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枭 作者:方白羽
只会越来越依靠最熟悉、最会奉承的亲人或奴才,所以张皇后和李辅国之流才会得冲,渐渐凌驾于满朝文武之上,要想在这个时候令李亨改变习惯,恐怕是千难万难。
以任天翔心术修为,也无法一眼看穿李辅国的深浅,他叹了口气,苦笑道:“我在到达长安之前,就已通过李泌大人给皇上呈上奏折,想尽快见到圣上,但到达长安之后才知,现在要见圣上,须得经李公公首肯。在下不过一江湖草莽,想要得到李公公首肯面见圣上,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我听说太上皇病重,所以急着想要探病,哪里容得慢慢等候皇上恩准?太上皇当年待我不薄,我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弃他而去,虽说有不得已的苦衷,但也一直心有不安,我怕没有机会当面向太上皇请罪,他就先一步。”
任天翔说到这已是哽咽难言,令李亨也满面悲戚,想起父亲已老迈昏聩,随时有可能撒手人寰,连任天翔这个旧臣都念着旧情要见他一面,自己这个儿子却还诸多猜忌,是在是不应该。又想起自己当年能顺利从父亲那里继承皇位,多亏是得任天翔之助,这份恩情自己还从未报答。他正要开口好言安慰,一旁的李辅国已对任天翔喝道:“住嘴!太上皇不过染有小恙,你就在这里危言耸听,是不是想咒他早死?你是何居心?”任天翔经历无数次出生入死的考验,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投机取巧、胸无大志、对任何权贵都曲意奉承的弄臣,哪里受得了一个太监的恶气?他冷眼一瞪李辅国,对李亨沉声问:“圣上,不知这位公公是何人物?为何未经圣上允诺就敢屡屡插话?这里是由圣上做主还是由这位公公做主?”李辅国一时语塞,深沉的眼眸闪出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微光。满朝文武还从未见过有人竟敢公然质疑他的威信,尽皆噤若寒蝉,李亨见状连忙为他原场道:“忘了给你介绍,这位是李辅国公公,二十多年前就在朕身边伺候,是朕最信任的人之一。他妄自插话也是想为朕分忧,爱卿不必介怀。”
任天翔见李亨不仅不职责李辅国干政,反而为他开脱,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息。李辅国得到李亨支持,嘴边泛起一丝得意的微笑,盯着任天翔质问道:“任公子还没告诉大家,为何要咒太上皇早死?”
任天翔气得满脸铁青,强压怒火淡淡道:“太上皇年近八旬又体弱多病,近来神智又时有迷糊,任何关心他的人都会担心他老人家的身体,公公却将之诬为咒他早死,不知是何居心?”
李辅国没想到任天翔一介布衣,竟然当着满朝文武质问自己,不禁勃然怒道:“你深夜乔装入宫,不管是何居心都是逾礼违法、居心叵测之举,不严惩不足以警醒后人。”说着他转向李亨一拜,〃请圣上将这胆大妄为之徒推出午门斩首示众,以正法纪!
李亨不禁有些为难,虽然他对李辅国几乎言听计从,但若因这点小事就将之初四,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他正在为难,突见以太监其喘吁吁地前来禀报:“不好了!太上皇……太上皇……驾崩了……”
李亨先是有些意外,跟着悲从中来,想起父亲晚年都郁郁寡欢,临终前竟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相送,他心中深感内疚,一口气没喘上来,竟当庭晕了过去。众人急忙叫太医相救,朝堂上一时混乱不堪,众太监急忙将之抬入后宫诊治,朝会也因之而散。
朝堂上的混乱救了任天翔,没人再顾得上追究他私闯禁宫之事。随着惴惴不安的朝臣出得玄武门,他心中没有一丝庆幸,只有对朝政的担忧和莫名的心灰意懒。回到府中没多久,李隆基驾崩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师,任天翔想起与他的恩怨情仇,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回到府中没多久,就有门房通报,又一青衫文士求见。任天翔见拜帖上的名字是“修冥阳”,却始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待见到对方,才想起当年在潼关哥舒翰军营中,正是这文士股东哥舒翰造反,从潼关带兵回京勤王。他心中暗自警惕,正待细问,对方已先一步拜倒在地,诚恳道:“在下是受主上差遣,特来告诉公子,本门早已虚位以待,等候公子荣登门主之位。”
任天翔顿时醒悟:“你果然是千门中人?”
修冥阳坦然道:“在下师承鬼谷子一派,为千门嫡传弟子。”
任天翔想起与司马承祥的约定,要想做门主,必须先为他们除掉一人。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沉声道:“请修先生回复你家主人,就说所谋之事克日即成,请你家主人放心。”
修冥阳关切地问了句:“需不需要本门弟子暗中协助?”
任天翔摇摇头:“不敢劳动先生大驾,我自己能搞定。”
待修冥阳离去后,任天翔一声轻呼:“来人,随我去办件大事。”
就在修冥阳密见任天翔的第二天夜里,李沁的府邸突然失火,所有下人都逃了出来,却没见到李沁的身影,有人说他已在火场中丧生,也有说他已得道成仙,借火而遁,总之从这场大火以后,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他就这样凭空消失,再无音讯。
朝中因李隆基驾崩、李亨病倒,也没有人关心李沁的下落,不过有却是对李府的失火十分关心。第二天一早就有道门高人司马承祯专程查看了李府失火的现场,询问了逃出火场的李府家人。李府的家人都说,主人早就宣称他已修道成仙,迟早会借火飞升,没想到竟然一夜成真了。
“李府的火灾,是你干的?”假扮司马承祯的司马承祥立刻召见了任天翔,一见面就问道最关心的问题,他当然不会相信什么借火飞升的鬼话,所以最大的可能自然就是任天翔了。
“我什么也没干,只是跟李长史探讨了一下道家得道飞升的一些奇闻秘事!”任天翔狡黠一笑,不过表情已暴露了他心底的隐秘。司马承祥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李沁近年来为了免遭朝中权宦的猜疑和迫害,故意装成痴迷道学、无心争权夺利的世外高人,并多次以潜心修道为名向李亨辞行,都被李亨挽留了下来,这在京中几乎人所共知。已道门传说令李沁消失,这果然是个令人叫绝的奇思妙想,令司马承祥也暗中赞许。他点头笑道:“不管李沁是如何得道飞升,总之他是消失了,再不会管这凡尘中俗事。照约定咱们该奉你为千门之主,不过如何让所有前门弟子都承认你是千门之主,这却是有些困难啊。”
任天翔笑道:“这事是不容易,不过真心要做,却也不算太难。”
司马承祥眉梢一挑:“哦?如何做才算不难?爷爷可是诚心请教。”
任天翔胸有成竹地笑道:“造神!”
“造神?”司马承祥皱起眉头,“如何造神?”
任天翔问道:“爷爷是否记得《战国策》中记载,鬼谷子门下弟子孙膑与庞涓因何为仇?他们在争什么?”
司马呈现沉吟道:“他们是另一个千门隐士鬼谷子的门人,为争夺鬼谷子所著之兵书《鬼谷子》而相互攻伐,最终庞涓被孙膑所杀。”
任天翔笑道:“不对,其实他们争得是这个,几百年后黄石公传张良的也是这个。”说着任天翔从怀中拿出一册古旧的羊皮古卷,双手捧着递到了司马承祥面前。就见那古卷样式古朴,几乎残破不堪,看起来比千年前墨子的遗作还要古旧,就见其上有四个钟鼎文的古篆大字——《千门秘典》!
“这是什么?”司马承祥小心地接过古卷,翻开第一页,就见其上写着两列钟鼎文小字:人,既无虎狼之爪牙,也无狮象之力量,却能擒狼缚虎,驯狮猎象,无它,唯智慧耳。
“这是传自千门始祖大禹、由千门门主一脉相传的千门最高秘典。”任天翔肃然道,“当年孙膑与庞涓争夺的就是这个,黄石公传张良的也是这个。人称《千门秘典》,得之可谋天下!”
司马承祥神情微震,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二页,疑惑;翻开第三页,不解;翻开第四页,顿悟……最终他合上古籍,打量着封面上的字赞道:“这做旧的功夫,差点让老夫都走眼了,要当千年前的古物骗过行家不容易,但是骗过一般人足够了。”
他若有所思地望向任天翔,迟疑道:“你是想以这个来确立门主的神秘地位?让千门弟子相信你是传自始祖大禹的嫡传弟子?”
“当然不止这些。”任天翔说着又从怀中拿出一个锦囊,打开一看,却是几枚古旧的扳指,他拿起一枚肃然道,“千门秘技传天下,门下八将亦流芳。这是当年追随千门始祖大禹谋夺天下的千门八将之信物,他们分别是正、提、脱、反、风、火、除、摇,并以赤橙黄绿青蓝紫黑八色扳指儿为记,其中门主则以这枚白色莹石扳指儿为信物。”
任天翔说着将那枚白色莹石扳指儿戴在自己手指上,然后对司马承祥笑道:“我相信爷爷必定能找到另外的千门八将。”
司马承祥眼中终于闪过异样的神色,连连颔首赞道:“高!实在是高!有了这个传说和这些信物,从今往后一盘散沙的千门,都将聚集到门主的身边,成为一个真正的流派,拥有翻云覆雨、改天换地的力量!”
二人俱是绝顶聪明之人,许多话不必点破也能心领神会。司马承祥将《千门秘典》还给任天翔,然后仔细收起那些扳指道:“我会即可令门人弟子广播流言,将门主打造成神话,再为你找到八个前门高手做八将,定让千门从此成为与儒、释、道诸门实力相当的秘传流派,如此一来,天下大事指日可待!”说到这司马承祥话锋一转,“不过你得抓紧为千门,也为你自己除掉第二个目标,待到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千门才有翻云覆雨、一飞冲天的机会。”
任天翔颔首笑道:“爷爷尽管放心,孙儿知道该怎么做。”
司马承祥关切地问:“需不需要本门弟子帮忙?”
任天翔笑道:“需要的话我会开口,届时还望爷爷不吝援手。”
司马承祥呵呵笑道:“没问题,待咱们祖孙联手,再造一个司马家的盛世天下!”
没过几天,便有“千 门 秘 典,得 之 可 谋 天 下”的流言传遍京师,更有千门门主发召集令之说传遍江湖,各地千门中人闻讯而来,皆在相互打听《千门秘典》和千门传说。当然,更多的人是想知道,谁是新一代千门门主,谁又是传说中的千门八将。
就在太上皇李隆基驾崩没几天,一个流言在千门弟子中间传遍——秘典出世,千门重辉!秘典自然就是指传说中可以谋天下的《千门秘典》,千门重辉自然就是说千门即将重现往日的辉煌。这流言令千门弟子兴奋不已,他们已被历史遗忘的太久,终于可以重现往日的辉煌了。
在任天翔的指点和司马承祥的安排下,在李隆基驾崩的第十三天,得到消息的千门弟子不约而同来到京郊的香积寺,在这里一睹传说中可谋天下的千门最高秘典,以及那从未露过面的千门门主。
得益于司马世家的努力,前来与会的千门弟子都知道了千门的传说和来历,以及神圣的密典和门主信物,不过也还有不少人却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甚至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随着约定时间的临近,闻讯而来的千门弟子挤满了香积寺的大殿,看看天色不早,不少人开始不耐地的鼓噪起来:“咱们都是奔着《千门秘典》而来,既然到得差不多了,此间的主人是不是让咱们先开开眼界?”
“对了,此间的主人究竟是谁?”有人高声在问。大殿中有十多名白衣男子负责接待众人,虽然不知其底细,但看其举止气度,显然皆是出自世家望族,非寻常江湖草莽可比。尤其以琴、棋、书、画为名的四个男子,听名号似乎只是家将或奴仆辈,但是举手投足间那种雍容气度,竟将许多世家子弟也给比了下去。仆人已是如此,主人可想而知,人们揣测这主人一定与传说中的前门门主有着极深的渊源,甚至可能就是千门门主本人,因此人们对他的好奇,一点也不亚于神秘的千门门主。
“大家稍安勿躁,”一个青衫文士由内堂缓步出来,看其举止气度,显然比琴棋书画四人地位略高,就见他面带微笑,对殿中众人团团一拜,“咱们还在等千门八将,待千门八将到齐后,此间的主人自然会与大家一起恭迎门主驾临。”
众人不禁议论纷纷,相互打听谁才是千门八将,就在这时,突听门外负责通报的弟子高声在呼:“千门八将到!”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八个高矮胖瘦不一的男女,由门外大步而入,领头老者神情倨傲,进门后也不与众人招呼,只冷冷盯着前方的青衫文士道:“咱们千门八将蛰伏多年,一直在灯带者传说中地门柱降世,不过咱们八将历代先辈等到的多是假冒门主之名招摇撞骗的骗子,对于这种敢在咱们八将面前班门弄斧的无知之徒,咱们从来不会心慈手软。”
青衫文士拱手笑答:“所以咱们主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