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灭长安
“皇上驾到,殿内人等接驾!”随即,厚重的绣锦门帘由两名小太监打起,皇帝缓步跨了进来。一殿人慌忙全跪伏于地,大礼参拜。
皇帝淡淡地扫了一眼:“倪太医,世子的伤好些了吗?”
“启奏皇上,殿下的伤虽重,却已无大碍,可能再过一会儿就能苏醒。”皇帝满意地点头:“尽心治,只要世子大好了,朕自有封赏。另外,自即日起,他的脉案、药方,每天都抄两份,一份留底,另一份送来给朕看。”他从进到大殿后,便一直凝视着那淡绿纱幕,这时,他冷冷地令众人都出去等候。所有的人都起来,垂头退出了殿外。
皇帝痴望纱幕,良久,方长叹一声:“梅意,你还是不想看见我吗?”
尹梅意瘫坐椅中,脸色在刚才皇帝才进殿的一瞬间,已变得比身上的白衣还要白,她望着纱幕外那个影影绰绰的人影:“非是臣妾大胆无礼,敢不拜谒圣上,实是男女有别。而臣妾又是一孀居之人,是以不敢以臣妾的不祥之身,冲撞冒犯了圣上。”
“你……”皇帝的声音也发颤了,“梅意,你不要这样说,不要这么冷淡我。”他霍地冲过去,一把掀开纱幕,“二十三年了,你才进过几次皇宫?而且有哪一次你是来看我的?我等你已经等了二十三年了!梅意,你究竟还要躲我躲到什么时候?你还要让我再等你多久?”
乍见他,尹梅意魂飞魄散,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皇帝痴痴地凝视她,她还是那么柔弱,那么清丽如梦。烛光的映照下,她的整个人在这一刻仿佛都已经变做了透明。日思夜想的伊人,虽然就在眼前,可又好像隔了千重山、万条水,遥不可及,似一个春夜里飘渺的幻梦,迷离恍惚,不可触摸。
尹梅意也痴痴地凝视着他,全身轻颤,犹如一树被寒风吹袭的梅花,髻上的那支白玉双缠梅枝簪也瑟瑟晃动,眼中清泪无声地涌出,一层又一层。这种无声的啜泣,皇帝看了,更觉摧肝裂胆般的剧痛。
“你又何苦再来?何必再等?臣妾这个未亡人,早已……心如死水了,圣上……又何苦来再起波澜?”
皇帝潸然泪下:“梅意呀!都二十三年了,你还说这种话,还是不肯原谅我。你还记着那一夜,天!”他以手抚额,“到底,你要让我等到哪一天,你才能忘了那一夜?我真的从来都没想过要杀死父皇和那些人呀!那都是冯得志擅作主张,我当时只想杀赵裕仁一个人。为这都已经过了二十三年的陈年旧事,你还要惩罚我、折磨我到什么时候?”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此时满面泪光,如一个溺水将死的人般,向爱人无助地伸出手去,“梅意,求求你,就答允我,来做我的皇后吧!中宫那个位置,我已经为你留了二十三年……”
“哐当!”一声暴响响起!泣不可抑的二人一愣,侧耳一听,是中殿!未待二人有所反应,又是一声。尹梅意忙一拭眼泪,向后奔去,转过金漆屏风,见赵长安仰卧在锦衾缎被的拥簇之中,双眼微张,鼻翼扇动,状极痛楚。她大惊,复大喜:“年儿,你醒了?是不是身上哪儿不舒服?”赵长安头慢慢转向床里:“没有……”
“没有?那你摔的什么杯子?砸的什么碗?”紧随尹梅意进来的皇帝面凝寒霜。尹梅意低声劝止:“年儿他才醒,脑子还不太清楚……”
“你退下去,朕有话问他!”尹梅意一怔,记忆里,皇帝还从未用这么严厉的语气喝令过她。她看了看对方不容置疑的脸色,轻叹一声,出去了。大殿门关上了,除了烛花爆燃时“噼啪”的轻响,再无一丝其他动静。皇帝恨恨地逼问赵长安,何以要千里迢迢地跑到姑苏去送死?赵长安仍然面向床里,不回头,也不做声。
见他倔冷如此,皇帝语带威胁:若他今后再敢有类似愚行,他就会让无辜之人来为赵长安殉葬!
一语刚毕,他见赵长安浑身轻颤,心疼,气愤,更是困惑不解:“年儿,你到底怎么啦?三个月前,你那趟出京,究竟碰到什么让你伤心的人,或是什么令你伤心的事了?你要没命地作践、败坏自己?那人是女的吗?她是谁?你告诉朕,朕一定能让你称心如愿的!嗯?”
赵长安仍不回头,仍不做声。皇帝气极,也迷惑极了:“你倒是出气呀!蔑视君上,戏辱天子,还动不动就寻死觅活的,你当你的一条命就全是你自己的呀?你想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娘?还有……朕?你倒是说话呀!”
赵长安慢慢地转过头来,眼神空空洞洞,与死人已没有分别:“臣……罔顾……皇上和朝廷的恩典,屡行……不……不忠不义……不孝之行,上愧对……圣上,下无颜见……母后,臣现有一事,想恳请……圣上的恩准。”
“何事?”一皇帝隐感不安,“你先说出来让朕听听。”
“臣自觉……尘缘已尽,愿落发……为僧……”“啪!”他脸上被狠狠地掴了一掌。他没有反应,好像这一掌,打的并不是他。
望着他那苍白面颊上慢慢显现出来的红肿指印,皇帝咆哮如雷:“出家?做梦!永远也别想!没朕的旨意,天底下,看哪家寺院敢为你剃度,敢收留你?遁入空门?这种糊涂心思,你最好立刻就收拾起来!现在你给朕听好了,你是宸王世子!你现在身份尊贵,以后还会更加尊贵!什么死?什么活?什么在家?出家?从现在起,这些该死的念头,你统统别想……”他胸脯起伏,恨声不绝,“你要不听,到时可别逼朕行那‘非常之举’!你听清楚了?嗯?”
赵长安呆望头顶,半晌方道:“臣……听清楚了,从今天起,臣只当……自己,是一个……畜生!乖乖……地活,乖乖地……过。”
皇帝火冒三丈:“好!好!好!居然……成畜生了?那……你娘,还有爹,又是什么?好!挺好!不过,即便做畜生,也有做畜生的规矩!做畜生什么规矩?吃了睡,睡了吃,不准东想西想,不准无中生事,不准惹麻烦,特别是不准给养畜生的人惹麻烦!只有这样,才是个好畜生!”他霍地转身,向殿外疾步行去,“听好了,即日起,你不得擅离王宫半步,若是哪一天,你又跑出去让人宰,你从王宫九门的哪一座门出去,朕就砍了守哪一座门的所有侍卫的头!”
十一月二十二,冬至,是宁致远的大喜之日。婚讯半月前就已传遍了武林,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的一众门派帮会的掌门、帮主,都带同门下弟子,携礼亲往泰山道贺。不过十一月十八,泰安城中所有的客店驿馆便全客满了,再过两天,一些从西域、并州等地千里赶来的人,在城中已觅不到宿处,只好住在城外。一时泰安城中的人,比平常多了一倍还不止。十一月二十二,距行礼的吉时还早得很呢,有那性急的,或是与宁致远、四海会交情深厚的人,已先期赶到了宁宅。近午,客人已到了一半,贺礼将前三进院子塞得满满当当的,眼看着堂前的两条抄手游廊也快堆满了,西门坚、丛景天只得吩咐弟子们,将还在源源不断抬进来的贺礼移到后堂,在昭阳公主的梳妆处暂放。
但见这座前后八进的巨宅中,处处张灯结彩、鼓乐喧天、笑语喧沸。一花白头发的老者坐在侧厅里,不禁赞叹:“嗬,这场面,可比当年剑神诸葛靖,还有天方教掌门高猛的豪阔多了!”
一个中年大汉点头:“是呀!当今武林,恐怕也只有宁少掌门才能有这样的人缘,有了这样的人缘,才能有这样的派场。”
“管三爷说的是!”一个美貌妇人附和,“现如今的江湖,要论风头、名气、人缘,除了宁少掌门,还能有谁?”
“不,不,锦二娘,你这话就过头了。当今武林,要说到名气嘛,至少还有一人,跟宁致远有得一比。”
“老爷子说的是那个大魔头?”锦二娘皱眉,“他天良丧尽,无恶不作,怎么能跟宁少掌门比?”一直静听的管三爷忍不住了:“锦二妹,我倒觉得,赵长安八成是被冤枉了!”
“咦?管老三,你脑瓜子被雷劈啦,怎么说出恁没谱的话来?”锦二娘与他私交甚厚,是以说话也比较随便。
管三爷解释道:“赵长安确实像是被人陷害了!是这样,前些日子,赵长安在姑苏晏府雪姿堂前的那一战,想必你也听说了吧?”
“是。那一役精彩极啦,六位英雄跟那魔头血战了近千回合,才把他打瘫了,正要杀的时候,他的心腹侍卫冯由却领着三千禁军赶来,杀开一条血路,把他救走了。”覃老爷子、管三爷连连摇头,感叹何以才一月余的工夫,此事就被传得如此不堪。
锦二娘问道:“怎么?莫非实情不对?”
“当然不对!那天我跟覃老爷子都在场,真正的情形是这样的……”管三爷向锦二娘细述了那一战的详情。
听罢,她发了一阵感慨,随即话题就转到了宁致远身上,主要是新娘子身上,但不是赞扬,而是诟病,诟病何以以宁致远如此出色的声名家世,却要娶一个出身含混、来历不明的无名女子?
管三爷、覃老爷子对涉及闺阁隐私的话题不感兴趣,二人正想岔开话头,忽听大门外迎宾的礼乐又欢快地吹奏起来,同时还鸣放礼炮。众人不禁注目,不知又是哪一位大有身份的前辈名宿到来,使得四海会要如此隆重地欢迎?然后,就见从后堂赶出来一人——吉红礼服,乌纱礼冠,如意黑履,将他衬脱得越发俊朗神气。正是今日婚典的主角,新郎官宁致远。
宁致远由马骅陪着,一边与堂上堂下的众多贺客抱拳寒暄,一边急急迎出门去。片刻工夫,陪了两个人进来,这两个人一多半客人倒都认识,是晏云礼、晏云义。晏府二子进到堂中,与众前辈名宿拱手见礼,看着眼前花团锦簇的热闹场面,两人却微感心酸:本来,今天这场面都该是小妹的,可她却没这么好的福气了。
二人才坐下,专司迎客的章强东匆匆进来了,可又踌躇着不说话。宁致远遂笑问何事。章强东道来了一群辽国的贺客。宁致远一怔,坐在堂正中太师椅中的父亲宁澹明已笑了,让章强东即刻迎客。
须臾,一十八名劲装打扮的彪形大汉进来,领头的却是萧项烈。大汉两人一组,挑着九只铜皮包角、漆成大红的大樟木箱,箱上都贴着金漆双喜字。虽正值严冬,但壮汉都只着一件薄棉袄,还将袖子撸到肩膀上,头冒热气,口中呼呼直喘,而九副担子都已深深地陷进他们的肩膀里了,显然其中装着极重的物事。
萧项烈先指挥着将木箱搁在青石地上,然后才与宁致远、宁澹明及众人见礼,道是耶律隆兴政事繁忙,无暇分身,只得命他专程赶来道喜。宁致远笑问:“大哥近来可好?”
萧项烈哈哈大笑:“好极了!又添了俩小子、一个闺女。临来前,主人特意嘱咐小的传个话给您,让您在这事上可不能让他占了先去,不然众寡悬殊,只怕将来在压岁钱上公子您会吃亏。”
宁致远笑道:“萧大哥是在说笑话吧?这事,我这做兄弟的,又怎能争得过大哥?”言毕,两人朗声大笑。宁致远与耶律隆兴八拜结交一事,武林中尽人皆知。此时众人均想:宁致远这个亲事办的,面子可真不小。换作别人,谁能有这本事,让一国的皇帝遣人来送贺礼?
萧项烈又道,耶律隆兴不知送什么贺礼才好,索性就抬了九口箱子来,还望宁致远不要嫌弃。说着令手下揭去箱上封条,打开箱盖。众人一看,全吓一跳:箱子中,整整齐齐码放着的,竟全是红绸缎包裹着的金砖。
萧项烈解释道:“主人让小的告诉宁公子,这里一共是黄金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两九钱,愿宁公子和新婚夫人今生今世能够天长地久,永偕白首!”
众人俱看得摇头,这个辽帝,忒也阔绰,出手就是近十万两黄金!只苦了这十八个大汉,这么重的箱子,从辽京千里迢迢搬抬到此,真正铁打的人也要累散架了。望着九口大箱,宁致远啼笑皆非,但既是新婚贺礼,便万无推拒不受之理,正不知如何才好,章强东又匆匆进来了:“卿家少爷派人送贺礼来了。”
他当即双眼发亮:“四弟派来的人?人呢?”
“放下贺礼就走了。”
“嗨!章老伯,你怎么不留下他?”
章强东一脸委屈地道:“留了,可那人愣要走,留不住呀!”说着,递过来一只紫檀木镶玉鱼水纹盒。宁致远接过,揭开盖一看,里面是一对光圆玉润、价值不菲的白玉环。
望着玉环,宁致远心中叹气:昨天三弟托人送来了一张东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今天四弟又送来玉环,他们究竟是谁?这样神龙不见首尾地躲着自己,到底搞的什么玄虚?那天在金陵的顾家大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