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仙奇缘
那女子道:“呸,你才偷东西呢!你们当官的,都是小偷。不,都是盗贼。”
朱传宗道:“我是好人。当官的也不能一概而论啊!说说吧,你到底来这里干什么,说不定我能帮你呢!”
女子道:“原来你是想套我的底,怪不得不把我送牢里。不过我也没什么隐瞒的。我就是想让李东昌李大人能够沉冤昭雪。”
朱传宗奇道:“李东昌?不是新科进士即用知县吗?宁治省说他嫖娼宿妓,贪赃枉法,因此下狱治罪了。不过昨天左督御史王大人送上奏折,说李东昌是被冤枉的,因为山阳县冒领赈灾款,被他检举,所以官员们联手陷害他。案子不小,皇上震怒了。不过问起王大人,王大人支支吾吾,说不上来。回到都察院之后,王大人大怒,追问是谁把这个折子塞到他上奏给皇上的奏折里,似乎他还不了解这事呢!”
那女子高兴得跳起来,道:“我就是为了打探这事来的,今天终于知道了结果,事情办成了,就算死了也安心了。”
朱传宗道:“你为这事?”
那女子傲气地道:“不错,你知道那奏折哪里来的吗?是我和师父前日偷偷放进他的奏折里的。事情有了眉目,我放心了。你们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吧!”
朱传宗目瞪口呆,道:“还有这事?你们有冤情,可以直接来告状啊!为什么这么办呢?”
女子冷笑道:“官官相护,你以为有人会管吗?”
朱传宗一听,觉得也有道理,沉默了一会儿,道:“姑娘一身侠气,真是让我佩服,我们能交一个朋友吗?请问尊姓大名?”
女子道:“我叫水灵儿,不过我不和走狗做朋友,猪头。”
朱传宗颜面发红,道:“我叫朱同。”不过总算知道了眼前这位美女的名字,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水灵儿道:“事情你都知道了,你可以把我押起来了。”
朱传宗道:“天一亮,我就会放你的,你放心好了。我的确是为了帮你的,你说的案子,能不能和我说说,我说不定真能帮你呢!”
水灵儿轻蔑地道:“你?什么官啊?”见朱传宗吃得无比硕大,心想:“这家伙说不定真能帮忙呢!多一份希望总是好的,大不了我死了,也没什么怕的。”
朱传宗道:“我官小,但我认识大官啊!找机会帮你,说不定行呢!”
水灵儿道:“也是,就算白告诉你一遍,能怎么样?”便开始讲了起来。
原来黄河决口,宁治省淮安府山阳县一带首当其冲,沟壑相连,饥寒散亡的百姓很多。这景象如果不赶快设法补救,就会出大乱子,于是朝廷下诏,立即放赈,县仓里有粮食储备的就发粮食,无粮储存或不敷发放的,发给赈银,再设法去邻省购买调入。
可是山阳县知县王伸却觉得大发赈荒救济财的机会到了。把上面拨下来的五十万两银子都贪了下来,只拿出五千两去赈灾。
宁治省布政使胡铁按照常例,派出一批官员赴各地灾区检查救灾赈济工作,赴山阳县的官员,是新科进士李东昌。本来按官官相护官场上的老传统,所谓察视核验之类,都是走形式,要紧的是有钱大家拿,已吞进去的再吐出一些来就成。所以王伸并不着急,指派自己的师爷包治同李东昌的师爷赵大祥接触,准备送钱摆平这事。
哪知道李东昌到各乡巡视后,眼看灾民挣扎于濒死之际的惨状,十分震惊,回到县里再调集户册核对后,已发现了严重的贪冒情形,正打算拟呈文向省署举报。
王伸大惊,愿意拿出二十万两银子作为分赃。孰知李东昌性子耿直,决意要当清官,当即严词拒绝,还表示要把王伸行贿的事举报给布政使。
眼看李东昌即将回省,王伸发急了,想出一条毒计,他在李东昌酒里下了迷药,然后把他送到青楼,然后派人擒拿他,人赃俱获,就这样反把他治了罪。
朱传宗听了,大怒道:“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姑娘放心,我一定帮你把这事办了。”
至于朱传宗后面有什么离奇的经历,和美女水灵儿有什么感情纠葛,请关注下集。
第三部
第一章 官衙之事
朱传宗在都察院看文件看的入神,等他发觉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朱传宗索性不回家了,通宵达旦地看起文件。
朱传宗看了那些关于工程黑幕和拖欠劳工工钱的案件,发现真是触目惊心,种种不合理,非常嚣张的,无法无天的事情真是太多了。朱传宗越看越怒,正在这时候一个绝色的贼美人水灵儿闯了进来。
朱传宗震惊于她的美丽,救下她之后,听她说了前来的目的,里面包含了一个巨大的冤案,朱传宗听完之后,起了义愤之心,道:“水姑娘,既然你不是坏人,我会想办法放了你。你说的案子,我会尽力帮你的。”
水灵儿没有露出一丝感激的神情,平静地道:“我师父为了救我,牺牲了性命。我很感激她。可是她不知道,我是她的好徒儿,怎么会不和她一样,有济世救人的情怀呢?我们前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算死了,也总算没有白死。我既然敢来这里,早就把生死置于度外了。你要想打什么鬼主意,还是死了心的好,想从我嘴里套出什么话来,你是休想。”
朱传宗道:“你多心了。我是真心想帮你的。等天一亮我就放你走。”可是见她眼波明丽,皓齿嫣然,虽然一脸冰霜,可是不减妩媚,心中实是爱极,真舍不得她走。
朱传宗见水灵儿一副冷漠的样子,对他一点也不信任,忽然灵机一动,道:“我想起来了,听说皇上要派钦差大人去山阳县调查你说的案子,据说是派新来都察院的右佥督御史朱传宗朱大人。我和他有些交情,可能会跟他一起去查案呢!你既然知道内情,不如跟着我去帮朱大人查案,不正好合了你的心意了吗?”
水灵儿听了,叹气道:“什么朱传宗?我从来没听过朝中有这样的官,看来指望朝廷能调查这个案子,希望渺茫啊!难道我和师父白死了吗?”
朱传宗忙道:“怎么会呢?朱大人是个好官,他父亲是工部尚书,一向贤名在外,这下你放心了吧!有什么案子破不了呢?”
水灵儿美目白了朱传宗一眼,冷笑道:“原来是朱家的公子啊!你也姓朱,和他家有亲戚吧?你的靠山就是朱家吧!朱家富甲天下,权势又大,你有朱家做靠山,来头不小啊!你是什么官?也不是什么大官吧!否则哪里用得着你深夜办公!你是笔帖式吗?不过看你年纪这么轻,要不是有关系,也轮不到在都察院当差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哪里知道人间的疾苦,看来案子落到你们这些坏官手里,是指望不上了,原本我希望皇上听说了冤案,能派御史黄大人前去查案呢!那样李大人相许就能脱困,如今看来……”水灵儿叹起气来,一脸愁容。
朱传宗头一次当面听到有人说他朱家的坏话,心里很不高兴,见她语气咄咄逼人,连珠弹似的,更是气恼,欲待发怒,忽见水灵儿愁容满面,一幅楚楚可怜的模样,惹人怜爱,不由心疼,看得呆了,一呆之下,重话便说不出来,欲待解释,想起现在的身份,心里一盘算,便嗫嚅道:“我是……是六品笔帖式。朱大人破案如神,被老百姓叫为朱青天呢!他是个好官,我觉得他反而能帮你呢!再说,你说的朱家,听说仁义的很,可你怎么说的他们那么不堪呢?莫非你和朱家有什么仇恨吗?我看其中是有误解吧!”
水灵儿坦然道:“你是当官的,又是他们家亲戚,自然说朱家的好话。朱家听说的确是一向待人宽厚大方,可是朱佑继那些钱还不都是贪来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他自然不心疼,舍得乱花了。”
朱传宗吃了一惊,道:“朱尚书有你说的这么不堪吗?”朱传宗虽然是人中之杰,而且保留一点点神仙之智,可是但凡是人,总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自家人的毛病,总是看不出来,总往好的地方想。朱家如此奢华,朱传宗却从来没有怀疑过。
水灵儿冷笑道:“是……自然没有。如今天下土地涨价,房子非常贵,普通百姓穷其一生的积蓄才能买一所房子,甚至还买不起,这都是拜他所赐,你说他有什么不堪呢?”
水灵儿说的朱传宗闻所未闻,也不知道其中的深意,里面涉及到自家的亲人,只觉脑中混乱,他看那些工程的案子,只是以为他父亲被人蒙蔽,如今忽听有人说他父亲的坏话,隐约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不过也不是弄清楚的时候,转念笑道:“姑娘,你不为自身的安危着想,光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做什么?如果你真的想替李东昌伸冤,就听我的话,我保证能帮你。”
水灵儿呆了一会儿,打量了朱传宗一下,然后淡淡地道:“不用了,我看你不必费心机了,我不会受你骗的。人的命运多半由天意决定,我对李大人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就看他的命运了。原本指望朝廷能有人为他伸冤,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朱传宗见说不动她,想了想道:“你要想知道李东昌的案子,三天之后午时,我们在醉仙楼见面。”
水灵儿微点了一下头,心想:“难道他真的要放了我?这个胖子其貌不扬,武艺很强,看来朝廷里真的是藏龙卧虎,不能小视啊!”
原来水灵儿和她师父是一个专门反抗朝廷的教派——太上老君教中人。水灵儿是教主水封良的干女儿,后改姓的。
太上老君教信奉天上的神仙太上老君,表面的教义是清正,无为,公平,仁义,可内里却对抗官府,反对贪官。
山阳县遭受水灾,老百姓困苦不堪,山阳县知县王伸不仅不去救助,反而趁机发财,把朝廷派下来的银子拿到了自身的腰包,百姓居无所,食无粮,饿死了不少人,省里下来视察的官员李东昌看到这个情景,便想替百姓出头,但是被知县王伸陷害,太上老君教得知此事,眼见他是一个难得的好官,便想替李东昌伸冤,水灵儿和她师父叶飞飞便想出了偷偷投放奏折的妙主意,这个办法她们曾经用过一次。
如果要把替李东昌伸冤的状子按正常的手续投到都察院手里的话,那是一定没人理会的,当然就算正常的把状子投进去,也非送礼,寻人情不可。李东昌借公务之机,嫖娼纳妓之事,经由宁治省布政使胡铁核准,上报吏部,已经差不多算是铁案了,要想翻案几乎绝无可能。可是水灵儿和她师父叶飞飞偷偷潜进都察院,把替李东昌伸冤的状子塞在左督御史王仁上奏给皇上的奏折中,王仁一时不察,竟然中计。
都察院是朝廷机关重地,高墙大院,守卫森严,谁会想到能有人胆大包天,到这里打主意!所以都察院的护卫虽多,但一向疏于防备。加上水灵儿和叶飞飞会飞檐走壁的功夫,所以给二人轻而易举的便把事情办成了。
不过二人不知道内情,第二天晚上来打听结果,给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的护卫们发现了,叶飞飞为了让水灵儿逃走,不惜舍身救她,可惜还是不能成功。
二人落得这样的结果,也是倒霉。本来衙门里的办事效率极慢,左督御史王仁一下朝来,虽然大怒,晓得他的奏折出了差错,本以为是书吏们搞的鬼,或者是受人情所托,被人收买;或者是想害他或者嫁祸某人,所以找来心腹张师爷,问他这事的看法,看能不能悄悄找到做这个事情之人,省得以后再遭算计。
偏巧张师爷有个亲戚在宁治省当官,正是被二人偷放奏折的那个县官,这个县官被人这样愚弄,却不敢声张,只能有苦自己咽,这事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偏巧这张师爷就知道这事。
张师爷素来精明,寻思了屋中的所有官吏,似乎没人敢冒险做这样的事情,再说混到衙门中人,无一不是极聪明,会见风使舵,善于交际之人,谁也不会傻到冒险的。便把他的亲戚宁治省五谷县县官张占仓的这件丢脸的事情说了。大骂太上老君教的人胆大包天,竟敢戏弄朝廷的官员,对张占仓很是同情,说他很可怜等等,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便把他介绍给了御史大人知晓了,使御史大人起同病相怜之感,为以后给张占仓美言铺路。
王仁听了虽然半信半疑,但也吩咐守卫们严加防备,偏巧叶飞飞师徒二人便自投罗网了。当然这其中的内情水灵儿是万万想不到的。
这时天色已经渐明。朱传宗道:“我出去一下,等会有轿子送你出门,到时你就知道我没骗你了。可要记得三日之后我们的约定。”朱传宗一笑之后就出门去了。
朱传宗在外面变回原来的模样,去找守备千总万汉水,请他送水灵儿出门,否则外面守卫很严,出去很麻烦。
再说万汉水带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