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宋青书
他本为散心游览而来,又怎料摊上这事?心中将整件事捋了一遍。蓦地抬起头来,极为惊诧的看着青书,一字一句的道:“你有解药?”
罗贯中冷眼旁观,心中极是震惊,但听俞莲舟一语,望向青书的目光也渐渐变得不可思议起来。
俞莲舟自是极为清楚这迷药的厉害,只饮了一小口的茶水。一时三刻间自己便已功力全失。任人鱼肉。这毒既然是鲜于通所下,解药也必然在他手中。但……怎地会在青书那儿?
“悲酥清风”是天下迷药的祖宗,“十香软筋散”本就化作其中,自然而然的便被“悲酥清风”解药给解的一干二净。
青书淡淡道:“这是前些天我在丹房盗来地解药。老朽早觉鲜于掌门极是不对劲,故而蹑而探之,果见他在丹房练此害人之药,顺手便盗了过来。”
俞莲舟将信将疑,但想到此人若是和鲜于通一伙,定是逃之夭夭,又怎会主动拿出解药来救自己?
站起身来,俞莲舟见鲜于通伏倒在地的“尸体”,久久不语,蓦地长叹一口气道:“此事还有诸多疑点,姑娘你下手却是快了些。”
岳肃和蔡子峰对视一眼,都是苦笑,蓦地齐齐跪倒在地,对俞莲舟连连磕头。
俞莲舟眉头一皱,伸出双手,分别搭在二人肘上,轻轻一托,便将两人扶起。岳肃和蔡子峰都是骇然,他俩都自运力于膝,但却这般轻而易举的被俞莲舟托起,这位俞二侠地功力之深,果然不可度测。
俞莲舟冷道:“有话站起来说!”他久历江湖,如何不知岳、蔡二人心思?无非就是要他代为隐瞒此事。
蔡子峰拱手道:“俞二侠,今日之事……”
俞莲舟道:“你大可放心,俞某虽然不才,却也不会仿长舌之态,惹人生厌。”武当大侠金口一诺,岳肃和蔡子峰都是心中一舒,俯身下拜道:“如此,便多谢了。”
他二人原打算一网打尽,杀人灭口,不让今日之事传于江湖,但却突然发现,原来并不仅仅是杨汐晴和苏若雨等几个弱女子可能将此事泄露出去,却还有一个好像恢复全部功力的武当大侠。
既然如此,便得斟酌斟酌了。
俞莲舟意味索然,正道中的华山掌门,竟是这样一个小人,那么昆仑呢?崆峒呢?这就是所谓地正派么?怎地较之明教都好似要龌龊这许多?
最起码,明教教众绝少自相残杀。
也不想再去深究,俞莲舟对着青书一拱手,又对着杨汐晴道:“姑娘救命之德,俞莲舟终生不敢或忘。”杨汐晴还礼道:“俞二侠言重了。”一转身,对着一众华山弟子道:“小女子今日前来,全为胡青牛夫妇讨回公道,如今恶人伏诛,也是该告辞的时候了。”说着身形一动,携着苏若雨手,便掠出大堂之外。小虞等四个婢女也是跟着掠出,身法之佳妙,轻功之高绝,令人叹为观止。
岳肃和蔡子峰对视一眼,也是掠出门外,双剑陡然出鞘,竟是后来居上,拦住杨汐晴等人去路,但却并不进攻。
却见这两人苦笑道:“姑娘,还请留步。”他二人见门外站着一对夫妇,倒是颇为诧异,但一转念间,便已想到,这对夫妇,极有可能便是蝶谷医仙伉俪。
苏若雨淡淡道:“你等放心,我等已然了事,你华山之事,我们自不多言。”
岳肃和蔡子峰对视一眼,却不说话,只持剑而立。在他们看来,一句话并不足以保证什么。
杨汐晴秀眉一挑,从小虞腰间拔出一柄剑,抖出两朵剑花,左一剑,右一剑,往岳肃和蔡子峰两人攻去。
便听得“叮叮叮”一阵清响,片刻之后便烟消云散,杨汐晴右手握剑,卓然而立,风姿翩翩,好似姑射仙人。而那两位华山少侠则是狼狈不已,长剑堕地,发髻散乱,衣服也被划破多处。
绝难想像,这数招的功夫,一个弱女子已然将华山派两位高手败于剑下。苏若雨淡淡道:“你们也看见了,我家小姐杀光你们也是易如反掌,也没必要去在江湖上说你等坏话。”说完对着杨汐晴一点头。杨汐晴将长剑送回小虞腰间剑鞘之中,足尖一点,悠然走远。苏若雨等五女也是施展轻功,紧随其后,不多时便不见了踪影。
俞莲舟对这女子剑术大是叹服,心中只想若由我使太极剑,那女子使那等犀利剑术,矛盾相击,却是谁胜谁负呢?
俞莲舟摇摇头,一拂广袖,大步踏出这血腥味十足的剑气冲霄堂,及至门外,口中蓦地发出一声长啸:“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武当俞二告辞了!”
言罢,脚下运力,一阵风也似的去的远了。
罗贯中追出门去,见他走的甚快,想要再追,却被岳肃一把拉住,却听岳肃苦笑道:“罗兄……”
罗贯中被他一扯,如何不知其意?但如此一来,便自然而然的便追不上俞莲舟了,他也是苦笑道:“岳兄,你瞧我像长舌之人么?”
一旁的蔡子峰也是在向青书行礼恳求,青书淡淡说道:“我自不说,只是你还是多管管你派中之人吧,他们若是口风不紧,你求谁都没用。”
蔡子峰一凛,躬身道:“晚辈受教了。”
一番闹腾之后,已是申时之后。众华山弟子在苍龙岭旁三丈挖了一个大坑,将鲜于通就地埋了。这一番折腾,天已然大黑了。
这数十华山弟子身心俱疲,用过晚饭之后,便早早睡了。白观得知真相,心中也是纷乱之极,极难镇静下来,唯有岳肃和蔡子峰二人还算沉着冷静,能主持大局。
姑且不论华山下届掌门由谁来当。入夜之初,罗贯中和岳、蔡二人,都自引经据典的开导着白观,青书则端坐一旁,悠然饮茶,仿佛事不关己一般。
而苍龙岭险要之处,三个黑影却正手持长达一丈五尺地特制铁铲锄头,大兴土木,静悄悄的挖地不亦乐乎。
第一百七十七章 … 奔程
又在华山住了几日,罗贯中固然一直在好言安慰白观,蔡子峰、岳肃也是强打精神,整顿派中事务,严令弟子出山,秘不发丧,封锁鲜于通身亡消息。
本派掌门身故,可得找个好理由才行,什么暴病身亡、旧疾复发一类,却是太过草率,明眼人一看便知,故而为这事,蔡、岳二人端的是头痛之极。
白观这几日一直愣愣不语,心中满是不忿、懊丧与疑问,自己这十几年来做了什么!想到因为父仇一事,自己偏激行事,手下不知有多少明教弟子亡魂,更因此与好友决裂,委实混帐极了。但……鲜于通都已死去,也就这么了结了吧。
这几日,华山上下,所有弟子要么就是寂静无语,要么就是忙忙碌碌,便连罗贯中也是费尽三寸之舌,安慰这安慰那的。但唯有一人,却是颇具闲情逸致,游山逛水,赏玩风景,华山五峰,都被他玩了个遍。
直到有一日,一只病蔫蔫的鸽子扑棱着翅膀飞入西院最里边那间厢房之后,罗贯中再去拜访那位老前辈时,却发现一笺白纸上边墨迹淋漓,龙飞凤舞的写着八个大字:“华山一别,江湖再会。”
罗贯中呆呆伫立良久,想起这位前辈对自己的指点授艺,犹自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却已离开远走,江湖之大,当真不知何日再见。一时间茫然无语,不知所措。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收到刘基来信,取了鲜于通留下的黄金千两,塞入包袱,再将人参、宝剑等一应事物囊括入怀。想也没想,便大步下山。
有时候钱多了,拿走也是一种麻烦。
青书摘去这带了几乎有一月之久的人皮面具,两道墨染轩眉,一双如星朗目,鼻梁挺直,唇如刀削,白皙的脸庞棱角分明,精致俊美到极处。他临水照影。看到与之不符的花白头发。心中一乐,悠悠长啸一声,足尖运力,纵出老远,而后快步下山。
“霓裳一曲空弹韵,瘦茗半盏自流凝,晴空碧水殊无。漫漫随波乐清平。”口中吟诗,脚下不停,看来徐徐踱步,实则走得极快,不多时便下了华山,走上官道。
见来往商队络绎不绝,更有马匹奔驰。见其中一名蓝袍汉子胯下骏马奔腾尤快,当为千里良驹,他心中忽然起意,不妨比比脚力。看看谁快!
心念一起,脚下便已运力,身形急掠间,便已与那匹马并驾齐驱。马上主人不知是否也起了好胜之心,猛一挥鞭,笞在马臀上,这匹黑马一声长嘶。脚下加快。顷刻间便将青书抛在后头。
青书笑骂道:“好畜生,让爷吃你马屁?想得美!”深吸一口气。丹田中腾起一股热力,历足阳明胃经一路而下,青书脚下生风,不多时便赶上那匹马,示威似的大笑一声,伸出右手,竖起中指一比,“纯阳无极功”又起,绵绵不绝地内力行至涌泉,再缓缓升上,渐成周天之势,脚下也就愈发快了起来,眼见便要超出那匹骏马。
毕竟他有六十来斤负重在肩,寻常时候自是无碍,但此刻飞驰道上,未免就微有滞涩了。
但在青书想来,这匹骏马驮着一个百来斤的汉子,较自己负重还要多些,要是再跑不过它,未免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好胜心一起,又吸一口气,内力充斥周身,纵是在疾奔之中,一身青袍也是高高鼓起。
这般奔了小半个时辰,便已然超出那匹马一箭之地,青书心中得意,忍不住回头望去,定睛细看,见马上那人一身蓝袍,头戴儒巾,面貌清古,嘴角似乎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隔的远了,倒也看之不清,只是这副好像是教书先生的古板面相,却是观之可亲,让人不由自主的生出好感来。
他不由生出结交之意,但转念间又想道:“这人书生模样,却能驾驭如此宝马,显然武功在身,身后又有偌大一支队伍……还是少惹事为妙。”
想到此处,当即微微一笑,脚下加快,往前方疾驰而去。
那蓝袍汉子见前面那青衣客已然化作一个微微小点,眼见便要不见,连忙策马狂奔,口中呼道:“前方那位仁兄,何妨见面一叙?”呼声运上内力,遥遥送出,青书嘴角一弯,只做不闻,运上十足真气,便真好似飞一样了,顷刻间便脱离了蓝袍人的视线范围。
………………………………无敌分割线…
空空荡荡的一间地窖,似乎还弥留着淡淡的酒香,显然以前是用来堆放美酒佳酿,而绑在角落里地那位身着华服地华山掌门,似乎是在迷迷糊糊的不知所以。
地窖口传出“吱呀”一声响,走入一个剑眉星目的英俊青年,一头乌发笔直垂下,眉梢眼角间,更显得潇洒不羁。
鲜于通朦朦胧胧的睁开双目,便见眼前走来一人,面目依稀便是从前见过的某人,但却偏偏想不起来……此人是何人?
青书提起鲜于通衣领,笑吟吟的道:“鲜于掌门,别来无恙否?”
鲜于通一个激灵,好似清醒过来,抬眼一望,便见一张俊美到极点的脸庞赫然眼前,眉眼口鼻无不精致,棱角分明。
他想了好一会儿,脸上渐渐涌现出不可思议地表情:“是你?”
青书听他说的有趣,不由失笑道:“是我?”
鲜于通失声惊叫道:“宋青书!你不是死了么?”青书好笑道:“谁说我死了?”鲜于通脸色一沉,脑中渐渐回想当初情形。那灰袍人惊走红衣和尚,三言两语慑住洞庭湖那人后,将宋青书挟持而走。但不过片刻,那白发男子便随后赶去,待得他再回来时,手上提了两个血肉模糊的人头,信誓旦旦的说,已然将那灰袍人和宋青书都毙于掌下了。他武功盖世,又有人头作证,所说的话自是无人不信。
绍敏郡主极赞他武功盖世,白发男子也坦然受之。在场的都是蒙古军人,语言不通,个别懂汉语的将消息流传于江湖之上,但却无人相信。单凭一颗血肉模糊地人头,能证明什么?江湖各派为表敬重,遂俱遣高手,四处打探宋青书下落。
但鲜于通却是亲眼见识过洞庭湖那人武功之强,对此深信不疑,此刻看来,倒是那人在说谎了。
沉默了好一会,鲜于通抬眼看了一眼宋青书,心中已然镇静下来,缓缓思索着前几日发生之事,想到杨汐晴一剑绝伦,压服自己,而后吐露多年前的秘辛,自己情不能遏,以致失态,几乎便当着整个华山派承认当年之事。虽未直言,但瞎子也看得出来,鲜于通弑杀师兄长辈,并嫁祸武当大侠俞莲舟,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又想到自己被杨汐晴一指点中,而后便人事不知,直至今日,似乎才苏醒过来。
青书依旧笑吟吟的看着鲜于通,他于前一日赶到此处,胡氏夫妇用了足足一个晚上地时间,为他还原黑发肌肤。及至今日,和杨汐晴聊了好一会儿天,而后微微惊愕片刻,便大步走入这间地窖了。
鲜于通忽地开口,声音沙哑,他缓缓道:“是你让那女子来华山的,是么?”
青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