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枭 作者:方白羽
但势力却是最大,就连沃罗西王室也要让它三分。”
说话间就见霍希尔诺已纵马而回,他脸色铁青,血红的眼眸中充满了怒火。他已无心理会任天翔一行,一言不发钻入大帐,片刻后就见一名老者从大帐中出来,对任天翔道:“殿下知道无尘禅师的惨死跟你们没有关系,不过他已无心待客,你们还是原路回去吧。”
任天翔听对方说一口流利的唐语,模样看上去也像唐人,他心中一动,忙问:“听口音老先生像是长安人吧?不知怎么称呼?”老者眼中闪过一丝伤感,颔首道:“老朽原本姓张,名福喜,后蒙中宗皇帝赐姓李。多年前作为静安公主的陪侍离开长安来到沃罗西,这一走就是将近二十年,也不知长安这些年来有何变化?家中亲人可还安好?”
“您老果然是长安人!还是当年随静安公主远嫁沃罗西的侍从!”任天翔又惊又喜,连忙拱手道,“长安城变化不大,只是比过去更加繁华。不知先生家中还有什么亲人?若信得过任某,我愿为先生带封家书,给长安的亲人报个平安。”老者神情似有所动,迟疑片刻,低声道:“那就有劳公子了,你少待片刻,待我禀明殿下,容你们在此歇息一晚,等我写好家书,明日一早再送你们回去。”
任天翔点点头,悄声问:“殿下心情似乎很不好?”李福喜微微叹道:“殿下这次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原本是要拜请在此隐居修行的无尘禅师,去首邑沃罗西城弘扬佛法,谁知却发生了这等变故。有人不仅要阻止殿下敬佛,还要以血腥和杀戮来恐吓殿下,难怪殿下愤怒了。”
任天翔有些不解,低声问:“沃罗西人不是崇信古教么?殿下怎么会来拜请一位佛门禅师?”李福喜对任天翔代传家书的承诺十分感激,加上对方就要离开沃罗西,也就无所顾忌,低声道:“古教势力极大,尤其是黑教,已隐然威胁到沃罗西王室的地位。殿下从小受母亲熏陶,信奉佛教,对先祖霍祖诺都将佛教引入沃罗西,为沃罗西带来几十年的强盛向往不已。是以有心扶持佛教以擎制黑教,可惜佛门弟子受黑教排挤迫害,不是远避他乡,就是蓄发还俗。其他修行的佛徒修为不够,还不足以与黑教上师抗衡。所以殿下这才千里迢迢到昆仑山中拜请在此隐居修行的无尘禅师,谁想反而害了这位佛门高僧!”
任天翔闻言心中一动,不由回头望向身后数丈外的菩提生,想了想却又摇头。菩提生突然抬头对他微微一笑,淡淡道:“佛爷正有此意。”
任天翔有些意外:“你怎知我在想什么?”菩提生微微笑道:“佛爷若连这点神通都没有,岂敢孤身来沃罗西弘扬佛法?只可惜你见佛爷这肮脏模样,实在不像是佛门高僧。你却不知我佛有三千化身,可随遇而变,以点化众生。”
任天翔十分惊讶,他方才与李福喜小声对话,因涉及沃罗西政教隐秘,所以特意避开了众人,菩提生离二人足有三丈远,实在不该能听到。不过要他相信菩提生真有顺风耳的神通,还不如让他相信对方身怀高深内功,听力比常人敏锐百倍。他想了想,笑道:“大师若真是我佛转世,就请变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佛门高僧模样吧。”“这还不简单?”菩提生说着转向李福喜双掌合十道,“请借佛爷一件僧袍和一把快刀。”
菩提生的话似乎有种不容拒绝的魔力,李福喜略一迟疑,连忙吩咐一名武士去取僧袍和快刀。武士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就捧来了准备献给无尘禅师的崭新僧袍,连同自己腰间的匕首一起捧到菩提生面前。菩提生也不客气,接过匕首、僧袍转身便走,来到河边将自己脱了个精光,然后将僧袍放在岸边,手执匕首纵身跳入了河中。
有武士在失口轻呼,河里是昆仑雪山上融化流下的雪水,冷逾冰雪。常人用它洗洗手都觉得森寒刺骨,没想到有人竟敢跳入河中洗澡。片刻后菩提生从水中冒出头来,就见他那寸长的短发和乱糟糟的胡须已不见了踪影,光溜溜的脑袋像个新剥的鸡蛋。在众人惊诧的目光注视下,他赤条条跳上岸来,仔细将新的僧袍穿上,然后缓步来到李福喜面前,双手合十:“请施主替贫僧通报殿下,就说泥婆罗菩提生求见。”
任天翔见他不过剃掉胡须和新生的短发,换了身干净僧袍,却像是彻底变了个人,于肃穆威严中隐含佛门慈悲,隐然如传说中的佛子威严法相。从冰凉的雪水中出来,浑身上下却不见一丝水渍,更没有半点哆嗦和颤抖,令人不由怀疑他是否真有莫大神通。李福喜似乎也为他这片刻间的变化震撼,忙道:“大师请少待,老朽这就替你通传。”
待李福喜进帐通报的当儿,任天翔忍不住小声问:“大师,你……你真是菩提生?”菩提生微微一笑:“名字不过是个记号,贫僧究竟是谁,却已经忘了。”
说话间就见李福喜撩帐而出,对菩提生道:“殿下有请菩提生大师!”菩提生正待举步,突见一旁白影一闪,一个身材矮小瘦削的老法师已拦住去路。那法师看起来只怕已有七旬年纪,满脸的皱纹刻满了高原烈风的沧桑,白多黑少的眸子中隐然有精光闪烁,全然不像是年逾古稀之人。
李福喜对那白袍法师似乎颇为忌惮,竟不敢斥责他阻拦殿下的客人,反而尴尬地向菩提生介绍道:“这位是白教桑多玛上师,也是殿下的古教师傅,二位大师都是有道之人,以后定可相互印证两派教义。”
菩提生一笑:“原来是白教桑多玛上师,幸会幸会。”桑多玛木无表情,用流利的唐语道:“殿下虽然敬佛,却也不是任谁都可以装成佛门高僧欺哄。大师既然扮成是佛门高僧,可给本师讲讲,什么是佛?”
菩提生淡然笑道:“佛就是人,人就是佛。”桑多玛嘴角闪过一丝讥笑:“佛就是人可以理解,因为释迦牟尼与古教沃多桑杰祖师皆是肉身成神。但人就是佛何解?莫非本师也是佛?”
菩提生颔首笑道:〃在我佛眼里,人人皆有佛性,所以人人皆可成佛。世间事不是天定,而是人修。有第一个人堪破生死轮回,达到涅盘之佛境,他就是世间得真感觉的第一人,他就成了佛。然后他把自己的悟和觉,洒向迷蒙尘世,如同星月把光辉洒向黑夜。
〃佛不是世间至高无上者,他不能代替天代替宇宙,而只是在世间给我们指路的灯。他的能和我们一样,但他的悟让他先于我们的达到,让他不再轮回。他不能代替我们种田,也不会给我们恩惠,反而是需要我们的施舍。他和我们一样,有一个孱弱的身子,他只是利用世间这具皮囊,寻找他的精神。他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里寻找,他不是要找回个性的自我,而是要找到可以容纳所有人,所有人性的大我。
“所以他能给魔机会,只要放下屠刀,魔也可成佛;他给一切生灵机会,有心向佛,花鸟鱼虫也可成罗汉。人不是从佛性中来,但要到佛性中去,所以佛就是你,佛也就是我。”
众人皆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对佛的理解,都觉得眼前一亮,但跟着却又陷入更深的黑暗。如同夏夜里闪电过后,留下的是一个更加混沌的世界。桑多玛沉吟良久,又问:“饶是你说得天花乱坠,请问佛在哪里?人又为何要成佛?”
菩提生微微笑道:〃因为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皆无法逃脱。其实人生何止这七苦,只是这七苦乃是人人皆无法逃脱的宿命吧。释尊虽出身天下第一等富贵门第,却也逃不脱这人生七苦。所以他自觉从高处走下来,到尘世最暗处放逐自己,最苦处停留自己;世间百般滋味,释尊尝了一遍又一遍。苦能弑人、恶人、毁人,如同地狱之火。释尊却于苦中得生,最后于菩提树下,证得大智慧,大解脱,大觉成佛。
〃佛知而后行,行而后觉,再反哺于世人。佛誓云:如能度尽世人(窃以为,当是渡尽世人,但不是很确定),我之功业;如能度尽世人如我,我之大功业!盲目信佛者,将释尊敬如帝王,释尊若要做帝王,不必等到现在。释尊是要所有人都放下心灵的枷锁,让每一个灵魂都成为自己的帝王。在最苦难的时候,佛与你同体,在最幸福的时候,佛也与你同在。
“我们的崇拜不能增加他的荣光,我们的诋毁也无损于他的功业。我们在怀疑中背身而去后,他还在某地对我们慈悲而笑。佛不是一个存在,而是处处存在;佛不在你眼里,只有心灵才能看到;佛也不会图你一个承认,就向你显灵。但他会在你最苦难的时候,伸出他那温暖的手。”说到这菩提生微微一顿,淡淡笑道,“你若再问佛是什么,贫僧也茫然不知。”
05、黑教
“说得好!”帐中传来一声喝彩,就见霍希尔诺已撩帐而出,鼓掌赞道,“大师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恍然有佛门禅宗顿悟之感。我这次远行虽未能请到无尘禅师,但听了菩提生大师妙语说佛,也算是不虚此行。”
“殿下过誉了,贫僧妄谈我佛,实乃无奈之举。真正的佛理其实只能意会,无法言传。”菩提生面带微笑,合十为礼。桑多玛一声冷笑:“既然佛理无法言传,那世间汗牛充栋的佛经,岂不是都该烧掉?”
菩提生笑道:“佛经是指路明灯,但却并不是道路本身。要想真正越过苦海到达彼岸,还得靠自己身体力行。不过在到达彼岸的道路上,有灯总是好过无灯。”桑多玛还想反驳,霍希尔诺已笑着摆手道:“好了好了,两位大师都各有高论,若是这样辩下去,只怕三天三夜都不会有结果。不如菩提生大师随我回沃罗西城,在大觉寺中开坛说法,与古教上师各显其能,相互印证切磋两教教理,以决高下优劣。”
菩提生颔首笑道:“贫僧正有此意。”桑多玛冷哼了一声,对霍希尔诺合十为礼道:“殿下,佛门弟子虽然口舌如簧,却大都是些巧言令色之辈。要想在沃罗西开坛传教,没有点神通怎么能成?本师有心以古教秘技试试菩提生佛经之外的修为,请殿下恩准。”
霍希尔诺迟疑道:“上师有白教第一神通之称,就连黑教上师摩达索罗也不敢小觑。菩提生大师虽然是佛门高僧,但论到神通修为,只怕未必是上师对手,我看两位上师不比也罢。”
菩提生笑道:“殿下不必为贫僧担心。虽然我佛不以个人的神通为重,但佛门弟子为了抵御外魔的侵扰,也难免要修习一些佛门末技。贫僧愿以佛门密宗微末技艺,与桑多玛上师印证切磋。”霍希尔诺听菩提生这样一说,加上他少年人的心性,自然也就不再阻拦,颔首道:“好!你们就在此印证各自的神通,不过希望两位上师还是点到为止,莫伤和气。”
古教原是沃罗西国教,古教上师在信众的心目犹如神灵的化身,能亲眼目睹有白教第一神通之称的桑多玛出手与菩提生切磋印证,纷纷鼓噪欢呼起来。
桑多玛似乎也从先前菩提生雪水中沐浴的惊人之举,看出对方身怀佛门大神通。周围虽有无数武士欢呼助阵,他却不敢有丝毫大意。正待调息凝神,身后一个身材异常高大魁梧的弟子突然越众而出,酣然道:“师尊在上,这等小事何劳师尊亲自出手?请容弟子达龙代劳。”
桑多玛虽然在用各种方法试探菩提生,却一直没能看透对方的修为深浅,心里始终没底。今见大弟子达龙主动请战,正遂其意。他略一沉吟,对菩提生微微笑道:“我这弟子从小苦修白教外门硬功,素有降龙伏虎之力,不知大师可否让他代本师出手,试试你的佛门神通?”
菩提生微微笑道:“当然没问题。”桑多玛心中暗喜,以弟子代为出手,输了也无损于自己的颜面。他回头对那弟子叮嘱:“大师是殿下客人,出手之际万不可伤了大师性命。”言下之意便是怎么羞辱都可以。
“弟子有数。”达龙微微一笑,看来已完全领会了桑多玛的意思。他缓步来到菩提生面前,傲然一礼,“桑多玛上师座下弟子达龙,请菩提生大师指点。”“等等!”二人正待动手,突听有人一声高喝,众人循声望去,就见任天翔越众而出,对菩提生笑道,“大师,既然桑多玛上师以弟子代劳,大师自然也该叫弟子出手才对,不然就有以长欺幼之嫌。”见菩提生有些茫然,任天翔回头对褚刚使了个眼色,笑道:“褚兄得菩提生大师传龙象般若功,也算是大师半个弟子,自然要替大师出手。”褚刚虽然木讷寡言,却并不愚鲁,立刻越众而出,道:“不错!大师何等身份,岂会与闲人动手?在下愿以大师所传之龙象般若功,领教白教高徒神功。”说着大步来到达龙面前,将菩提生挡在了自己身后。
任天翔所说的菩提生传褚刚龙象般若功,原本是另外一层意思,其实二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