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灭长安
吐、抽筋的惨嚎声,在空旷寂静的石殿中久久回荡。一滴黑血飞溅过来,从赵长安眼前飞过,随后融进了无边的黑暗里。
望着一闪而逝的那缕腥光,赵长安舒心地笑了。就在这时,有人曼声而歌,歌声温柔委婉,缱绻缠绵,令闻者又怎能不销魂?然后,他就看见了温婉雅静、清丽如梦的子青。
子青着荷衣,系蕙带,持白绢扇子,袅袅娜娜地穿透了那浓得化不开、驱不散、无边际的黑暗,轻盈地来到了他身旁,拉起他的手:“赵郎,我又来了,来唱歌给你听,跳舞给你看,陪着你,永永远远地陪着你,永永远远也不分离。”
他粲然笑了:“呵,子青,好子青,你又来了?来陪着我,再不把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留在这里了?呵,太好了。”他紧紧握着子青软嫩光滑、柔若无骨的小手,“子青,我们走吧,找我爹我娘去,跟他们一同到那水流花开、风吹云绕的地方,唱歌抚琴、赏月听泉去!从今往后,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赵长平坐在御案后,望着案上堆摞得近一人高的奏折发傻:天天都有这么多的奏折要批阅,要回复,要当即拿出妥当的应对之策来,真不知当年赵嘉德是如何做到的。他竟能只用一下午,就把这上百本奏折全批复完,然后歇一觉,晚上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他喜欢的事情。可自己从称帝的那一天起,就从没在更敲四鼓前上过床,这其中还有七八次,当群臣上朝的传宣声都已经响过三遍了,而自己眼前却还有几十本未及批阅的奏折摊放着……
而那些大臣们,自己本要倚为肱股的文武大臣们,竟都是些狡狯奸诈、贪财怕死的小人们!他们常常在冠冕堂皇、言之凿凿的煌煌大言中,不知不觉地就让自己上了他们的圈套,批准了他们搜刮巨利、鱼肉百姓的奏章。赵长平不须想,也几乎能看见那些因蒙骗而得到好处的大臣们背地里脸上轻蔑的笑容,听见他们心中的那一份鄙视:哼,就凭这副德性,还想统御我们,做个千古一帝,留下万世的英名?也不掂掂自个儿的那一点子斤两!
他先是愤怒,可怒无从发泄,紧接着是恐惧,恐惧上朝,恐惧那些臣子。这样如履薄冰地挨了十多天后,他就厌倦了:这哪是当皇帝?根本就是在做囚犯,还是受大刑的囚犯!可是,“刑具”却是自己费尽心机给自己戴上的,又怨得了谁?
于是,殿外值更的太监、宫女不止一次地在夜静更深、万籁俱寂之时,听到后殿里传出的那一阵阵断断续续、尽力压抑着的啜泣声。不久,整个皇城中就都哄传开了:文宗景皇帝的在天之灵回来了,他伤心爱子——仁慧的长安殿下在受苦,于是夜夜都在乾清殿的后殿中哭泣。
传言越来越离奇,越来越令人心浮动。最后赵长平只得下旨,搬离乾清殿,把寝殿另选在长春宫。他沮丧得暗暗咬牙:做了皇帝,竟是连偷偷地哭都不成,这过的是什么鬼日子!
此时,望着堆积如山的奏章,他左前额又在突突地胀疼了。正当他拿手按住额角时,殿外太监奏报:花尽欢请求觐见。
“哦?”他精神一振:他终于熬刑不过,交出传世玉章了?
等一见到花尽欢,他暗吃一惊:这人是谁?只见眼前这人面色惨白,眼神恍惚,脚步虚飘,如一个游魂走尸般愣愣地到了御案前,也不下跪,径直道:“赵长安死了!”
赵长平茫然地望着对方,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你……你的脸色,怎跟个死人一样?”
花尽欢机械地重复:“赵长安死了!”赵长平浑身一哆嗦:死人了?谁?谁死了?赵长安?他,他好像是在说赵长安!
赵长平大吼一声:“你刚才说什么?”殿内殿外的太监宫女先听到赵长安的死讯,无不惊愕,紧接着又听到这声大吼,猝不及防,全吓得一个激灵。
花尽欢仍像个木头人一般:“今儿个一早,辰时二刻,按例,该把他押到祾恩殿受第十二种大刑,可臣到地宫里一看,他躺在石棺床上,已经硬了。”
“啪!”面肌抽搐的赵长平将一只粉彩描金云龙茶盏在御案上砸得粉碎,瓷片四溅,茶汁淋漓,满案满地都是:“传王子仁来,那条老狗!当初他向朕信誓旦旦地保证过,保证要让赵长安最少受够一年的刑才死,可现在,还不到一个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弄死了赵长安!朕要宰了他,活剐了他,剥了他,让他下油锅!”
花尽欢眼中似乎有了一丝欢欣:“他来不了了,他也死了!就死在石棺床边的地上。”
“死了?是谁杀了他?”
“他,他是用一个……一个……”花尽欢全身开始剧烈颤抖,眼中流露出那种只有被巨大的恐惧震骇压垮了的人方才会有的狂乱表情,“他拿一个黑铁片,剖开了他自己的肚子!”
看着这个已濒临崩溃的人,赵长平当即想起了八月十五日早,自己在看见那具“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刑架后的狂呕,永生永世他都会懊悔:自己怎竟会想到要去看王子仁对赵长安动刑?自己怎竟会看见那么狰狞邪恶、狠毒卑污的刑架?等花尽欢总算停止了颤抖,他方咬牙问,王子仁为何要自杀?
花尽欢的表情很奇怪,那是一种混合了欣慰、怅惘和解脱的神色:“我不晓得!”
赵长平狞笑:“把赵长安全身的肉都剔割下来,剁成肉糜,然后拿面和了,做成饵,撤到御花园的玉澜湖中去喂鱼!骨头锉成粉,迎风抛掉!”
“是!”花尽欢面无表情地答应一声,转身就往外走。
“不,等等!”赵长平叫住他,“这样处置太便宜他了!这样,先把他的手脚剁下来,然后剜去眼珠,拔了舌头,耳中灌铅汁,脸全划烂,再长发披面,以糠塞口,荆棘缠身,面下入棺,不准葬在皇陵里,把他抬到乱葬岗上,随便挖个坑埋了!王子仁那条老狗丢到山上,让野狗吃了!”
望着花尽欢的背影消失在大殿外,赵长平仰天狞笑:“天下唯有赵长安?哼哼,从今以后,天下不会再有赵长安!”
赵长平没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花尽欢。次日宫监奏报:花尽欢在回到崇陵,处置完赵、王二人的尸体后就横剑自刎了。据说,临死前,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文宗景皇帝,太子殿下,臣对不住你们!”赵长平鼻中“嗤”了一声:赵长安一死,他倒良心发现了?这种人居然也会有良心?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第六十九章 隐处唯孤云
漆黑的石殿没有一丝声音,也没有一丝活的气息,只有令人作呕的腐臭味,充溢弥漫整个殿中。虽然汉白玉石棺床的角落里燃着一支素烛,可那微弱的烛光,反而衬得石殿内越发的阴森恐怖。
这是什么地方?赵长平为什么要把自己囚禁在此?晏荷影斜倚在石棺床上,就从没想过这两个问题。
实际上,自从答应了赵长平的条件后,她心中念兹在兹的,就只有赵长安的生死。
只要他还活着!她痴痴地凝视着对面的青黑色石壁:就是要我即刻去死,我也心甘情愿!
赵长平并不要她死,但他对她的侮辱和折磨,却令她更愿意去死,立刻就死。要不是为了让赵长安能活着,天底下没有一个女人,正常的女人,能够忍受那样的凌虐和羞辱。
她摸了摸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自从太医确定她已有了五个月的身孕后,她就被送到这儿囚禁起来了。
没人说话,就连看守的面都见不到,一日三餐都从门缝下塞进来。
没有阳光,没有声音,就连一只蚊子也没有,有的,只是永恒的死寂。
有时,素烛燃烧时发出的毕剥声都会令她欢喜:至少,这让她意识到,她还能听!而那暗淡的烛光,令她知道,自己还有眼睛!这么阴森可怖的石殿,身处其中,她却并不觉得孤独害怕,因为从踏进石殿的一刻起,她就感到自己已被一股亲切、温馨的气息包围了。
爱人的气息!那是赵长安在远处的某个地方对她发出的思念和牵挂吗?这么温暖,这么亲切,令她不觉得寒冷,也没有了恐惧。
这石殿以前肯定还关押过其他人,因为在素烛旁,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四册书,她才进殿时就看到了。拿起最上面的一册,书面是深浅不一的黑褐色。她还是第一次看见书面是黑褐色的书,当翻开书页时,她不禁愣住了,她没法看清楚上面的字,因为书的每一页都是暗褐色的。
捧着书,她陡觉一股寒意从地面直冲全身:褐色是血液浸染的结果,血将整册书都浸透了,以至于字迹被浸染得无法辨认。但书页并未因血的浸染而粘连,每一页都能像一册新书般很轻易地就翻开了,那当然是因为有人时时翻阅的结果。
是谁曾翻阅过这四册书?又是谁在翻阅时,因自身不能止住的鲜血,而将这四册书浸染得如此之厉害?以至于晏荷影在暗弱的烛光中,只能勉强辨认出书面上的几个字:“金刚”、“南”、“唐”、“子建”。
她捧着四册已无法阅读的书,没有一丝害怕,相反,却觉得一种没来由的亲切之感:这人也曾被囚禁在此,他一定受了很重的伤,否则,四册书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得要多少血才能把书浸染得如此之透,居然不留一丝空白的地方!而这人受伤如此之重,居然还能不时地翻阅这四册书,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毅力和忍耐,什么样的心境和放达?
她日日以书作枕,居然夜夜安眠。
等在石殿中待得久了,一天,正枯坐翻看书册的她忽然发现,在石棺床面上,隐隐约约地好像有字。她凝目细看,真的有字!
只因烛光太过暗弱,她竟一直都没发觉。挪动着一天笨重过一天的身子,她擎烛细看,见那字作暗褐色,显是写字之人以指代笔,蘸血为墨书写的。字极其飘逸洒脱,所书之内容,是一首《鹧鸪天》:银烛清光冷殿廷,悠然笑忆云淡轻。人生百年终须过,不负此身一片心。思茫茫,绪已平。幽幽春梦几人醒?闲倚青壁读经句,如坐花间抚古琴。
在腐臭肮脏、黑暗可怖的石殿中,骤见这样闲雅清疏的一首小词,晏荷影只觉自己整个人似乎也一下子飞升起来了,到了那花间烂漫处,与写词之人并肩而坐。他抚琴,自己听,两人均如痴如醉,不辨身处何方,经历何苦……
她不禁笑了:“人生百年终须过,不负此身一片心。尹郎,老天要是可怜我们,就让我有能再见到你的那一天,只要能让我再看见你一眼,知道你还好好活着,那,我就……我就……”两行清泪,从她面颊上缓缓滑落。轻抚那字迹,她的动作温柔而小心,唯恐太过用力会将字迹抹去:“尹郎,你现在在哪儿?我这样想你,你一定也感受到了吧?因为,我也感受到了你那浓浓的思念和关心。尹郎,以前你曾经说过,在琴、箫、瑟、笛、笙诸般乐器中,你最爱也最擅长的,却是抚琴。可我识得你这么久,却只听你抚过一次。等到将来有一天,我们重逢了,我定要你抚上三天三夜给我听,而我呢,就为你唱上三天三夜的曲子,嗯……到时候,我该唱哪支曲子才好呢?”
她的一双眼睛,似已穿透了厚重阴冷的石壁,穿越了重重阻碍,看到赵长安正立在自己面前,微微含笑,注视着自己。
他那目光,如空濛的春山,又似碧澄的秋水,明净动人。
她大喜,急忙伸出双手召唤:“尹郎,是你吗?真的是你吗?上天可怜我们,真的让我们又相见了?尹郎,你快过来,让我好好地看看你,你不要站在那里,为什么不动?你是想我过来吗?才几个月不见,你倒拿起架子来了。好吧,既要我过来,那我就过来,谁让我命里就撞上你了呢?”她挪着笨重的身子,就要下地。
“贱货!你瞧瞧你的那副浪样!太叫朕恶心了!”赵长安冷笑。她一怔,仔细看过去,发现爱郎忽然模糊不清了,蒙眬中,只见他身穿淡黄缂丝衮服龙袍,头戴帝冠,而他的面容,却异常的苍老。
这不是尹郎!尹郎的目光不会这么狠毒狰狞,而他的嘴角也不会有这样刻薄阴险的狞笑。这人是谁?她茫然地望着他:这人这么老,脸上的皮全垮掉了,像风干的陈年橘皮,昏黄多皱,耷拉着,还覆着一层灰扑扑的老人斑。她突然想到:这是赵嘉德,只有赵嘉德才会身穿龙袍,现身这里!可先帝驾崩时才只四十多岁呀!而这个人已经五十多了。而且,这人垮掉的还不只是那张脸,还有人,他整个人都垮掉了,干瘪萎缩得像只破麻袋。而赵嘉德生前却风姿高雅,如玉树临风。
就在她漫无头绪地苦苦思索时,这人踱了过来:“才多久的工夫,你就失心疯了?瞅见谁,都当他是桀枭?”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