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枭 作者:方白羽
见这状若天人的摩门大教长、大燕国新的国师,竟然被人刺中,激战的双方都不禁停下了手。就见佛多诞虽然中剑,但依然震开了缠住自己的熊奇,尔后一掌将郝啸林击飞,这才捂着胸口踉跄后退。就见鲜血从他指缝间汹涌而出,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摩门五明使急忙上前将之搀住,齐声惊呼:大教长!
见义门高手再次逼近,佛多诞心知没有抵抗的实力,低声喝道:走!
摩门五明使护着佛多诞匆忙后退,再无暇营救史思明。这时熊奇、宁致远、郝啸林三人体内先后窜出了蓝幽幽的火苗,义门众人连忙上前救援,无暇阻拦摩门众人,终让摩门五明使冲破四周兵将的包围张皇而去。
拜火教秘密相传的邪门武功,果然霸道无匹,义门众人尽了最大努力,也无法阻止三个同伴陆续变成了火人,众人无助地望着三人在烈火中挣扎,最后不甘地倒下,在火焰中渐渐变成了三具焦黑的残骸。
辛丑见摩门众人已逃,心知凭他们兄弟二人,再难将史思明救出。他急忙一把将兄弟辛乙推开,嘶声喝道:快走,去给先生报信!
辛乙一怔,心知就算留下来,也不过为史思明陪葬而已,不禁一跺脚,挥刀杀出一条血路,往陕郡方向飞奔而去。由于义门众人忙着救助同伴,几乎没人阻拦,他终于凭着狠辣的刀法杀出史朝义营帐,直奔司马瑜处报信。
辛丑挥刀为兄弟挡住了大部分追兵,但最终架不住史朝义手下兵将围攻,被乱刀砍死。失去庇护的史思明面对无数叛军,犹在色厉内荏地喝道:朕乃大燕国皇帝,谁敢伤我?
众兵将在他的积威之下,俱不敢轻举妄动,双方正在僵持,蔡文景急忙来到史朝义面前,低声请示:殿下,怎么办?
史朝义避在一旁,低声嗫嚅道:他毕竟是我父皇,就算他对我不仁,我也不能对他不义,所以……这个……
任天翔眼见三个兄弟被佛多诞所杀,死得惨不忍睹,心中早已满腔怒火,见史朝义既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还在假模假样惺惺作态,不禁来到史朝义跟前,愤然道:方才就因为殿下优柔寡断,害义门白白牺牲了三个兄弟,如今殿下还不下决心,待司马瑜率大军赶到,史思明再登高一呼,殿下恐怕就要为我的兄弟们陪葬。是让你父皇为我义门兄弟陪葬,还是殿下亲自陪葬,你小子掂量着2办吧!!
任天翔这话令史朝义一阵惊惧,不敢再犹豫,含泪对蔡、骆二人点点头,却不再言语。蔡、骆二人俱是他心腹,立刻心领神会,二人转身直奔史思明。史思明一见二人神态,便知今晚已不能幸免,不禁高声怒骂:逆子无谋,中了人家离间之计而不自知。姓任那小子连大唐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岂会为你所用?义门众士以侠义为先,岂会帮你谋夺李唐江山?他们今天挑拨你杀父弑君,明日就会为了天下大义杀了你!
史朝义心中一动,不禁警惕地望向了任天翔。任天翔见状冷冷道:就算殿下对咱们有猜忌之心,也该先应付了眼前的危局。司马瑜正率大军赶到这里,殿下再优柔寡断,恐怕就再也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远处传来隆隆的马蹄声,从四面八方将这里包围,史朝义心中一横,对蔡、骆二人使了个眼色。二人不再犹豫,上前将史思明按倒在地,一人抱腰压腿,一人取长弓套住史思明脖子,以弓弦勒住史思明咽喉,然后转动长弓,像当初史思明下令缢杀安庆绪一样,将这个乱世枭雄慢慢绞杀。
四周密集的马蹄声已来到近前,将营帐团团围困。听马蹄的声势和数量,显然是攻打陕郡的叛军主力,在司马瑜带领下敢来救驾,他们人数远在史朝义所部兵马之上,众人不禁相顾失色,尽皆望向了史朝义。
史朝义此刻一扫方才故意装出的优柔寡断,显出了他作为史思明长子的冷厉和果敢,他突然拔剑指向任天翔,厉声喝道:将他们拿下!
众兵将立刻将任天翔等人围在了中央,无数弩弓尽皆指向了义门众人。任天翔一眼望去,就见黑暗中指向义门众士的弓箭不下百枚,再看看自己人,不仅有三人已惨死,其他人在方才一番恶战中都多少挂彩,要想硬闯恐怕都不能幸免,他不禁对史朝义点头道:看来是我低估了你。
史朝义沉声道:我不管你帮我的目的是真心还是假意,现在我只有借你的脑袋才能度过眼前危机,所以你不要怨我,要怨就怨你自己太聪明,手下能人异士辈出,实在令人不能放心。说完他对众兵将一挥手,拿下!
众兵将在蔡、骆二将率领下一拥而上,将义门众人五花大绑绑了起来。以义门众士的武功若是放手一搏,即便身上有伤,也未必就没有机会杀出重围,但现在四周无数箭簇指着任天翔,他们要是反抗,任天翔必定会被射成刺猬,所以他们不敢反抗,片刻间便被史朝义的亲兵绑了个结实。
就在这时,一个将领惊慌地奔到,结结巴巴地对史朝义道:军师率大军已来到城下,喝令咱们开门,不然就要攻入城中,救驾平叛。
史朝义一扫方才的胆怯和犹豫,指指被俘的任天翔等人和地上史思明的尸体,冷静地吩咐:带上他们,随我出城去见军师。
城外数万大军中,司马瑜正焦急地望着城头,心中懊恼不已。他一直为攻下陕郡而殚思竭虑,却忽视了史朝义与史思明之间的矛盾,没想到最终这对父子竟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他刚得知史朝义犯上作乱抓走史思明之时,没有立刻带兵救驾,他以为派出辛氏兄弟加佛多诞和众摩门高手,足以救回史思明,没想到佛多诞身负重伤铩羽而归,辛氏兄弟仅有辛乙侥幸逃回,他更没有想到这场叛乱竟然是由任天翔在暗中策划,义门高手几乎是倾巢而出,要早知道这点,他必定会竭尽全力先平定后方,再图谋攻陕郡。
但是现在一切后悔都已经晚了,他只有在心中默默祷告,但愿史思明还活着,只要这个大燕国皇帝还活着,他就有信心救回圣驾,平定叛乱。
城门洞开,史朝义一马当先率众而出,这让司马瑜有点意外。要知道司马瑜所率兵马是史朝义的数倍,如果没有这座新建的囤粮之城庇护,史朝义在司马瑜面前几乎就没有还手之力,他敢开门而出,显然是认定司马瑜不能拿2他怎样。想到这点,司马瑜的心渐渐沉到谷底。
“军师来得正好,我已将挟持圣上的奸细尽数拿下。”史朝义指了指身后被绑缚的任天翔等人。
“圣上呢?”司马瑜忙问,虽然任天翔的被俘令他十分吃惊,但依然比不上他对史思明安危的担忧。
史朝义突然垂泪哽咽道:“父皇……父皇已被他们杀害,孩儿救驾来迟,最终没能救回父皇性命。”
司马瑜身形一晃,差点从马鞍上摔了下来。他倒不是心痛史思明的死,只是他知道史思明对大燕国来说,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精神领袖,如果他遭遇意外,大燕军队哪里还有心思打到长安?各路将领必定拥兵自重,大燕国除了史思明,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统领全军。想到这他心中不禁满腔怒火,抬手就要下令进攻,将叛乱者尽数斩杀,以消心头之愤!
“放屁!”司马瑜正待挥手下令,他身后的辛乙已纵马而出,对史朝义厉声怒骂,“圣上正是被你这叛贼带人抓走,又是你下令阻止我们兄弟营救圣上,我大哥呢?他在哪里?”
辛乙在方才突围之时身负重伤,现在依然浑身血迹伤痕累累,神情更是骇人。史朝义不敢直答,忙对司马瑜道:“军师,我有父皇遗诏,继承大燕基业。父皇临死前一再叮嘱朝义,平定天下一定要仰仗先生,父皇还称先生乃上天赐予我史家的良师,足以安邦定国。因此朝义欲拜先生为兵马大元帅,统领大燕国所有军队。”说到这史朝义从怀中拿出一封诏书,亲自纵马来到司马瑜面前,恭恭敬敬地双手奉上。
史朝义的话让司马瑜渐渐冷静下来,史思明已经死了,再杀史朝义于事无补,不因愤怒杀人,是千门弟子最起码的素养。他接过遗诏,见上面果然是史思明的笔迹,还盖有大燕国的玉玺,从程序上讲,遗诏没任何问题。
现在司马瑜要杀史朝义易如反掌,但杀了他又如何?自己的微信还不是足以让大燕国众将臣服,大燕国只会因内乱而分崩离析,再没有实力与大唐争天下。虽然史朝义的威信也不足以令众将俯首听令,但有了这封遗诏,总算聊胜于无。想到这司马瑜重重叹了口气,将遗诏还给了史朝义,然后在马鞍上拱手拜道:“微臣愿辅佐怀王殿下,继承先帝遗愿,一统天下。”
司马瑜既已称臣,却不下马跪拜,实在是倨傲无礼之极,不过史朝义已无心计较。他连忙在马鞍上拱手还拜道:“朝义得先生之助,实乃三生有幸,今后朝义当视先生如视如父,望先生尽展平生所学,早日扫平天下。”
司马瑜对史朝义的恭维并无半分得色,却指向史朝义身后的任天翔等人道:“还请圣上将圣上的遗骸,以及这帮弑杀圣上的奸细交给微臣,微臣要详加审讯,并让他们为圣上陪葬。”
史朝义知道现在生杀大权依然还掌握在司马瑜手中,他不敢有丝毫意见,忙示意手下将任天翔等人交给司马瑜的随从。就见司马瑜神情失落地望向长安方向,突然怔怔地落下泪来,喃喃叹息:“功败垂成!功败垂成啊!”
郊外的叛军大营之中,灯火通明如昼,司马瑜与任天翔相对而坐,二人面前是一桌丰盛的酒菜,这样的酒菜若在战乱前的任何一家酒楼,也许都算不上什么,但在颠沛流离的军营中,却是十分罕见,这情形不像是在审讯犯人,倒像是故人聚会一般。
司马瑜给任天翔斟满酒,淡淡道:“你能潜入史朝义身边,在我眼皮底下策动这次叛乱,为大唐除掉头号劲敌,没有内应绝对不行,这个人是谁?”
任天翔对司马瑜敏锐的洞察力暗自叹服,他躲开对方探究的目光,冷哼道:“你说是谁那就是谁,以司马公子的头脑,还用得着问我?”
司马瑜沉吟道:“你策划这样的行动,最担心的应该是被我识破,所以这个人对我的行踪应了如指掌,你们才能避开我暗中行事。但是我身边的人好像都没有背叛我的理由,除非……”司马瑜说到这目光一寒,低声喝道,“来人,让邱厚礼来见我!”
辛乙应声而去,不一会邱厚礼神情忐忑地来到司马瑜面前,陪笑问:“公子找我何事?”
司马瑜盯着他看了良久,直看得邱厚礼胆怯地低下了头,他才冷冷道:“如果说方才我还只是揣测,现在我却已经可以肯定。”
“肯定什么?”邱厚礼嗫嚅问道。
司马瑜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道:“当初我收留你时曾经说过,你跟着我若看不到前途,可以随时离开,在我落难的时候你甚至可以出卖我,所以你在邺城叛我,我一点不会怪你,但是你不该低估我的度量。在受到威胁之时不是向我坦白,而是大胆的背叛我,你让我非常失望。”
邱厚礼脸色煞白,结结巴巴地道:“公子这话是什么意思,小人不懂。”
司马瑜一声冷哼,“你现在不光是背叛了我,还敢侮辱我的智慧,在我面前公然抵赖。来人,拉出去砍了!”
两个兵卒应声而入,架起邱厚礼就走。到这一步邱厚礼再不反抗,那就不是儒门剑士了。就见他双臂一振弹开两个兵卒,拔剑在手向司马瑜扑来,待辛乙闪身护主时,他的身形在半途一折,声东击西向一边掠去,长剑划开牛皮大帐,意图向外逃窜。就在大帐被划开的瞬间,突听帐外弓弦声响,十余支箭羽尽数钉在了他的胸膛上,邱厚礼喉咙“咯咯”作响,一步步倒退入帐,举剑指向端坐不动的司马瑜,却再也发不出半点声音。
帐外埋伏的弓箭手悄然而出,将尚未断气的邱厚礼抬了出去,片刻间帐中又恢复了平静,就像是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司马瑜意态萧索地对辛乙摆摆手,示意他退下。待辛乙离去后,帐中就只剩下司马瑜和任天翔二人。就见司马瑜缓缓举起酒杯,强笑道:“咱们兄弟好久没在一起喝过酒了?”
任天翔想了想,颔首道:“咱们才在邺城一起喝过。”
司马瑜道:“那次酒还没动,兄弟就被安庆绪派人带走,不能算数。”
任天翔点点头,再次回想,却再也想不起何时与司马瑜单独一起喝过酒。不过他想起了与司马瑜在长安以及在哥舒翰军中饮宴的情形,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他们是那样熟悉,熟悉到超过任何一个朋友。
最了解你的往往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任天翔第一次对这话生出了莫名的崇拜。二人酒到杯干,边喝边聊起从结识到敌对的每一次冲突,他们没有半分敌意,只有对对方才智的由衷佩服。二人没多久就喝光了一坛酒,司马瑜有些醉了,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