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枭 作者:方白羽
延续,比如良知和大义。”说到这季如风微微一顿,漠然道:“当然,我也一直在对你进行考察,你但凡有一分不尽人意之处,就决计没有机会成为义门钜子。”
任天翔又是一怔,不解地问:“你又不在我身边,怎么对我考察?”
季如风诡秘一笑,向远处招了招手,就见一个少年立刻纵马过来,老远就在对任天翔拱手拜道:“弟子参见钜子。”
任天翔见那少年有些面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直到那少年露出熟悉的微笑,他才认出对方,不禁失声轻呼:“小泽,你是小泽?”
少年调皮一笑,拱手拜道:“小泽好久不见公子,差点让你认不出来。”任天翔呆呆地说不出话来,几年不见,当初那个半大的孩子已经变成了一个翩翩少年,差点让他不敢相认。他打量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少年,不禁失声问道:“你…。你是义门弟子?是季叔令你潜伏到我身边?”
“小泽是我悄悄收下的弟子,”季如风解释道,“我既然有心培养和考察你,怎么会放心让你一个人去往义安堂势力鞭长莫及的地方?所以在你离开长安的第二天,我就让小泽带人先一步赶考龟兹,找机会赢得你的信任,然后追随你左右,一方面暗中保护,另一方面对你进行考察。我以前就告诉过你,墨家钜子都有一个考察期,由上一任钜子秘密指派的执事长老暗中进行,我就是这个执事长老。现在我将向所有义门弟子宣布,你的考察期已经结束,从今以后你就是义门正式的钜子。”
任天翔记起自己初任钜子之时,季如风就说过钜子的考察期,原本以为那不过是一个形式,却没想到这考察从龟兹就已经开始。回想自己过去经历,任天翔额上冷汗涔涔而下,身边潜伏了义门,千门两大隐秘门派的眼线而不自知,实在是笨到家了。
勉强笑了笑,任天翔涩声问:“现在我身边,还有没有季叔的眼线?”季如风忙道:“钜子你考察期结束,我若再安排弟子监视钜子,那就是以下犯上,属下万万不敢。”
任天翔稍稍放下心来,摆手笑道:“我就随便一问,季叔不必紧张。”
这是就见陜郡守将卫伯玉率大军凯旋而归,看到季如风和任天翔,他急忙纵马上千,呵呵笑道:“季先生果然料事如神,叛军不战而退,根本无心恋战,被咱们一番追杀,已丢下无数负重(字看不太清,乱打了个)退回洛阳。”
季如风淡淡道:“卫将军若是放手追击,一举收复洛阳也不是难事。”卫伯玉一怔,迟疑道:“除非史思明突然暴毙,否则我哪敢进攻洛阳?”
季如风丢下满脸疑惑的卫伯玉,转向任天翔问道:“公子有何打算?”
任天翔沉吟道:“史思明这老贼一死,叛军再不足惧。相比李光弼已率大军从潼关出发,收复洛阳,消灭史朝义这股残敌只在早晚,义门的使命已经完成,”说到这任天翔望向一旁的小薇,眼中泛起温情,“我想带小薇去见见母亲,待征得母亲的同意后,将为她补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
季如风嘴边泛起一丝会心的微笑,颔首道:“那你放心去吧,这里就交给我来主持。”
与季如风分后作别,任天翔带着小薇,在几名义门墨士的护送下,一路直奔王无上。此时关中地区已为唐军收复,但见这曾经人烟稠密的粮仓,如今已是赤地千里,所过之处满目疮痍,早已不复战乱前的繁华气象。
众人一路无话,随任天翔直奔后山的白云庵。虽然任天翔已经两次扑空,但除了这座母亲静修的庵堂,任天翔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她的下落。
虽然知道司马蓉并非自己生母,但任天翔依然将她当成自己的母亲。何况小薇是她和任重远的女儿,所以任天翔对她的感情丝毫未变。除此之外,她还要给她一个惊喜,那就是将她分别多年的女儿,送回到她的身边,并请求她将小薇嫁给自己,以了却小薇和自己的心愿。
小薇注意到任天翔心中的忐忑,故意开玩笑道:“是不是因为白云庵指着两个大美女,你就如此急冲冲要赶过去啊?你要是为了我这棵树,就放弃了整个森林,那多不划算,不如我成全你,让你继续拥有整个森林好了。”
白云庵住着杨玉环和上官云姝两个大美女,小薇要不提任天翔还真没想到这点,自从在睢阳与小薇拜堂之后,他第一次对美女有了免疫力,听小薇故意取笑,他连忙道:“白云庵原来还住着一个大美女,这个大美女对我们非常重要,对她你可得客气一点。”
见任天翔口吻十分郑重脸上也没有半点戏谑或玩笑,显然不是在说杨玉环或上官云姝,小薇心生好奇,忙问:“是谁?”
任天翔神秘一笑:“见到她你就知道了,届时我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但愿咱们这次能见到她,莫再失望而归。”
小薇隐隐猜到这个美女,定是指任天翔的母亲司马蓉。他以为任天翔所说的惊喜,是要带她去见这个未来的 婆婆,脸上不禁泛起了一层红云,心中却有些忐忑起来。却不知司马蓉其实是她生身之母,任天翔所说的惊喜其实是要让她们母女相认,以解母亲多年的遗憾。
白云庵转眼即到,任天翔正要上前叩门,就见听到声响的上官云姝一倒提宝剑迎了出来,见来人是任天翔等人,不禁大喜过望,欣喜道:“我还以为又是小毛贼上门骚扰,没想到竟然是你!”
任天翔忙问:“有毛贼来这里骚扰?”
上官云姝不以为意地摆手笑道:“也就是因为战乱避入深山的寻常百姓,因饥寒起了盗心,已被我打发,公子不必担心。”
任天翔放下心来,随口问道:“上官姑娘在这里可还住得惯?”
上官云姝悻悻道:“这个整天就听姑子念经,再住下去我都要变成尼姑了,要不是答应过你保护那个女人,我早就离开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了 。”
任天翔闻言忙小声问:“那个女人………她还好吧?”
上官云姝皱了皱鼻子:“我看他依然放不下那个男人,每次长安有人送东西来,她都要细细打听长安的情况。听说那个男人已由巴蜀回了长安,在宫中做太上皇。我看她常常独自落泪,显然心中还有所牵挂。”
任天翔心中暗自唏嘘,不过想起妹妹的大仇,他淡淡道:“她答应过我,这辈子不再见那个男人,看来还算守信。这里的庵主………可曾回来?”
“你是说白云庵的庵主静闲师太?”上官云姝忙问,“她前几天刚回来过,不过三天前又离开了白云庵。”
“她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任天翔忙问。
上官云姝想了想,迟疑道:“她没说去哪里,不过我我好像听她提到过,要去前山的阳台观拜见司马道长。”
“司马承祯也回来了?”任天翔一惊,沉声道:“正好我也早就想拜见他,就先去阳台观一趟。”
众人离开白云观,直奔前山的阳台观。任天翔心中有无数疑惑,想要当面质问司马承祯。他知道从血缘上来说,司马承祯或许是自己的爷爷,但从感情上来讲,她依然将之视为一个隐藏极深的千门奸雄。任天翔对这个爷爷和他所代表的千门隐势力并不了解,虽然褚刚知道不少千门的秘密,但他从未向外人提起过,任天翔也不好向他打听。司马家毕竟是褚刚的旧主,即使他脱离了司马世家,以他的为人也不会泄露司马家和千门的隐秘,所以任天翔只能靠自己的目光去发现。
阳台观依然还是老样子,也想是因为隐在深山,它并没有遭到战火的波及。这八卦阵对心术日见精深的任天翔来说已经构不成任何障碍。她率众人穿过竹林来到门前,怀着复杂的心情轻轻地叩响门扉,立刻又小道童迎来出来,笑道:“家师正在藏书阁等候公子,公子请随我来。”
众人对司马承祯这种未卜先知的本来惊异不已,只有任天翔不以为意地问:“道长知道我要来?”
小童微微笑道:“家师知道公子这几天大概会登门拜访,所以早就让弟子在此恭候,并吩咐说只要公子登门,就让你去藏书阁相见。”说着他有些抱歉的对义门众人摊开手,“不过家师并没有说接到公子的随从,请大家就在客堂奉茶吧。”
在任天翔正要举步,雷漫天忙小声提醒:“公子小心有诈,还是带两个兄弟一起去吧。”
任天翔不以为意地笑道:“司马道长天下名人,即使有诈也决不会用粗劣的手段,你们在此稍候,我去去就来。”
随小道童来到后殿的藏书阁,任天翔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感慨,他记得在这里他第一次认真读书,并接触到诸子百家的学说和思想,这里堪称是他最早的思想启蒙殿堂。
怀着几分复杂的心情,任天翔缓步进入大门,被小道带到最里面一间书房。这里曾是他第一次刻苦读书的地方,此刻之间一仙风道骨的老道居中而坐,正捧着一卷古旧的经卷聚精会神地研读。只有任天翔知道,在这副仙风道骨的外貌之下,是满腹的诡诈心肠,因为他不仅是名满天下的道门第一人司马承祯,也是千门世家的隐秘传人。
听到小道童的禀报,司马承祯抬起头来,对任天翔示意:“坐!”
任天翔在他对面坐下,小道童悄然告退。房中就只剩他们两人,就见司马承祯缓缓合上古卷,轻叹道:“我早就应该想到,你将墨家古卷藏在了这里,最明显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安全,此话果然不假。”
任天翔已经认出,书案上那些羊皮古卷,正式自己藏在这里的墨家经典,几乎一卷不落。他淡淡笑道:“我当初曾想过将这些古卷全部烧毁,但又觉得墨子这些遗著,除了有教人打仗的兵法武功,更有揭示世界之规矩的专著。这不仅是墨家的精神财富,也是所有人的共同财富,所以我才保留了下来,藏在这座搜罗了诸子百家各种典籍的藏书阁种。”
司马承祯颔首叹道:“你没有做错,不然我今天就看不到这些失落千年的旷世之作。老夫一生从不服人,在读了这些千年前的典籍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墨子真是一代天才,即使不是后无来者,也绝对是前无古人。”
任天翔闻言笑道:“既然你如此推崇墨子,何不依照他的精神来行事?任何时候做一个墨者都不算晚,如果这世上墨者多一些或许可以少很多流血和冲突,多一些和平和安宁。”
司马承祯哑然失笑:“没想到你竟反过来劝老夫,真让人哭笑不得。只可惜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任天翔正色问:“何为其二?晚辈愿闻其详。”
司马承祯反问道:“墨门与千门,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孰高孰低?”
任天翔想了想,答道:“墨门以义立世,千门以利为先。墨者天下为公,千者一意谋私,高下立判,不言自明。”
司马承祯哑然笑道:“原来在你心目中,为公就是高贵,谋私就是低贱?那你如何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任天翔沉吟道:“那是指天地无情,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也许需无情,对百姓一视同仁。这是老子道法自然地体现,也暗合墨门的公平原则。”
司马承祯颔首道:“既然是道法自然,那什么是最大的自然?”
任天翔哑然,“自然”是老子多次在典籍中提到的一个词,似乎是不言自明,但真要让任天翔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却突然感到有些词穷。他想了想,虚心道:“我说不上来,还请前辈指教。”
司马承祯缓缓道:“日夜更迭是自然,生老病死也是自然,就连人分男女、分善恶、分公私也是自然,不过这些都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掩盖在这个表象之下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自然。”
任天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司马承祯所说的道理十分浅显,但却是他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和总结过的普遍规律。
见任天翔露出深以为然的眼神,司马承祯继续道:“对于人来说,有公就有私,有义就有利。这俱是人性的自然,是人性的不同侧面,你能想象一个只有公心而无私念,或一个只讲公义而不言私利的人吗?”
任天翔点点头:“你是想说墨家之义与千门之利,其实都是人的一种自然本性,无所谓高低贵贱或融入优劣之分?”
司马承祯对任天翔赞许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你认为他们谁更接近自然和真实?”
任天翔想了想,沉吟道:“善恶只是人们的一种粗略划分,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标准,所以我认为孟子和荀子的话都有失偏颇,其实人性无分善恶,都是本性的不同表现。”
司马承祯扼腕叹道:“你能超越善恶看待人性,难道就不能超越善恶看待义与利或公与私?舍身求义是墨者的追求,钻营逐利是人的本能,以老子暑期自然的观点来看,你能说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