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宋青书
苏若雨恭敬道:“正是。黄老前辈昔年曾传予杨祖师这门绝技,流传至今。由晚辈习得。”
张三丰叹道:“昔年五绝香火,却不知还余几脉。降龙十八掌残缺不全,一阳指所传非人,不显于世。蛤蟆功更是再未得见于江湖之间,憾甚!憾甚!好在姑娘蕙质兰心,传承这弹指神通绝技,不致前辈心血,付诸东流。”
苏若雨连称不敢,张三丰见这小姑娘应答如流,从容不迫,丝毫没有紧张的样子,心中又是几分嘉许,对于那讷讷不答的青衣怪人,却只道是性情怪癖,不善言辞,倒也未曾深究。
毕竟,自己刚赶到光明顶时,见这青衣怪人为救自己徒儿,奋力一搏,心中也是有微微感动的。
只是这青衣人似乎后来走火入魔,一掌击伤练成“擘天掌力”地张无忌,不由另张三丰大为侧目,遂以不世宗师之大能为,化去青书凌厉掌功。他只觉这青衣人运劲法门与杨过所授于他地极为相似,抑且内力纯阳,精纯之极,修为大是不凡,假以时日,忽忽十年间,或许便能凌驾于江湖众生之上。
甚是嘉许的看了看这对师兄妹,他慨然叹一口气:“古墓传人,果然名不虚传!我武当弟子竟是无一人能及得。”
不过他转念又想道:“若我青书孩儿仍在,经我好生调教,也不输他去!”一股油然而生地自豪和不可避免地淡淡感伤充斥在这大宗师地胸中,他低叹一声,施个道礼,飘然而去。
却原来张三丰自完善“太极功”以来,闲暇无事,只怡情山水,日日登山,朝饮晨露,夕下山果,或抱膝长啸,或望水吟赋,至而练拳修剑,打熬气力。忽然一日,听大弟子来报说仍是未寻着俞岱岩下落,他早已闲极无聊,遂猛然起意,只身孤影,浪荡江湖间。
这一出山,本为寻找俞岱岩下落。但他偶然在茶棚间饮水时,听闻一个殷梨亭模样的白衣剑客一路西行,身上气势之凛冽,让人望而生畏。张三丰心头一动,暗道这六徒弟这七年来闷闷不乐,只埋头修习剑术,几乎便抵达人剑合一地上乘境界,照路人描述,他莫不是上光明顶去了?
这一转念,张三丰便想上光明顶瞧瞧了。
他宗师睿智,也早知晓害自己三徒之人实是五徒弟之妻。俞岱岩生性刚烈,不出这一口气,势必不会再回武当。而光明顶被围,白眉鹰王势必回救,这确是一个了解恩怨的好时机,说不准俞岱岩还当真会去光明顶上。
思忖间,便动身前往这明教总坛,圣火光明顶。
这光明顶固然守卫森严,高手众多,但张三丰何等人?百年修为,天下第一,无声无息的潜上来,竟是一人都未惊动。
这一来,却是堪堪救了自己两个爱徒。即便以张三丰之波澜不惊的深厚修为,事后也是暗暗后怕,倘若自己来迟一刻,岂非终生饮恨?
一念及此,张三丰也是暗暗祈祷:“老天保佑,终待我张君宝不薄。”
望着太师傅渐渐远去的背影,青书心中苦笑,摇了摇头,低叹一口气。
却听苏若雨轻声道:“刚才,你分寸乱了。”
青书轻轻叹道:“或许吧…”
苏若雨微微一笑,道:“还有一年时光,你且稍耐。”
青书望着张三丰领着武当诸人,对着殷天正等人一拱手,便飘然下山,不由苦笑道:“曾几何时,我也曾站在太师傅身后,那时候,我就觉得,只要身前有这一座大山,便是天塌下来,又算得了什么?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自傲。只是,现在……这些似乎都不再属于我了。”
苏若雨低低叹道:“是你长大啦。一个人,总要长大的。”
青书呵呵一笑,目光悠远,神情陡然淡漠起来:“或许吧。”
苏若雨一颗芳心系在青书身上,听他话声淡漠,以为自己话语哪里得罪了他,一时之间,不由患得患失起来。
揉着衣角,苏若雨斟酌着词句,却听得脚步声声,不由抬起头看,但见白观脸色铁青,与岳肃、蔡子峰领着华山弟子前来,对苏若雨一抱拳道:“姑娘,我华山掌门下落何在,可否告知?
苏若雨心头一喜,知道青书话声冷漠是因为看到华山众人走来缘故,她微微笑道:“白公子此言何意,鲜于掌门身在何处,与小女子有何干系?”
第一百四十九章 … 失传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方才还是白雪皑皑的奇峰突起,现下却如同江南水乡的山和水秀。张三丰大袖飘飘,立在一旁,林中一片空地上青影闪动,呼喝连连,掌风霍霍,却是俞岱岩在使一路掌法。
周芷若、张无忌、殷梨亭三人也在一旁观看。
张无忌挪了挪身子,凑到殷梨亭身旁,低低一笑:“六叔,你那套剑法,使得真好看。”
殷梨亭淡淡微笑道:“你想学?”
张无忌眼睛一亮,笑道:“烦劳六叔传授啦。”殷梨亭睨他一眼,摇了摇头,叹道:“六叔再使不出来了。”
听得这话,张无忌一怔,问道:“这是为何?”
一个清脆淡漠的声音响起:“六叔情之所至,自然而然便使出来了,如今得脱桎梏,却再无当时心境了。”
殷梨亭抚掌一笑,张无忌却是奇道:“桎梏?师妹,这话从何说起?”在长辈面前,张无忌颇是放不开来,只称呼周芷若作师妹,却不敢直呼其名了。
周芷若轻轻道:“六叔那场剑舞,是为一个女子舞的,炫丽绝美,想来是那位姑娘自来便喜欢浓丽色调吧。”
张无忌挠了挠头,他虽聪明,却并不大明白周芷若言下之意。
却听周芷若续道:“六叔的每一剑,都藏着对那位姑娘的深深眷恋以及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然而,这位姑娘,自始至终。却都未现身过。似乎又带上了悲伤苦涩之意,六师叔终至使出那最后一剑,好像是要与杨逍同归于尽……然而,我却以为,六叔这剑,乃是斩断情丝地慧剑!”
张无忌瞠目结舌,望了望殷梨亭,却不知要说些什么,半晌才道:“所以……六叔在最后一刻,将那光明左使杨逍给推开了么?”
周芷若闭口不答。^^双妙目自盯着殷梨亭看,嘴角若有笑意。
感受到山间特有的清新微风拂体,殷梨亭微微阖目,淡淡笑道:“我原以为我对她眷恋至深,这一生一世都不会忘却半分。然而,这一场剑舞到后来,却是发现,我不是不会忘,而是一直不敢。”
说到这里,他悠悠一叹。摇头苦笑道:“那一刻,莫名其妙的顺手一剑,竟然是同归于尽的绝招。待到我听见她的声音猛然惊觉时……似乎已然难以挽回。”
殷梨亭呵呵笑道:“我死则死矣,又何必让……多害一人性命?这一剑也让我明白。我一直的念念不忘,不过是不敢忘而已。芷若你说的慧剑斩情丝,倒有几分道理。”
周芷若淡淡一笑,再不说话。
张无忌却是恍然大悟,击节道:“怪不得师妹说六叔得脱桎梏。原来这个桎梏,却是情之枷锁!”
殷梨亭迈出至关键的一步,虽然心中仍有疙瘩,但也不似过去那般时常萦于心头挥之不去,张无忌这言语换在以前说来,定然犯了他的忌讳,这时听在这武当六侠的耳朵里,却是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俞岱岩一套掌法堪堪使完。张三丰看得连连点头,见俞岱岩立定,他缓缓道:“岱岩,彼时你手脚初愈,我竭尽心力为你创地这套掌法,你使得很好。也得了个中三昧。你能自加机变。于双手关节处装上钢铁所做的夹板,化己之所短为所擅长。更是尤为难得。只是……这些尽攻人咽喉、胸口、肾腰等要害的狠辣招数,却是从何而来?”
俞岱岩听师尊语气不善,额上登时冒出一层冷汗来,他勉力想要跪倒,但膝间关节却难能屈下。=张三丰当年以黑玉断续膏化腐朽神奇之效,续接俞岱岩断骨,但这骨骼断的太久,续接上时,虽能自己行走,手足功夫也恢复三四成,只是再难屈曲如意。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三丰苦思冥想为他量身定做一套高妙武学,在光明顶上与殷天正争锋时一度占得上风,实是这大宗师良苦之心。
这时俞岱岩见师傅神色淡漠,慌忙屈膝,万到一半,却是始终弯不下去。
他一颗心仿佛堕在谷底:“师傅不加拦阻,是真的怪我了!”
悲凉之心陡然生出,他强自运力,只听得喀嚓一声脆响,正是骨骼摩擦产生的声音。
张无忌和周芷若听得这古怪声响,望向张三丰和俞岱岩,不由面面相觑。
殷梨亭本在一旁擦拭断剑,听得这声,也是抬眼望去。这一看也是令他一惊,师傅唤师兄试招,怎致如此?
俞岱岩还要运力,就算是再跪断这一双腿,也要求得师尊谅解。俞岱岩自残废后,性子愈发执拗,一旦决定,便雷厉风行。这一运力,便听得“喀嚓”“喀嚓”声响不绝于耳。
额头上豆大汗珠不住滴下,显然痛苦甚深。张三丰终是不忍,大袖一挥,俞岱岩便身不由己的站了起来。
却听张三丰斥道:“起来!再跪断一双腿,谁来给你医去!”
听到师傅训斥,俞岱岩反而面上一喜,摇摇晃晃,站起身来。殷梨亭忙几步上前,扶住他右臂。
张三丰叹道:“岱岩,你本性淳朴。怎地创出这等招数?抑且算计精准,一环扣一环,生怕别人不那般使。这几招狠辣异常,也精妙异常,绝非一朝一夕能就之功。你说,这些年,你寻了多少人来试招?这些残废的人,又到哪儿去了?”
俞岱岩冷汗又出,他素知师傅慧眼如炬,听师傅吩咐试招,早觉不妥,但却不敢违逆,只一招一式使来,这套功夫他熟极而流,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原本最后几招颇有犹豫,但想到师恩沉重,如何能欺瞒,便硬着头皮使了出来。
果不其然,张三丰心中震怒,当年俞莲舟也曾创十二式“虎爪绝户手”,招招拿人腰眼,但他毕竟手足便给,能自演其招;而俞岱岩手脚不便,若无人试招,是绝对创不出这等精妙的招数。张三丰宗师慧眼,如何想不通其间缘由?
俞岱岩小心翼翼的说:“弟子这七年行走江湖,废了扬州三虎,漠北雄鹰以及云岭七仙这十一个邪徒,这些人个个都是奸淫掳掠无所不为地畜生……”
张三丰接口道:“所以你便以之试招,而后创出这狠辣决绝的掌法?”
俞岱岩额间又冒冷汗,战战兢兢的道:“弟子…弟子…”
张三丰一声长叹:“罢了,罢了。岱岩,你记住,这些招数,也别传给你徒儿了。便是你自己,除非生死关头,也切莫动用。”
恍如晴天霹雳,俞岱岩倒退两步,惊道:“师傅,弟子苦心孤诣……”武者最大的荣耀无非自己所创能被继承下去,传承百世。此刻张三丰一语便将俞岱岩这门功夫给判了个“失传”地罪罚,如何不教俞岱岩心惊肉跳。
张三丰冷冷道:“你残而后复,使这门功夫自是最合适不过。但与你一般境遇者,天下也没有第二个,莫非你还要你徒儿也手足残废一次么?”
俞岱岩怔怔想了许久,终是颓然叹一口气。
几人再小憩了一会儿,张无忌暗自咋舌,太师傅平日里和蔼慈祥,今日竟是这般疾言厉色,看来自己要好生持重做人,否则武当山上,第一个放不过自己的,就是太师傅他老人家。
一阵微风刮过,众人眼前一花,便将一条人影迅捷无伦的奔向前方,一个秃头闪闪发亮。张三丰看得眉头微皱,暗道:“瞧这人步伐,显然武功甚强,但他明显是个和尚,却怎地用我玄门高深轻功?”
这边厢还未想完,又一条身影急速掠过,却是光明顶上,只出现了不到一刻钟的刘伯温。
俞岱岩看得分明,扬声道:“先生何事匆忙?”
刘伯温百忙间回头一看,见是武当众人,登时换了一副笑眯眯的神色,边奔边道:“张真人有礼了。俞三侠、殷六侠有礼。在下尚有要事,哈哈,失陪,失陪。”
身子一动,便掠出数丈之外,向那秃头和尚追去。
张三丰赞道:“这两人功夫都是极高。尤其后面那人,奔走间竟而颇似我武当梯云纵轻功,但意境却迥而异之,难得,难得!”
说到这里,他心头微微一动:“那古墓地青衣弟子,所使内劲,竟仿佛我派纯阳无极功”想到此处,张三丰眼前一亮,便要转回一问究竟,但转念间又忍不住叹一口气:“远桥、莲舟的内功也不过如此。这人显然有二十五年以上的内功修为,怎会是他!”
第一百五十章 … 牛耳
光明顶上,哭声一片。
一尊镶金砌玉的雕龙玉床上,躺着两具骸骨,正是明教教主阳顶天及其夫人死后遗骨。
千余教众跪了一地,韦一笑和殷天正跪在最前头,眼中都是蓄满泪水,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