郭令公看顾在他帐下2谋了个幕僚的差事,如今郭令公都赋闲在家,我还不早些另谋出路?”说到这任天翔不好意思笑道,“不怕殿下见笑,当年安小姐在长安之时,曾让我神魂颠倒,我辗转去到范阳,原本只是想再见她一面,却没想到史朝清竟将她软禁。在下基于义愤,冒险见了她一面。她让我将这面玉佩转交殿下,只说殿下见了这面玉佩,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当年安秀贞在长安之时,受安禄山指使与任天翔有过短暂交往,这事史朝义也有过耳闻。所以他对任天翔的作为开始有些理解,冷冷道:“所以你想借我之手,帮你抢回安小姐?”
任天翔哈哈一笑:“我虽然对安小姐心怀爱慕,但也知道她乃大燕国公主,萨满教圣女,岂是常人可以消受?我就算有这心,她现在也还在你兄弟手里,作为朋友,我只想救她脱困,还从未有过更多的奢望。”
看到史朝义眼中神色,任天翔就知道自己的说辞已拨动了他心中最脆弱的神经,为了让他看到点希望,任天翔故意叹息道:“不过我暂时还不担心安小姐的安危,她毕竟是大燕开国皇帝的女儿,萨满教的圣女,深得范阳三镇百姓的爱戴。史朝清虽然将之软禁于府中,暂时却还不敢对她无礼。不过时间一长却就难说了,这也正是她托我来见殿下的主要原因。”
史朝义呆呆地愣了半响,涩声问:“我该怎么做?”
从史朝义的眼神,任天翔以看出他对安秀贞余情未了,所以一时间乱了方寸。任天翔故作深沉地道:“安小姐乃先帝之女,又是地位尊崇的萨满教圣女,恐怕唯有大燕国的太子才能与之相配。殿下若想从你兄弟手中夺回安小姐,恐怕得先做了太子才行。”
史朝义勃然怒道:“父皇宠爱史朝清,欲废涨立幼之心天下皆知,你这不是诚信消遣于我?”
任天翔悠然笑道:“你爹虽然偏心你兄弟,但殿下也并非全无机会。”
史朝义见任天翔说里有话,知道他不仅聪明绝顶,身后更有一帮神秘莫测的江湖朋友,史朝义忙收起怠慢之心,虚心求教道:“还请公子明示。”
任天翔微微笑道:“你兄弟在立储之争上虽然占了天时地利,但有一点却不如你,那就是人和。”
“人和?”史朝义一愣,一时没有明白过来。就听任天翔解释道:“准确说就是军功,你兄弟从未上过战场,在军中的威信远不及殿下,这就是人和。只要殿下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立下人人敬服的军功,你父皇就算再偏爱你兄弟,也不敢不顾军心立你兄弟为太子。”
史朝义眼中渐渐泛起异样的神采,连连点头道:“不错,军功是我唯一的资本。只要我为大燕国立下足够大的功绩,父皇也不得不立我为太子。不过现在没有大的战事,我到哪里去立军功?”
任天翔笑道:“这个殿下倒是不必担心,你父皇已安定后方,现正准备挥师南下,一举荡平天下。殿下可速上书请为先锋,不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不过殿下需要一个人的辅佐,才能如虎添翼。”
“谁?”史朝义忙问。
“我!”任天翔指着自己,坦然道,“我能助殿下一步登天成为太子,甚至做到大燕国、乃至全天下的皇帝。”
史朝义对任天翔的事迹有所耳闻,尤其他身后还有一批忠勇之士,在睢阳保卫战和百家论道大会上的所作所为,已被世人传得神乎其神。若能得义门之助,确实能如虎添翼。不过史朝义心中还有疑虑,皱眉问道:“你不是一向为李唐做事么?怎么会反过来帮我?”
任天翔一声长叹:“连功劳天下无双的郭令公,现在都已经被圣上收去兵权,我在大唐能有什么前途?难道你让我去讨好李辅国、鱼朝恩之流?何况我帮殿下,实际上就是在帮安小姐。如果殿下在我的帮助下做了太子,我只求殿下一件事。”
史朝义忙问:“什么事?”
任天翔先是犹豫了片刻,最后终于开口道:“我想请殿下给我一个机会,我要跟你公平竞争,看看安小姐最终会选择谁?”
任天翔的条件打消了史朝义最后的疑虑,他嘴边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微微颔首道:“没问题,如果安小姐最终选择了你,我一定成全!公子若是不信咱们可击掌为约。”
任天翔也不客气,上前与史朝义击掌盟誓。史朝义将他当成幕僚藏在军中,并依他的建议上表请为先锋。本来史思明麾下战将无数,未必能轮到史朝义做先锋,不过安秀贞依照任天翔的指点,鼓动史朝清说服其母辛皇后,让史思明任命史朝义为先锋,以便在他战败失利之时,好趁机剥夺他的兵权,彻底断了他做太子的念头。
史思明哪知两个儿子间的勾心斗角,见史朝义主动请战,心中甚是高兴,在辛皇后的鼓动下,他不顾司马瑜的劝阻认命史朝义为先锋,挥师南下,与李唐再争天下。
在史朝义率军出发之前,任天翔的密函已由义门弟子送到了李泌手中,李泌立刻依照密函,说服肃宗放弃陈留、郑州、汝州、滑州等地,以避其锋芒。肃宗虽然宠信宦官,但在军国大事上还是比较相信李泌,依言准奏。所以史朝义的前锋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兵锋很快就直指洛阳。
肃宗任命李光弼顶替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和溯方节度使,去洛阳主持守战工作。李光弼连夜赶到洛阳,见唐军兵微将寡,而洛阳又无险可守,他没有像当年高仙芝和封常清那样退守潼关,而是率军赶到河阳,像钉子一样扎在叛军的后方,使之不敢放手进攻潼关和陕郡,仅此一点就证明,李光弼的战略眼光远在高仙芝和封常清之上。
史朝义率前锋拿下洛阳之后,却不敢继续西进,因为继续进攻潼关或陕郡,河阳的唐军将成为自己身后的芒刺。他无奈在洛阳停了下来,待史思明率大军赶到后,这才将自己的顾虑和盘托出。
史思明也是久经战阵的一代枭雄,一眼就看出河阳的重要性。他立刻亲自率军进攻河阳,欲先拔李光弼这根芒刺,彻底解除后顾之忧后,再攻陕郡和潼关,打开通往长安的道路。
不过河阳在李光弼主持下,早已固若金汤,史思明率军连攻数月,却依然只能望城兴叹。正速手无策之际,却听司马瑜道:“河阳虽小,却因有李光弼而坚不可摧,强攻不是办法,陛下应想法将其逼出河阳方是上策。”
史思明正在气恼,闻言不禁怒道:“李光弼心机深沉又用兵如神,谁能将他引出城与朕2决战?”
司马瑜悠然笑道:“有一个人的话,就是李光弼也不得不听。”
史思明奇道:“谁?”
司马瑜诡秘地笑道:“肃宗皇帝。”
史思明渐渐有所醒悟,忙对司马瑜一拜:“军师若有妙计,请速教朕。”
司马瑜微微笑道:“当年哥舒翰被玄宗逼出潼关,结果兵败被俘;今日咱们可旧计重施,让肃宗逼李光弼出城与我军决战,圣上便可轻取河阳。”
史思明沉吟道:“河阳如此重要,肃宗怎会轻易上当。”
司马瑜笑道:“所以圣上须示敌以弱,同时派人去长安散布流言,双管齐下,时间一长就不怕肃宗不上当了。”
史思明也是“冰雪聪明”之辈,一点就透,连连颔首道:“就依军师所奏,就请军师亲自施计,朕会配合军师的行动。”
司马瑜连忙答应,当天夜里,一只信鸽从河阳前线飞越千上万水,落到长安一座老宅的花园内。燕书欣然捉住信鸽,取下信鸽腿上的密函,立刻飞奔到后院,口里不停地高呼:“老爷,公子……公子终于有信了!”
老宅经历战乱,已不复先前的典雅,不过后院的棋室依旧保持着过去的雅致。室内白衣老者与青衫秀士正相对而坐,面前棋枰散乱,对弈已进入尾声。听到燕书的大呼小叫,老者从棋枰上抬起头来,不悦道:“何事喧哗?”
燕书喘着气来到老者面前,喜道:“是公子带走的信鸽,它终于飞回来了,还带着公子的密函!”
老者接过信看了看,递给对面的青衫秀士,淡然问道:“你怎么看?”
青衫秀士看完信,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道:“机会难得,主公应全力配合公子的行动。”
老者木然片刻,轻叹道:“此事难度不小,咱们有必要动用最重要那枚棋子么?”
青衫秀士正色道:“绝对有必要!如果公子能助史思明击败李光弼,胜负天平将再次倾向大燕,大唐刚未定下来的局面将再次动荡,公子将更有机会借势而起。”
老者沉吟良久,终于微微点了点头:“好吧!咱们也该用到他了。明天你带我的信物去见他,让他照我信中所嘱行事。”
青衫秀士忙道:“主上放心,这事就交由弟子去办。”
第二天一早,青衫秀士来到皇城边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院前,两个把门的家丁立刻呵斥道:“什么人?也不看看这是哪里?竟敢在这里停步?”
青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