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灭长安
赵长安想起昨晚铁淳英说奉命前来捉拿江洋大盗的话,遂问道:“昨儿傍晚,你接到我的钧旨了?”
林谦信小心回话:“是。回殿下的话,殿下派来的那位公子,拿了殿下的金印,令臣差人于当夜三更,去城边的顾家大院,说是那里有一群江洋大盗匿藏,命臣缉捕。可……可……”
“哦!是我弄错了,那是帮正经生意人,后来我弄清楚后,又不及再派人通传你们,就让那帮商人先走了。”
“是!”但林谦信却疑惑不减:那被铁淳英掰断手腕,今早又被赵长安再次擒住的假赵长安及另外四人又是怎么回事?但赵长安不说,他自也不敢问。二人又无词找话地说了几句,然后林谦信用自己的八抬大轿,恭恭敬敬地将赵长安接回了太守府安置。
仍是太守府,仍是府中最好的西楼,但这时的赵长安形单影只,虽然奴婢成群、侍从如云,但他却如处荒僻的戈壁旷野。呆坐楼中,不经意间,他瞥见了铜镜中自己的容貌,立刻愣住了:这人是谁?形容枯槁,神色憔悴,这是我吗?他强颜对镜一笑,却不由得想起了子青,耳边似又听见她柔和的低语:“殿下,奴婢怎么忍心留你一个人孤单地在这里?”他忙抬首,只怕眼泪会流出来,便见天心正静静高悬着的一轮明月,这明月,与望郎浦岛上、树影下、海潮声中,曾照过自己和晏荷影的那轮明月,一样澄静,一样皎洁。
次晨启程回京,虽然他吩咐过了,无须大肆张扬,但林谦信仍派出了两百多人的仪仗,前呼后拥,每到一城一地,当地官员均倾城而出,跪接跪送。就这样迎来送往,说不出的声势浩大、威仪煊赫,道不尽的鲜衣怒马、排场气派。
第三十四章 剑影惊禁苑
晏荷影、赵长平两人不似回京,倒更像是寻春漫游,佳景驻留,胜处流连,三天的路程倒走了十多天。这天,到了东京郊外的琼林苑,车驾又停下了。“到了,请郡主下车!”
到了?晏荷影颇疑惑,抬眼,见车外五十步处,两只踱金铜狮,两扇红漆宫门,只看门瓦及门檐的颜色,便知这是一座皇家的离宫别苑。宫门匾额楷书了三个镀金大字:少阳院。
民间传闻,此院是先帝所建,特赐予当时的宸王、赵长安之父赵裕仁的。据说,先帝是为了让赵裕仁有一个汇集天下才俊,交结朝中重臣的处所。这就发人深省了:汇集天下才俊,结交朝中重臣,这些皆应是当时的东宫——皇太子赵嘉德的职司,已故去二十多年的先帝,怎会令一介王爵僭越储君,擅行太子之职?
未待她将这段前朝旧事想出个所以然来,两人已被众宫人簇拥着进去了。穿堂绕槛,远远便迎上来一个中年美妇,宫妆宫髻,身腰窈窕,形容姣美。人未至,笑先迎:“太子殿下,回来了?”
“是啊!”对下人向来冷漠傲慢的赵长平脸上绽出了笑容,不是那种应酬的、例行公事的笑容,而是一种只有在见到亲人和爱人时,方才会有的深情、依恋、随和的笑容。美妇瞟了一眼晏荷影,神色淡淡的,仿佛她不过是一个庸常妇人。她引着赵长平上阶入厅:“恭贺太子殿下,丽嫔八天前又为您添了个儿子。”
“哦!”赵长平应道。看得出,他对又多了个儿子并没什么感觉,倒像是别人又有了添丁之喜,却与他何干?
等二人坐定,赵长平向晏荷影道:“这位是本宫的女史官,主持东宫的一切事务,本宫的大姐!可你不能这样叫她,你就尊她萧姨吧!”
大姐,萧姨?晏荷影奇怪,在律规森严的内宫,竟会有这么古怪的称谓?这时萧姨对赵长平使了个眼色,赵长平心领神会,让晏荷影稍坐,然后领着萧姨就往后走。
待到一个僻静无人处,萧姨紧走两步,到了已停下正等着她的赵长平跟前,低声问:“阿平,你打算怎么安置这个‘晏姑娘’?”话未完,双肩一紧,已被赵长平抱了个满怀:“阿绚。”这时的赵长平早没了方才在众人前的做作,一边紧紧拥着这个姓萧名绚的美妇,一边亲吻她的脖颈,咕哝,“真真要想死我了!难怪民间说,小别胜新婚。这一个多月不见你,我直疑已经过了十几年!”
萧绚轻抚他的后背,爱怜掺半:“好了,好了,馋猫一样。小心别弄毛了我的头发。”直待他亲昵够了,这才道,“好了,说正事吧!我是个老太婆了,有什么可值得你腻的?放着恁多的妃嫔不爱!”
“不!”赵长平十指环扣,抱着她的腰,鼻中冷笑,“那些女人,有哪个是真心爱我?之所以对我百般逢迎讨好,为的还不是我的赏赐?要么就是害怕我的责罚。”
萧绚不接他的话:“你该去看看丽嫔,毕竟才为你生了个儿子!”
“儿子有什么了不起?唉!我倒是白天黑夜地盼着阿绚你有喜,管他是男是女,只要你一生了,我就马上册封你做太子妃。”
“又来这样子胡说!我足足大你十八岁,怎么可能做太子妃?就是做你的侧妃,也还嫌不够格!”
赵长平满脸通红:“说来说去,你还是不信我的心!”扳起她的肩头,凝视对方的眼睛,“阿绚,你信不信我的话?”
“什么话?”萧绚很少见他如此慎重讲事。赵长平右手食指指天:“神灵在上,有朝一日,我得继大统,登基称帝,发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册立你为国母,我大宋的皇后!就连封号我都早已经想好了,就叫宝亲。”萧绚疑惑了:“宝亲?”
赵长平认真点头:“是啊,那些淑、贤、秀、德、惠之类的字眼,又怎能表白我对你的情意?”萧绚既是感动,又是欣慰,更是怅惘地笑了:“那外面的那个晏姑娘怎么办?”
“你……”赵长平额筋暴突,“还是不信我?要不要我赌咒?”
“不要!”萧绚忙用白玉般的手去掩他的嘴唇,“信,我信,别说对自己不吉利的话。只要有你的这心,这十几年来,我也总算是没白忙活。”赵长平又把她揽进怀里:“阿绚,你只管放心,那女人我不过玩玩罢了,在我心里,天底下,永远就只有阿绚你一个女人,哦,对了,还有我娘。其他的,我统统都只当她们是死人、木头!”
萧绚掩口失笑:“木头?这样吧,我先把她安置在偏殿,几时你对这段木头生厌了,或是她也替你添了个孩子,我再把她挪到别处去。哦,对了,皇上已知道你今天会到,刚才宫里太监来传旨,令你,进宫去赏秋,那个人也到了,他也接到了进宫的御旨。”
“哼!”赵长平松开她的腰,“赏秋?我让他赏人!让他看美人看得要死要活,三个月也别想吃下一口饭去!”
“那……见了皇上你怎么说?”
“这事好办,你不用管。”
萧绚催促道:“那你快点吧,朝服、黄轿,我都备好了,别磨蹭。那人去迟了无妨,你要迟了,又该看皇上的冷脸,听皇上的冷话了。”
赵长平一亲她面颊:“你先回东宫,今夜我来为你侍寝!”
赵长平换好朝服,出去告知晏荷影马上进宫,然后两人被众太监宫女簇拥着,逶迤出了少阳院。门外已停着两乘华丽大轿,赵长平上了第一乘杏黄绸轿,晏荷影坐进第二乘绿呢大轿,随即两轿往东京赶去。
少阳院距东京城虽只十里,但整座东京城规模宏大,方圆上百里,皇城又在城的中心,是以轿子竟走了近一个时辰,才到了皇城的正门——宣德门。才进门,轿却停下了,原来是换了八名蓝袍太监抬轿,赵长平的十名侍卫根本不得进门,随行的太监则全从门内的一条便道悄没声地回东宫去了——大内规制最严,除皇帝,任何人均不得在紫禁皇城中使用仪仗卤薄卫队。
晏荷影在轿中,只听外面除靴声橐橐,再无半点儿其他声息。行了一箭之地,轿又停下了。偷觑轿帘缝外,见又换了八名褚衣太监抬轿。又走了盏茶工夫,轿往左一拐,再次停下,轿外一太监尖声恭请二人下轿。随即轿帘打起,她一看,赵长平已在一座华丽巍峨的朱红宫门边等候。二人在众太监的簇拥下进门,行不多远,迎上来四名太监,领头者躬身,道皇帝旨意,令赵长平至秋光和畅殿。随即侧签身子,引导二人往东首一长廊迤通行去。
晏荷影虽生在江南第一豪富世家,自觉亦算见过些场面,但从进入皇宫后,却如乡下未开识见的村妇一般,颇觉着寒碜。触目皆是黄瓦、红墙、朱楹、金扉、白玉石栏,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宫殿,皆以木兰为栋,文杏为梁,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汉白玉阶栏层层叠叠、往复环绕,宫殿楼宇壮丽恢宏,庄严肃穆。她顿感孤凄无助,心头闪现那人的影子,此刻若有他相陪在侧,该有多好?
二人亦不知进了多少道宫门,绕了多少条回廊,过了多少座大殿,最后绕过一座三层大殿,径往殿后一带高大的朱红围墙行去。待进了一处极阔大的重檐门楼,她眼前忽现出一片漫漫的黄叶来,原来,已到了一座遍植金黄银杏树的御苑中。
时当深秋,满苑金黄,一阵风过,飘飘洒洒,万千黄叶漫天飞舞,令人顿生萧瑟凄寒之感。御苑正中是一座大殿,门首悬巨匾,题“秋光和畅”四个大字。殿前有沥粉贴金缠龙金柱一十四根,门旁红柱上悬挂一副黑底金字的对联:一迳风飞飘落叶,九朝山色拥重楼。
大殿两侧是各五间的南北配殿,殿外一座大露台,张搭明黄帐幕,其中坐满了人——男子冠袍带履,女子珠围翠绕。远远望去,一派天家的富贵气象。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正中双龙抢珠金交椅上坐着的人!这人着明黄轻纱缂丝兖服龙袍,戴双龙戏珠镶宝平天冠,年四十有余,面容莹白如玉,三绺长须,气度高贵,举止威严。乍一看,倒像赵长安,但这人的目光凌厉冷漠,不像赵长安的明澈动人。且他脸上板得一丝皱纹也没有,而赵长安无论什么时候,唇角眉边,总有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晏荷影心想:他定然就是当今天子赵嘉德了。这时赵长平已扬尘舞蹈地拜倒:“儿臣长平,拜谒皇帝陛下,恭祝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晏荷影一愣,也连忙跪倒。皇帝冷扫二人一眼:“起来吧。”赵长平站起俯身:“这是宁阳郡王的三女永福郡主,这次随儿臣一同进京来拜诣皇上。”
皇帝又扫了晏荷影一眼,见她竟不垂首俯身,一双美目灼灼地平视自己,心道:此女怎地如此大胆,全不知皇家礼仪?但他何等厉害,立时便明了个中缘由,心中冷笑:赵长平好眼力,竟能觅得如此绝色。他淡淡地道:“今天是家宴,无须多礼,下去坐吧。”
太监引导晏荷影去西边的一个位子坐下,赵长平则坐在了东首第一张椅上。晏荷影见赵长平一到御前立时就唯唯诺诺,头都不敢抬,全无平日的半分骄横,暗想:这两人哪像什么父子?倒确是一对君臣。
一太监小步趋至御案前:“宸王世子殿下觐见。”一听这话,皇帝眼中一扫阴冷之气,溢出了无限慈爱,嘴角也浮现微笑,凝目向御苑门口望去。晏荷影心一酸,不由得亦望了过去。
只见漫天黄叶中、遍地黄叶上,不徐不疾,走进来一个人,身着淡黄轻纱世子朝服,头戴朝冠,一手后负,一手前屈,正是赵长安。
赵长安款步上阶,到丹墀正中跪倒:“宸王世子长安觐见皇上,恭请圣安。”皇帝连声道:“起来,快起来。”他才立起,又侧身向赵长平拜倒:“臣恭祝太子殿下万福金安,千岁千千岁!”
当他向赵长平跪拜时,皇帝眼中掠过一丝不快。等他起身后,皇帝打量了一下他的衣着:“怎么又穿了这么一身来?”命待立一旁的执事太监,“带世子到偏殿更衣,把朕那一套新做的白袍给他换上。”
赵长安方待婉拒,皇帝一挥手,不容置疑:“快去,朕已等了你好久了。”赵长安只得随两太监去了。少顷回来,他已换了一身雪白的缂丝袍,上绣云气宝相万寿对龙纹和金龙凌波图案,被满苑的黄叶、黄衣一衬,越发显得他光彩夺目。
皇帝满意地微笑,招手:“过来,让朕瞧瞧,这次出去,怎么瘦了这许多,也黑了这许多?”待他到近前,皇帝一把将他拉坐在御座上。他似是早习惯了这种特殊的恩宠,只低了头,面无表情。而晏荷影却见赵长平眼中迅疾地闪过了一丝怨毒,但因御前个个垂首,故余人并未瞧见。她看了看御座上并坐的二人,不禁想:皇帝对他倒更像个父亲,而他这身衣着坐在上面,倒比赵长平更像个备位东宫的储君。
这时,一队队太监、宫女捧着托盘鱼贯而入,各式果品美点流水般呈了上来。赵长安趁机轻轻脱出被握着的手,站起躬身:“臣不敢逾越尊制,还是回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