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侠传奇
我们东、西两厂的高手之力,曹公公再调动五城的兵力,突然包围,何愁提不到他们归案?这不胜过现在茫无头绪,不知去哪里寻找他们?让他们在南京城中神出鬼授,弄得人人不得安宁,日夜难眠?”
郝一天只好说:“韵姑娘这样说,在下马上回去将戴七放出来!”
曹公公说:“唔!韵姑娘,你去将戴七带来见本座。”
“是!公公。郝爷,我们走吧!”
放出戴七,使茜茜公主第一步计划实现了,她们在夜里大闹兵营,杀了南京城锦衣卫的首脑人物崔铭,除了为民除害,杀一儆百之外,就是逼敌人将戴七放出来,从而救了戴七的性命,胜过从牢中将他救出来。因为从牢中救他出来,会弄得戴七今后要亡命天涯,而且西厂的人抓戴七更有借口了!认为自己没有抓错了戴七。
东厂的人想将戴七放出来,主要是问清楚吕城一案的真相,想将郝一天整死。他们一点也不关心戴七今后的死活;至于曹公公要求将戴七放出来,主要是维持南京的治安,就是捉不到判官、小鬼,也可将判官、小鬼逼得远离南京城,不敢再在南京城生事。
在回程的路上,韵娘对郝一天悄悄地说:“郝爷,有我跟着戴七,我不会让戴七将吕城一事说出去,你尽可放心。其实你抓了戴七也没有用,而且对你更不利。只要那姓蔡的一死,吕城一事,再也没有人弄得清楚了。”
“韵姑娘,你是说将蔡普弄死?”
“蔡普已是一个废人,毫无用处,他死了,不是对郝爷更好?”
“不错,人死无对证,韵姑娘,你在暗中助我?”郝一天有点感激韵娘。
“郝爷,以往你看顾我,我不帮你帮谁?何况我也曾是西厂的人,我不这样,别说对不起汪公公,也对郝爷不住。”
郝一天完全放心了,似乎他这时才明白了汪公公将韵娘调去东厂的用意,便说:“好!我将戴七交给你了!”
“郝爷你放心吧!不过,你以后不可再去为难戴七和他的家人。以免令人怀疑你心虚,又弄出其他事端来。”
“韵姑娘,我会的,我绝不会令你为难。”
“那我多谢郝爷啦!”
“韵姑娘,自己人又何必客气?今后蒙姑娘多关照才是。”
“郝爷怎么这般对我客气哟!”
其实,韵娘谁也不帮助,她真正帮助的是戴七,还关心戴七家人的安全,她对戴七的为人处事,从心里敬佩。
回去之后,郝一天立刻叫人将戴七从关闭处押出来,对戴七说:“吕城一事已弄清楚了,你没抓错人,现在杀人凶手已死,你可以出去了;但这事你不可对人乱说出去。”
戴七淡淡地说:“既然事情已弄清楚,凶手已伏法,我又何必多说!”他感到有点意外,怎么西厂的人就这么的放了自己出去?他知道,凡是被西厂抓去的人,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成为西厂的人,终身为西厂卖命,成为西厂一名可怕的杀手;一条是定向鬼门关,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丽现在,怎么西厂的人就这么轻易放自己出去了?除了不准将吕城之事乱说外,没有其他条件?
这时,韵娘含笑着亲切地对戴七说:“戴总,请随我走啊!”
戴七不由又怔了怔,一时还不明白,便问:“我随姑娘走?去哪里?”
韵娘咭地一笑:“去见曹公公呀!是曹公公亲自要见你。”
戴七这才明白,原来是曹公公要见自己,怪不得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郝一天不敢不故人了。他跟随韵娘来见曹公公。
曹公公见戴七比较客气,便说:“你的事本座都已清楚,今后你完全可以放心,西厂的人再也不敢动你半分。”
“多谢公公恩德。”
“本座这次叫你来,是有一单大案叫你去查办。”
“不知是什么大案,请公公明示。”
“捉拿判官、小鬼,维护南京一地的治安。
戴七不由一怔:“判官、小鬼在南京出现了?”戴七自从给西厂的人带走,关起来以后,对外面所发生的事情,全然不听闻,他哪里知道判官、小鬼已将整座南京城闹翻了天。
曹公公气愤地说:“他们不但在南京出没,更在南京城里杀了不少人,连锦衣卫的副指挥使崔大人也给他们刺杀了,将头悬挂在麒麟门的城楼上,判官、小鬼大逆不道,本座希望你尽早追捕他们归案,安定人心。”
戴七听了半晌不能出声,感到判官、小鬼将事情闹得太大了,不知这是真的判宫、小鬼所为,还是自己所见的那位水月宫女侠所为?不是她们还好办些,要是她们所为,她们来去无踪,自己根本无法追捕。就是追踪到了,也无法捉到她们,自己.的武功,根本不是她们的对手。
韵娘见戴七不出声,便问:“戴总,你有什么为难之处,不妨说出来。”
戴七出于职业的本能,问:“不知是不是判官、小鬼所为?”
“哦!戴总认为不是他们干的?”
“戴某不敢这么武断,江湖上的事,奸诈百出,有的真正杀人凶手,往往会制造假象,混淆视听,嫁祸别人,从而使目己逃脱,而令无辜受害。我们要是粗心大意,往往会捉错了人,丽让真正的杀人凶手走脱了!吕城一案,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戴某不亲自去察看现场,不敢说杀害崔大人的杀手就是判官和小鬼,或许有人假借了他们的名声而杀害崔大人,令我们狂捉了无辜者。”
韵娘不由赞了一句:“戴总果然不愧是神捕,心思极细。怪不得你破了那么多大的疑难案,没冤枉过好人。”
“姑娘过奖了!戴某只是不敢误捉了好人当凶手,愧为一地的捕头。”
曹公公说:“当夜崔指挥被杀时,有人目睹,说是一个小丫头,自称什么勾魂小鬼。”
“公公,这样说,那可能不是什么判官、小鬼所干的了!”
曹公公愕然:“怎么不是判官、小鬼?”
“戴某所知道,判官、小鬼都是男子,不可能是一个小丫头。虽然这样还要亲自到现场去看看,才能判断。”
“好!那你去现场看看。”曹公公又指指韵娘:“由她协同你一同办案,本座还赐给你一面银牌,凭本座这面银牌,凡本座所管辖的各处州府县城,兵马要塞,你都可以任意出入,追捕要犯,更可调动当地官兵,协同你捕捉贼人。”
韵娘说:“曹公公这样信任和看重你,你还不快拜谢公公,接过银牌?”
戴七一拜说:“公公。你这般信任戴某,戴某必将尽力报效,至死方休了!”戴七接过了银牌,再一次拜谢。
曹公公乐呵呵地说:“你好好的干吧!本座不会亏待你的。”
戴七又是一拜说:“多谢公公厚爱栽培。”他又对韵娘说:“韵姑娘,我们一块到现场看看。”
韵娘问:“戴总,你不回家先看看令堂么?让她老人家放心。”
“不,还是先去现象看看要紧,迟了,很多重要的线索就会消失,对追捕凶手增加困难,家母迟一步去看也不要紧。”
曹公公说:“好!本座自会派人去看顾你母亲,令她放心。”
“戴某更多谢公公了!”戴七便与韵娘告辞出来,一同奔向锦衣卫府。
在路上,韵娘含笑的对戴七说:“你有了曹公公这一面银牌,就是东、西两厂的人,也不敢给你找麻烦了!”
戴七感恩戴德地说:“这都是多得姑娘的支持和相助。”
“戴总,你怎么对我客气啦?我今后还望你多多帮助哩!”
他们在锦衣卫府观察了现场,细心检查死者身上的伤痕,又询问了一些人,戴七心里顿时沉重起来,他心中十有八九,已知道是什么人刺杀崔铭了。因为死者身上的剑伤,同蔡家庄死者身上留下的剑伤一模一样,而且还依稀有茜茜公主身上留下与众不同的淡淡清香,这显然是水月宫那位武功极俊的女侠所干,只有她,才能在警卫森严的锦衣卫府中出没,而不让人发觉。
韵娘问:“戴总,这是什么人所为?”
戴七想了想说:“我可以肯定,刺杀崔大人的不是判官、小鬼,而可能是一位武功极好,轻功极俊的女子所为。”
“你看出她是哪一门派的剑法?”
戴七想了一下,摇摇头:“看不出,但不是目前武林各门振的剑法,而是江湖上少有的一门上乘剑法,一招致命。”
戴七怎么看不出这是水月宫人的剑法?但他不想说出来,一来他知道水月宫人在江湖上素行侠义之事,专门刺杀的对象,往往是一些罪大恶极,百姓痛恨的罪魁,绝不会滥杀好人,更不会伤害无辜;二来他与茜茜公主在深山草庐中有过一面之缘,心照不宣的结成了朋友。因而他不想也不愿说出来。这不是戴七的掏私,不分是非黑白,讲求义气,包庇坏人。这是维护人间的正气,何况他知道崔铭的为人,只是自己官小职微,又没有苦主相告,细府更没有下公文去逮捕,自己无可奈何而已。现在水月宫人杀了他,正是为民除害,王法不外乎人情,于情于理,戴七怎么也不会去追捕,干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只能不了了之。再说凭自己的武功,就是动用官兵,也不可能捉到水月宫的人。他现在唯一希望的是水月宫人在杀了崔铭后,远走高飞,别再在江南一带出现,那自己便有所交代了,最后作为悬案处理。
随后,他与韵娘到那出事的兵营中校查现场,看了两位西厂人尸体上的伤痕,又询问了昨夜的情况。韵娘又问:“戴总,这次的凶手是谁?”
戴七说:“从剑伤刀痕上看,有可能是判官手下的两个小鬼所为,但也不能绝对,他们目前只能是疑犯而已。”
韵娘奇异:“怎么不能绝对了?”
戴七说:“因为从死者身上的剑伤、刀痕来看,剑是七煞剑门的剑法,刀是当今江湖上少有的错武门刀法。七煞剑门的剑法,西厂中的一些高手也会这门剑法,至于错武门的刀法,在千里岗劫狱的一伙蒙面黑衣人也会。所以不能绝对说这是判官手下的两个小鬼干的,但他们的嫌疑最大,只有抓到了他们才能彻底弄清楚。”
韵娘听了心中暗暗凛然,她想不到戴七武学这样的渊博,深谙武林中各内各派的武功,一下能从死者身上留下的伤痕中看出凶手是谁,怪不得人们称他为神捕了!其实韵娘比戴七更清楚,她知道这次大闹南京城的是什么人,更知道那神秘的女子与她的救命恩人公孙不灭是一伙人。戴七只知道是水月宫人,而不知判官、小鬼是什么人,也不知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她知道判官、小鬼是什么人,而不知道茜茜公主是水月宫人一样。但韵娘没有向任何人说出来,反而在暗中相助他们,目的是报恩。她现在有点担心地试问戴七:“戴总,会不会判官、小鬼就是千里岗上出现的蒙面黑衣人?”
“有这个可能。我还知道西厂的郝一天,与他们有不可解决的仇恨。这一次潜入南京寻仇,有这种可能。”
“戴总,那你今后怎么去追捕他们?”
“我只能四下去暗暗追踪他们的行踪,弄清他们出没的地方。只要他们仍在南京一带,我一定会找到他们,要是他们远离南京,要寻找他们,就费时日了。韵姑娘,这事我们回去商量,我还要回应天府,召集我的一些捕快们一块出动。”
“戴总,今天天色不早了,你应该回家看看你令堂大小才是,明天一早我们再商量不好?再说,你手下的捕快们恐怕早已回家了。”
戴七望望天色,的确不早了,已是黄昏日落后,自己的确要回家安慰一下母亲才是,便说:“好!韵姑娘,明天一早,我们在座天府衙门内碰头。曹公公那边,希望姑娘说一声。”
“戴总,我会的。你放心回家吧!”
戴七与韵娘分手,便奔回自己多月不回的家门,这时已是掌灯时分了。戴七至今仍未成家立室,只有一个老母和一位女仆在堂,再没其他人了。女仆一见他回来,惊喜地说:“七爷,你回来了!老夫人可想着你哩!”
戴七问:“我母亲可好吧?”
“老夫人好,只是日夜掂挂着七爷。”女仆又高兴的扬声说:“老夫人,七爷回来了!”
戴老夫人并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她也是一位习武之人,是江湖上的女侠,年纪六十多岁了,精神矍铄,腰板硬朗,走路虽然用一支拐杖,但不是为了走路,而是她随身的一件防身兵器,可以与人交锋。她年轻时,可曾在江湖上走南闯北,成为人妇之后,便不再在江湖上走动了,在家中相夫教子。她本来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养不大,只剩下戴七这个最小的儿子。丈夫去世后,她更一心一意抚养儿子了,戴七有一半的武功是由她传授的。可以说,她是江湖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