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枭 作者:方白羽
司马承祥静静地望着他,并没有追问,似乎对他的决定早已成竹在胸。就听任天翔沉声道:“我可以除掉李亨和李泌,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司马承祥颔首笑道:“给爷爷做事还要提条件?不只是何种条件?”
任天翔正色道:“我要做千门门主,千门弟子均须听从我的号令。”
司马承祥皱起眉头:“千门弟子虽说共奉大禹为开山祖师,但其实是一个相对松散的隐秘门派。门下弟子本就不多,又分散成许多分支,相互间并无多少往来。司马世家因祖上的缘由,为千门实力最强的世家,但也没有统领整个前门的资格,千门门主从来就只是个传说。”
“以前没有,不等于以后就不能有。”任天翔从容道,“只要有爷爷的鼎力支持,我有信心成为千门新的门主。你答应我这个条件,我就为司马世家除掉李亨和李泌。”
司马承祥盯着任天翔的眼眸审视良久,终于释然笑道:“爷爷果然没有看错,你比你哥哥心胸广博,天生是做大事的人物。不过你未立一功,就要做统领整个千门的门主,恐怕难以让人信服。我看不如这样,你先为千门除掉李亨和李泌两人中任何一个人,爷爷就全力助你做千门门主,司马世家上下,均遵从你的号令。”
见任天翔沉吟不语,司马承祥淡淡道:“李亨久居深宫,有御林军和御前侍卫保护,要除掉他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从长计议。李泌虽然为中原武林盟主,李唐王朝真正的柱石,但他身边除了几个儒门剑士,并没有多少人护卫。你跟他交情非浅,仅凭义门的实力,要除掉他也不是难事。如果你连这也不愿去做,难免让人怀疑你的用心。”
任天翔心知司马承祥所言不虚,终于缓缓点头道:“好!我先为爷爷除掉李泌,爷爷助我做千门门主。成交!”二人伸掌一击,终于达成了一致。司马承祥欣然笑道:“爷爷会以司马承祯的身份与你同回长安,除了咱们司马家的人,你伯爷那些道门弟子,也都可以成为你的臂助,再加上义门本身的实力,完全可以将长安掀个底朝天。就让咱们祖孙联手,干成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二人携手离开藏书阁,就见小道童迎了上来,小声禀报道:“外面有个女人吵着要见公子,幸亏让公子的随从安抚住,徒儿怕打搅师父和公子的清静,没敢立刻禀报。”
任天翔愣了一愣,忙对司马承祥道:“我出去看看,道长请留步。”
匆匆来到外面的客堂,就见一白纱蒙面的女子正搓着手焦急地等在那里,小薇和上官云姝则在一旁小声陪着她说着话。虽然她脸上蒙着白纱,身上裹着粗布缁衣,当那风姿绰约的身材就是缁衣也掩饰不住,任天翔忙上前小声问:“神仙姐姐,你怎么来了?”
原来这女子,正是在白云庵隐居的杨玉环。见到任天翔,她焦急的眼神终于有所放松,低声道:“我………我怕你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这话令任天翔差点误解,见小薇正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他赶紧收起玩笑之心,小声问:“姐姐找我有事?”
杨玉环突然拜倒,哽咽道:“姐姐有一事相求,还请公子一定答应。”
任天翔吓了一跳,赶紧上前搀扶:“姐姐有话尽管说,何必如此?这不是折杀小弟么?”
杨玉环却坚持道:“你先答应,不然我就不起来。”(书上写“不然我不就不起来”)
任天翔忙道:“好好好,你先说是什么事?”
杨玉华涩声道:“姐姐………想跟你回长安………”
杨玉华话音未落,任天翔脸上已然变色,不悦质问:“你是想去见那个抛弃你的男人?你答应过我,今生今世都不再见他,难道就忘了?”
杨玉环怔怔地落下泪来,哽咽道:“前日听长安送钱粮的人说,他已经回来长安,现在他虽然名为太上皇,过的却很不好。最近又身染重病精神恍惚,却一直念叨着姐姐的名字。他已时日无多,就算以前有多般不是,念在他多年不忘的情分上,姐姐无论如何也要去见他一见。”
任天翔不悦地望向一旁的上官云姝,冷哼道:“她能知道那个男人的详情,都是上官姑娘的功劳吧?”
上官云姝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我也是看她念念不忘那个男人,痴情令人感动,所以回了趟长安帮她打探。那个男人原本是我上官家的大仇人,我曾发誓要杀了他为家人报仇,不过看到他现在凄惨的模样,我倒是觉得让他活着才是最好的报复。”
没想到今日上官云姝竟也替李隆基说话,任天翔不禁怒道:“他凄惨?他再凄惨也还是个不问政事、安享晚年的太上皇,比起那些被他害死的人来说,他不知幸运多少倍。国家被他搞成这样,为平定这场叛乱已经死了无数人,他这个始作俑者却还好好的活着,真是老天没眼,天道不公!”
上官云姝叹道:“他的日子恐怕也不多了,而且神智有些糊涂。除了还记得贵妃娘娘,已经忘了大部分人和事。身边除了高公公这一个老太监,几乎在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了。”
任天翔冷哼道:“他好歹还是太上皇,过得再差也比大多数人强。”
上官云姝叹道:“公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今圣上是以非正常手段继承皇位,对他父亲既心怀愧疚又暗含戒备,所以父子关系并不融洽。加上李辅国、鱼朝恩之流的小人时时在一旁挑拨,难免对太上皇有防备之心。就连太上皇中秋召几个老臣赏月叙旧,也被李辅国诬为勾结外臣,密谋造反。皇上虽然不信,但也借故令几个老臣告老还乡。从那以后,在没有外臣敢应太上皇之召,太上皇独居深宫,外无旧臣往来,内有小人监视,其孤独寂寥之状也就可想而知。”
任天翔奇道:“你咋知道得这般清楚?”
上官云姝不好意思笑道:“上次我听说他回了长安,便潜入皇宫伺机行刺,没想到却遇上了高公公。他认出我衣衫上的花样是娘娘所绣,所以告诉我这些。”
任天翔心下释然,当年以李代桃僵之计就下杨玉环,骗得过旁人却一定骗不过高力士,所以高力士知道杨玉环还活着。又认出上官云姝身上有杨玉环的绣花,便猜到上官云姝一定知道杨玉环的下落,所以希望通过上官云姝之口引杨玉环与李隆基相见,以弥补李隆基毕生之遗憾。
见任天翔还在犹豫,杨玉环再次拜倒在地,哽咽道:“求公子让我再去见他一面,我保证就见一面,让他可以不必抱憾而去,这就够了。”
任天翔连忙将她扶起,叹道:“姐姐这样一片痴情,我怎么狠心阻拦?咱们即刻动身去长安,不过你得依我一个条件、”
杨玉环忙问:“什么条件?”
任天翔道:“你不能公开露面,以防被人认出身份。万一让别有用心的人知道你还没死,不知道又会生出多少事端。”
杨玉环连忙点头答应:“姐姐一切都听你的,绝不泄露自己的身份。”
任天翔颔首道:“那好,咱们现在就走,我也想早点回长安看看。”
众人即刻动身,第二天黄昏即赶到了长安,但见长安已恢复了平静。史朝义弑杀史思明,叛军因内讧而生乱,最终被卫伯玉和李光弼大军击败的消息传来,人们纷纷奔走相告,齐贺天助大唐,却不知这一变化,其实是李泌运筹帷幄,再由任天翔率义门众士具体实施的结果。
任天翔想先见司马承祯和司马蓉一面,却遭到司马承祥的拒绝,他推却道:“你不用担心你伯爷和姑妈,他们一个是我兄长,一个是我女儿,不到情非得已,我岂会伤害他们?你只要照计划行事,迟早会见到他们。”
任天翔无奈,只得照计划先去见李泌。听到他平安归来,李泌自然是喜出望外,亲自将他迎入家中,欣然道:“没想到公子竟能令史朝义弑君杀父,史思明这一死,叛军对长安的威胁不攻自破不说,叛军中再没有一个人的威望,足以驾驭所有范阳兵将,伪燕国已分崩离析,平定叛乱指日可待。”
任天翔离开史朝义后,再没有听到前线的消息,此刻也忍不住关心地问:“后来的战事如何?史朝义有没有束手就擒?”
李泌拿出地图,在图上指点道:“史朝义有陜郡退兵后,一路逃往范阳,却在邺城守阻。(不知道是不是书上映错了,,感觉不太通…。)伪燕国许多将领,得知史思明是死于史朝义之手,纷纷拥兵自重,根本不听史朝义号令。他在李光弼大军追击之下,一路东奔西逃,却找不到一处落脚之地,说是丧家之犬也不为过。不过那小子带兵打仗确实还有点本事,每每于几无可能的境地突围,令追击他的唐军也吃了不小的亏。就连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名将,也没在他那里占到半点便宜。”
任天翔知道这一定是司马瑜的功劳,不过战术上的胜利已无法扭转战略上的失败,失去了伪燕国各路将领的拥护,司马瑜就是再怎么用兵如神,史朝义这支部队也是越打越少,被唐军消灭只在早晚。想到司马瑜在明知前途渺茫的情况下,还竭尽全力作垂死挣扎,任天翔心中竟生出了深深的同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这份坚持和勇气,也值得所有人尊重。
直到这时,任天翔才意识到司马承祥孤注一掷的无奈。自己是家族最后的希望,除非大唐自己内部生变,否则司马世家某对天下的希望,将在司马瑜手中彻底葬送,而令大唐内乱,有什么必刺杀它最重要的两个任务更简单直接的办法呢?
注意到任天翔有些走神,李泌忍不住问:“兄弟你有心事?”
任天翔迟疑了一下,坦然道:“我想要见圣上。”
李泌有些意外,忙问:“恕为兄冒昧问一句,你为何要见圣上?”
任天翔正色道:“我和义门众兄弟,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该圣上兑现当初的承诺,让我义门重新成为与儒门、道门、释门等并列的名门正派了。我想要圣上像当年太上皇敕封道门那样,敕封义门丹书铁券,使义门不再受官府和世人的猜忌,我义门弟子可以堂堂正正的行走于世。”
李泌释然笑道:“以兄弟和义门侠士立下的功劳,圣上再怎么敕封不为过。为兄会将你的意思传告圣上,让圣上尽快找见你。”说到这李泌微微一顿,“不过现在朝中是李辅国当权,圣上对他几乎言听计从,加上圣上一直体弱多病,万一要有什么拖延,兄弟还请耐心等候。”
任天翔点头道:“那就拜托李兄了,我回去等候你的消息。”
当年的任府遭遇叛军洗劫,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不过在经过怡安堂众人修缮之后,已基本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当任天翔带着众人回到这里,看到原来的“萧宅”两字,又重新换成了“任府”,而且依然是颜真卿的手笔,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想起自己并不是任重远的儿子,没有资格继承这处特殊的物业,他忙对身旁的小薇悄声道:“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你才是这里的主人。”
小薇会错了意,脸上泛起幸福的红晕。任天翔也不点破,只想等见到她亲生母亲后,再告诉她身世,免得她为尚未相认的母亲担心。
得到消息的厉长老和洪邪等人,纷纷迎了出来,率众人齐声拜道:“义安堂、洪胜堂弟子,恭迎门主大驾。”
任天翔连忙还拜道:“一别经年,诸位兄弟还好?”
众人纷纷说好,任侠等人与们众兄弟分别多日,如今再见,自然亲切万分。众人呼朋唤友、称兄道弟,一番热闹自不必细表。在门外寒暄多时,才有弟子将众人领进大门,但见堂下已摆上酒宴,满满当当不知摆了多少桌。除了义安堂和洪胜堂的人,那些得到消息的老朋友,如当年长安七公子的人物,也都闻讯赶来相聚。任天翔自上次离开长安后,一直颠沛流离不得片刻安宁,已经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热闹过。他又像回到当年繁花似锦的长安,又回到那无忧无虑的纨绔时代,不由呼朋唤友,与众豪饮不停。问起当年那些朋友的情况,才知道家里开钱庄的老四费钱,和家里开绸缎庄的老五周福来,在叛军攻入长安之时,钱庄、绸缎庄均被叛军洗劫,二人在战乱中也不知所终;老大高名扬依旧在刑部供职,不过现在已经是刑部排名第一的捕头了;老二施东照作为御前侍卫,当年随太上皇去了巴蜀,没有经历战乱,不过也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如今虽然还挂着御前侍卫的名头,却已经不再是宫里的红人;只有老三柳少正仕途顺利,年仅三旬就已经做到大理事卿,官至二品。众人忆起战乱前那年少轻狂的生活,均是不胜唏嘘,感慨万千。
酒未过三旬,突听门外马蹄声急,跟着就见有义安堂弟子急冲冲地进来禀报:“郭老令公大驾亲临,已到大门之外!”
任天翔闻言,连忙亲自迎了出去,刚出二门就见白发苍苍的郭子仪在几名随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