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仙奇缘
一条腿支在轿子的轿把上,引得路人不断地侧目。这像什么话?还有,我前几日路过一个衙门口,只见一个胖衙役站在大门口,敞着怀,露出白花花的胸脯,在白花花的胸脯上,一个很粗的金链子闪着明晃晃的光,那个衙役的脸上挂着不可一世的笑容,特别像称霸一方的土匪,让人看了心里极不舒服。还有几个衙役穿着官服,但不戴帽子,扣子也不叩,在大街上摇摇晃晃地走着,不时还相互嘻戏,闻着一股酒气,极不雅观。衙役这样的形象,老百姓心里难道不反感?我看了都想打。我要是他们的上司,非开除他们不可。我都这么想,老百姓自然不会对衙役有什么好印象,遇到与衙役发生的矛盾,肯定会不服,难免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朱传宗道:“是啊,谁也不想违法打人杀人的,都是官逼民反啊!不过你我一见如故,我就冒昧问一句,大哥是干什么的?莫非真是那些衙役说的做无本买卖的人不成?”
王鼎立笑道:“你说说我是干什么的?”
水灵儿道:“你就是不说,我也知道你干大事的人。你气势威严很像是当官的,又有富贵气,但是杀气太重,所以我猜你是大商人,但是背地里有大买卖。是也不是?”
王鼎立微笑道:“算是吧!姑娘猜得差不太多。”
几人边喝边聊,畅谈时政,渐渐越谈越欢。王鼎立特别能喝酒,酒到杯干,朱传宗原本喝了十多杯,便喝不下去了,可是遇到知己,见王鼎立面不改色,喝的痛快,也不忍心破坏气氛,便勉强喝着。
不过他酒喝多了,肚子一难受,便觉一股气流流出,,带着酒气流遍变全身,身子越来越粗,可是脑筋不仅清楚,肚子也能装下更多的酒了。
朱传宗大喜,便开怀畅饮起来。
王鼎立见朱传宗酒下肚之后,浑身体形渐大,可是酒到杯干,暗暗称奇,他酒量宏大,从未遇到过对手,便和他暗自较量了起来。最后二人都喝了几坛。
最后王鼎立道:“小兄弟,今日真是喝得痛快,我已经酒足了。遇到你这样的朋友,真是生平幸事。”
朱传宗道:“既然你我投缘,索性我便告诉你吧!我是朝廷命官。”
王鼎立笑道:“你既然是当官的,可知道做官之道?”
朱传宗道:“什么做官之道?”
王鼎立慢慢道:“苦干实干,做给天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任劳任怨,吃亏挨累;负责尽职,必遭指责。会捧会拍,杰出贡献;不拍不吹,狗屁一堆。为做好事,升迁耽误;推拖栽赃,前途可期。频频建功,打入冷宫;吃喝玩乐,特别提拔。会钻会溜,考绩特优;奉公守法,做牛做马。这就是做官的决窍。”
朱传宗哈哈大笑,道:“大哥果然精通此道,要是做官,一定能当大官。”
王鼎立叹道:“可惜我虽然知道,但是要我卑躬曲膝的去奉承那些小人,我可做不来啊!还不如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来的痛快。”
朱传宗拍手道:“说的好,我们虽然知道,但是做不来。不过当官的也可以做好官啊!一样有出头之日。大哥,你是走黑道之人,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啊!不如跟着我,除暴安良,为民除害。”
王鼎立道:“这个……我是自由惯了的人,不想受约束。”
朱传宗道:“你是不相信小弟吗?我可是大大的好官。不信你问问水姑娘,她是专门和坏官做对的。既然肯和我在一起,定然我是好官。”
水灵儿道:“你虽然是好官,可是就怕做不长久,你看哪个好官不是受排挤的?”
王鼎立道:“水姑娘有见识。兄弟,我其实背地里在五谷县见过你的。你真的是一个好官。像你这样出京的好官,我生平仅见!否则我也不会和你一起喝酒。”
朱传宗喜道:“原来如此!”
水灵儿一怔,道:“怪不得你不理我,却和朱大哥喝酒!”
王鼎立道:“我是有要事在身,时间不容许。不过错过结识朱兄弟的机会,以后恐怕就没机缘了,所以才来的。”
朱传宗不由得意,道:“多谢看重。”
王鼎立趁着酒意,道:“大梁国的赋税很多,有什么户口税、人头税、房产税、铺户税、契税……名目繁多,此外,还有‘捐’,讲白了就是摊派,就是勒索。衙门里有工程要摊派,礼房修建校舍要摊派,工房督修城垣要摊派,粮房库房起造仓囤要摊派,最厉害的就是孝敬上面来的钱差。去年的钦差来省里视察,去城隍庙行香时发誓赌咒,决不拿宁治省百姓一文钱。可是马上就有‘茶果银’送上来了,说这是老规矩,不可破了老例啊!结果钦差还是收了。可是像你这样的一点都不贪财,一点面子都给地方官的人真是少有。难道你跟着的钦差大人朱传宗真的不许你们收钱?还是另有交待?”
朱传宗道:“他是个清官,可不许我贪财。他要办大事,要整顿官场风气呢!我跟着他,绝对不会有事的。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你不如跟我一起来帮他吧!”
王鼎立道:“你也姓朱,看来和他是同宗。他家富甲天下,自然现在是不收钱财,只是一心为名了,也不奇怪。不过你自己可要小心,别给他当替罪羊。”
朱传宗听见说他,心里颇不高兴,又不能辩白,正郁闷之时,王鼎立道:“在下和你一面之交,但深逾几十年的朋友,我想和你结为金兰,未知你允许不允许在下攀交?你要是嫌弃我的出身草莽,我也不勉强你。”
朱传宗对王鼎立早生敬爱,再说他家只有他一个人,他亲大哥早就夭亡,正觉孤单,闻言一跃而起,深深一揖,口中便道:“小弟朱同,先为大哥见礼。”
王鼎立欣喜不已,让酒楼准备香案,二人插血为盟,仪式虽然简单,但气氛肃穆隆重。二人叙年论庚,然后一起跪下,道:“青天为鉴,日月为盟,王鼎立,朱同今日在此结为异性兄弟,从此以后荣辱与共,祸福同享,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若违此誓,天人共戮!”
王鼎立三十二岁,比朱传宗大了十多岁,自然是大哥。
王鼎立从怀中拿出一个玉牌递给朱传宗,道:“二弟,这是我的的虎牌,哥哥身上没有什么见面礼好相送的,这块牌子就当作大哥我给你的礼物吧!上面是我的名字王鼎立。如果你有事情,请到宁治省首府广府来找我,这是我家的地址,你记下来!无论你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一定要记得找我。当然,我也会时刻留心你的行踪,不过就怕一时照顾不到。哈哈,万一你要是送命了,我岂不是也要跟着去死了?”
水灵儿道:“好晦气,什么死不死的。原本我在嫉妒,也想和你们结拜,不过听你刚才这么说,幸好没和你们结拜!”
王鼎立笑道:“结拜什么,你当了我的弟媳妇,大家不就是一家人了嘛!”
朱传宗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张着嘴傻笑道:“那是,那是。”
水灵儿脸一红,嗔道:“你才有了大哥,就合伙欺负我,不理你们了。”
朱传宗忙道:“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王鼎立笑道:“好啦!时间也不早了,我还要赶路。耽搁不得。”
朱传宗道:“大哥,你喝了那么多的酒,可要小心!”
王鼎立道:“你比我喝的少……少吗?让我小心,是说我不能喝吗?我先走了,后会……有期!”踉踉跄跄的便走。
朱传宗握着玉牌,心中一阵激动,大哥送他玉牌,他还没送人家什么呢?他身上宝贝倒不少,可都是嫂子姐姐送他的情物。想了半天竟然无物可送,弄得将脸都憋红了,道:“大哥别走!”
王鼎立摆摆手,道:“以后……还会见面的。你不必着急。”
水灵儿冰雪聪明,道:“你知道他家的地址,还怕送不了礼物吗?”
说话之间,王鼎立被他身边两个兄弟搀扶着去了。
朱传宗目送着王鼎立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为止。
第九章 县城百态
越往灾区,衣衫褴褛的人越多。因为朱传宗和水灵儿等人走的是官道,所以只是从一些逃荒的人口中知道灾情如何严重,因为官道是交通发达的地方,能够乞讨到吃的,再说有衙门清理,并没有看见有饿死的人。众人早行晚息,这日众人终于来到了山阳县。
朱传宗为了防备有人认识他,想起大哥王鼎立,便沾了黑胡子,打扮成三十多岁的样子。他家财万贯,对于珠宝之类见的多了,所以对这方面自然有些精通,便装做是珠宝商人。
几人先找到一个官衙旁边的来福客栈住下。安排停当之后,再做他想。
俗语说:衙前自古好景观。一个府县衙署,必然是城市的中心地带,又被众多商家众星捧月般地环绕着,少不了种种繁华景象。这里宾馆林立,酒楼喧哗,吃喝玩一条龙自不在话下;而茶馆里又挤满了各色人等,来打探消息的来提供消息的写状纸的谈交易的,不一而足。
这里也是药铺大发利市的地方,惟一的公立医院就在旁边,医院就医,药铺买药,相得宜彰,更加上衙门里开庭审案打板子之类,总少不了带旺一些药铺的生意;钱庄当铺之类自然也不能缺。所以说,衙前地带遍地是金,不是有非常关系的人,店都开不到这儿来!
朱传宗和水灵儿休息了一阵,吃过饭,便来到一个茶馆打听消息。
二人找了一处人多的地方,搬了一个凳子挤下了,听那些人聊天。
一个中年人道:“各位听说一个农民拿着菜刀去衙门讨债,最后被衙役们砍死的事了吗?”
旁边的人道:“听说了,这些衙役也真狠毒。你说如果朝廷不腐败,如果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哪可能会有这种情况?”
另一个人道:“那些官老爷们经常说对待我们老百姓像对待父母子女一样,可是这些所谓的大人们要是象一个农民一样忠于自己的工作,那我们的社会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采用极端的办法只能说百姓已经对衙门失去信心。”
一个年轻人道:“我操,换成我的话,谁欠我银子,我也不会找衙门这类只服务贵族阶级的狗子们,因为根本就没有用,我才不相信现在的社会还有公平的存在。不相信衙役还有良心!我就直接用刀把欠我钱的人砍死。”
众人议论道:“是啊,那些欠债不还的人,那些在其位不某其政的人,那些为虎作伥的人,那些所谓的百姓的父母官的人,才是死有余辜的!都该凌迟处死的!”
茶馆的老板这时忙道:“各位,小声一点。莫谈国事!”
众人这才住口,一会儿,一人道:“咱们这里天气炎热干旱,闹了灾荒,咱们县的报纸上说是百年难遇的大旱,听说乡下饿死了不少人。人心惶惶的。很多农民涌到了城里,又被赶回去了。”
一人冷笑道:“自然了,这种情况,官员一定要出来说话,肯定要说这是百年不遇的大旱天灾,既然是百年难遇的天灾,就肯定不是人祸,那么大家也就只好怨天,无须怨人,毕竟这不是人力所为的。”
另一人道:“是啊!这就是人力所不能抗拒的嘛!死老百姓就乖乖的等死好了。”
还有一人道:“这就是当官的所谓为形势定调,以稳定民心。还有个别的官员,更加重了语气,说这是咱们山阳县有史以来,最罕见的大旱,也不知道这个有史以来,是怎么得来的”。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笑完之后,一人道:“本来粮食涨价,现在又降下来了。听衙门里当差的人说,朝廷要派钦差下来调查李大人的案子?你们可听说了?”
一人嗤笑道:“这事早就传遍了,你才知道?说起来这李大人,他可真够可怜的。一个好官,就是斗不过贪官。不过咱们的县太爷王伸也够狠毒的了,听说他要揭发他贪污赈灾银子,就立马陷害他,把他逮捕,咱们这位爷真是干大事的料啊!”
一人道:“那是,王伸才来咱们县二年,就干出了不少的政绩,就等着升官做知府了,可惜倒霉,碰到了李大人这样的少见的清官。眼看不仅升不了官,还要丢官,搁谁谁不急啊!”
一个人插话道:“说起这个好官,我倒想起来了,我听人说临近的曲衡县的知县陶勉自可是个好官,他们县临近咱们县,也着灾了,可是他们县早有预防,损失没那么大,而且人家把朝廷救济粮都借贷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度饥荒,以后再还欠。”
一个人道:“这招高明,有借有还,百姓在领用粮食时尽量把数额压低到能够活命就行,也用不了多少粮食。”
那人道:“我话还没说完呢!还有就是领取救济粮的人,不还也可以,就是要参加水利建设,干活吃饭。这一来人家县不仅没白白浪费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