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烟尘
现在醒言已经知道,他这个四海堂堂主的最大职责,便是看管好堂后小屋中藏贮的俗家弟子名册,以及一些相关的经卷。另外,还要隔三差五的,去那罗浮山下的上清宫田产巡视——这田边地头的巡查任务,也是他这四海堂堂主的职责之一!
前一个职责,委实没什么好做。因为那个藏贮册卷的石屋,唯一的一道石门上,教中前辈高人早已布好一座五行阵。如果没有醒言那块材质不明的堂主令牌,便无法打开。若是有人想要强行闯入的话,便很可能会遭受不可弥补的永久伤害!
不过,那位清柏道长介绍完这五行阵之后,忍不住又咕哝了一句:
“唉,有人会来偷么?”
这句话虽然低不可闻,但少年耳力甚佳,却还是一字不拉的听到。
从这清柏老道的口中,醒言还知道,他这个“四海堂”,差点便不复存在——去年年中,有几位辈分较高的上清弟子,曾向掌门提议,要将这无甚用处的俗家弟子堂裁掉。只不过,幸运的是,门中那上清四子,特别是灵虚子和灵成子,对这建议确实不以为然,最后以古制如此为由,将这俗家弟子堂,还是保留了下来。
不过,听清柏说这话时的口气,似乎他对那时没能成功撤掉自己这“四海堂”,竟还颇有些可惜——瞧这架势,少年还真有些怀疑,眼前这老道,便是那提议裁撤的主使者之一……
接下来的日子里,醒言果然觉得是清闲无比。只不过,这曾经的山野少年,却丝毫觉不出有啥闲闷。比起以前在那饶州市井之中的奔波劳碌,少年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何况,他前面的历任堂主,也在石屋之中留下不少道家典籍。醒言无事之时,便常常翻阅品读——上清掌门灵虚子,那次也曾告诫少年,说他初入道门,应先多研习些基本的道家经义。
——若是换了另外一个普通的市井少年,在那时差不多便是睁眼目盲了;若要让他看这些言辞深奥的道家典籍,那真是比登天还难。而现在,这个坎儿对醒言来说,却是丝毫不成问题。事实上,虽然常常只是半工半读,但少年在那饶州季老先生门下同窗弟子之中,所习艺业却已算得上是同侪之中的翘楚了。
醒言从没像现在这样感激自己的老父——如果不是父亲当年厚下老脸来,央那季老先生收他为弟子,现在他还真不知道,这千鸟崖上清闲的山中岁月,该如何打发了。
虽然醒言现在已经入得上清宫,还当上这“四海堂”的堂主。但这些时日下来,他与上清宫其他的年轻弟子,基本还没什么交往。倒不是醒言孤僻,而是旁人冷落。那些个年轻一辈的弟子,能入得这上清之门,俱是一时之选。这些与醒言同龄的上清门人,不是那世家子弟,便是那富族苗裔,像醒言出身这般寒微低贱的,倒实在少见,几乎没有。并且,虽然醒言顶的这“四海堂”的堂主头衔,差不多便只是个虚职;但那些出身良好、年轻气盛的弟子,心中却更是多有不屑——醒言也是那玲珑心肠之人,平素与弘法殿的弟子同食,从那些略略交接的话语之中,自是能体味到这种轻忽之意。
现在看来,那送醒言同来罗浮的陈子平,倒算是他们之中的异数了。只不过,似乎他现在正在潜心研习道法,醒言很少能看到他。
当然,虽说醒言初时也有些郁闷,但他素来惯在那贩夫走卒间厮混,对于这些炎凉冷眼,却都已经习惯。只不过,虽然醒言入得上清宫之前,竟还是那妓楼中的乐工,可谓是当时最低贱、最不入流的职业;但少年却从来都不轻贱自己的身份,从来都不以自己那谋食手段为耻——马蹄山野农户人家的朴实家教,让醒言知道,只要是自己正经出力做活,便没啥好惭愧、好觉得低人一头的。再加上后来又读了那么多先哲圣贤的诗书,醒言知道,在这市井喧嚣的烟尘之中,在这卑寒微末的身份之外,自己仍可以保持一颗高贵的心。
醒言现在所在的这罗浮上清宫,虽然讲求出世清修,但与当时天下大多数道教教门一样,也不禁止弟子婚娶。在这上清宫中,便有不少双修的道侣。因此,那郁秀峰紫云殿中出色的妙龄女弟子,便常常会成为其他殿观中年轻弟子欣羡追慕的对象。
只不过,这一切的道途旖旎,却与醒言无关。那些紫云殿的女弟子,也常会来这抱霞峰上弘法殿中修习法术。从平日的风闻中,少年发觉,这些个紫云殿中的上清女弟子,对他这个饶州市井而来的少年堂主,看法却与那些弘法殿中的男弟子差不多,多有轻忽,甚是不以为意。
虽然有些沮丧,但这样一来,倒让醒言少了许多烦扰,多了不少静心研习典籍的功夫。
现在,除了将《上清经》、《玉皇经》、《南华经》、《道德经》、《神通品》等等这些上清宫推崇的道家典籍,细细参读之外,醒言还不忘翻出老道清河赠给的那本加了料的上清经,用心参研其后那附着的“炼神化虚”二篇——因为,醒言现在有空静下来,细细回想一下,自己身体里这股自命的“太华道力”,这半年来的表现,还真有点像这两篇中提及的那“强名强字”的太华道力!
经历过这半年的磨砺,少年现在深深认识到,自己身体里这份意外得来的太华道力,绝非凡品。
说起来,醒言也算夙有慧根,那晚在马蹄山上又偶入那天人无我之境;再加上现在又静心研习了这么多道家典籍,现在对他来说,也是多有领悟——这“炼神化虚”、“太华道力”,还有那所有道家典籍中推崇、追求的“长生久视”,它们背后隐藏着的玄妙义理,对少年而言,却也并非全无头绪。
只是,醒言现在觉得,自己与那渴求的最终义理之间,便似是横着一道隔膜——虽然这层隔膜看似一点便破;但真待他凝神去想之时,却发觉还是毫无头绪——
触手可及的距离,其间却似有天渊之隔!
直到十多天后的一个晚上,事情才似乎有了突破。
这晚正是月半,月满如轮,清光万里。醒言闲来无事,便在这千鸟崖的石坪之上,迎风赏月。
现在少年面前这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上,一轮明月,正挂在那片云也无的纯净天幕之中。这罗浮上空的天宇,现在正呈现出一种纯粹的深蓝;在这片深蓝的映衬下,醒言只觉得今晚天空中这轮明月,那流泻千里的月华,分外的动人心魂。
看着这月照千山的美景,醒言只觉得灵台一片空明。
当下,便忍不住心生赞叹:
“唔!不愧是仙山洞天!立在这千鸟崖上,再看天上这明月之时,都觉得这月轮分外的清澄明亮!”
对着这千山月明,醒言正琢磨着要不要吟上几句以助清兴,却忽的听到,在自己所住的那石屋之内,似乎正有啥东西在嗡嗡作响!
醒言闻声正要走过去察看,却突听得那石屋之中,“沧”然一声清啸,便有若龙吟一般——正自不知发生何事,少年却突然看到,自那石屋窗中,正有一物如游龙一般,倏然电射而来,眨眼间便飞到了自己的身旁!
事出不意,倒是让醒言吃了一惊。定睛一看,却发现这突然凌空飞来之物,正是自己去年在那马蹄山上捡回来的古怪剑器!
——这把当年没能卖出的古剑,现在却似乎又通了人性,正剑尖点地,“立”在自己这主人身旁!
“唔~这剑果然多有古怪!”
醒言心中暗忖。正待他想往前凑凑,看看倒底是咋回事时,却突然发现,虽然目不可及,但在那冥冥空明之中,只觉着自己头顶上那充斥整个天宇的月华,正自趋合汇聚,越积越强,便如那千川归海一般,正在往自己身旁这把剑器中汇去!
而立在这古剑近旁的少年,待这月华流光扫过自身之时,发现自己身体中那股太华道力,正似乎受了这月华气机的牵引,开始在那四筋八骸中不住的流转!
此时的古剑,又发出那幽幽窅窅的光华;银色的月辉,一触到剑身表面,便如泥牛入海一般,倏然不见——
那原本黯淡无光的剑身上,现在却似乎正流转变幻着各种莫名的图纹!
第十七章 元灵初聚,炼化剑胆琴心
话说醒言自入得罗浮山上清宫,任了这四海堂的闲职,平日无聊之时,便以研习那道家典籍为乐。
这抱霞峰上的千鸟崖,本来便偏于一隅,寂静清幽;再加上那抱霞峰上的上清弟子,心下对这位“捐山”入教的市井子弟,多有不屑,因此,便更显得这千鸟崖上门庭冷落,清静无比!
千鸟崖四海堂,与那喧嚣热闹的饶州街市相比,实在是有天壤之别!
幸好,这位道门菁英不屑的市井少年,也许其出身登不得大雅之堂;但于这文墨之事上,醒言还算颇有造诣。正因如此,这个千鸟崖上无所事事的闲差,才没让这个正是血气方刚的少年憋气抓狂。
闲来无事之时,醒言便读读这四海堂石居中,那些前辈堂主们所贮的经书。这些个忙不迭的抽身而退的前辈堂主们的藏书,倒也五花八门,足够醒言来消磨时间。
若不读书,那便练笛;这曾用它谋得衣食的本事,醒言自不会放却;只不过,现在再不用为那工钱逢迎客人,那日常所吹笛声之中,颇多了几分清逸出尘之意。如果既不读书,也不吹笛,那醒言一般便在那袖云亭中,坐着发呆,有一搭没一搭的思索自己这“太华道力”、“炼神化虚”、还有那些玄之又玄的道家经纶,背后究竟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普适规律——究竟、什么是道家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天道”,又是什么,在主宰着他们这追寻“天道”的修炼历程!
也许,有时候由因而果,甚为自然简易;但若要由果及因,便往往有登天之难。何况,以醒言这么一个少年,要去推求那千百年来都鲜有人能描述清楚的“天道”,又谈何容易。
不过,正应了那句话,“初生牛犊不怕虎”;醒言这少年小伙子却没想到这么多,只觉着琢磨琢磨这些个事儿,还挺有意思——特别的,挺打发时间!
日子,便这样波澜不惊的流逝,直到这个圆月如轮的夜晚。在这个月明之夜,少年那似乎毫无希望破解的死结,终于出现了一丝松动。
正在醒言立于这千鸟崖上,赏看眼前这千山月明的美景之时,却突然发现,自己那把脾性古怪的无名剑器,竟是不请自来,突然便激射而至——这把以前常拿来或当棍子使、或装幌子吓唬人的钝剑,便直直“立”在自己的身边,通体流动着奇异的光华,正在聚拢吸纳着这漫天的月华——
这眼前看似无比奇诡的情景,对少年醒言来说,却是熟悉无比!
去年夏夜,在马蹄山头那块白石之上,醒言经历的那个诡异夜晚,还有几月前自家马蹄山平地突兀而起的饶州天空,都曾出现过这样如若梦寐的诡异情状。
现在,拜这无名钝剑所赐,醒言全身也沐浴在它吸引而来的无形月华之中——不,不止是自己这头顶的月华;醒言清楚的感觉到,那充塞浮动于罗浮洞天千山万壑之中的天地灵气,似乎也都被牵引起来,漩动,流转,汇集,一起朝这把幽幽窅窅的古剑奔涌而来!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无形之中;但这位曾经让那神曲『水龍吟』鸣啸于人间的少年,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聚涌而来的天地菁气——
不仅是感受到。现在,这位四海堂主张醒言,便正立于这浩荡奔腾的漩涡中心!
与这身外“漩涡”相对应的,现在少年身体里,那股有如流水般空灵的“太华道力”,也似乎将少年这身体之中,当成了一个小小的乾坤,正在循着他身外天地间那庞大“漩涡”的方向,奔涌流转,生生不息。
随着这样相生相济、顺时顺向的漩涌流转,醒言只觉得自己拥有的那太华道力,正在将体外那庞大无俦的天地灵气,如抽丝剥茧一般,将那至空至明、至真至灵的先天菁气,一丝一丝的汇入到自己身体里这个小小的漩涡中来。
与上次马蹄山上所忍受的非人煎熬不同,这一次,醒言却再也感受不到丝毫的痛苦。现在在他心中,反而觉得浑身都充盈着欢欣鼓舞的勃勃生机——在这一刻,似乎这整座罗浮洞天的万山万壑、这整个明月静照的天地乾坤,全都有了自己的生命,蓬勃葳蕤,通过这至大至微的无形水流,一起向这位伫立于抱霞峰顶的少年,致意,微笑……
……
不知过了多久,这种奇异的感觉,终于像那潮汐一般,渐渐的退去,再也不留一丝一毫的痕迹。
随着这“水潮”的退却,古剑旁这位如入梦境的少年,现在也睁开了自己的双眼——哦!原来自己还在这抱霞峰的千鸟崖上啊。
重又回到人间的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