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仙奇缘
岳一鸣满眼落泪,往上磕头,良久道:“小人的确是不小心,一时失手,把妻子杀了。并没有冤情,请大人饶恕。”
岳可人悲声道:“爹爹,这位朱大人会为您洗冤的,他官大的很,您不用怕的。再也不会有人给您上刑了。”
朱传宗听岳一鸣不敢喊冤,看他身体有多处伤痕,怜悯地道:“不错,你有冤情,尽管说来,本官奉皇上之命,扫尽天下不平事,让天下太平清白,你就放心好了。”
岳一鸣抽泣了一会儿,磕头道:“大人是青天大老爷啊!可是小人真的没有被冤枉,请大人放过我吧!”
朱传宗这下呆了,过了一会儿,问周县令道:“听说有一个女人,自称是岳一鸣的夫人,可有这事?”
周县令忙笑道:“大人英明,的确有这个女人,可她是个疯子,根据我们大梁律法,疯子是不能做为证人的。”
朱传宗冷笑道:“你说是疯子就是疯子?传这个人来。”
周县令仍旧笑道:“大人,有医院的医生作证,那女子的确是个疯子。这个女人家住在广兴县。如果要传她,可要等两天了。”
朱传宗道:“好,明天我要见到她,你们立刻派人去。”
朱传宗公事完毕,来到后宅,脱了公服,在书房和吴思远闲坐,想起方才之事,只说“奇怪”,道:“先生,您看这个岳一鸣怎么回事,他是怕被毒打吗?怎么不敢喊冤?”
吴思远道:“我早说了案子不是那么容易办的。就算是白的,这些官员串通起来,非要说是黑的,你也没办法。岳一鸣到底怕什么,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要慢慢询问吧!”
朱传宗怒道:“干脆我把这个狗官关押起来得了。”
吴思远道:“没有证据,谈何容易啊!要是也先打后审,和这些贪官有什么区别?而且我朝官员,按律不能随便处置的。”
二人正说着,周县令前来拜访,送上了程仪和拜帖,上面写的都是送的礼物。
吴思远道:“当官的不打送礼的。我看少爷收下算了。反正这个案子不容易办。不如顺手卖个人情。”
朱传宗一把把礼单撕碎,道:“先生当我是什么人?要是为了钱,我这么远到这里来干什么?”
对仆人道:“你去告诉周县令,就说我说的。除了公事,其他的一概免了,如果再送礼来,别怪我治他个行贿之罪。”
仆人去了,吴思远道:“按官场的规矩,这家伙以为你要更多的礼金呢!会送更大更好的礼物,等你再拒绝,他知道我们动真格的了,以后和我们可就是敌人了。”
朱传宗轻蔑地道:“他?一个小小的县令,配当我的对手吗?”
吴思远道:“如果案件不查清楚,利用官比他大,来找他的罪状的话,我觉得这趟来的可就不值得了。”
朱传宗凛然道:“先生说的对,我要调查清楚,让别人心服口服,才显得我的本事。请先生多费心了。”心想:“吴先生似乎对我要求很严格,真把我当他的徒弟了。”
果然,第二天周县令便以谈论公务的名义,请朱传宗吃饭,朱传宗推托不去,可是周县令说是公事请教,到了中午时分,便拉上他吃饭。
朱传宗心里冷笑,心想:“看你耍什么把戏。”索性也不推迟了。
席上,周县令和一些个官吏谈论风月,又拿出了一幅字画给大家观赏。这幅画是著名画家是善子常的群马图,是罕见的珍宝。
众人都称颂不已,说万两银子也买不到这样的珍品。
周县令道:“下官偶然的机缘之下,得到了这幅珍宝,可是我一个微末的小官,怎么能配拥有这么名贵的画呢!不如请巡按大人收藏吧!只有大人才有这个资格。”
众人也是连忙说好话,朱传宗见这幅画真的是非常精妙,心里也很喜欢,可是知道要是收了这样的重礼,以后的案子可就不能破了,体会到了办案的难处。当下道:“我不喜欢字画,再说,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不能收,这不是收贿吗?”
周县令看朱传宗的神情,就知道他其实很喜欢这副画,忙道:“大人,这可不是贿赂啊!这幅画我送给大人,大人给我提一幅字,我们这就是互相交换礼物了。怎么能算是贿赂呢?”
朱传宗道:“我的字怎么能值得了万两银子呢?这还是不行。”
周县令道:“不然,大人的墨宝,也是天下珍品,怎么不能和这个善子常比呢!一定要写,大人的字我是要定了。”
朱传宗笑了,道:“可惜我不会写字啊!已经酒足饭饱了,我要回去了,犯人下午不是能带到吗?我休息一会儿,还要审案呢!告辞!”
朱传宗扬长而去。
一个小吏道:“朱大人公子哥出身,也许真的不会写字呢!”
周县令脸色铁青,一个巴掌打了过来,道:“他这是要动真格的了。他是想要了我们的命,想升官。你们给我小心侍候着,要是出了一点错,我活不了,你们也活不了。”
下午朱传宗开庭审案,一个妇人被带到堂上来,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朱传宗让岳可人上前去指认。
岳可人扑向那个妇人,大哭道:“母亲,您怎么几年不见了。您去哪里啦?”
那妇人只是抽泣,依依呀呀,并不能说话。
朱传宗眉头一皱,冷哼一声,道:“传岳一鸣。”
岳一鸣上堂之后,朱传宗喝道:“岳一鸣,你看这个妇人是谁?你可认识?”
岳一鸣跪在地上,也是啼哭不止,却不说话。
朱传宗一拍惊堂木,喝道:“周崇圣,这就是你所说的岳一鸣杀妻案吗?岳夫人还在,这是怎么回事?”
周县令虽然脸白如纸,但勉强笑道:“大人,这个妇人并不是岳夫人啊!他是广兴县侯小兴的夫人,不信可以传唤证人。而且侯夫人是个疯子,有医院的医生为证。穿证人。”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上堂来,跪下磕头道:“小人侯小兴,这女人是小人的夫人,因为患了痴病,见谁都说是他的媳妇,所以被人误会是岳一鸣的老婆,惹了这么大的一场官司,请大人原谅。”
接着上庆县的医生上堂来,呈上侯夫人的病志。
朱传宗看完,对侯小兴道:“喏,侯小兴,你知道在堂上做伪证,欺骗本官的后果吗?”
侯小兴道:“小人说的都是实话,并不知道什么后果。大人英明,也不会治我罪的。”
朱传宗毕竟经验少,案子到了这个份上,也有些迷茫了。
对那个医生道:“你们也是朝廷里的部门,当然知道做伪证的后果,不仅官位没了,还要坐牢的。这个女人当真有疯病吗?”
那医生道:“小人详细检查过了,她的确有病,而且嗓子也哑了。她的邻居也都可以作证,难道大人不相信我们医院的医生吗?”
朱传宗听了,语气也缓和了,道:“案子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传唤侯小兴和岳一鸣的亲戚邻居,看看这个妇人到底是不是岳夫人,退堂。”
回到后堂,朱传宗对吴思远道:“先生,难道这个案子没有冤情吗?似乎我们看错了,岳姑娘离开她母亲的时候,她年纪还小,认错人也说不定。”
吴思远冷笑道:“世上的事情复杂的很,少爷说的也有道理。可是跟据我的经验,这些人是合伙欺骗我们呢!如果我料的不错的话,明天那些传唤上来的人,没有一个人会说那妇人是岳夫人的。”
朱传宗奇道:“先生这个话怪异,如果这妇人真是岳一鸣的老婆,那么多人,怎么可能都认错呢?怎么会异口同声呢?”
吴思远缓缓道:“你还年轻,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门道。现在周县令已经把包括岳一鸣在内的所有人买通好了。岳一鸣原来被冤枉,一心求清白,但是周县令答应他等你走后,会还他一个公道,他就不会冒风险翻案了。你没看到所有的证据都对岳一鸣不利吗?就算岳一鸣喊冤,大人您又能如何?有医生证明那妇人是疯子,就此一点,就翻不了案啊!”
朱传宗做声不得。
吴思远道:“破家知县,灭门知府。这话你听过吗?”
朱传宗道:“请先生明示。”
吴思远道:“我说一个案例给你听。这是我们大梁国的一个真实的案子。当然,这样的案子成千上万,而且现在仍然在发生着,我只是说一个例子而已。”
朱传宗凝眉细听。
吴思远道:“直隶郡的武林县一位叫陈大可的富户,有一妻一妾。妻姓黄,妾姓杨,两个人闹别扭,黄氏正好生病,呕气病重医治不好,就病死了。他家邻里有一个平日看着他家眼红的好事之徒,便撺掇黄氏的兄弟告官,宣称人死得不明不白,要敲陈大可一笔。黄氏的兄弟很乐意跟着敲一笔,便和那个泼皮讲好了,由他出面,他躲在暗处作手脚,敲出钱来对半分。”
“武林县知县是个贪官。他有个乡亲在他这里吃闲饭,正打发不了呢。见这案子关联着人命,而且陈大可是个富家,不由大喜,便要在他身上得些好处,好打发那个老乡走。便立即准了状纸,佥牌把陈大可抓来,不由分说,关在狱中。”
朱传宗道:“这还有王法吗?”
吴思远道:“王法就是来欺负百姓的,这有什么可说的?你看这状子是可准可不准的,就算准了之后,拿来问讯,对陈大可的申辩也是可听可不听的。官员的权力多大啊?陈大可一入了狱,赶紧托人把妻弟请来,让他各方打点。破费了几百两银子,各方都打点到了,特别是县太爷的那位打秋风的老乡满意了,替陈大可说了好话,才放了陈大可。”
朱传宗道:“千里当官只为财,我终于知道书上这句话的意思了。”
吴思远道:“厉害的还在后面呢!没想到陈大可的妻弟嫌他赚得不足,事后又追上了那位知县的老乡,把贿赂他的四十两银子强讨了回来。知县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出牌重新问案,并且以‘私和人命’的罪状捎带上了陈大可的妻弟。陈大可妻弟听了立刻出逃了。”
朱传宗忽见事情急转之下,忙道:“后来呢?”
吴思远道:“陈大可和妾杨氏被重新拿到衙门后,不由分说,先是一顿狠打,关进监狱。然后下令挖墓验尸,要查他那位亡妻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同时召集当地各方人等,一边验尸,一边调查了解情况。知县成心要冤枉陈大可,只要从重坐罪,先吩咐法医(也叫仵作)报伤要重。仵作揣摩了他的意思,便无中生有,多报的是拳殴脚踢致命伤痕。黄氏幼时喜吃甜物,面前的牙齿落了一个,也做了硬物打落之伤。竟把陈大可问了斗殴杀人之律,妾杨氏威逼期亲尊长致死之律,各问绞罪。陈大可央了几个分上来说,只是不听。”
朱传宗目瞪口呆,道:“厉害,厉害。普通的事情,就能办成这样的杀人案。后来呢?”
吴思远道:“这案子本来已经结案了,本来没有什么事情,但是知县要报复,竟可以把两个人重新问成死罪。可见一位知县合法地祸害他人的能力有多么强。因此老百姓把知县称为‘破家的知县’,而知府权力更大,可以让百姓满门抄斩的,所以叫‘灭门知府’。这位知县果然叫陈大可破了家。杨氏见两个人都活不成,干脆把罪过全揽在自己身上,写了供状,然后在狱中上吊自杀,陈大可又多多送钱,这才了结了这桩案子。”
朱传宗叹道:“先生博学多才,今天我才知道社会是这么一回事。”
吴思远道:“用民间谚语的话说,‘官断十条路’,别说案情稍有模糊之处,官员的合法选择就有十种之多,怎么断都不算错。就算是案情清晰,官员们也可以无中生有,甚至明显违背法律的判案,都很难翻案。民告官的话,根据我们大梁律法,先要打二十大板的。岳姑娘侥幸遇到了你,如今才能来翻案,你知道在京师的南庄,有上万来京师告状的百姓吗?他们到了衙门,都没有人理会的。”
朱传宗闻所未闻,更是呆了。
第三章 无可奈何
朱传宗听了吴思远的一番话,这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想起当下这个案子,道:“原来官员们有这样大的权力和手段啊!那些证人怕受到打击报复。万一作证之后,判不了周县令的罪,那以后可就没活路了。看来要找证人,很难啊!”
朱传宗皱起了眉头,本来以为侦破岳一鸣杀妻案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没想到周崇圣把这个案子办的天衣无缝,心里虽然很恼怒,但是抓不着把柄,虽然他是朝廷钦派的官员,但也不能随便处置周县令。
吴思远见朱传宗着急起来,便笑道:“公子何必着急呢?官场里就是这般错综复杂,办成一个案子,哪有那么容易的?要沉住气,慢慢想法子,总会有的。错案就是错案,总归是有破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