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仙奇缘





  朱传宗在外面变回原来的模样,去找守备千总万汉水,请他送水灵儿出门,否则外面守卫很严,出去很麻烦。
  再说万汉水带领护卫们搜查了一夜,也没有头绪,击倒的那个贼人,身受重伤,只有出来的气,没有进去的气,眼看就活不成了,连夜找来的大夫,也摇头说是没救了。
  万汉水原本也没报太多希望,也不理会了。可是逃跑的那个贼人,就算是逃到天边,也该有个踪迹啊!可搜遍了都察院,也没瞧见人影,万汉水好不恼火。
  万汉水焦虑不已,忽然心想:“重伤的这个贼人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莫非逃跑的也是个女的?”
  万汉水一拍脑袋,骂了一声糊涂,想道:“我被那小妮子的外貌所迷惑了,以为那样一个千娇百媚的姑娘不可能是贼!外面传言朱传宗是个太监,怎么会和别的大人一样,在屋里安置一个姑娘呢!”
  万汉水想罢,忽然又一转念:“朱大人既然不喜欢女人,他怎么会包庇那女贼呢?是了,朱传宗不过不能人道,但还是可以喜欢女人啊!宫里那些太监,不也多半都有老婆嘛!”
  万汉水前思后想,把所有事情惦量了一遍,便寻思怎么去找朱传宗,从他口中套话出来。
  当官最要紧的是巴结上级,让领导开心,其余的仁义道德,是非对错,都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朱传宗虽然不是万汉水的顶头上司,但也是几位上司之一,万汉水绝不敢为了邀功,得罪他,那时就算最高的领导对他满意,但是朱传宗看不上他,处处给他小脚,那也是得不偿失的,所以万汉水决定还是探探口风再说。
  万汉水正琢磨寻什么借口去找朱传宗,忽然听手下说朱大人前来见他,不由大喜,连忙把朱传宗让进屋里,满脸堆笑,让人上茶。
  万汉水道:“大人忙于公务,昨天那么晚还没睡,今天又起的这么早,真是太辛苦了。”
  朱传宗道:“我年轻,身体好的很,有什么辛苦的。只是万大人一直在抓贼,辛苦的很,不知道结果如何了?”
  万汉水道:“禀大人,还有一个贼没有抓到,他藏在衙门里,诸位领导大人们很是危险啊!我正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呢!正想去请教大人。听那些护卫们说,跑掉的贼人似乎是个女人。”万汉水说完,拿眼睛偷看朱传宗。
  朱传宗聪明的很,岂会听不出他话中含义,心想:“糟糕,这小子知道水灵儿的事了。”沉吟了一会儿,道:“我看这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定是偷钱的小贼误入了咱们衙门,既然逃跑的贼人你们没找到,一定是逃出衙门了。也不必追究了,省得诸位领导知道了担心,你放跑了一个贼人,也有失职之处,反正这事只有我知道,不如不向上禀告了。出了什么问题,一切由我负责就是。你能抓到一个贼人,足见办事认真负责,我会和领导们汇报的,给你请功。”
  万汉水一听,连忙点头称是,心想:“朱大人为了那女人,可真是费心费力啊!”笑道:“大人想的真周到,如此小的就从命了。多谢大人关照。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吗?”
  朱传宗笑道:“也没什么事,只是我的贴身丫头……”小声在万汉水耳边道:“就是昨晚你见到的那个,请你送他出衙门。不要让旁人看到。你也知道,衙门里有女眷,可是犯法的。一切拜托你了。”
  万汉水这种事办的多了,哪个当官的不这样?不过像朱传宗这样的都察院的第五号领导,出入谁敢盘查啊?他这样请他帮忙,不自己亲自去,把自己的丑事,或者说是把柄露在他面前,有些奇怪。
  万汉水忽然有了知遇之感,心里感激涕零,觉得眼前的少年也不是什么年少无知了,激动地道:“大人如此信任小人,小人一定把事情办好。只是不知道大人要送她去什么地方呢?”
  朱传宗道:“送到外面就好了,其余的你听她吩咐就是。”忽然心里一动,心想:“水姑娘万一不信任我,以后不找我怎么办?那以后就永远见不到她了!”想起她的绝世容光,可是舍不得,嘴上便道:“先慢着,让我想想要不要派人跟踪她。”
  万汉水一呆,随即笑道:“大人果然英明,原来您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啊!这两个太上老君教的人如此嚣张,必定有同伙,要是知道了她们的老巢,那才是大功一件啊!”
  朱传宗一呆,道:“什么太上老君教?”
  万汉水扬扬得意,道:“原来大人不知道她们的底细。这两个人是太上老君教的人,否则一般的盗贼哪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到衙门来作案?这太上老君教的教徒有几万人,绵延五六个省,专门和朝廷作对,胆子大着呢!您要是抓到他们的头目,功劳可就大啦!”
  朱传宗头一次听说还有什么太上老君教,他在天上保留的一点点记忆,就是关于紫纱仙子的事,还有一些乱七八糟毫无用处的什么修炼的口诀,而太上老君更是让他不能忘记,太上老君帮他保留一些凡人不该有的记忆,让他不像行尸走肉一样的活着,可以说是他的大恩人。既然凡间有他的信徒,那是一定要帮的。即使是坏人,也要让他们改过自新,何况像水灵儿这样的人儿,又怎么是坏人呢?
  万汉水见朱传宗不说话,看他的脸色,以为他是舍不得那个美人,便道:“大人,还是派人跟踪好了,知道了老巢,那位姑娘就可以放了。要是这么美的姑娘坐牢,那可就太可惜了。大人好好的教育她,她改过自新,也说不定呢!”
  朱传宗不答他的话,反问道:“你们抓到的那个贼呢?”
  万汉水道:“大夫说了,内腹受伤,活不成了。不知道现在死了没有。”一个属下出去问了问,回来道:“那个贼人还有一口气,反正活不成了,要不要帮她一下,给她一刀,省得麻烦。”
  朱传宗道:“不用,你让医生全力延续她的命,拿我的帖子,去太医院请张朝中大夫来救他,然后把她送到我府里,就算是尸体,也要送去。”那人急忙领命去了。
  朱传宗对一脸疑惑的万汉水道:“你们不必派人跟踪水姑娘,免得打草惊蛇。路上你们随口说起这个受伤的贼,就说人还没死,交给一个叫朱同的大人救治去了。”
  万汉水恍然大悟,道:“大人聪明过人,属下真是佩服的很。难怪外面传言大人少年英雄,破案如神,果不其然啊!”一些马屁话说了不少。
  事情办完之后,朱传宗因为一夜没睡,第二天又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便回府休息。
  到了家中,华采云派仆人请他过去,朱传宗以为一夜未归,她是嫉妒吃醋,要教训他呢!华采云于他是亦妻亦嫂,关系非比寻常,而且她掌管家务,算是一家之内主,正该管他,朱传宗虽然不害怕,但有些担心,所以一进门就道:“嫂子,我是因为公务在身,所以昨晚没回家,你可不能冤枉我。”
  华采云噗嗤一笑,道:“看你的样子,又是焦急又是委屈,真好笑。你已经是大人了,又是朝廷命官,有自己的自由啦!只要在外面不过分,我也懒的管你。找你来是因为正经事。江淮省路同府知府伍正派人送来了很多的礼物,这里是他的信笺,大大的赞扬你呢!虽然他是来巴结你的,但是夸奖你的话,倒也很贴切,看来官场中没有笨人啊!至于这些礼物呢!老爷说这是你的事情,收不收下,让你自己来处理。”
  朱传宗一怔,道:“不收,绝不能收。这小子是个贪官,早晚有机会我会收拾他的,怎么能要他的脏东西呢?”
  华采云道:“随你的便吧!咱们家有的是银子,也不必你赚钱,最好不要收礼。老爷也这么说。听他和我说话的意思,是让你一心好好当官,千万不能贪赃枉法,咱们家不需要你来赚钱。只要你能平平安安当官,往上攀就好了。”
  朱传宗心里感激,道:“父亲真这么说的?我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我会努力做官,做个好官。只是嫂子用的这个攀字,可有点怪。”
  华采云笑道:“当官最要紧就是攀关系,走门路,看来你还年轻,不懂得这些,老爷也是为这个担心你。老爷说你年轻,办事急躁,让你千万注意,不要为了什么正义啊,百姓的安危福利强出头,得罪官场上的人。为朝廷和百姓做事是对的,但是不能不顾自己,要量力而行。他年轻的时候也像你一样疾恶如仇,反而把事情办糟糕了,吃了许多亏,你现在人聪明多了,一定能够明白老爷话里的意思。”
  朱传宗心里如被淋了一盆冷水,哪里有心思思索他父亲说这些话的含义,只是觉得他父亲公正高大的形象一下没有了,对他父亲的好感也没了不少,皱眉道:“疾恶如仇难道不好吗?这也是错误?”
  华采云噗嗤笑道:“老爷说你不会听他的,果然这样。不过年轻人闯一闯也好,只要你不是犯了天大的案子,咱们家还是能保住你的。等你碰壁了,吃苦头了,你就会明白了。你好自为之吧!”
  第二章 办案之始
  朱传宗回到家里,听他嫂子华采云一番交谈,听她说话的意思,她和父亲都觉得当官要紧的就是往上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老百姓,否则的话,似乎就要冒很大风险,不由气恼。当面也不好和她辩解,回到房中闷闷不乐,也不说话,只是往床上一躺,心想:“难怪水姑娘说我们家富则富矣,就是缺少良心,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
  朱传宗脸色难看,暖云和小郁见他一夜未归,回来也不高兴,互相对视一眼,暖云端来茶水,小心翼翼地道:“少爷,怎么了?衙门里有什么事情不开心吗?你新到都察院,还没有熟悉公务,凡事就算不怎么懂,也没有什么奇怪的。犯不上生气啊!”二女问了朱传宗的随从王大牛等人,知道朱传宗昨晚是在衙门办公。
  朱传宗道:“不是你想的那样。暖云,你说,如果我一心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着想,这样不对吗?为什么他们都阻止我呢?”
  暖云素来对这些事情不留心,哪里懂得,不由沉吟起来,不知道怎么回答。小郁却冷笑道:“对啊,少爷是什么人啊?少爷可是做大事的人。你可是天下穷苦百姓的大救星啊!为了天下的百姓,可是不惜声名毁誉,不惜身家性命的!要是没有你,天下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呢!可和那些个沽名钓誉之徒不可同日而语!”
  小郁语带讽刺,嘲笑他自以为是,朱传宗心里一震,一股热血涌上心头,心想:“小郁说的对,我办案子瞻前顾后,哪里是为了正义和公理,还不都是顾念自己多些。吴先生是久混官场之人,自然有官场的习气,所以做起事来婆婆妈妈,一点也不痛快,纵容了许多的恶徒,我以后说什么也不带上他了。我要把那些贪官都杀个干净。皇上一直说要整肃风气,他最痛恨腐败了,这毕竟是他家的天下,我便不信,如果我为了他汤家的江山,他会不支持我?我既然一心要做大事,怎么能处处顾忌,处处为自己打算呢?”朱传宗想罢,哈哈大笑,道:“小郁说的好,我不该自以为是,做了一点点的好事,就自以为是大救星。我明白了。睡觉。”说完倒头便睡。他决心不管别人怎么想,只一心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至于声名毁誉,只要无愧于心,别人的想法还在乎什么呢?决心一定,心里安稳,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日,朱传宗起的很早,准备奏折,然后上朝,明宗皇帝和众大臣处理了一些事务之后,明宗皇帝汤平便问起左督御史王仁关于李东昌的案子。
  王仁前日下朝之后,早就想好了说词。而且因为这个案子涉及的是宁治省布政使胡铁,他是封疆大吏,在朝中有许多好友,那些官员连忙动用关系来为他活动说情,王仁本来就不想惹这个烫手的山芋,正好做随水人情,其中一些官员还是原来没有交情的,这回可以联络上了,以后有了交道,就可以一起办些事情了。看来坏事变成了好事了。
  王仁出列跪在殿前,正想说原来那个奏折是扑风捉影,如今已经调查清楚了,李东昌确实是人品败坏,在公务期间纳妓,丢读书人的脸,丢朝廷的脸,要重重的责罚。可还没等说话,忽听一人跪在他身后,道:“皇上,这个案子臣比王大人清楚一些,的确外面有传言李东昌是个大大的清官。山阳县因为冒领赈灾的公款,被李东昌发现,他们买通李东昌不成,因此便设计陷害。王大人听到这种说法,不知其中的真伪,很是为难。臣想,不如派臣去山阳县走一遭,事情不就水落石出了吗?”
  王仁心里一震,他从来没见过这么胆大妄为的下属官员,不经过他同意,便私自向皇上上折子。不过他老奸巨滑,表面可是笑呵呵的,道:“皇上明鉴,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