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仙奇缘
“第六位,就该『任人唯亲』。咱们大梁人讲究亲情,把各方面都打点好了,亲朋好友也该照顾一下,要不也显得太没人情味了。太没人情味是要挨骂的。”
所谓“野有遗贤”,朱传宗知道遇上民间高人了,不由得感慨大梁民间智慧之发达。
朱传宗佩服得五体投地,道:“先生真是高人啊!”
老者摆手道:“高人可谈不上,要真算高人的话,东山倒住着一位。”
朱传宗霍地站起,道:“莫非是吴思远吴先生?”
老者惊道:“正是,你认识他?”
朱传宗笑道:“我是他的弟子。”
老者一怔,哈哈大笑道:“原来是名闻天下的摄政王到了。”二人相视大笑。
老者原来是吴思远的邻居,也是他的好朋友。
老者领朱传宗来到一个小院。院落虽然不豪华,但是却别有风味,显得不俗。
朱传宗一见满头白发的老者,当头便拜,吴思远大笑把他扶起,道:“王爷多年不下跪了吧!就是皇上也不敢承受你的跪拜。你这一跪,老朽可担当不起啊!”
朱传宗道:“先生是我的老师,这是理所应当的,先生怎么这么客气。”说完还要再跪。
吴思远拦住他道:“世俗的礼节不要也罢,不需客套。”
朱传宗不肯,还是坚持行完礼之后,才入座坐下。
二人多年没见,互述衷肠。朱传宗渐渐提到如今官场腐败的事情,担忧以后大梁的江山不保。
最后朱传宗问道:“先生,那你看应该怎么办,才能让大梁千秋万代?”
“非变法,改变制度不可。”吴思远微笑道。
朱传宗听着一愣,说:“愿闻其详。”
吴思远道:“如果能分一部分权力给百姓,君民共同监督,官吏们就无法瞒天过海了。吏治清明,老百姓生活就会好,也就不会造反了。”
朱传宗兴趣盎然地问道:“怎样让百姓监督?”
吴思远道:“应该施行君主立宪。”
朱传宗道:“君主立宪?你说给我听听吧!”
当下吴思远就把君主立宪制解释了一番。
君主立宪制,或称“虚君共和”,是一种国家的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立宪的君主虽然依然是国家的最高上级官员,但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被宪法明确地规定。这样君主的权力多少受到限制。
主权必集中于君主一人之手,断不可旁落于臣民,臣民的自由权由法律规定,是政府所给予的,而非按照人民的意志的自由,云云。君主立宪的意义在于“尊崇国体,强化君权”,并进一步指出立宪的三大利点,即皇位永定、减少外患、灭绝革命。其中,立宪的君主神圣不可侵犯,因为行政上的责任乃由大臣负责,根据议会的弹劾,政府还可引咎辞职并成立新的内阁,这恰似传统王朝政治中“相位旦夕可移,君位万世不变”的运作原理。
朱传宗道:“那皇帝做什么呢?”
吴思远道:“皇帝监督内阁的运作,但是无权直接干涉国政。老百姓选举议会,议会制定宪法,选举内阁,由内阁来管理国家。”
朱传宗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眼睛里透出威严的光芒,道:“莫非你要我把大梁的江山拱手相让不成!”
吴思远并不害怕,毫不退缩地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历史上多少朝代,哪个不是盛了又衰?到了末代皇帝,老百姓血流成河,皇家子孙也被杀得几乎绝了种。天道变易不常,如果不这么做,难道就能江山永远不变不成?”
朱传宗想了良久,叹道:“禁书也禁不了老百姓的嘴。变法削去皇帝的一些权力,换来子孙长久,人民安乐,也未尝不是个办法。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先生说的也有道理。”
吴思远满怀希望地道:“如果你真按我说的办,就是帮老百姓定下了万世基业,而且保证了你的子孙繁衍不绝,大梁也会由此强大起来。”
朱传宗想起贪官污吏横行天下,便道:“好吧,你把变法的细节也写成文章上来,我再仔细看看。”
第十章 鸡犬升天
朱传宗离开京师,在吴思远的小山村足足留了七日,详细请教了所有的一切,不由被吴思远的理论打动了,回到京师,便准备开始变法。
变法不能不取得太后张端颐的支持,而且朱传宗因为听到新的思想,被这种全新的思想所震撼,他激动莫名,很想找人倾诉,张端颐既是他的老情人,又是爱儿的生母,又是当朝的皇太后,因此朱传宗到宫里去见太后,把此行的一切都告诉了她。
朱传宗滔滔不绝,把君主立宪的种种好处都说了一遍,见太后一脸迷茫,笑道:“你没有听懂是正常,你慢慢就会清楚了。想到我们大梁以后能够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想到我们的后代,世世代代都能统治天下,真是太好不过了。”
张端颐勉强笑道:“你的说法听起来很玄妙,可真的有效用吗?不会让皇帝变成摆设吧?那样当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咱们的儿子可不乐意。”
朱传宗道:“皇帝还是有很大权力的,怎么能说是摆设呢?只是当然没有以前的权力大了。可是你看我这么多年来,权力这么大,反而把天下治的大乱,只有放弃一些权力,才能让天下百姓过好日子啊!”
张端颐见朱传宗一脸兴奋,知道现在说什么也阻挡不了他的想法,只好不说。
朱传宗开始在朝廷上推行新政,要实行新的制度。大臣们听了,都出言反对,说这可万万不可,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之类的,还有就是说这样下去,会让大梁失去江山,让皇帝失去政权的。还有说官员怎么能让百姓来评头论足呢?那些百姓,都是见识低微的蠢货,如果让百姓们选举官员,那天下还不得大乱?
朱传宗非常懊恼,把这些见识低微的蠢官都罢了,再任用新的官员。可是官员们虽然不敢明里反对,但都是消极抵抗,朱传宗看得气恼无比。
朱传宗为了达成心中的理想,便请吴思远先生回朝帮他实行新法。他和吴思远一起开始实行新的制度,可是要让官员们放弃他们手中的权力,受老百姓的监督,他们都不肯干,抵制的很厉害。
于是很多官员串联起来,都找太后和皇帝倾诉。
太后张端颐见朝廷动荡,便找朱传宗商议,请他不要再实行什么新法了。
朱传宗却不肯听,太后无奈道:“你掌管天下这么多年了,如今皇帝已经成人,你就放手让他去主政好了,你也落得个清闲。”
朱传宗叹道:“我如何是个有野心的人?不是我不肯放弃权力,只是我想打下一个能够奠定万世基业的制度,让我们的后代世代都能享受尊荣,而且老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这都是为子孙后代着想的大事啊!”
太后见他意志坚决,劝也无用,心中十分无奈。
皇帝不能亲自执政,心中不满,手下大臣们看准机会,都投靠皇帝,请皇帝为他们做主。
皇帝把大臣们的种种委屈,哭诉给太后听,请太后做主,太后抵不住儿子的哀求,再说她也怕朱传宗打着变法的名义,把皇帝给废了。一个女人,当有了儿子的时候,最爱的男人就是儿子了,因此她为了儿子着想,便开始想法子对付朱传宗来。
所谓名正言顺,毕竟天下是太后和皇帝的,太后支持皇帝暗中夺权,母子两个安排投靠他们的大臣身居要位,渐渐把兵部、吏部等重要部门的都控制住了。朱传宗一心变法,全没心思防备他们母子两个。
一天太后和皇帝请朱传宗到皇宫喝酒,皇帝向朱传宗袒露心思,认他为父,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朱传宗喝得烂醉,等到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被捆绑住了。这个时候朝廷已经发生了巨变,皇帝宣布亲自执政,废除朱传宗的王位,把他贬为平民。并且把吴思远等一干主张变法的大臣都一网打尽,杀的杀,贬的贬。
吴思远临死前叹道:“我不为自己悲哀,失去了这个好机会,恐怕日后不知道多少年还有这样变法的机会。天命不可抗拒,老天让大梁的百姓千秋万代受苦,我一生尽力改变此事,虽然功亏一篑,但也问心无愧了。”
吴思远最后在遗书上写道:“有心变法,无力抗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吴思远在熊熊大火之中被烧成灰烬,不过他的思想却是熄灭不了,他照亮了许多人为这个目标奋斗一生。
之后太后和皇帝把朱传宗囚禁在王府,不许他出门。
过了月余,这一天王定昆带着大队人马,来到王府,把王府团团围住。
一个手下要去敲门,王定昆摆手示意不用,他亲自下马,敲起门来,大门打开后,一个丫环请他进去。
王定昆只带着几个心腹,进得门来。
经过许多幽径,在花园深处中,朱传宗身边胭脂粉黛环绕,正摆了一桌酒席。见王定昆来了,便请他坐下,这时两个绝色美人替他们斟满酒。
朱传宗笑答:“没想到这么多年来,我们竟然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喝酒,想起过往的经历,恍如隔世啊!”
王定昆默然良久,也叹息不已,道:“我有很多话想对你说,可是现在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如一起喝酒吧!”
二人哈哈大笑,都喝干了杯中酒。
二人一杯接着一杯,都是酒到杯干。朱传宗道:“如果不是我亲生儿子要杀我,但凡有一点机会,我也要立刻反出京师,再率领天下兵马和他一决雌雄。可惜他是我的儿子,让我怎么能下得了手?再说天下的百姓也够苦了,我不忍心让他们再受苦。”
王定昆道:“你有一个计谋深沉,敢作敢当的好儿子,你应该高兴才是。以后的天下就是他的,不管他姓什么,终究是你的儿子啊!你死得也瞑目了。”
朱传宗叹道:“我是为天下百姓叹息。不过我也当真老了,再说,再开杀戮,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天下的事情,就交给天下人去办吧!老百姓如果聪明,会追寻他们想要的生活的。”
王定昆点头同意,二人喝了个酩酊大醉。
酒都喝完了,朱传宗道:“我们全家都在这里,我的妻妾丫环,还有儿子,都在这里。你要动手,就动手吧!”
王定昆凝视了他半晌,忽然道:“请王爷带家人离开吧!我派心腹护送你们全家离开,一切我都已安排妥当。”
朱传宗道:“你放了我们,你怎么对皇上交代?”
王定昆道:“我就说你带全家成仙而去了。你一生做了别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我想皇上会相信的。再说皇上派我来杀你,摆明了是一石二鸟之计。如果我杀了他的亲生父亲,他会饶了我吗?”
朱传宗默然不语,叹道:“希望如此。”也不再多说话,带领全家老小,头也不回,潇洒去了。
王定昆等朱传宗全家离开京师,才回奏皇上,说朱传宗已经带着全家升天而去了。就连朱传宗家的鸡犬,都飞上了天,很多士兵都是亲眼看见他们全家飞上天去的。
皇帝听了,思索良久,才缓缓地道:“你做得很好。老王爷英武一生,传说是天上神仙下凡,保佑我大梁,如今朕登基,他带着家人升仙,可喜可贺啊!”随后皇帝赦免了朱传宗的一切罪状,并且恢复他王爷的封号,并且亲自赐了谥号。
朱传宗带着家人离开京师,来到一处偏僻的地方隐居。不过他们一家美女如云,在小地方也引人瞩目,因此最后在海外找到了一处小岛,定居海外,过上逍遥自在的神仙一般日子。
小郁不再担心朱传宗再出意外,自然嫁给了朱传宗为妻,而且还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大小子呢!
而汤悔登基之后,励精图治。朱传宗治理国家虽然算不上什么太平盛世,但也是历史上比较清明的时期,因此替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汤悔勤政爱民,居然建立了一个盛世。
不过等到又过了几代,大梁终于越来越腐败,最后农民开始起义,闹的满天下都是烽火。临近大梁的一个小国,后青族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小国。趁着大梁内乱,大举入侵,居然一举占领了大梁国。
后青族统一天下之后,建立了后青国。
为了愚弄百姓,后青国开始实行严酷的愚民政策。而后青族因为是一个腐败集团,所以力量更为庞大,以前的朝代,皇帝和文官集团是有冲突的,文官集团为了礼教,还能做些好事,但是后青族就不一样了,他们把剥削来的钱财,都运到他们以前的国家,也就是外国,因此造成了巨大的财富流失。
后青族为了他们的统治,宣称为了书写方便,要简化字体,因而大肆改变字体。其实这个主意原也不错,如果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