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宋青书
这是发自血脉,发自骨髓的颤栗。
青衫的男子,跪下,恭恭敬敬的磕头。
这是父亲教授他的礼数,他一直不喜欢,一直不认同。
一个,一个。
宋远桥恍若梦中,跌跌撞撞走到他面前,伸手搀住他的手臂,感受到血脉强有力的跳动,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父子二人,相对无言。
第一百九十九章 … 姻缘?
朦朦的秋雨洗过的清晨里,高树悲风固然是从未断绝,木叶也自潇潇落了一地,秋的泥土里有着别样的芬芳,不知是零落成泥的朵朵纯白花瓣,还是深埋地下的粒粒种子。这一片看似萧疏却暗藏生机的土壤上,青书伸手踢足,长拳短打,如行云流水,让人赏心悦目,但其目的却不过是简简单单的舒展筋骨,活络血脉罢了。
青书使得是一套武当长拳,是武当派的入门功夫,自三岁起便学了,浸淫十八年之久,可说是功力深湛,体悟极精。一拳一脚伸展开来,无不含纳“太极”之理,四两拨千斤之意绵绵不绝,使到一招“七星手”时,周身已然结成一层太极气圈,罡气凝而不溢,但有落叶加于其身,则被气圈一弹,丝毫不能粘他衣襟。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这是武学的上乘境界,当今之世,能为此者不过寥寥数人也。
修为到了这个境地,则跻身绝顶高手之位。
张三丰随意束着头发,轻轻散步至此,含笑点头,这孩子以弱冠之龄修到这个地步,岂是天纵之才能形容一二的?
一套简简单单的武当长拳使来,却是不亚于当世任何的绝顶功夫。
只因“太极”无处不在,衍生万物,能化腐朽为神奇。何况,张三丰手创的武当长拳,又岂是腐朽之拳?虽说拳招简简单单,但却精微奥妙,寓意深远。如那赵爵爷使得秘传“太祖长拳”一般,唯有“入门”的人能领悟到妙处,使出来虽说招式一般,但却博大精深,与其他“未入门”者相比,相去何止道里计!
宋远桥提着饭篮。全然没有往日那般掌门威仪、儒雅风度,只嘴角含笑,疾步上山。
“青书,你娘亲手为你炖的鸡汤,快来喝了!”宋远桥一手背负,脸上笑意绽开。挤出道道皱纹,运气扬声。青书闻声,当即停下拳脚,拭了拭额头微微汗渍,走到父亲面前。笑道:“爹,我身子来早便好了,娘还花这力气作甚。只是有些事儿还是想不通而已。”话虽这么说,仍是端起瓮来一饮而尽,抹了抹嘴,笑道:“娘的手艺还是这么好。”宋远桥满脸慈爱的看着儿子,只含笑不语。
青书曾无数次的设想过与父母亲相逢的场景,却没料到是这种局面。若是宋远桥打他骂他,甚至是不认他,他都做好了心理准备。然则相见之后。父亲却只是紧紧攥住他的手臂,微微颤抖着,半晌才吐出四个字:“回来就好!”宋远桥甚至问都没有问他这些年都在哪儿,都在做些什么。
然而,青书还是与他一一说了,毕竟都上山了,还瞒这瞒那地,不孝顺不说,也显得矫情了。但宋远桥听了却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应。张三丰倒是一脸沉思,似是在细数平生人物,想想看谁有这般能耐,能令武功大成的徒孙这般盛赞。
青书却是在暗恨刘伯温自作主张,将他送上武当山来。然则刘伯温却见机得快,在送他上山的那个晚上便溜之大吉,青书一肚子火没处消,但武当山上风景秀美,和张三丰、宋远桥处了两日。又在一日夜里见到母亲,母亲抱着他的头痛哭失声,说了好一会儿话,他一肚子火也就消了。
张三丰同宋远桥商量,既然那灰衣人放言说若宋青书在和他比武之前泄露身份,便上武当大开杀戒,虽说张三丰他是铁定打不过的。但武当派这许多人。死了十个八个,也是不好的。故而除了山上地武当六侠。见了这位阔别已久的师侄之外,其余人等,却是毫不知情。
但是,总会有例外的。
听完青书述说往事,俞莲舟面沉如水,未曾说话,张松溪却是忍不住大骂了青书一顿,俞岱岩也是面色不渝,莫声谷和殷梨亭却是不好说话,他二人和这师侄感情素来甚笃,对他坚持自己原则,也并没多大反感,只道若换了自己,也会如此。
青书却知道诸位师叔都是极为关心自己,张松溪和他当年常博弈为乐,无论输赢,都是笑嘻嘻的,抑且任何大场面都应付自如,无论气度智谋,都素为青书所钦服。然则这原本气度雍容的四师叔却破口大骂,直斥他为子不孝。宋远桥却是含笑阻住四师弟,摇了摇头。
其实在宋远桥心里,始终觉得有愧于儿子,没有尽到一个当父亲地责任。自他出生起便没好好管教他,除了教授他武功,督促他读书之外,许多时候,几乎都没时间去同他说说话。反而是与儿子一块儿练功的殷梨亭、莫声谷二人,对他多有照顾。
既然一开始没有当一个好父亲,那么,现在便让我好好补偿他吧。
他断然决定,将掌门之位传于二弟俞莲舟,仪式便在明年的四月初七,张三丰寿诞之日举行。而现今,俞莲舟已然行使掌门之权,代替宋远桥发号施令。
宋远桥一直是个好掌门,素来为武当上下人等所爱戴,但现在,他却决意去做一个好父亲。青书听到俞莲舟月夜上山,在小木屋中和他彻夜长谈,说到这事的时候,忍不住鼻子发酸,眼中一颤,险些就流出泪来。
父子亲情,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血肉相连,却又看不到、摸不着。并不分什么先来后到、前世今生的。
听得青书说自个儿身子好了,宋远桥儒衫一动,伸出手来,搭在青书腕脉,半晌方才吐出口气,笑道:“也算你小子命大,杨姑娘读了不下千遍的道家典籍,总算把你给唤醒了。”他端方君子,素来不苟言笑,此刻语出“小子”,委实是破天荒的破天荒了。
青书心下微微感动,往那舍新建的小木屋中望去,杨汐晴正聚精会神读着一部道藏,神色极为专注,仿佛有一层朦朦的辉光镀在她脸上,倍加圣洁。
他知道她为什么要读道藏。是那日晚上张三丰所说地一句话说,或许会有某些句子,甚至是某个字,能让他猛然顿悟。
所以,她就这样的读着道藏,一字一句,尽管或许并不怎么明白其中的微言大义。虽然她精修九阴真经,但武经毕竟是武经,与道家经典所阐意思全然不同。
他心里忍不住升起一股强烈的欲望,想要去捧起屋中女子的脸颊,俯首吻下去。早在古墓便耳鬓厮磨,肌肤相亲,如何不让他心生波澜?然而他与苏若雨却是并未有过任何身体上的接触。他并不渴望,也没有动过一次心,要和苏若雨如何如何。
这两位女子,都是绝色佳人,婀娜多姿,任一位都能让世间男子大动食指,大流口水。然而青书却单单对杨汐晴有过这种念头。
下流么?非也……
所以说,男人在某些时候,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其实大部分的男性同胞们,貌似都属于这个范畴之内。柳氏的某位圣贤自是岿然不动,但青书显然没有学他地意图。
这个某些时候呢,是指在长时间的相处的前提之下的。
难道这就是“缘分”?他心里如是想道。
宋远桥似笑非笑的望着他,又看了看屋内的黄衫女子,先是忍不住点了点头,后又摇首轻叹。儿子长大啦,我也老了……
其实,他早长大了……
青书足下微动,却又生生止住,暗自斥道:“她天真烂漫,宛然一个涉世不深的孩童,跟她说这些,没得污了她耳朵。”遂和父亲谈笑两句,偷偷下山瞧了瞧母亲,说了会话,便又上得后山了。毕竟,后山乃是张三丰闭关之处,人所不常至,能避耳目,况且有天下第一高手在此,料也无人敢来。
这一日天未亮时,张三丰为青书讲解了阴阳化生之道后,微微乏了,便自打坐入定。青书百无聊赖,舒展了一番筋骨,透窗看了看天色,瞧今儿天气显然会甚好,便想去看看日出。原要拉着杨汐晴一块儿去的,但想到佳人似乎应当还在睡梦之中,便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大步登上峰顶,他伸了一个懒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神清气爽,忍不住纵声长啸。一轮金阳破云而出,普照万物。
一个娇脆女声蓦然响起:“你也喜欢看日出么?”
第两百章 … 金顶
一轮太阳破云而出,冉冉升起,万道金蛇四散开来,天地一片澄澈。
青书听得这娇脆女声,不由一怔。
转过头去,阳光普照之处,少女身着淡蓝绸衫,一双眉毛秀气的弯在眸上,挺直的鼻子铺陈下来,饱满的唇微微张开着,露出银白的贝齿,那黑白分明的眼睛,正定定的凝望着他,不由让青书稍稍失神。而尤为让人心动的,是那用盘凤簪随意扎起的一头乌黑长发都掩盖不住的耳,那根簪子,青书记得很清楚,是母亲用过的;少女圆润如珠的耳垂纤尘不染,更衬得她清丽绝伦。他心里腾起一股异样感觉,也说不上是什么,只是久久的,久久的萦绕不散,挥之不去。
武当金顶之上,日出破晓,空灵动人。
少女秀丽的脸庞由镇定而失神,由失神而微乱,而后,却是蓦然甜甜一笑,双手十分乖巧的放在腰前,福了一福,大大方方的道:“小妹周芷若,宋师哥安好。”青书“咦”的一声,他确是没想到会见到这位似乎是命中注定宿缘的女子,不由又是微微失神,顿了一顿,念头数转,眼睛瞥到周芷若头上簪子,一抹奇异的微笑划上嘴角:“周师妹好。”
周芷若微感奇怪,依她所见,这位素未谋面的宋师哥行踪已成天下之谜,直至今日,少林、武当、峨嵋、崆峒这四派都仍在派人寻找于他,而自己一语道破他身份,他必然会大为惊奇,出言相询,然则眼前这个男子却是镇定如恒,嘴角依旧挂着莫名笑意,丝毫不以之为杵。
青书再不说话,只笑吟吟的打量着她,眼神不断游移,看起来似乎颇是无礼。实则却不含丝毫杂质,只是单纯的欣赏目光。周芷若被他看的微微慌乱,脸色一红,忍不住道:“宋师哥,你、你…”青书依旧笑着,白皙而英俊的面庞上笑意盎然,却只是不语。
周芷若咬了咬嘴唇。她似乎不大喜欢这种事情不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觉,微感嗔怒,但一转念间,这一点点的怒气,却又消失的无影无踪,无边无垠。
漆黑的眼珠一个轮转,周芷若跳上两步,轻跃三尺。落在青书身前,笑吟吟一个拱手,道:“师哥,小妹多谢了。”两人近在咫尺,呼吸可闻,青书颇为享受的闻了闻少女发间香味,笑道:“谢什么?既是师兄妹。何须这般客气。”周芷若瞧他动作,似是颇有轻薄之意,不由又是嗔怒。但抬头望见对方一泓秋水般地眸子,又是一怔,半晌说不出话来。
隔了好一会儿。周芷若方移开双目,双颊通红,也不知是被这冉冉升起的太阳晒成这般,还是另有缘故。她定了定神,道:“灭绝师太将小妹从渔家领出,并接了小妹父亲至峨嵋山颐养天年,直至家父离世,方送小妹来武当拜师。太师傅与师太座谈半个多时辰。先前只谈些武当、峨嵋旧事。后来却是听师太说起一桩事,而后对小妹说了这么一句话:孩子。你可识得武当宋青书?,小妹虽然鲁钝,但也猜到,小妹能有今日,全凭师兄所赐。”
青书抚掌笑道:“不错,不错。小小年纪,能有此缜密心思,难能可贵不说,将来却不知哪个男子要受苦了。”周芷若听出言外之意,脸又一红,低着头道:“故而小妹欲亲见师兄一面,以表谢意。”
青书摇头笑道:“你我原本有缘,谢意倒是不必了。”他这一句“你我原本有缘,谢意倒是不必了。”,听在周芷若耳中,却又是另一番意思。周芷若曲解其中意思,不免误会这位师兄有调戏之意,不由恼怒起来,但又不好发作,方要“哼”一声以表不满,却见青书微一振袖,转过头去,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一口气吸进,青书运功三匝,肺腑一片清新凉爽。他百脉俱损,内功虽未倒退,但真气却多有损耗,非三月之功不能尽复,故而也就呆在这武当山上,寸步不离,一则能与亲人朝夕相处,一则又能避祸世外,更能得当世第一的高手指点武功。想到此处,青书却不由的后悔起来,早变通一番,便能早与父母相见,如今虽说父母倍加疼爱自己,但总觉得受之有愧,心中内疚久不能消,唯能寄望于后,好生赡养两位高堂,才是正道。
周芷若这一声“哼”没来得及问出口,却听青书问道:“师妹,你是从我娘那里得到的消息么?你之所来,想必是想问清楚,当年我如何令灭绝师太那般骄狂之人领你入峨嵋,又转送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