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仙奇缘
时光荏苒,朱传宗打败庞来孝,独揽大权,治理天下已有八年。皇帝年幼,他身为摄政王,总揽天下大权,风光一时无量。可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父母在二三年前先后逝世,这是无可挽回的悲哀。就算他权势再大,财富再多,可是死生无常,上天弄人,还是不可改变的。再加上飞天而去的紫纱仙子,和有了孩子,但避而不见他的水灵儿,都让他体会到世事无常,人生的无奈。
他高居庙堂,手中掌握偌大权力,每天都有很多军国大事要处理,虽然辛勤治国,任用贤能,可是偌大的国家,今日这个地方水灾,明日那个地方旱灾,也都避免不了。官员们良莠不齐,就算再怎么严格审查,仍有害群之马,这些都关系着百姓的生死,他心怀仁义,爱民如子,自然更加勤劳理政,以期不辜负百姓的重托。再加上他家中美女众多,自然一些琐事也时常牵绊他,所以他忙忙碌碌,没有一点空闲,这些年鲜少在民间走动。
有一天他正思念紫纱,突然想起之前所过的日子,便做平民打扮到酒店喝酒,正在感叹往事不可追忆的时候,却听见一个笑话,事情非常离奇,因而勾起他的兴趣。想想这些年远离民间,因此把朝政安排妥当之后,便寻根探源,微服私访,前往事件的所在地平川县查看。哪知道刚到平川县,路上就遇见一个老头摔倒,他上前搀扶,之后竟然反被诬告,说他是撞倒老人的元凶,到了县衙之后,被判赔钱百两。看百姓的态度,像是这样的欺诈事件十分常见,难怪这些事情都流传到京师,传为笑谈。
朱传宗做官日久,一来颐指气使惯了,何时受过这样的窝囊气?二来见治下竟然出现这等荒唐事,心中气恼,冲动之下就想亮出身份,要大开杀戒。谁知道突然一个长相酷似紫纱的小姐出现,替他解了围。
朱传宗一见到那张日思夜想的面容,顿时痴痴然,气也消了,心静下来,决心把此事弄个水落石出,厘清全部案情才好,不必急于一时。见那小姐宛如朝思暮想的紫纱,哪里还舍得离开她?见她要回家,便一直跟在她身后。
那名叫紫仙的小姐带着丫环,说也奇怪,她并不坐车,而是慢慢走路,渐渐出了城。走着走着,竟然到了先前经过的那片竹林边。朱传宗福至心灵,突然醒悟,心想:『看来那天在竹林里唱歌的,就是这位紫仙姑娘。我真是糊涂了,那天竟然还盼望紫纱能再回来呢?不过这姑娘和她如此相似,莫非是她见我如此思念她,特意找人来代替她的?否则二人何以如此神似?』想到这里,心中一阵激动。
这时紫仙来到一处庭院前站住,止住脚步道:“这位公子,我们已经到家了,多谢你一路护送。只是您想当仆人,我们可是承受不起。”说完这话,噗嗤一笑,百媚俱生,看得朱传宗一呆。
紫仙又道:“如果公子过意不去,反正你也知道我家所在,日后等你有了闲钱,再还我就是。还有公子出门在外,还是小心点好。公子若没别的事,就不打扰了。”
朱传宗被她轻颦妩媚所迷,也不理会她的逐客之意,忽然问道:“前天早上,是你在这里弹琴唱歌吗?”
紫仙见他不知进退,皱了皱眉,轻轻点了点头。
朱传宗道:“我前天经过这里的时候,听见有人在唱《白帝子歌》,听得入迷,忍不住寻声进来。可是小姐却已走了,想不到今日竟然承小姐救助,真是有缘。”
紫仙奇道:“你知道这是《白帝子歌》?”
朱传宗点了点头,吟道:“四维八埏渺难极。驱光逐影穷水域。璇宫夜静当轩织。桐峰文梓千寻直。伐梓作器成琴瑟。清歌流畅乐难极。沧湄海浦来栖息。传说这是白帝子答娥皇所问作的歌。神仙韵事,让人神往啊!”
紫仙肃然起敬,道:“公子真是博学。我以前偶然跟一个道人学了这首古曲,但是他只是抚须不告诉我出处,想来他也是不知道!我一直以为今生无处解疑了!想不到今日竟然得以窥其貌,真是多谢了。对于这首曲子我还有几个疑问,不知道公子能不能为我解惑呢?”
朱传宗笑道:“自当言无不尽。”当下两人谈论了一番。朱传宗聪明过人,过目不忘,紫纱飞天之后,他对于诗词歌赋大感兴趣,琴箫鼓瑟更是研究颇深,在美人面前,自然是妙语如珠,只说得天花乱坠,让紫仙佩服之色溢于言表。
朱传宗见美人和他很是投机,而且她见识不凡,对诗词歌赋也很有见地,不是泛泛之辈,真有真知灼见,大起相见恨晚之心。二人越谈越开心,仿佛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般,心思爱好默契十足,都不由惊讶。
丫环杜鹃见二人谈的投机,也不知道站在门口该如何处置。看看天色已晚,两人谈兴正酣,意犹未尽。瞧小姐的言辞态度,都是以前不曾见过的,便大着胆子道:“公子,不知道你要在平川县停留多久?下榻在哪里?小姐既然和你这么投机,改日再登门请教,岂不更好?”
朱传宗谈性甚浓,哪里舍得离开,闻言心中一动,笑道:“实不相瞒,我初来乍到,还没有地方安身呢。不知道能不能在府上借宿几天?”
紫仙虽然乍见知音,可闻言还是脸上一红,道:“这可不方便,家中没有男丁,瓜田李下,还请公子体谅。”
朱传宗心中大奇,可是却不能冒眛询问,但要他离开这个如花似玉、朝思暮想的美人儿,又如何能够?便假意道:“的确是为难小姐了。在下只好去附近寻个住所,只是这人生地不熟的,要是遇到坏人就不好办了。我这个人愚笨的很,要再遇到那些故意骗人的坏人,可就凶多吉少了。不过这也是命,那在下就先告辞了,等改日再来拜访。”朱传宗以退为进,且看她态度如何。
紫仙想了想,微笑道:“看公子的言谈举止,都不是常人能比,而且学识渊博,人品端正善良,是我太拘于俗礼了。所谓清者自清,方才紫仙一心想着私誉,怠慢了公子,请公子谅解。能多跟公子请教,是求之不得的事。只是舍下简陋,还请公子不要嫌弃才好。”摆手做了个请进的姿势。
朱传宗见她谈吐文雅,谦虚大度,落落大方,而且精通古典音律,求知之心很强,让他留宿,是看重他的人品,不由心生知己之感,心中好感更甚。
当晚朱传宗就在紫仙家住下了。这家宅院不小,却只有几个下人,显得十分冷清,而且日用家具都是新的,似乎紫仙是刚搬来此地不久。
朱传宗躺在床上,脑子里乱得很,一会儿是轻歌曼舞的紫纱,一会儿又是端坐在竹林里弹琴的紫仙。朱传宗忍不住起身站到窗前,看着天上的明月,心想:『紫纱,你知道我在想你吗?是不是你知道我想你想得太苦,所以降下这个跟你一模一样的女子来陪我,以补我的相思之苦?』
第二天吃过饭,紫仙让丫环请朱传宗到书房。书房里布置得很雅致,瑶琴书画,无所不有,檀香炉里飘着袅袅的香烟,书架上摆满了书。
朱传宗见惯大世面,见书房清雅得体,仍是连声称赞,紫仙笑道:“以公子的博学,想来也是书香门第的公子,这小小陋室如何能入公子法眼?只怕让你见笑了。”
朱传宗笑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就算真的是陋室,有了姑娘这样的天仙在此,也变成神仙胜地了。”紫仙脸上微红,嗔道:“公子有些过誉了。”
朱传宗在家里跟丫环们调笑惯了,这时见她脸红,似乎略有嗔意,才觉得有些唐突,当下辩道:“我说的可是有道理的。你看天下不少景物,都是因为人杰才闻名天下,至于景物也不怎么好。英雄事迹,名人骚客,才是让地方闻名的主因。”
紫仙微笑道:“这倒也是。我曾路过一处凉亭,说是当今摄政王曾经歇息题过词之处,也不稀奇,不过却引得游人如织,一睹为快。想来就是这个道理了。”顿了顿,想起这样说等于承认自己是天仙了,把自己也夸赞了一番,不由脸色又红了。
朱传宗听她无意中谈到自己,不过见她害羞,便另找话题,道:“还没有拜见令尊令堂呢,真是失礼了。姑娘为我引见如何?”
紫仙脸色一黯,道:“我幼年丧母,家父也在去年故去了。”说话间眼圈已经红了。
紫仙略述家世,原来紫仙姓吴,父亲以前做过一任知府。后来因病过世,留下了一些财产,族里人欺负吴家只剩下紫仙这个女儿,都想要谋夺她家的财产。于是紫仙在一个好心的族叔的帮助下,逃了出来,远迁到宁治省来,也不过是最近的事。
朱传宗听了大为同情,叹道:“你一个弱女子,独自一人在外,真是难为你了。”
紫仙慢慢止住悲色,也问起朱传宗的家世。朱传宗道:“你叫我朱同好了,我是京城来的客商,想弄些稀奇古怪的物事回京。”
紫仙微笑道:“客商?你当我是孩子吗?客商哪有莽撞不通事理的?像你这样不懂自保的,能有几条命可丢?”
朱传宗知道他的气度风范,哪里会和狡黠奸诈的商人有一点相似之处?加上久居庙堂,不解人间琐事,便笑道:“小姐聪慧,那你猜我是做什么的呢?”
紫仙道:“看你像书香门第的公子,却故意打扮的像个普通商人,可是不仅气质瞒不了人,行为举止,更加不像。”
朱传宗微笑道:“小姐猜得一点也不差。”接下来朱传宗不再提他的身世,紫仙聪慧过人,也知趣不再问。
朱传宗在她家又住了两日,两人因每日相见,越来越是熟络,话题也多了起来,变得无所不谈。
谈到社会和官场上的一些事情。朱传宗发现紫仙是个很有见识的女子,对一些问题的见解,便是一般的官员也及不上她。而且她的很多见解与自己不谋而合。原本朱传宗见她长得酷似紫纱仙子,因而爱屋及乌,及至发现她冰雪聪明,蕙质兰心,不由更是对她刮目相看。
朱传宗虽然只住了两日,可是随他来的护卫,却急得不得了,过了一日,便派人前来参见。
朱传宗也能体谅他们的心情。他来平川县是为了庞玉一案,如今见到紫仙,耽搁在此实是不妥。他名为王爷,实际乃如国君,朝中不可一日无主,因此他不能久留在此。护卫们早已打听清楚案情,庞玉确实是被冤枉,和朱传宗的遭遇类似,诬告他的是个老妇人,她的儿子就在衙门当差。本来是勒索庞玉一百两银子,因庞玉不服判决到县里去上告,哪知道知县早收了手下衙役的银子,反倒重判,罚他赔偿三百两。
民与官斗,如何能斗得过呢?县衙这些衙役们见了这条发财的路子,纷纷效仿,都找些无赖闲散的老头老妇,上街去撞人勒索。受害人知道内情的,知道惹也惹不起,往往赔钱了事,花钱消灾,没钱认死理的,往往倒了大霉,下场更凄惨。
渐渐地,这事广为流传,本地人都再不上当,这伙人只好专骗那些外地来的客商。朱传宗刚来到此地,自然是他们下手的对象。朱传宗听完大怒,这事可不是小事,现在已经流传到全国,对社会风气影响极坏,一定要抓到始作俑者,处斩这个狗屁知县。只是这事就算吏部不上报,监察院也要风闻奏报,但这事全天下都知道了,这些衙门不可能不知道,莫非都在隐匿瞒报?朱传宗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一早,朱传宗就去找紫仙,想要告辞去办案。哪知道仆人说她不在家,说是去做善事了。原来紫仙每逢初五就会去看望一些生活穷困的百姓,或者买些衣服,或者送些粮食,去帮助那些穷人。
朱传宗不由想起紫纱也是这样的菩萨心肠,最喜欢去帮助穷苦百姓。想着:『她们不光长得像,而且都是一样的善良。』忍不住微笑起来。
到了下午,紫仙回到家中,朱传宗既然晓得她家的位置,也不怕找不到她,日后再来寻她便是,还是办正事要紧,便告辞要走。
紫仙刚开始有些错愕,随即便神色如常,亲自送他出门。送到门口,紫仙淡淡地道:“朱公子这么着急要走,不知道有什么急事啊?”
朱传宗见她有不舍之意,心中欢喜,道:“姑娘相助之情,知己之义,我不会忘记,我会再来的。此去便去县城办一件荒唐案件,实不相瞒,在下有皇令在身,乃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刚开始不便表露身份,还请小姐见谅。”
紫仙恍然道:“怪不得你去扶那老头,原来你是故意的,并不是不通事理,我还以为你是个书呆子呢。”
朱传宗摇头道:“也不是啦,扶老助弱,不是我朝百年来的传统吗?我那本是正常的举动啊!我此次来是为了庞玉的案子,想不到这里会这么乱,竟然真有敲诈的事情,而且我一来就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