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灭长安
!
尽管一切如他所料,当赵长安才一出现时,他仍吓了一大跳。一时不敢确定,这个头发披散,满身泥浆血污,眼神狂乱,怀中抱了个死人,一步一跌正向自己走来的人是谁。反正,无论怎么看,这个状若疯子,濒于崩溃边缘的人,都不是赵长安!
他以前见过赵长安,即使是在他最沮丧、颓废、绝望的时候,亦是风姿高雅,气度雍容。可……那人怔怔地看着对方呆滞地向自己走来,他根本没看见自己!若不是自己赶快往旁迈开一步,他就要撞上自己了,然后……他就过去了。
他不禁贸然开口,叫了一声,可见赵长安不过犹豫了一下,复又前行。一时间,他倒疑惑了,这是玩的什么名堂?莫非……蓦地一惊:他早就发现自己了,故意装出这么一副狼狈万状的样子来,好诱自己轻敌上当?可……自己若就这么放他走了,却似乎更加的不妥。他心一横,不管了,今天就算两人同归于尽,但日后江湖中一提起来,能与赵长安浴血死战的,竟是自己,能留下这万世不移的名声,就是死也值了。
一念及此,他不再踌躇,“呼”,一记大力开山掌疾拍赵长安后背,这一掌只用了五成的力。在出掌的瞬间,他心又虚了,怕对手会借力打力,反击自己。
但这一掌顺利极了,“啪”,如击败革,赵长安往前飞跌出两丈远,在半空之时勉强侧身,右肩肘撞地,然后“吧唧”一声,摔在一摊泥水中。
那人一愕之余,大喜。从这一掌中,他已察觉对手绵软虚乏,的确是油尽灯枯了。见对手在泥泞中挣扎,慢慢撑起身子,还喃喃地说着什么,凝神一听,竟是:“青儿,你看我多笨,又摔了一跤,还好,没摔到你。”
他大奇,上前两步,试探地问:“殿下,您看不见老夫吗?”却见赵长安侧耳,望着一株在晨风中簌簌轻摇的杏花树,笑:“唉,这山上的风真大,老往我的耳朵里灌!”举起污脏不堪的袍袖,小心去揩子青脸上的一点儿泥迹,“我怎么老是会惹得你哭?好青儿,莫再哭了……”
“嘭!”那人狞笑,一脚踹中跪坐的赵长安。赵长安倾倒之际,一口血喷了出来。他虽倒下了,双手却仍牢牢地抱着子青,且仍十分小心地不让她的头触到泥水。
那人不禁停手,他虽惧怕赵长安,但所惧的是他高超的武功和无双的智计。是以在奉命来截杀赵长安时,已存了必死之心。但未料到,赵长安竟已成了这副模样!他一生中杀人无算,而为了完成主子交付的差事,再狠毒阴险的手段他都使过,妇人、小孩也没少杀。但望着此时脚下侧卧泥浆中,已与白痴毫无分别的赵长安,他却下不去手了:这样左一掌、右一脚地殴辱一个无一丝还手之力又神志昏聩的将死之人,算什么本事?
他颇觉气沮,一踢赵长安:“喂,起来,亮你的缘灭剑,用你的‘月下折梅’剑法,跟老夫像模像样地较量!发癫当不了死。”
赵长安痴望子青,一言不发。
“再不起来,老夫就卸掉你的膀子!”那人挥舞长剑,作势便要斩落。
“哈!好了得的身手呀!原来,当今天下武功第一的,并不是赵长安,而是陆擎天陆大侠!”
那人一惊,身形陡振,长剑疾划一个大圆圈,护住身前五尺处,同时已向后飞掠三丈:“谁?滚出来!鬼鬼祟祟的,算什么好汉?”
“我当然不是好汉了,好汉才不会左一脚、右一脚的,猛踢一个快死的白痴。”
那叫做陆擎天的杀手游目四顾:周遭静寂无声,清冽的晨风中,只有万千花树在簌簌轻摇,一阵风过,离枝而飞的万千花瓣漫天而舞,飘飘洒洒,如当空下了一场花雨,那风致,说有多美就有多美。
陆擎天比刀刃还要锋利的目光,在树间枝头、草中石后一寸一寸地搜索,他暴喝:“滚出来!”
无人应声。他深吸一口气,猛然前扑,一剑疾刺赵长安咽喉。夜长梦多,不能再心慈手软了!
但就在剑尖刚至赵长安咽喉前三分处时,一团黑影“呼”地直奔他手腕。陆擎天一剑刺出之际,已高度戒备,此时冷哼一声,剑尖反撩,已到了赵长安的额头,剑尖距赵长安的喉咙尚有三分,可距他的前额,却只有一发之隔!
但黑影竟也当即改变方向,突然下沉,“啪”,铁器相击,陆擎天虎口剧痛,再看时,自己的长剑已只剩下剑柄、剑锷,剑身已不翼而飞!
他大喝,掌力疾吐,剑柄、剑锷疾砸赵长安脑门,蕴含了他十分内家真气的剑柄、剑锷,此时力道之狠,已不下一方重逾万钧的巨石。只须砸实了,赵长安的头颅就会粉碎。他抛出剑柄、剑锷的同时,双足猛踹赵长安胸腹。这一连串动作,快似闪电,疾如惊风,今天,一定要杀死赵长安!这是主人的命令,他还没有过完不成命令的时候!
在陆擎天的大喝声中,一道灰影一闪,紧跟着他的双足被什么物事一托,身子已不由自主地向一侧倾倒。但他反应奇快,身形离地尚有六尺,便一掌击向灰影,同时左手一拍一株花树,凌空转身,飞掠四丈,已稳稳地立在了一块青石上。
这时,他方见一个灰袍中年人站在赵长安头旁,看着自己。他虽然在笑,但一双眼中却满是厌恶轻蔑。他身后,还有三四十人——装扮各异,形容不同,但人人俱英气勃勃,精神抖擞。
陆擎天怒问:“你,你们什么人?为什么要救这个大魔头?”
“嗯?”中年人一怔,“救你?没有呀!”
陆擎天怒极:“你?”
中年人犀利的目光一闪:“看来,陆大侠好像有点儿不高兴,不太喜欢大魔头这个称呼。可看阁下刚才的所作所为,我倒以为,大魔头这个称呼配陆擎天陆大侠你,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
陆擎天咬牙冷笑:“老夫是大魔头?”
“是啊!除了大魔头,又有谁会对一个重伤晕迷的人,左一脚、右一脚地踢个没完?”
陆擎天眼珠一转,自道之所以如此行事,是为了替义兄谢赫清报仇。对赵长安这种大魔头,犯不着讲什么江湖中的道义规矩。中年人冷笑,先不理他,令众弟子速将赵长安送下山去救治。
“是!”七八人抬起赵长安、子青,拔步下山。陆擎天又惊又怒,便要阻拦。
中年人迈前一步,看似随意,却已拦住了他的去路:“陆大侠,莫急,莫看他们走了,等下,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的数千官兵,还有六部九卿的百官,就都要赶来这里,陪你一道,聊那诛除恶魔的大道理了。”
“你?”陆擎天大惊失色。“哦,对了,我还忘了。”中年人屈中指一敲额头,“皇帝老儿也要来,御驾启跸,本是件很麻烦的事,可他好像特别特别宠爱宸王世子,一得到我递的信,说他的心肝宝贝游春遇险,他马上倾朝出动,领了全京城的禁军,十万火急地往这儿赶……”话未说完,就见陆擎天脚步移动,他忙大呼,“喂!别急着走呀!”身形闪动,挡住对方。
陆擎天咬牙:“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居然勾结官府势力,助纣为虐?”
“哼!我们堂堂四海会,从来不仰仗何方的势力。”
陆擎天一愕:“你们是四海会的?”
中年人干脆地答:“对!我是四海会东京分会堂主张涵!”
“你一个小小的分会堂主,竟敢擅自……”
“是我家少掌门令我暗中保护赵长安的。”张涵冷冷地截断了对方。
“老夫不信,宁致远竟会事先得知,昨夜赵长安会来这儿?”
张涵鄙夷地看着他:“哼,我奉令保护赵长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几个一早,我得到讯息,说有人把赵长安诳到这儿,就马上赶来了。只是刚才在山脚下,料理你的那二十个人费了点工夫,差点就让你们的诡计得了逞!”
陆擎天脸色阵青阵白:“好!好!好!想不到,四海会居然也会跟朝廷同流合污,干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到底谁在干见不得人的勾当?”张涵怒视神情猥琐的陆擎天。这时,送赵长安、子青下山的七八人空手跑回来,道朝廷大军到了。同时,众人俱听见山脚下金鼓齐鸣,喊声震天,隐隐地还可见万千旌旗在飞舞。
张涵问道:“赵长安呢?”
“属下们已把他跟那位姑娘放在路口,被先到的官兵抬去了。”
陆擎天心一沉,再不走就麻烦了,心念急转,道:“张堂主,现在不是分辨谁对谁错的时候,等下山被围死了,我固然走不了,可张堂主跟手下的兄弟也难脱身,官兵的不讲理是出了名的,到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大家都没好处。现在,你我也不要再扯皮耽搁了,就快些一起走吧!”
张涵不禁犹豫,就思索的片刻,山下的鼓噪声越发近了。当此紧急时刻,已不容他多作考虑,不管怎样,陆擎天的话至少有一句是对的:官兵不讲理,且皇帝又深恨四海会,这时再见到赵长安那凄惨的模样,雷霆震怒,必会出以狠酷的报复手段,四海会可不能去触这个霉头。
陆擎天见他目光闪动,知自己的一番话已生效用:“张堂主,情势危急,你我就此别过,如何?”张涵冷哼一声,挥手,领着众兄弟匆匆进了花林。陆擎天长出一口气,忙折转身,一溜烟钻进了草深林密的山坡。
春细柳斜斜,烟雨暗千家。那一阵阵自远方白云深处吹送而来的清风中,夹带着一丝丝令人陶醉的木叶的清香。但,东京北郊十里的一块空场上,却是凄风凛冽,笼罩着酷寒的肃杀之气。
空场其实不空。此时在场上,一列列、一队队,整整齐齐地站满了人。近万人将这块平日冷寂荒凉、人迹罕至的空地已拥塞得几无立锥之地。
但那么多人挤在场上,却一点都不乱,更不吵。无论穿了多么暖和轻软的狐裘锦袍,每个人却仍面青唇白,有人甚至牙齿相击,发出“咯咯”的响声,不是冷,而是怕,不是一般的怕,而是深入骨髓的恐惧!
虽已怕成了这样,却无人敢不来,更无人敢偷偷溜走,以远离此时场中令人窒息的气氛。因为场的四周已被三千禁军围住了。三衙的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都来了。禁军倾巢出动,为的是助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的差吏、衙役,看押好场中两千多待决的囚徒,并维持刑场的秩序。其实,秩序是无须维持的,虽要杀这么多的人,且是以酷刑处死,却无一介平民可来观看。来的,是整个朝廷上下、六部九卿的所有大小文武官员。
此时,众官员、王侯公卿分成三路,列队侍立在刑场的东面,死囚则押在西边。南面是一座以明黄绣龙锦缎张搭的巨大帐幕。帐中地铺九龙明黄软毛毯,上面并排放置两案两椅,分别是金丝楠木雕飞龙御案,九龙戏珠金交椅。
皇帝坐在正中的金交椅上,面黑似铁,目光如出鞘的钢刀,冷冷地望着前方。他身侧,形销骨立的一个人被包承恩抱扶着,斜靠在宝座上,这人着雪白的绣六团盘龙的轻纱丝袍,头簪缠龙远游冠。
帐前是五座木柴堆成的高台,高台上设木架,架装辘轳,垂下麻绳。每张台旁均靠着一张长梯,五张台中,以正对皇帐的那座最高,比其余四座足足高出了三十尺。
所有人都望着五座高台及台东侧那个长逾六丈、宽四丈五、深、达三丈的大坑——埋尸的深坑。这个与皇帝并坐的青年,却目光恍惚地望着那两千多将死的囚犯。
死囚被分成五大列,最外面是东宫的四翼侍卫长及侍卫一千一百人;中间是东宫的官员二百余人;距这些人不远处,是东宫的太监、宫女、杂役六百人;再过来,则是赵长平的妃嫔;除奉皇帝特旨,被另行关押的晏荷影外,赵长平所有的妃嫔都被押来了,而距御帐最近的,则是孩子,十六个赵长平的子女!
这群孩子最大的不过九岁,而最小的两个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此时,两婴被乳娘抱了,亦候在死囚的队列中,等着那可怕一刻的到来。
两千多死囚中,以这十六个孩子的情形最为凄惨可怜。虽然都未上绑,且仍衣绫罗、佩金玉,但尽管年纪幼小,却也大多明白,他们马上将迎来多么可怖的命运。孩子们眼中流露出来的惊悸和恐惧,令铁石心肠的人看了亦会堕泪。是以,没有一个人有勇气去看一眼这群将死的孩子们。
除了赵长安!实际上,从被半抬半抱地撮弄在宝座上后,他的目光就一刻没离开过这群孩子们!可……他真的是在看吗?他的眼神空洞洞的,与一个死人没有分别。他像是在看,可……又不像是在看。
皇帝一瞥如被抽筋断骨、勉强侍立御案一侧的赵长平,嘴角牵动,阴森地笑了:“传旨,把犯人押上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