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烟尘
“……”
见着眼前少年,正是神情古怪,彭公赶紧又继续解说:
“此事虽然有些艰难,但也绝非空中楼阁。不瞒贤侄说,我彭家门楣,乃北地秦川的世族;润兰她叔伯辈中,为官为宦之人不在少数。便连润兰的大哥,现在也是宦游扬州。若是贤侄与小女成亲,凭着自己才情道术,再由我彭家在朝中托人用些力气,熬得十几年,那授官封爵之事,也并非不可期测!”
彭襄浦说这话时,正是一脸的傲然。对他而言,说这番话,一方面是为了抚慰佳婿,另一方面,也顺带着告知自己的家世渊源,好让眼前少年知道,他彭家也并不是等闲之辈。这样一来,恐怕便更能成就这段姻缘。
说完这番话,不知何故急着嫁女的彭县公,见着眼前少年神色还是有些举棋不定,便又祭出了最后一招杀手锏。只见他语带神秘的说道:
“贤侄你可知道?你与小女结姻之事,其实正是天意!”
“天意?”
醒言一听,登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见他神色震动,彭襄浦心下大喜,心忖总算摸到他的脉络;原来这世间修道之人,果然最计较天道天意。于是,便见他定下神来,不慌不忙道:
“其实,就在张贤侄来我府上之前,小女也曾在街边算过几卦姻缘。”
“哦?卦相如何?”
醒言口中问着,心中却想到,这彭县公对自家女儿行动倒是了如指掌。
“不瞒贤侄,小女共求得三卦。头一卦叫‘鸳鸯分飞’,第二卦是‘否极泰来’,第三卦则为‘得遇贵人’。”
“呣,这三卦依次看来,倒还不错。那不知这几卦分别应作何解?”
“贤侄,这‘鸳鸯分飞’,自然就是指你和小女,起初会因为这妖物,而致婚事不得和谐。‘否极泰来’,就是说事情会有转机,想来就应是今晚贤侄施出大法力,击退邪魔之事。这最后一卦‘得遇贵人’,当然便是指小女今后能奉君为夫——不闻圣人有言?‘君为臣纲,夫为妻纲’,这夫君对于妻子而言,自然就是贵人了!”
“……”
今晚书房中劈头盖脸这一番许亲仗阵,醒言又何曾碰到过。听得彭襄浦这一番殷勤劝说,少年头脑都有些晕晕乎乎,到最后只觉着自己娶这彭家小姐之事,上应天理,下应人伦,实是天大的美事。
就在少年被彭襄浦言语催逼之下,满脑子乱如缠乱丝麻之时,却忽见原本气势十足的彭县爷,在他愣神的片刻之间,彷佛再也支撑不住,全身都弛懈下来,只颤巍巍悲声言道:
“罢了,此事原也瞒不过去。张道长,小女本就不敢奢望被纳为正室。只要您能收留,让那妖邪退避,她为妾为婢都行。以后,她奉寇姑娘琼肜姑娘为主便是……”
“呣?!”
不待吃惊的少年开口说话,便见这位原本骄傲的一县之主彭襄浦彭大人,竟已是老泪纵横。点点泪光中,老大人带着悲声,跟少年说了些他从不曾听到的情由!
原来,他前几日提过的那位孩童,大半月前半夜突然惊寤,听到府中某处传来阵阵怪声,天明后便跑来禀与老爷夫人听。与夫人闻禀后只顾惊惧不同,彭襄浦一听之下,便淡然挥退那个小厮,只说府中出了些怪异,让府中仆妇童婢平日多加小心。
只是,就在一两日后觑得个空处,彭公便寻得一个由头,将那报信仆童叫到无人处,复又细细研问了那晚的情形。这一问之下,便有了另外的结果。虽然这半大孩童,前日惊醒后确实懵懂,口中陈述时又委实盘缠不清;但彭公是何等人物?为官十数年,经手大小案子无数,于这刑问诱答之事实是熟得不能再熟。一番盘问下来,彭襄浦心中便凉了半截:
那怪声传出的方位,俨然便是爱女润兰的闺苑方向;而那似颦若呻的古怪声音,娶妻已有二十多年的彭襄浦,又如何不知那是何样响动!
于是当时这番拷问,再加上之后对女儿体态的留意观察,便让一生要强的彭县公,整个人都如堕三九冰窟——
自己悉心教诲、拱若掌中明珠的爱女,怕是早已为那神通广大的妖魔所污!
含混说到此处,心思灵透的少年如何听不出他弦外之音?看着眼前这个彷佛苍老了十多岁、正老泪潸然的一县之主,醒言小心翼翼的问道:
“那……彭小姐她自己知道么?”
“每次妖来都施迷雾,兰儿她、恐怕还是不知。”
“唉~冤孽!冤孽!现在想来,这都是我彭襄浦前世种下的恶果,今生又失了功德,才遭老天这样报应!最近那龙王庙走水,便是上天对我的警告了!”
彭县公说这话时,正是痛心疾首。
见着眼前这位慈父,为爱女褪去最后一分自尊后伤心的模样,醒言心中也甚是难过。一想到彭襄浦刚才所言,不免又义愤填膺,只沉声郑重说道:
“彭公且莫着恼,这神鬼之事无甚凭依,也不必太过在意。县公请放心,小姐的终身大事,着落在我身上便是!”
醒言说这话时,正一心想要彻底除去那玷污良家少女的妖魔。而彭公听得他这番话,心中顿觉宽慰了许多。
暂按下彭府中这许多悲喜不提,再说浈阳城郊外那条横亘东西的浈水大河。
就在这涸态毕露的浈河下游,约摸离浈阳城四五十里之外,河川流经一处幽僻的山谷,正盘踞成一个深不可测的湾潭。现在,就在这处人迹罕至的幽潭之中,却有一人正在濯洗着虬肌盘结的身躯。
这位鹰目阔鼻之人,一边洗濯,一边正恨恨骂道:
“方才究竟是何方恶徒?竟敢在暗中偷袭本神!”
“哼!这无知鼠辈,也算有胆,敢来坏我好事——若让我下次碰到,定将他碎尸万段!”
这怪人口中叱骂时,却见自己臂上那两道深深的创痕,仍然在不停渗出血珠。见这前所未有的古怪情状,这嘴上称强的幽潭怪神,暗地里也是心惊不已:
“……那恶徒究竟是什么来历?从不曾听说浈阳县还有这样人物。他打伤这伤口,竟不能像往日般瞬时愈合……”
……不管这晚在干旱的浈阳地界上,上演着何种的悲喜忧愁,那东天上熹微的曙光,仍然与往常一样,在雄鸡唱晓声中翩然而至。
今日,便是浈阳县张榜招纳的贤士们,为合县军民开坛求雨的日子了。
第九章 任渠笑骂,雨前岂少愁云
天一明,便是浈阳县开坛求雨的时刻。但这一夜中,醒言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之前彭府书房中彭公那一番肺腑之言,一直就在他耳边不停回响。躺在床榻上,双手交叉枕在脑后,怔怔仰望着幽暗的房顶,少年心中正是思潮起伏:
“想不到昨夜那妖物,竟会与彭小姐有了夫妻之实!”
刚才在书房中,只顾听彭县公一阵诉说,没空儿细想。但现在静下心来,回想一下几日来的所见所闻,此刻醒言心中便生了些疑窦:
“虽说妖灵每次来,都会施魇人的迷雾;可润兰小姐她……真不知自己被人玷污?”
要说这位静卧榻上的上清堂主,虽然曾在妓楼中厮混过一段时日,对不少男女情事影影绰绰也知道一些;但毕竟他还未成年,对这些女儿家体己事儿,实在无从知道得十分清楚。只不过,饶是这样,现在再回想起彭小姐几日间种种忧愁情状,尤其回味起那一曲落寞萧疏的《幽兰》,对音律格外敏感的少年便直觉着,女子这一番入骨的忧愁,绝不会只因彭公要将她嫁人而起。
想到这儿,就不免又将彭公许亲的事儿细细琢磨了一遍。清寂的春夜,不比方才书房中那番情势逼人的乱境,少年终于有机会冷静下来认真思忖此事。说起来,这位似是通达世情的四海堂主,还是头一次直面这样的男女终身大事。比起往日那些人情世故,又或是谙熟无比的市井俗务,对自己这娶妻大事,倒还真没啥前例可以参考。
经过许多时直指本心的苦思,最后在一片幽淡的月光中,少年终于寻得了自己的答案:
“……嗯,虽然彭润兰小姐家世煊赫,才貌都好,而我只是一寒门小子;但这婚姻大事,实不同于平日市集间讨价还价,还须虑及男欢女悦,情投意合。于这点上,那彭小姐一见到我就掩面而走,如何谈得上分毫的爱悦!而我自己,似也只是淡然。若如此,那还是罢了吧……”
“至于那彭公之忧,其实主要还是愁那妖物缠扰。只要我极力替他除去妖灵,然后他便可将女儿择一良人而嫁。”
一番思忖后,醒言终于得出这个两全其美的决定。
不过,虽然已得出结论,但在少年心目中,这番思忖也只念及情意之事;至于彭小姐横遭污玷,那也并非她自己的过错,醒言倒没怎么放在心上。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心底里对那人贞洁的淡淡然,正是他对她无甚情意的明证。须知,若是真个倾心相许,则即便是世间最为豁达的男子,对女儿家失身之事,也绝不会像他这样,只是在心间浮光掠影,一笑而过。那样情形下,即使最终能够原谅,那也一定经过了内心里一番极为痛苦的折磨与挣扎。
初识情事的少年,现在并不能理会到这许多道理;此刻,他只顾在心中思想起另一个大问题:
“说到娶妻,唉,我张家只有我一个子女。虽然现在暂入了道门,但将来毕竟还要娶妻生子,延续香火。可是那与我情投意合、又愿意委身下嫁的好女子,究竟又在哪里……”
带着这样略有些伤感的思绪,少年不久便昏昏沉入了梦乡。
而此时,在他隔壁厢房中那两个女孩儿,却还没有入眠。此刻,便连那位向来寡言的寇雪宜,不知何故,也在不停的和另外一个兴奋的小女孩儿,细细碎碎的说着悄悄话。这俩女儿家,正按照各自的理解和标准,兴致十足的讨论着她们堂主迎娶彭家小姐的利弊得失。
不知不觉中,就听到幽暗的菱窗外,隐约传来一两声雄鸡报晓的啼鸣。
“啊~”
听得鸡鸣,小琼肜一声低呼,就赶紧跟姐姐提议,她俩得尽快睡着,否则第二天会被堂主哥哥看出一夜未眠。于是,这一宿姐妹间琐碎的夜话,便在第一声雄鸡啼鸣声中结束。
浈阳县城中这些安睡的人们,其实并不知道,就在黎明到来前那一段最黑暗的时光里,数十里之外,正有位隼目阔鼻的壮硕怪人,身覆鳞状的玄色战甲,从一处幽潭中踏波而来。
就在离浈阳城约摸三四十里处,这位相貌奇特的神怪,突然停住,然后就低吼一声,倏然间身形暴涨,立在那儿如小山停伫。这时候,浈河中半浅的河水,只及到他宽大的腰带之处。
稍一停留,便见这法力通天的怪神,仰起那颗笆斗大的头颅,张开锅鼎般的大口,朝天边不住的吞吸。随着他巨口一张一合,那天边夜露蒸腾而成的云气,便似被一只无形巨手牵引一般,全都朝他这边不断涌聚。
待将天际最后一缕云翳吸入肚腹,这巨灵便抬手抹了抹嘴角,又揉了揉肚子,竟似是酒足饭饱一般。此后,趁着夜色,这黑甲怪神又跳在波涛浪尖上,挥舞着略有些不灵便的臂膀,手舞足蹈,开始作起了法术。片刻后,就见那原本还有些风浪的浈水河,百里内竟再无一丝细浪,平静得宛如古井死水一般!
做完近些天来的例行功课,这吞云息浪的古怪神灵,便又回复了身形。又在水中潜踪蹑形了一个多时辰,等到朝阳初照大地之时,这怪神便驾起一阵狂风,直朝浈阳城破空飞去。
在离浈阳城池还有十多里地时,这神怪便按下风头,坠到脚下干得发白的黄泥驿道上。落地之时,这灵怪已是摇身一变,化作一个袍服宛然的青壮道客,手持拂尘,朝浈阳城方向一路摇摆而去。
于是,就在卯时之中,负责这次求雨大典誊记名录的县衙录事史,便迎来第一位录名的求雨法师:
“鄙人樊川,别号‘湖海散人’,特来证名。”
正闲得无聊的录事史,闻言赶紧在预先制好的册簿上,一路寻到樊川的名姓,又在其后画了个圈,便一脸堆笑,对眼前这位眸光湛然的青壮法师恭声说道:
“樊道爷,按前日您在县衙的登报顺序,正排在第九位。来人,将这位求雨道爷请入座中!”
录事史一声呼喝,便立有衙役应声而出,将樊川领到相应座位中去。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东天里的红日照亮了大半个天空,也照亮了龙王庙前这个新搭起的求雨高台。
眼前这座浈阳城唯一的水龙王庙,正坐落在县城南郊,离浈水河甚近,大约只有两三里之遥。刚刚修葺好的龙王庙,正是焕然一新;红柱黄墙,飞阁挑檐,远远看去恰是一个“亼”字的形状,反倒要比烧毁前的小庙更加气派?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