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仙
亭内石壁有《舞鹤赋》行书刻石一块,面朝东北,长方形,通高二点四米,宽约三米,上有巨樟覆盖,其前构筑石栏,面临西湖。碑文取自南北朝鲍照作的《舞鹤赋》,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鹤的美丽动人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能。字迹还是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杭州时,至此临摹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迹所书,字体圆劲透逸,布局疏朗匀称。碑上还有“康熙御笔之宝”、“万岁作暇”等三印。
方慕南站在这块刻有《舞鹤赋》的石碑前,看了眼旁边的白鹤仙子白羽裳,张口念道:“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音。澘日域以回骛,穷天步而高寻……”
方慕南吟诵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颇有感染人心之魅力。白羽裳耳闻着,一时恍惚间,竟似看到了孤山霁雪,寒梅盛放,一座古亭中,一人放飞白鹤,鹤声清鸣,鹤舞翩跹。
方慕南的这番吟诵,不啻于他去年在湖畔居弹奏的那曲《流水》,更还有胜之。以情御音,以音共情,虽未有器乐,吟诵亦可代之。连白羽裳都不由一时恍惚,看到了异景,旁边凡听到方慕南吟诵的游人自更是被带入其中,沉醉其间。
全文四百六十六字,吟罢,方慕南含笑看着白羽裳,故作幽然地叹道:“可惜,不能见你鹤舞翩跹”摇头又念了《舞鹤赋》的一句,“引员吭之纤婉,顿修趾之洪姱。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
“只要你想,你会看到的”白羽裳看着方慕南,目光闪动。
方慕南刚才的吟诵并未施展多少法力,更多是以情胜,法门巧妙,是以连她也未察觉,故而也未作防备。等到察觉时,却已然为他情音所感。好在,方慕南并无恶意,但却也已让她心起波澜,不敢小觑。
“走吧”趁着游人们还未回过神来,方慕南转身走出放鹤亭。
白羽裳跟着走出,待两人走远,游人们方才渐渐回过神来,有人大叹道:“人家这才是真正的朗诵家这才叫境界”
众人附和,目光搜寻,却已不见了方才吟诵之人,皆是叹惜,又驻足回味,互相谈论。
放鹤亭东有两株高可参天的大树,浓荫之下,便是林逋的墓庐。墓亦草草,环石围砌,青草封顶,惟四下梅花拥卫,鹤冢相伴,至死也不失风雅。这一带乃是西湖孤山赏梅胜地,左右已广植腊梅,一直延伸到西泠桥堍。每到严冬早春,寒梅怒放,清香四溢,成为一片香雪海。可惜时过景变,现已是阳春三月。但众人在方慕南的吟诵声中,却都“赏”了回梅,还“看”到了鹤舞。
莲池松舍同海霞西爽一样,也与李卫有关。乃雍正五年,李卫任浙江巡抚时,以马公祠改建尼庵,仍祀嘉泽龙王像,以存旧迹。旁有白莲池,谓之“莲池松舍”
其实不止这两景,清代的西湖十八景中,有一半的景致都与李卫有关,更有不少是李卫所建。不过,今也多已不存。也实在是这些景致多为凑数,没有什么值得称道处,不能留为经典,故而大多被淘汰掉了。乾隆时的二十四景也只是在这十八景的基础上加了六景,也只是为了数多,没有什么经典。
莲池松舍今也早已不存,方慕南与白羽裳在孤山上基本就游了一个梅林归鹤,便转向孤山另一端与白堤相接处的平湖秋月。非是月夜,这一景也没什么好看处,略略看罢,便往断桥残雪,此景亦然。
第五十六章柳浪闻莺万松缘
第五十六章柳浪闻莺万松缘
离开断桥残雪后,方慕南带白羽裳往下一处景点宝石流霞,这也是八五年的西湖新十景之一,位于建有保俶塔的宝石山,有诗赞曰:“保俶清秀草木深,汲取日月精华魂。葛洪抱朴炼仙药,宝石流霞满乾坤。”
宝石山便位于葛岭的东面,与葛岭是连成一体的,故而葛岭亦可算在宝石流霞这一景内。不过葛岭上却也有元代钱塘十景之一的葛岭朝暾,葛岭之巅,传为葛洪炼丹并在此吸日月精华修炼的初阳台,乃是清晨观日出的好地方。而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在此还能见到日月同辉的奇景。
方慕南目前与小青所居住的西湖畔的居所,便是位于这宝石山下的一座小区,叫做宝石新村。这个地址,白羽裳也是早就知道的。当初她在网上跟方慕南说要来杭州时,方慕南便把他在杭州的住址、电话等信息全都告知了。
方慕南过家门而不入,带着白羽裳绕过宝石新村往宝石山。宝石山脚下有一家森林酒吧,方慕南带着白羽裳在此停下稍歇,喝了点饮料,然后将自行车寄存于此,与白羽裳徒步登山。
宝石山高只有七十八米,山体属火成岩,含有氧化铁,呈赭红色,在日光映照下,如流霞缤纷,熠熠闪光,尤其是朝阳或落日霞光洒沐之时,更分外耀目璀璨,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奕奕生辉,故而被叫作宝石山,这一景也称为“宝石流霞”。
西湖的南北西都处于山岭的包围之中,群山峻岭环绕着美丽的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葛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星捧月一样,捧着西湖这颗江南明珠。
这些山都是同一时期的造山运动中由火山喷发所形成,山体的主要结构都是属火成岩中的火山凝灰岩所构成。但宝石山与葛岭一带的山岩更加突显这一特性,故才有宝石流霞的美誉。
宝石山巅为观赏西湖全景的胜地之一,有许多历代名胜古迹留存,最著名的自然是宝石山的标志性建筑保俶塔,其它还有屯霞石、落星石、秦皇缆船石、来凤亭、川正洞、蹬开岭等。其中来凤亭亦是清雍正年间李卫所建,且也是清代的西湖十八景之一,名目叫做宝石凤亭,现在这一景自为宝石流霞所覆盖,成为了宝石流霞的一部分。
因时间不够,方慕南只带白羽裳游览了宝石山,没有继续登葛岭,还有葛岭另一端的栖霞岭。在栖霞岭上也有好几处景致,有清代西湖十八景中的湖山春社、有乾隆时西湖二十四景中的黄龙积翠。黄龙积翠这一景,也即是八五年西湖新十景中的黄龙吐翠,两者重叠,现黄龙积翠自也被黄龙吐翠所覆盖替代。最后,还有零七版西湖新十景中的岳墓栖霞。
下了宝石山,于森林酒吧取了寄存的自行车后,方慕南便打算直往柳浪闻莺。可这一段路太长,他却不愿骑车,便寻雇了一辆小客货,将他和白羽裳连人带自行车一起拉往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五,位于西湖东南岸,古杭城清波门外。在南宋时,此处乃是皇家的御花园,称作聚景园。作为皇室园林,那时的聚景园便范围极广,南起清波门外,北至涌金门下,东倚城垣,西临西湖水面,还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若干洲渚如柳洲等。
南宋灭亡后,这一座南宋皇室的御花园也被蒙元铁骑踏破,更被辟为随蒙元铁骑南下迁居杭州的回民墓地,使这一座聚景园成为了散景园。其中段之地,荒芜淤塞成为一片七零八落的沼泽水塘,其北部地段原有的灵芝寺、显应观等显赫堂皇的寺庙观宇,也随园景一起难逃厄运。到明代中叶时,当年蔚然大观的柳浪闻莺胜景,只剩下了柳浪桥、华光亭这两处破旧陈迹。
清初,更是一派凄凉景象,直到清中期才逐步恢复柳浪闻莺旧景。但清末又战火纷飞,惨遭劫难。到建国时,柳浪闻莺仅存景名碑、石碑坊和沙朴老树各一,钱王祠旧屋一座以及祠前方塘两口。附近居民干脆称这里为坟山窠。
建国后,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开发和建设,如今柳浪闻莺已成为了一座占地二十一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玉兰、梅花、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西湖浓妆淡抹的观景佳地,与花港观鱼隔湖相望。
方慕南与白羽裳在柳浪闻莺公园前下车后,仍骑自行车前往游园。柳浪闻莺虽扩建、改建许多,但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的主景与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了许多各色柳树。
低垂青丝,如少女想着心事的是垂柳;柳丝纤细,风中飘动似贵妃醉酒的,为醉柳;枝叶繁茂,树头若如狮头的是狮柳;远眺象少女湖水旁浣纱漂丝的,则叫浣纱柳。品种繁多,不可胜数。百柳成行,千柳成烟,细柳丝绦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正是“柳浪闻莺”之名的由来。
景区之一的闻莺馆不远处,置有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蓄养各色莺鸟,营造出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正是阳春三月时,连片的绿柳拂动如涛,万树柳丝迎风飘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汹涌。临水眺望,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柳浪闻莺北,西湖博物馆旁边有零三年复建的钱王祠,与岳王庙隔西湖相望,这也是零七西湖新十景之一的钱祠表忠。游完柳浪闻莺出来后,方慕南也带白羽裳去随便看了看,不过忠就不必表了。
从钱王祠出来,已是下午四点多近五点。方慕南估算了下时间,带白羽裳去游零七新西湖十景的万松书缘。万松书缘便是指建于凤凰山北万松岭上的万松书院,明代开创心学一派的大儒王阳明曾在此讲学。此书院乃是明清时浙江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更是许多知名文人的汇聚之地。王守仁、齐召南、秦瀛、袁枚……这些当年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和才子,由此也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在民间,很早就有梁山伯和祝英台是结伴就读于万松岭上的传说,万松书院因而也被称作“粱祝书院”。因为这个著名的爱情故事,故而零七年西湖新十景评选时孕情含意地叫它“万松书缘”。
其实万松书院创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取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称作“万松书院”。创建年代晚于梁祝故事发生年代的近千年,但也不能阻挡人们把这美丽传说附会于此。其实不管有没有,真的还是假的,只要联系起来了,那就能作为旅游宣传的卖点。反正只是传说,游人们哪还考证这个。
由书成缘,因缘成书,便因为这个传说,以至今天的万松书院,演变成了青年男女们寻觅良缘的好地方,四时假日,游人如织,属结伴的青年男女最多。陌上花开之时,踏青履痕之间,那一双双、一对对,叫人羡慕美好姻缘。
方慕南与白羽裳也夹在这成双成对的游人中,看去与别的青年男女们并无分别。而因白羽裳的美丽,还让方慕南得来颇为不少的艳羡目光。
被这成双成对的氛围所感,方慕南瞧了白羽裳一眼,大着胆子牵住了白羽裳的手。只觉触感柔软滑嫩,有如凝脂,又有如细羽。白羽裳微一僵后,轻轻挣了一下没有挣脱,便也任由他牵着了。
现在的万松书院也是近年重新建成的,由九九年起,历经三年,于零二年十月方才建成向游人开放。重建后的万松书院,占地约六万平方米,是西湖周围惟一以书院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公园。
书院的主体建筑有仰圣门、明道堂、大成殿、毓秀阁等。在中轴线上,学斋、御碑亭等分列两侧,其他的亭台楼阁则依据自然山势,星罗点缀。书院内嘉花茂树,修篁奇石,交布其间,周围苍松掩映,小溪潺潺,遥可望雷峰夕照、宝石流霞,近可听松涛泉流、虫鸟和韵。
其中毓秀阁原为接待各地访问学者的处所,现辟有“梁祝书房”,展现梁祝当年刻苦攻读、促膝并肩两无猜的场景。明道堂为书院讲堂,陈设展示中国历代科举文化。大成殿为祭祀孔子处,设有“孔子行教图”壁画。
作为一个向游人开放的收费公园,重建后的万松书院设置了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两条文化主线。明为“明清知名学府”、暗为“梁祝爱情之地”,中轴线上以古代书院的布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