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仙奇缘
有岳一鸣的左邻右舍,亲戚朋友,还有侯小兴的左邻右舍。
朱传宗道:“你们听好了,这次让你们认人,要是出了差错,欺骗本官,以后可有你们的罪受。”然后请这些人辨认,看看那妇人是不是岳一鸣的夫人李氏。
这些人躲躲闪闪,都不敢先说话,不过在衙役的逼迫下,最后都说这女人不是岳一鸣的夫人李氏。而侯小兴的左邻右舍作证那女人是侯小兴的夫人,成婚已经十多年了。
朱传宗心中气愤,但是却哈哈大笑道:“好啊!今天的案子审的很顺利,退堂。你们先回去,以后有事情,再传你们。”
朱传宗回到后堂,转来转去,气地跺脚,对吴思远道:“先生,这是多少人在骗我啊!有书吏的文书证明她是侯小兴的夫人,有医院的医生的证明。那些百姓,是被逼的,我不怪他们。可是这些医生,书吏拿着朝廷的俸禄,也都勾其手来骗我,我要是不把他们一网打尽,我就不配作人。”
正说着的工夫,下人通禀周县令前来拜见。原来周县令见朱传宗案子审的很快,也没有刁难谁,以为朱传宗现在回心转意,不想深究这个案子了呢!所以想来说情送礼。
朱传宗脸望向吴思远,恨声道:“这个人这么虚伪狠毒,我真的不想见他。”
吴思远道:“我来会会他吧!”
周县令进来之后,见屋里只有吴思远,心里会意,心想:“朱大人故意躲了,一定是让他的师爷和我谈条件来了。哼,别看他以前装的一本正经,最后还不是露出狐狸尾巴?我们大梁国,哪里会有清官?”
周县令满脸堆笑,道:“吴师爷好啊!大人去休息了吧?今天他可辛苦了,只是不知道大人要如何结案啊?”
吴思远捋着胡须,淡然道:“周大人,我知道你来的目的,可是不怕告诉你。朱大人是铁了心要查清这个案子的。咱们大梁国,差不多无官不贪,可是总有官员要落网的。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另一个就是官员互相斗,一派斗倒了另一派。可你两者都不是,你是倒霉遇到了朱大人。朱大人是百年来难得一个大清官,他是你们这些贪官的大煞星啊!你要是听我的,承认办错案,革职查办,不过最多流放三年,朱大人为你说上好话,或则可以免了。否则的话,恐怕你要家破人亡。听不听在你,送客。”
吴思远说完端起茶杯。
周县令本来一腔兴奋,以为案子总算要过去了,就算破了财,以后也可以捞回来,但是没想到居然被一口回绝,看意思,以后案子还要大办下去。就算不办下去,巡按大人赖着不走,他也不能收钱办事,一把宝剑悬在头顶,也是夜不能寐啊!
周县令想了一晚上,绞尽脑汁,想要把案子摆平了,他全没想到要辞官保性命。当官的人遇到事情,便想办法去解决,这是他们的成功之处,可是不知道见好就收,不知进退,也是破家丧命的源头。
第二天,朱传宗要去广兴县侯小兴家去调查。周县令心里叫苦,一面派人去打点,一面陪着朱传宗。二人的轿子路过一个街口的时候,看见一群人围在一个店铺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周县令见朱传宗的轿子停下了,连忙下轿去他身边侍候,一边派人去问怎么回事。
衙役回来报告,原来那个店铺叫浦五房,是一家熟肉铺,已经是一个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店了。因为是做熟食的,所以就要要收购鸡鸭鱼肉之类的,作为原料。
这天,城外的一个乡下人,挑着一笼子鸡进城来卖。浦五房的伙计正巧看到了,就喊住他,想从他那儿买几只鸡。挑了半天,鸡倒没问题,两个人在价钱上却怎么也谈不拢。结果伙计又把鸡放回了鸡笼里,不买了。可是乡下人一查数,发现少了一只,就向那个伙计讨要。伙计却不承认拿了鸡。
两个人就当街争吵了起来,引来很多围观者。围观的人一看是浦五房的伙计和一个乡下人吵起来了,都认为是这个乡下人不对,都说:“人家一个堂堂百年老店,怎么会赖你一只鸡呢?”
乡下人也很委屈,道:“要是这些鸡都是我的,也还罢了。这里面还有一些是我替乡亲们代卖的,要是弄丢了,我回去怎么交代?”乡下人和那个伙计谁也不服谁,因此没有办法解决,闹了起来。
周县令听了,道:“这个案子很容易解决,我去好了。”
朱传宗和吴思远跟在他身后。
周县令在人群里只是大体一问,然后便断定是那乡下人无事生非,喝令把他轰走。这些店铺在过节的时候,都给县令送礼,否则生意不可能做的成,周县令自然也要为这些店铺说话。
乡下人不服气,像个孩子似的“呜呜”哭了起来。
朱传宗对吴思远道:“这人要是无理取闹,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哭呢?可惜这个事情是没法子证实的啊!”
吴思远道:“让我来试一试吧!”说完便盘问那个浦五房的伙计。
那伙计回答说:“刚才知县大人都已经问过啦!小人岂敢撒谎?再说了,我就是把这只鸡赖下来,也不能归我。我何必偷一只鸡去讨好店主呢?”
吴思远问他:“你们今天买过鸡吗?”
伙计回答道:“一大早的,还没有。”
吴思远道:“好吧,那么把你们双方所有的鸡都带到这里来。”
伙计按吩咐做了,然后吴思远问那个伙计:“我问你,你们平时拿什么喂鸡呀?”
伙计道:“我们用的是谷子和米糠来喂鸡。”
吴思远又问那个乡下人:“你呢?用什么来喂鸡的?”
乡下人说:“我们乡下人哪有什么饲料啊?鸡都是自己在野外找东西吃的。”
吴思远下令把双方的鸡都杀了,剖开鸡腹检验。结果发现,乡下人的鸡肚子里都是一些青草、沙石之类的东西,而浦五房的鸡呢,大部分肚里都是些谷子、米糠,只有一只肚里也是青草、沙石,很明显的确有乡下人的一只鸡。
吴思远笑道:“这个案子破了。”
周知县见了,立刻变了脸色,厉声对伙计说:“现在事情搞明白了。你确实不是贪图一只鸡,而只是想欺负一个乡下人罢了。你刚才不是欺骗本官吗?好,我现在就关了你们的店铺。”
浦五房店主闻讯前来求情,朱传宗道:“算了,罚他们一下就算了。不必关了他们店铺。”让浦五房店主赔偿那个乡下人的损失之后,朱传宗带领着众人开始赶路了。
第四章 英雄救美
第二天,朱传宗到了广兴县,来到侯小兴的住所。广兴县知县听说了这事,也急忙前来侍候。
朱传宗亲自来到侯小兴的左邻右舍,打听情况。这些百姓都吞吞吐吐,神色慌张,可是都咬定侯小兴的夫人是十多年前就嫁到这里了。
朱传宗知道他们都是受了危胁,也不勉强,出了门的时候,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外面玩耍,便走上前去,道:“小兄弟,我向你打听个事情,你要是回答了,我就给你二文钱,让你买好吃的去。”
那孩子一向调皮,再说年纪小,并不知道什么好歹,笑道:“真的?看你样子,你是大官吗?你可不能说话不算数。”
朱传宗笑道:“当然啦!你看那家,他们家的媳妇时侯来的啊?为什么他们家没有孩子呢?”
小孩子笑道:“老侯家啊!他本来是个光棍,前三四年从外地才带来一个媳妇,要有孩子,也很小啊,不能出来和我玩啊!别的,我是不知道了,也不能乱说,我爹爹知道了会骂的。”
朱传宗让人给了小孩两文钱,对脸色惨白的周崇圣道:“周大人,这个孩子的话,可怎么说啊?看来还是小孩子能说真话,只要带几个孩子回去,这个案子就不难破了。”
周崇圣浑身冒汗,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周崇圣旁边的县丞道:“大人,根据我大梁国律法,十四岁以下的孩子所说的话,不能做为呈堂证供的。”
周崇圣一边擦汗,一边强笑道:“对,对。大人啊,小孩子的话做不了准,您一路行来,也辛苦了,不如我们去广兴县府衙歇息吧!”
朱传宗不理会他,看了一眼吴思远,吴思远道:“不错,小孩子除非情况特殊,的确不能当证人。”
朱传宗一脸失望,他没有查案的经验,可是吴思远似乎在考验他,也不给他出主意。这个案子该如何办呢?
朱传宗绞尽脑汁,没有想出别的办法,第二天,在周崇圣的催促下,打道回上庆县了。
回到上庆县府衙,朱传宗在屋里走来走去。拍着脑袋,道:“这可怎么办好?我不知道怎么查案,吴先生也不告诉我,他是有心考验我呢!可是有什么办法能查清楚案件呢?”
小郁掘起小嘴,眉毛一挑,道:“这有什么难办的?把证人抓起来,一阵毒打,看谁敢不说实话?”
朱传宗道:“不行。一来,吴先生觉得用刑的话,是没本事的人;二来,周县令那个坏蛋肯定不会答应,会说我屈打成招,上奏朝廷。这个案子就彻底的没法办下去了。”
小郁听了,也很泄气,道:“那怎么办?”
暖云道:“岳姑娘的母亲没死,却判他父亲杀妻……对了,我有主意了。”
朱传宗和小郁急忙道:“什么主意?”
暖云笑道:“滴血认亲。这个主意高明吧?”说完很是得意。
朱传宗在看书的时候看过这个法子,一听大喜,双手捏住住暖云的香腮,亲了她小嘴一下,道:“你真是聪明美丽的大美人。”然后兴奋地换官服,吩咐下人升堂。
周县令听闻朱传宗升堂,提审犯人,急忙前来,好在万一出错的时候补救。
朱传宗在大堂上道:“既然岳姑娘说她母亲没死,而大家却说那个妇人不是她母亲。不如来一场滴血认亲好了。这样事情就一清二楚了。”
周县令头上冒汗,连忙道:“大人,根据我们大梁国的律法,只有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或者证据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才能用滴血认亲来鉴别是不是血亲关系。”
朱传宗怒道:“你的意思是说本官用这个法子判案不对吗?”
周县令虽然不想得罪这个朝廷派来的钦查大人,可是拉拢巴结不了,只能硬顶了,道:“不错。即使是她们的血液相溶,这个证据也只能做为佐证,在有人证物证的情况下,也不能推翻原来的案子。何况鸡血也能和人血溶合,这个法子并不是可以完全信赖的。”
朱传宗本来以为可以破案了呢,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说法,兴奋之情立刻烟消云散了,气冲冲地便去了,连退堂两个字都免了。
朱传宗回到屋里生闷气,暖云和小郁知道了结果,急忙来安慰,暖云自责地道:“少爷,都是我不好,乱出主意。你别往心里去。”
小郁原本嫉妒,此刻高兴的成分倒多了几分,心里恨朱传宗不对她好,只是宠爱暖云,便道:“活该,你一向笨笨的,我才不信你能破案呢!”
小郁一向和朱传宗斗嘴,他也习惯了,不过却激起了雄心,转到小郁身前道:“好,我若是破了这个案子,你怎么谢我?”
小郁见他色咪咪的眼神,就知道他的鬼主意,偏起头,道:“你破了案,我用一个美人来谢你。”
朱传宗笑道:“好,这可是你说的。”
小郁笑道:“是呀,你破了案,岳小姐还不会谢你吗?”
朱传宗失望地道:“原来你是说她啊!我不干,我要你犒赏我。”
小郁道:“行啊,等下辈子吧!”
朱传宗大为气馁,心想:“要是小郁爹爹被人冤枉了,我去为他伸冤,她就会求我了。”朱传宗想到这里,觉得还是破案要紧,便派人请吴思远去书房相见。
朱传宗道:“先生,你看我想了许多的办法了,都没有效果,你给我提个醒吧!我也不强求你给我出主意。我年纪还小,经验很少,就像你杀鸡辨别鸡归谁的法子,我不懂,就不知道了啊!”
吴思远笑道:“不懂,慢慢学啊!这个案子,并不复杂,你都头疼,以后遇到更难的案子,你可怎么办好?我年纪大了,以后也不能总跟着你,少爷还是多用心吧!其实你反正也没什么事情,留在这里,看一下民情也是好的。”
朱传宗道:“先生教训的是。看来我还要努力。”
此后几天,朱传宗在上庆县调查案情,去了岳一鸣他们家原来的庭院,因为这个院子卖给了蔡家,便开始调查里面有没有违法的地方。
周知县被弄得焦头烂额,虽然他已经吩咐衙役们在这个其间用心做事,不要弄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可是很多门路就此被堵住,还要按时上班,衙役们也怨声载道。
这天,朱传宗在书房和吴思远聊天,正说着,周县令前来求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