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灭长安
这时,一队队太监、宫女捧着托盘鱼贯而入,各式果品美点流水般呈了上来。赵长安趁机轻轻脱出被握着的手,站起躬身:“臣不敢逾越尊制,还是回到臣座位上去的好。”皇帝亦不勉强,笑道:“去吧。”赵长安方退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
皇帝笑问:“你已见过宸王太后了?”
赵长安忙起身:“见过了。臣的母后托赖皇上的恩典,一切安好,另……”他踌躇了一下,“臣还有一事启奏皇上。”他离案,跪在明黄绣花长条锦绒万寿纹地毯上,“臣此次回宫,内府总管禀告臣,皇上日前又赏了臣一百名宫女,拨在长生殿使唤。但臣的寝宫中仆役已足敷使用,臣只恳请皇上,收回圣命,皇上的无上恩典,臣已铭感于心。”
皇帝揶揄道:“哦?你是怕增加开支吗?她们的例银,朕已吩咐由三司使开支。朕增加你寝宫宫女的数目,你应该明白朕的心意,每次征选宫女,民间均惶恐不安,倒是这次却出奇地顺利。这一百人中,倒有六七十人是自荐来的。朕已看过了,个个都出色,特别是那个江南才女江雪舫更是出类拔萃。”他笑吟吟地道,“你的王宫那么大,多些人也热闹些。此事勿庸再议,纶言如汗,朕的圣命岂是能随意收回的?”赵长安只得怏怏起身,一抬头,就见一双妙目正盯着自己,他心中似被柄快刀狠狠地剐了一下。他侧目回到座位,不敢再抬头,只一心一意地喝面前的一盅碧罗霜。晏荷影心中亦是又酸又苦,却无论如何恨不起来。她挟了枚春饼入口,但觉苦涩不堪,难以下咽。听皇帝命赵长安说几件他此次出京遇见的奇人怪事,让他和众皇亲国戚听听。赵长安强笑,道是没什么可说的。
“怎会没什么可说的?”却是赵长平大声接口,他恭谨地侧对皇帝,“这次宸王世子在西夏的欢乐宫,迎战当年武林的六大高手之一,万悲狂人——肖一恸。这一战打得那叫惨哪!世子跟肖一恸大战了三百回合,最后用月下折梅剑法中的一招‘几生修得到梅花’震碎了一恸剑,又用缘灭剑指住肖一恸的喉咙,结果他没办法,只好自杀。”
“哦?是吗?”直至此刻,皇帝始为他现出了一丝笑意,“那一役,朕倒也曾听人说起过,可总语焉不详,看来,你倒是清楚的了?”
赵长平满面堆欢:“儿臣不才,倒还晓得些……”遂口说指画、大肆渲染起来。他口才本就不差,且欢乐宫一役确实惊险诡奇,又是正当花样年华、浮荡风骚的皇太后,又是武功卓绝、当今之世的两大高手,又是上百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一时众皇亲国戚、贵妇嫔妃皆听得目迷神离。
唯赵长安低头,喝着杯中早已喝净了的碧罗霜。但他仍能感觉到对面西边座位上,有一缕比肖一恸的剑气还要锋利,比肖一恸的内劲还要追人的目光,狠狠地刺扎在自己身上,使得他人口的甜霜全成了毒药,又成了比醋还要酸的劣酒,真正痛断肝肠,酸倒了心肺。
赵长平讲到没藏太后要与赵长安成婚、共掌西夏朝政的一段,皇帝不禁笑骂:“呸!贼酋妇,做的什么白日大梦!朕好容易造就的世子,是这么轻易就让她得了去的吗?”晏荷影见赵长安从进来,便正眼都不瞅自己一眼,只是好整以暇地品尝美点,脸上一副似笑非笑、懒散适意的样子,她心中一阵阵地刺痛,暗暗自责:像你这样心痴意软,何日才能手刃此敌,为爹爹、二哥报仇?你,你应该恨他才对呀!但不知为何,无论醒着,或是在梦中,她心里,就只有一个人的影子!一个倔强、高傲、俊朗、飘逸,而又随时带着一丝笑意在眼角唇边,笑着的人的影子——赵长安的影子!
恨得越深,爱得也越深,这种牵肠扯肚、刻骨铭心的爱与恨,却叫她怎生去消受?她思前想后,不觉已堕下两行泪来。幸喜众皇子公主、王侯命妇皆在入神地倾听欢乐宫一役,并无人发觉她的失态。她悄悄抬袖,拭净眼泪。这边赵长平已渲染完了,但却只字未提赵长安被困井底的那一段。因他深知皇帝对赵长安的宠爱早已无以复加,自己若在众人面前说及赵长安的狼狈情状,皇帝定会恼怒,那自己刚才的一番阿谀奉承就都要白费了。
皇帝拊掌笑了:“过瘾,太过瘾了!”一捋长髯,“来,诸卿家,为我大宋有这样的臣子、皇室有如此出色的子弟,满饮一杯。”举起面前的嵌金缕雕双龙翡翠盏,一饮而尽。众人难得见他如此意兴遄飞,当下纷纷起身举杯,或歌功,或颂德,一时间笑语喧哗,人声鼎沸,一片喜气洋洋的盛世景象。皇帝愈发高兴了。
“今天天气晴好,世子又远道归来,朕高兴。”皇帝命传太常寺教坊的梨园七贤前来伺候。少顷,执役太监已引着抱持乐器的七人自御苑外进来了。
行到近前,七人跪下。皇帝挥手:“起来吧,朕早听说江南有七人,精擅琴、瑟、筝、笙、笛、箫、檀板,号称梨园七贤,就是你们吧?”领头的是个年不过三十的俊秀文士,朗声答应:“正是我们七人。”
在御前。有官职的称臣,无官职的只能谦称鄙人或在下。但皇帝此刻心绪极佳,且因七人来自民间,不识礼仪之故,倒也不怪罪。当下命七人奏曲助兴。太监在汉白玉石阶下几株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旁放置了七张圆凳、琴案,但七人却端立不动。文士微一躬身,问皇帝想听他们奏何曲子。
皇帝略一沉吟:“既是赏秋,又有这么清爽的秋景,你们就奏一曲《秋兴》来听。”文士踌躇:“启奏皇上,《秋兴》须七人合奏,可现在我们只有六人,没法奏这支曲子。”
皇帝奇道:“你们不是来了七个人吗?”
一个白发老者答道:“虽来了七人,”一指一个黑袍中年人,“可他不通音律,只是抱琴的随从。”
皇帝皱眉:“嗯?”黑袍中年人道:“抚琴的高流水病了,今天不能来。”
皇帝微感扫兴:“那就换支曲子,《秋声赋》。”却见文士又摇头:“无论哪支曲子,若没有琴,都不能旋律和谐、音色华美。”
皇帝冷笑:“哦?什么曲子都奏不了?那你们还来做什么?”
众皇室宗亲见他脸色发青,无不战栗。但七人却毫无惧色,文士淡淡地道:“我们之所以人手缺乏,仍敢前来,是听说有一位宸王世子,叫赵长安,他精通音律,长于丝竹,犹擅抚琴。莫如皇上现在就召他来跟我们合奏,那皇上这秋就赏得过瘾了。”
皇帝一听,他居然要让赵长安纡尊降贵,跟他们这些卑贱的乐手同场献艺,心火勃发,正寻思要责罚七人时,却见赵长安立起躬身:“臣久未抚琴,现正好技痒,就请皇上降旨,容臣和他们几位共赋一曲《秋声赋》,也好让皇上及诸大臣们恰情养性。”
皇帝知他恐七人受责,故而出头。若换做旁人,皇帝定将他与七人一并治罪了。但他对赵长安别有爱宠,遂道:“嗯,也罢,就让朕听听,近来你的指法可有长进?”又冷对七人,“好好伺候,伺候得好了,免了你们的欺君之罪,不然……哼哼!”
赵长安徐步下阶,到琴案后坐定。黑袍中年人将抱着的古琴小心置于琴案,然后肃立琴案右侧。其余六人均按顺序坐下,围拱在赵长安四周。
赵长安凝目细视,见此琴长三尺六寸,七弦,琴头略宽,琴尾稍窄,琴徽为瑟瑟,焦尾、岳山、琴轸、雁足均为和阗白玉。整张琴纹理梳直匀称,色泽古朴幽雅,琴身遍布匀密的流水纹,琴额四字古篆“冰清雪韵”,琴名下,刻“空寂山人宝藏”六个行书字。琴身外侧还镌有一段铭文:“有泉石之韵、有圭璧之容,雍雍乎以雅以风,使非老其材,何以垂声于无穷。”
他左手按弦,右手食指在九徽二分位上轻轻一拨,铮然一声,琴音清冷,如泉流石底、风穿空林。不禁暗赞:好一张冰清雪韵古琴!
清秀少年一击象牙檀板,俊秀文士的竹箫已悠悠吹响,如泣如诉,似怨似叹。赵长安右手二指轻捻,左手将所按之弦带起得空弦音。
琴声泠然,飘绕在片片黄叶、凄凄秋风之中。清越的琴音,低回宛转,和着徐徐穿过树间的柔软的风,伴着缓缓落下的萧萧黄叶,勾起了众人的愁肠和万分的怅惘。一时间,所有的人都神思悄然了。听着那悲凉的琴声,晏荷影想起了从前的种种,黯然神伤。而台上的上百人,亦都怔怔沉默,想起了自己一生中凄凉无尽的心酸往事。
赵长安左手无名指滑至少商弦,右手中指轻抹十二徽五十四分位,随即指尖下垂,一挑,作寒蝉吟秋势。接着,左手大拇指、中指、无名指徐徐抬起,成落花随水势,弦音愈发苍凉了。
皇帝心头一酸,想起了仿若隔世的许多年前,想起了那个永远逝去,永远也无法重来的春月夜,想起了那座杏花疏影、水流无声的寒山古寺,想起了那个花树下神清骨秀、长发垂地的飘渺伊人,想起了那幽扬婉转、缱绻缠绵的《玉笛曲》,和那阵阵令人心神飞越、宁静悠远的夜半钟声……他不觉泪湿眼眶,恨不能觅一无人处,痛痛快快地放声大哭一场。而赵长平亦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自己仍只是一个皇子时,在那漫长得仿佛永远也没有尽头的黑夜里,自己如一只被扔弃了的野狗,蜷缩在屋角的破榻上,从朽坏的窗棂中扑进来的凛冽寒风冻得他苦痛难挨,而自己面颊上的眼泪好像就从来也不会干……
琴声苍郁、萧索,仿佛残秋时,独在秋风中卷舞着的最后一片落叶,美得那么悲苦,那么凄凉,所有人眼中都有了泪光。琴声随风飘散,孤零零地飘散着……这时琴曲已进入了“人慢”,愈发地悠扬绵远,语尽而意无穷。
梨园七贤早都呆痴了。他们呆痴地听着那无尽的哀伤,轻声的叹息和欲绝的悲凉。持筝的白发老者流下了两行亮闪闪的泪水,是什么往事,能令这位早已历尽了风霜、看尽了炎凉的老者亦会流泪?而持檀板的清秀少年已泣不成声,又是什么样的心酸,才能令这正当人生最好时节的青春少年亦如此哀伤?
赵长安轻拢左手五指,右手小指一钩,随即轻挑,“铮琮”一声,琴声幽幽,左手无名指离弦,右手中指轻剔七徵十八分位弦,转指,成幽谷流泉势,然后垂腕,《秋声赋》一曲,至此方终。
琴音袅袅,飘渺飞散,飞散在四面的秋风中。曲已终,意无穷,只有久久不散的余音,和琴曲所带来的那种不绝如缕的愁怅和悲伤,在一片空旷遥远的静穆中,萦荡、回旋。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众人皆觉得,身旁有杏树,头上有青天,漫天有不计其数的黄叶,黄叶外有巍峨的高楼,高楼外有隐隐的远山,远山外……有那自己终其一世,也看不到的地方。
突然,半空中闪过一道亮光,疾如闪电,迅似惊雷,直向赵长安的后心刺去。
赵长安没有动,因他已根本无法闪避这自后袭来的一剑。就在这一剑袭来之际,在他身旁,持笙、笛、箫、檀板等乐器的六人,亦全都动了。左侧的俊秀文士竹箫横举,疾斫他左胁下的穴道,而身前少年的檀板已向他面门飞来,破空声急,呜呜作响——檀板竟是以精钢制成。右侧白发老者的筝,已在这间不容发的一瞬间裂成数片,中间藏着的一枝精光四射的短枪直刺赵长安的咽喉。而瘦子的横笛已掠到了他的左腰,笛管“砰”的一声,一束细如牛毛的细针闪着紫蓝的光芒,射向他的白袍。无疑,针上已浸透了见血封喉的剧毒。而另外三人的棱铁刀、亮银钩和一条毒蛇般灵动的黑色长鞭,已将他所有可能的退路全都封死!
砭入肌理的杀气,霎时间已将他包围!他无论往哪个方向动,如何动,都不能避开这致命的七着杀招。他就算避开了头顶的双钩,双足也会被双刀削断,他即便能躲过毒针,也决计不可能闪开背后袭来的穿胸一剑!何况,还有檀板、竹箫、短枪及长鞭也袭过来了!他正襟危坐,双手仍搁在琴弦上。就在这刹那间,他已感觉到逼入骨髓的杀气,将他的整个人都包围,针尖般刺入他全身的肌肤。只有真正想杀人,而且有把握、会杀人的高手,才能发出这种令人胆裂的杀气。他连手指尖都不动,居然连眼睛都闭起来了。这时,剑尖的寒芒已划破了他的白袍,毒针也已触到了他的三重薄衫。在晴和的秋日下、漫天的黄叶中,天下承平的皇宫御苑里,他刚演奏完了一曲《秋声赋》,就有七名江湖中的一流高手,要置他于死地!
虽已会过了那么多顶尖的高手,经过了那么多生死恶战,但他却从未遭遇过策划如此严密、配合如此完美、攻势如此凌厉的暗袭。
“哧!”剑尖已刺透了他的三重薄衣。他笑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