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笑





  那时她才十岁,在她的天真烂漫的岁月里,时时有他的身影。
  后花园,是他们的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捉迷藏,可以捕蝴蝶,也可以和丫环使女们玩对对子游戏。
  在那儿,他们的父亲也时常与他们在一起,或玩耍,或读书习字,或览花赏月……
  与莹儿七年的相处,他已深深的习惯于那种朝夕相处的日子,他们玩耍不忘学习。
  他们在学习上,时常各自规定学习进程,一定时间后双方互相考较。
  他们都对书的兴趣旺盛的令人惊讶,而且接受能力都数倍于人,往往都能超额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
  两人也都初步涉猎了医术,因为医术要求很高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虽然他们的接受能力异于常人,李儒鸿也只教授他们医学的初步知识。
  但是虽是初步医术知识,却是筑基之学。
  李儒鸿教给他们的都是最重要也是最实惠的医术基础知识,这直接影响他们以后医术学习与医术修为程度。
  少年天儿的心思连绵不断,竟比往日顺畅许多。
  想到他和莹儿的欢乐童年,他的脑中的另一个竟可以媲美他父亲的凸现出来。
  他是莹儿的父亲孟浩伯伯,一个身形挺拔,俊朗非凡的中年人。
  虽然他有重伤在身,依然精神异常。
  他也有着渊博的学识,虽然他自称是一个普通江湖客,但从没听他说过一句粗鲁和话。
  相反他话句句规正文雅,而且不时有着令人钦佩的见解,与他父亲李儒鸿异常投机,常常畅谈到深夜,甚至到了促膝谈心的地步。
  孟伯伯,虽是江湖人,可他从没听其说过一句关于江湖的话。
  有时,他也曾问过孟伯伯,但回应的只是一句话:
  “小孩子家,问这个干什么?”。
  私下问莹儿,得到的只有四个字“无可奉告”!
  唉,真是斩钉截铁。
  当然,江湖人使的把势,孟伯伯只说身有伤,等好了以后教他几下。
  谁知,一等就是那么多年,到现在,孟伯伯寻药人难寻,他到自己亲眼见到了不少武林中人的动武招式。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自从五年前在襄阳南面一个小镇的一条街上,他和莹儿失散后,莹儿的音信全无。
  他知道莹儿父亲是江湖人,因此,他觉得要寻找莹儿,就要到江湖上。
  虽然他听说江湖人如何如何,虽然他是儒人一个,但他还是凭借自己的本事,在江湖上混了五年。
  在这五年里,他也希望能见到莹儿的父亲孟伯伯,所以即使他天南地北的将中原的诸多城镇跑个遍,他还是花不少时间,到襄阳李家废墟旁边等待,等待他孟浩伯伯的到来。
  可是,与莹儿一样,孟伯伯也是不见踪影。
  也不知他的伤好了吗?
  他到底找到了那种珍贵的药吗?
  他的身体如果康复了。
  为什么不来找我呢?
  难说他的病还没有好?
  少年天儿摇了要头,他不敢那么想下去了。
  忽然,一阵轻风拂过,竹柳叶动枝摇。
  清风拂面的感觉,是温柔的,是清凉的,也是有一种心灵无限延伸的意境。
  啊,少年天儿心中一动,这怎么与我练习经脉运行的感觉一样呢?
  哦,少年天儿心思由空灵的境地中收了回来,转向从那本“破书”中学到的经脉运行练习。
  练习过程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旅程,是一种以一颗恬淡之心与自然对话的经历。
  他在回味着那过去的练习岁月。
  少年天儿五年流浪期间,并不知《一切在我》这本书中所载的是二百年前“圣僧”的“禅道心经”。
  由于他已有较好的学识与医术基础,所以,自与司徒莹失散后,就对“破书”详加研读。
  虽然,里面有些字句深奥晦涩难懂,但其爱书成性,在其不断的深挖细嚼中,他还是一点点,将书中内容“搞懂”,凭借其对医术的敏感,他终于确定“破书”《一切在我》原来是一本“医书”。
  他对人体经脉常识异常了解,对书中最后部分所述的经脉运行方法,简直一学就会。
  经过几个月的依法练习后,他惊喜的发现他越来越有精神了,体质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于是,在兴奋的激情催动下,他昼夜练习,乐此不疲。
  第一卷 忆昔朝今 第02章 昔日武事
  他的经脉运行练习,完全是在一种纯朴的意识下进行的,练习是完全沉醉在空无中。
  或许这就是人之造化,“禅道心经”的修习尤其筑基阶段,需要一个人的思维意识完全放松,如果每每能在空灵的境界中修炼此功,长期下去,其神功的奠基之厚,是何其的惊人。
  试想,有谁在知道面前放着一本绝世武学而能不热血沸腾,能不有早有成就的念头,即使你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所谓的心如止水,但实际上,在真正的处身其中时,是否真的能达到最佳的境界呢?
  几乎不可能,这也许就是人类的一种通病:
  面对极其美好的自己也热切期盼的事物时,几乎没有人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有心灵上的破绽,就会影响其完成某事的效度。
  面对书名“一切在我”的“医书”,少年天儿心里有的只是经脉运行时的快乐。
  也因此五年不间断的练习,让他的气质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少年天儿记得很清楚,自他与莹儿失散后,他第一次翻动《一切在我》这本书是在一个破庙里,当时离他离家已有三个月。
  那是一个无星无月的夜晚,他一个人实在熬不住孤单寂寞的煎熬,为了暂时不去想那些他已经想了整整三个月的过去的一切,他回到那栖身的小破庙。
  在一间还算能避风雨的厢房里,他借着微弱的灯光,翻开了他一直不太在意的一本书。
  实际上。
  他之所以还没有把这本书丢掉,全是因为它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他从小就不在意钱财,他最喜欢的就是读书,这也许就是孩童时在那幽深的山洞里,他能不为珠宝所动,而只拿这本书的原因吧。
  即使在他李家被贼匪所灭后,他从地下密室一出来,就把那暗阁里的一包金银细软背在莹儿身上,一直到他们失散时的半个月,他从没怎么动过那包里看似不少的钱物,只是从里面拿出几块碎银。
  而他与莹儿失散后,钱物因是背在莹儿身上,所以,他就告别了那包“小金库”。
  但他不在意,他凭着口袋里的几块碎银,支撑了两个多月。
  他也从没担心过将来,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还是不会饿死的,虽然那时他才十二岁。
  这也许就是自孩童以来,不知觉建立起来的信念所致。
  他翻开这本已经泛黄的书,第一页只有四个规规正正却有显得无比威严庄重的大字:
  “一切在我”!
  嘿!
  当时,少年天儿才感觉到,写这本书的人口气还挺大的。
  好象万事万物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世上没有他做不成的事了。
  实际上,这本书他不是没有看过,只不过仅几次,那还是更小的时候翻的。
  实际上这本书只有八九页,每次都只翻那么一二页,因为书里的内容太晦涩了,虽然他喜欢看书,领悟能力较强,也不是那时他所能看懂的。
  因此,这时他才有了这种感觉。
  就这四个字,他感觉到了写书的人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接着翻开了第二页,所幸的文字功底还是十分扎实的。
  只见上面写道:
  “一切心识之相,皆是自然。自然无相,不离觉性,非不悟,非不可悟。
  如大海之水,因风而动,水相风相不相合离。
  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水性不无故。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自然而悟,心与自身之悟俱无形相,不相舍离。人之自我与自然之悟,相通,相合一,以此觉性修身、修心、修意……“。
  还是那么难懂!
  少年天儿又翻开了一页,只见上面接着写道:
  “乾刚坤柔,四者混沌,径入虚无。纳息,深则蓄,蓄则伸,伸则萌,萌则长,长则入无的而相。直入至妙,若有若无,直入大渊……”。
  接下来还有整整四五页这样的晦涩懵懂言语。
  当少年天儿翻到最后一页,纸上不再是密密麻麻的字了,而是一幅经脉运行图。
  少年天儿生在医术大家,自然懂得图上的经脉名称,还有图中的经脉位置。
  只不过让他惊讶的是,竟有几处医家几乎从不重视的穴道被其中的两条经脉交叉而过,那几处穴道标出的颜色明显不同于其他。
  而那两条经脉的运行轨迹自然也在他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试想,他从小就被教以医术的初步知识。
  虽都是基础的理论,但李儒鸿所教给他的都是医术的基本理论精粹。
  可以说他已有了很好的医术基础。
  然而,《一切在我》这本书最后一页的经脉运行情况,却是让他惊讶。
  以前,他翻这本书时,也只是用眼扫了一下。
  和莹儿在一起的他,哪有工夫去细看那幅经脉运行图,何况那时他年纪更小。
  对于书中长达七八页的文字,虽然感到很难懂,他还是能够从文字语言上看出,里面既有佛家又有道家的内容。
  还能感觉到佛家与道家竟是互相交融的为多。
  看着图,虽然不能也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但那“一切在我”的大气与前面佛道结合的文字,让他深信这幅图也定是极宝贵的修身健体的功法。
  他不知何时,心里竟对写这本书的人产生极大的信任。
  他想,既然他认定了这是一本医术上修身健体的好书,他怎能舍而不练呢?
  刚开始练的时候,他按照图上的经脉运行路线慢慢进行。
  从胸腔的中心地带开始,以意识指导自己以图行进,当意识指导的经脉运行经过那几处穴道时,他都有一种微热的感觉。
  等那两条经脉运行交叉而过后,又带给他一种微微的清凉之感。
  半个时辰之后,意识控制下的经脉运行在丹田中汇集,那两股被带出的一丝微热与清凉感觉竟在丹田处融合,化作一点让人非常舒意的气流。
  就这样,少年天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在转了一天而感觉疲惫之后,就回到小庙里。
  而回到庙里的所做的事就只有一件了,那就是坐到床上,做那经脉练习。
  他从练习了那种经脉运行几次后,就发觉一次如入空灵的经脉运行后,他一天的疲惫,一扫而光,甚至更加精神。
  并且随着几个月的练习,他发觉除了消除疲惫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他的精神反而愈好之外,他的体质也像变的比以前好了,头脑也像是更灵活了。
  另外,让他惊奇的是,他的感觉好象比以前有点更灵了。
  实际上,他不知道他所修习的是二百年前,江湖上一代“圣僧”无名的绝学。
  此经脉运行之法正是无名在进军武道上功至大成之境时所悟之学。
  此经脉运行之法,是佛道双修之法。
  在此法中之所以有道家的成分,那是因为无名,在一次与其道友“北道”的论禅论道后,静坐中,竟顿悟佛道原为一体的道理。
  这样,一种佛道双修性命双持的无上武学诞生了。
  不知何种缘故,书写在《一切在我》这小册子中的无上绝学,竟深藏于那座幽深古洞那么多年。
  以武学的角度来说,少年天儿那时已经走上了武功的修习之路。
  他的修为每天都在一点点加深,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
  而实际上,随着练习那种经脉运行的时间增加,他的感觉的灵敏度也逐渐增强。
  那是他体内产生的无名真气作用的效果。
  随着他体内无名真气的增长,他的与之相应的灵觉自然会增强。
  可以说他的六识时刻都在延伸之中。
  有那么多的好处,少年天儿更是投入,他越来越喜欢沉醉在那空灵的境界中了。
  于是,在以后的漂泊岁月里,他勤耕不辍。
  他的气质不断的变化,他的心胸也越来越辽阔,他有容纳一切的感觉,他微笑着。
  随着少年天儿从那本书最后一页上的经脉运行中所获得的感觉的逐步加深,他深深体会出那几处穴道处经脉交叉运行对整个周天经脉运行的作用。
  从那经脉经过那几处穴道时的冷热感与交叉汇合后的清凉舒适之感来看,经过五年来的感受与体验,加上他对医术基本常识的造诣,他可以非常肯定的判断,那经脉运行轨迹虽然特异,在沿着经过那几处穴道前,也没有什么感觉特别之处,只是凭着意识指导经脉的运行路线罢了。
  但在经过那几处医家几乎从不重视的穴道时,竟产生了微热与阴冷的感觉。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