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仙奇缘
,而且医术高超,包治百病。很多百姓去找他诊治,都是药到病除。水灵儿将信将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也去找他诊治。
哪知道那道人果然不是寻常人,给水灵儿看了看面相,摇头道:“你不能生育,问题不在你身上,而在你情郎身上。不仅是你,就是他娶再多妻妾,也是不能有后啊!”
水灵儿一听,顿时刮目相看,急忙向他追问。那道人笑道:“你的情郎乃是仙人下凡,本身就是贵不可言。他投生的人家,又是天下少有的豪门。这样贵上加贵的命,所生的儿子,若是跟他的姓氏,多半活不长久,若是改姓,则尊贵无比,但终究还是不能算是有后的。”
水灵儿见他说的神准更是惊异,朱传宗与太后的儿子汤悔是当今的皇帝,自然尊贵无比。老道士说的这么准,说不定还有别的办法,便再三求恳。
那道人想了想,道:“今年有一个机会,以后就再无可能了。我这里有个秘方,你回去试试看,要是幸运,说不定能有孕。要是过了今年还不行,那就是命该如此了!不过这孩子就算生下来,恐怕也有大祸,最好不要在家养着。”
水灵儿接过药方,感激涕零,谢过道人,急忙回到京城。
朱传宗跟水灵儿已经有半年多没见,看见她回来了,自然是喜出望外。两人一起到街上逛了逛,说了半天情话,晚上又备了几个小菜,在院子里对着月色喝酒。
喝到兴起,水灵儿拿出道人的秘方来,悄悄放在酒里,两人一起喝了。过了一会儿,朱传宗拉着水灵儿的手,一起来到榻上。
水灵儿星眸半闭,娇躯玲珑绰约,半醉之间,两腮绯红,媚态撩人。解胸衣时,更是羞怯半拒,妍妍之态难以言表。高耸之处,丰润如玉,纤腰柔柔,不胜一握。娇吁轻喘,呻吟如泣如诉,令人迷醉。朱传宗怜香惜玉,温柔有加。两人柔情蜜意,也不用细说。
水灵儿又大反常态,花开之后,欲兴又起。缠绵需索,不住向朱传宗婉转求欢。朱传宗大喜之下,自然奋起余勇,大力驰骋。水灵儿放开情怀,死抵逢迎,冰情仙子变做欲海娇娃,其香艳淫靡,真是前所未有。
那道人的秘方居然有效。过了两月,水灵儿天葵不至,找郎中一查,真的身怀有孕了。
水灵儿知道自己怀了朱传宗的孩子,心中又喜又悲。喜的是心愿终于得偿,悲的是事到如今,离分别之期也就不远了。只是这个孩子也是朱家上下苦求不得的,到底是把孩子带走还是留给朱家?水灵儿心中也有些犹豫。
她拿不定主意,去找自己的义父水封良商议。水封良一听说女儿怀了朱传宗的孩子,简直是喜从天降,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所谓母以子贵,朱传宗虽然妻妾众多,但是均无所出。现在水灵儿有了朱家的后代,就是名正言顺的正妻。他水封良岂不就是堂堂摄政王的岳父泰山了?那前途肯定是不可限量啊!
水封良当下就劝水灵儿赶紧嫁给朱传宗。水灵儿为难道:“义父,女儿自幼受您的教诲,知道该以百姓为重。况且豪门贵族生活骄奢,又勾心斗角,都不是女儿所喜欢的。女儿只想四海为家,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水封良急道:“傻女儿,朱家不比别家,朱家的人你都认识,全家都是和善的人,怎么会有勾心斗角的事呢?至于说为民做主,等你成了王妃,手握大权,惩治贪官还不是手到擒来?”
水封良的话虽然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但是还是无法说服水灵儿。而且水灵儿隐隐发现,义父的想法已经有些变了,跟当初不一样了,他似乎不再以拯救天下百姓为己任,而是爱上了权力,越来越陌生。水灵儿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
水灵儿又独自思忖了几日,还是心乱如麻。突然想起薛金线最是足智多谋,而且她不爱权势,跟自己脾气相投,便起身去拜访薛金线。
薛金线听了水灵儿的想法,叹道:“妹妹不爱富贵,追寻自由,确实是令人钦佩的奇女子啊!可是朱家确实很需要这个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妹妹难道忍心陷相公于不孝吗?况且你一个女子孤身行走江湖,要抚养孩子也是很辛苦,不如把孩子留在朱家吧。”
水灵儿道:“姐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朱传宗这么多年来杀了无数贪官,背地里痛恨他的人数不胜数。现在他手握大权,没人敢来报复他,但是难保将来没有失势的一天,那时候恐怕想请求余生都不可得呢。我带着孩子远离京城,也能为朱家留一条血脉。何况那道士不让我把孩子留下,要是真的留下,恐怕也是活不长啊?”
薛金线点头道:“妹妹的想法很有道理。我之所以不进朱家,其实也是想到了这点啊。朱家已经富贵了几代,贵无可贵,恐怕就到了盛极而衰的时候了。”
两人越聊越投机,薛金线也支持水灵儿的想法。
水灵儿从薛金线处回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她想着这事终究还是要跟朱传宗说清楚,正准备去找他,哪知道他就来了。原来水封良见劝不动水灵儿,怕她不告而别,坐失了飞黄腾达的良机,因此偷偷将水灵儿有喜的事告知了朱传宗。
朱传宗大喜之下前来迎接,水灵儿没奈何,只好把那道士的事情说了,朱传宗叹道:“左一个道士,右一个道士,真是我命中的克星,怎么变着法子的难为我?”
水灵儿打起柔情,撒娇道:“我的好老公,他既然算的这么准,你就信他的话好了,难道我还能把你的孩子拐走不成?”
朱传宗知道水灵儿生性倔强,再说也是为孩子好,也就随她了。
第九章 闻诗思人
水灵儿走后,又过了几个月,就是老太君九十大寿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太君活到九十岁,而且享尽荣华富贵,可谓是福寿双全。
朱家张灯结彩,举家欢庆。太后皇上,满朝文武,都齐来庆祝。大肆操办,也不在话下。
等到办完寿宴,全家人聚集在内堂,重新给老太君请安祝寿。老太君看看全家都在,家门好生兴旺,也是心满意足。不过美中不足的就是朱传宗至今还没有子嗣,想到此处不由落泪道:“咱们朱家虽然富贵,可也没做过什么恶事,怎么老天就这么不开眼,不肯给朱家留条血脉呢?我一想这偌大的家业,早晚都要落到外姓人手里去,哪里开心得起来呢?”
朱传宗本来把水灵儿生子之事瞒得很紧,一点没敢让老太君知道。现在见老人家伤心落泪,实在忍不住了,走到老太君跟前笑道:“老祖宗,您老别伤心了,您老马上就能有曾孙子啦!”
当下就把水灵儿的事说了。不过他只是说水灵儿有喜了,并没告诉太君水灵儿已经把儿子生了下来,更没敢说水灵儿已经带子远走了,要不然恐怕老太君非气坏不可。他现在想的是在大喜的日子先让老人家开心开心,以后再慢慢解释。
老太君哈哈大笑,连道:“菩萨保佑,朱家祖宗保佑,朱家终于有后了!”连说要朱传宗赶紧把水灵儿娶进门来。朱传宗自然是唯唯诺诺,连连称是。
场上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婆子下人们见老太君高兴,那还不是赶着巴结奉承,好话如潮。朱佑继等众晚辈也是纷纷恭喜,都说是老太君的福气大。老太君笑得合不拢嘴,命账房给全府的下人们人人打赏。大家皆大欢喜,到了夜深才散。
哪知道第二天一早,老太君房里的丫鬟伺候她起身,只见老太君一脸安详,嘴角带笑,竟是已经故去。老人家年纪本来就极大,最大的心愿已了,当下再无牵挂,竟然就此无疾而终了。
全家上下一片悲痛。前天祝寿的红灯挂彩还挂着,立刻全都撤了,糊上白纸,搭起灵棚,全家人披麻戴孝,哭声不绝。好在老人家无病无痛,寿终而逝,总算没什么遗憾。
小郁最受老太君疼爱,对老太君感情很深。在灵堂跪着,哭得跟泪人似的。她伤心之余,心想:『老太君一走,我又不能嫁人,但要是回到少爷的房里,难道就这么不尴不尬地活着吗?』
她原本心气就高,此时悲痛欲绝,加上自怜身世,不由更是伤心。正苦得伤心时,忽然一人道:“小郁,你不必难过,老太君这么大年纪去世,算是喜丧。你以后就跟着我吧!不必太难过。”
小郁转头见是小姐,不由惊喜交加。等到老太君的事情完了之后,朱传宗去看望朱水月,发现一身缁衣的小郁,不由难过地道:“小郁,你这是做什么?我很喜欢你的,我愿意照顾你一辈子,你何必要出家呢?”
小郁凄凉一笑,道:“少爷,我是不祥之身,前世造了罪,今生才来赎罪的。我只愿长伴青灯古佛,替少爷祈福,愿少爷一生平安。少爷要是许了,我就勉强了此余生。少爷要是不许,那我只好随老祖宗去了。”
朱传宗见她这么说,知道她性子刚强,怎么劝也没用了,只好道:“好,我依你就是。你以后就在水月庵里修行吧,我不会打扰你的。”
小郁含笑掉头,给他施了一礼,转身慢慢地走了。朱传宗看着她单薄的身影,忍不住悲从中来。
水灵儿远走江湖,老太君含笑寿终,小郁入了空门,和姐姐玩假的可不一样,真是世事难料。短短几个月里,身边的人或走或逝,不禁让朱传宗感叹人世的变化无常。他虽然坐拥美人,富贵无双,权力遮天,可是不如意的事,依旧是件件而来,无有穷尽。他想起紫纱仙子临走时说的,人间再富贵安乐,终究还是比不上天上的逍遥自在,不受生老病死之苦,无忧无虑,果然如此啊!
朱传宗念及此,对紫纱仙子的思念,又无法抑制地涌上心来。他现在有些心灰意冷,对于权势地位,不再那么热衷。对跟身边的美人们缠绵云雨,也稍微有些意兴阑珊了。漫漫红尘,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怎不让人黯然灰心呢!
这些日子有了感触,朱传宗对紫纱仙子更是思念不已。只是伊人早已飞升天界,香烟飘渺,纵使日思夜想,也是无迹可循。朱传宗想起紫纱仙子最爱诗词,便也吟读起诗词来,聊以慰藉相思之苦。
以朱传宗过目不忘的智慧,研读了数年,对诗词之道已十分精通。虽然未必能做出什么绝好的佳句来,但是出口成章,也不是什么难事。他既涉此道,兴趣正便浓,发现诗词既能陶冶性情,又蕴含着许多哲理,不由也有些沉迷其中了。
朱传宗寄情诗词,对政事不再那么上心,一般的事务都交给水封良和一些心腹大臣去处理。水封良成了朝中炙手可热的大红人,权势也是越来越大,满朝官员自然也都来讨好投靠。
不过朱传宗聪明绝顶,对权力平衡的重要性也是心知肚明。以前身边有王定昆跟水封良互相制约,他很是放心。现在只剩水封良一个,不由就暗暗留了心,打算再提拔一个心腹。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名叫吴可兴的小官引起了他的注意。
吴可兴是五品的礼部员外郎,他的父亲是前朝大学士吴世德。此人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先捐官做了主事,后来在他父亲的余荫关照下,做了礼部员外郎。他的长相也很平常,白净无须,三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毫无特点。
然而此人实际上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平庸,而是个极为精明的人。他知道,要想官运亨通,就必须有一个坚实的靠山,而最大的靠山,当然就是如今朝廷一手遮天的摄政王朱传宗了。而要想得到朱传宗的欣赏和信任,就必须投其所好。
朱传宗权势通天,朱家富甲天下,朱传宗的夫人也个个都是绝色美人。而且朱传宗本人也是最恨贪官,因此很难找到讨他欢心的办法。许多官员见在朱传宗这里走不通,都退而求其次,转而去巴结水封良。
然而吴可兴却另有心思。水封良虽然如今是二人之下万人之上,似乎能呼风唤雨,但是他的一切都是朱传宗给的。没了朱传宗的宠信,他就什么都不是。也就是说,要想飞黄腾达,追根究底还是要靠讨好朱传宗。
吴可兴抱了这个心思,在礼部任职期间,除了公干,其余的时间便一门心思去琢磨朱传宗。他发现朱传宗最近沉迷诗词,因此虽然本来自己不爱好此道,也静心读经诵典起来。而且他打听到朱传宗最喜欢常乐公主,常常想念,于是花钱买通宫里人,抄录了常乐公主当年留下的诗词作品,全都背得滚瓜烂熟。
皇天不负苦心人,过了几年,机会终于来了。
这天朱传宗兴致非常好,宴请了很多官员去府上喝酒,吴可兴借着父亲的面子,也有幸前去。席间,十数位歌女翩翩起舞助酒。刹那间,大殿内香烟袅袅、舞袖飘飘。朱传宗触景生情,突然想起一首小诗,脱口就吟诵了出来:“罗袖动香香不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