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宋青书
也不得不说,从始至终宋青书都算无遗策,甚至连司马弥卿的行踪都牢牢把握住,安排奇兵引汝阳王入燕山,这些都在他的算计之中。然而独独有一件事在他意料之外,他竟是借着司马弥卿“葵花向日”的无俦威势的压力悟通“太极十三势”!
这……该也是一种讽刺吧?
青书自大战三日以来,便一直郁郁不乐,周芷若陪在他身边说着些话想要为他解闷,她自己不懂,又怎能解人烦忧?
反倒是苏若雨洞箫声悠悠,杨汐晴琵琶声铿铿,稍稍泄出他心中忧郁。
周芷若冰雪聪明,如何不觉出这其中意味,自是怏怏不乐。
三女之间关系微妙,杨苏二人自幼一同长大,自是让周芷若觉得被孤立,周芷若生性好强,外柔内刚,如今虽为人妇,但也不改性格,心中竟是生出那等念头:“便算她两人联手又如何?最后还得看夫君宠谁!”
又过得数日,罗贯中自南方传来消息,福州城克,傅友德引兵克两广,然后领一千骁卒深入山林,和一些散兵游勇打起了游击战。
这十余日来,明教诸豪商议立教主之事,以无忌悍勇,且为谢逊义子,更有妻赵敏多智,当即立之为明教教主,两方合兵一处,北上大都。
至此,张士诚只得蜗居一隅,半点也动弹不得。青书遣了能言善辩之士前去劝降,此举无关胜败,若他愿降自是最好。若他不愿降,也只得战后清算了。
如此放眼望去,天下不数年入我掌中。
自起兵至今,也五年有余了。
攻克大都后,还有王保保骁骑十二万盘踞燕山,再有张士诚引兵虎视,定这二人,中华大地,便落在宋青书及张无忌这一对师兄弟的手上了。
这九五至尊,人人觊觎,却合该落在武当这一派之手。
只是会否有那窝里斗的萧墙之祸?还是未知之数。连青书也不能肯定。
第两百三十五章 … 大都
明尊烈火燃遍,五散人掌拜火教二十万雄兵,于燕山之外与王保保交锋,互有胜负。而教主张无忌领二十万五行旗大军会同白眉鹰王天鹰旗三万精锐步卒与宋青书十万大军汇合北上,一路势如破竹。
两军合作无间,宋、张二人分主副之责,宋青书为李善长等人拥为北靖王,坐镇中军,运筹帷幄。张无忌则号崇明王,引军先锋北进。
一个攻前,一个殿后,一个如动,一个守静,互为阴阳,互补不足,号称五十万大军,转战两月,以战养战,攻城略地,直逼大都。
且不提这两路大军,却说张士诚郡府之中,迎来一位稀客,正是北靖王宋青书军师刘伯温,轻摇羽扇,尽显名士风流。
施耐庵举樽陪饮,两人谈笑风生,话语间无半分杀气。
刘伯温呷一口清酒,笑笑道:“施兄,尊夫人身子骨可好些了?”
施耐庵呵呵道:“劳刘兄惦记,拙荆自大都劫数后,虽仍患心疾,但好在主上内弟士义公擅长医道,不辞辛劳为拙荆针炙,子安着实铭感五内。”
刘伯温笑容清朗:“高邮城上下齐心,子安兄赤胆忠魂,刘某都是极佩服的。谈了这许久***,刘某也不欲相瞒,主公遣某前来,名为礼尚往来,实是为施兄而来。”施耐庵勃然作色,一拍桌案,起身喝道:“刘伯温!我施子安何等人物?你忒也小瞧了吧!”
刘伯温笑道:“子安兄少安毋躁,刘某不是策反之人,也未有苏张如簧之舌,更知施兄忠义。故而是断然不敢求子安兄叛主的。只是张士诚未必愿降,来年两军对垒,误伤尊驾,那便不好了。”
施耐庵冷哼一声:“我主公雄才,自不愿降尔等叛逆。”
刘伯温笑得云淡风轻:“叛逆?你是说谁的叛逆?在大都惠帝眼中,我等自是大的不能再大的叛逆。而在天下百姓眼中,北靖、崇明二王可都是救世的菩萨,所过秋毫无犯。箪食壶饮,百姓无不称颂。”
说着又是呷一口酒:“适才士诚公走地匆忙,想是心乱了。以张侯爷雄才,尚且如此,我等再言,只怕也如他一般了。”
哈哈一笑。刘伯温道:“谈谈***人情就好。”
施耐庵心道:“挑起事端的人是你。说谈***人情的人也是你,刘伯温你以为你真是苏秦张仪?”
心中虽如是想,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刘伯温态度如此,委实不好再开口骂人,施耐庵脸色稍霁。举杯饮尽,道:“适才却是兄弟失礼了。”
刘伯温呵呵道:“哪里,哪里。是刘某笨拙才对。”
两人果又寒暄几句,论论诗文,谈谈老庄,奇门五行,无所不至。
约莫过了两刻钟,刘伯温蓦地伸个懒腰,揉揉肚子。笑眯眯的道:“这肚子可忒不争气。”话音方落。便听得闷雷般的哗啦声传来,显然是饿了。
施耐庵笑道:“刘兄真情真性。施某可羡慕不来。”说着拍拍手,走入一名仆侍,施耐庵正要吩咐他要厨房准备饭食,刘伯温却神神秘秘的一把拉过他来,小声道:“施兄,你且叫他出去。”
施耐庵云里雾里,挥手屏退仆人,却听刘伯温笑道:“昔日地潘小姐的那手好菜色香味俱全,入口即化,堪称人间绝味,不知如今的施夫人仍否有当年之艺?”说着巴巴地望着施耐庵,一副馋虫模样。施耐庵听得这话,脸上笑笑,心中却是喜笑颜开,更有两分自傲:“夫人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可为我涨了颜面。”嘴上却说:“哪里,现在却不过当年两三分功夫啦。”
刘伯温笑嘻嘻的道:“即便是两三分功夫,也是皇宫中御厨一般的手段。啧啧,施兄这些年可过得比当朝惠帝还要好啊。”
说到妻子的入厨之道,施耐庵再忍不住心中得意之情,脸上登时显露出来,只是还一个劲的谦虚道:“伯温啊,她哪有这等本事?待会见了你嫂子,可千万别这般夸她。”
俗话说爱屋及乌,刘伯温一夸他妻子,登时由“刘兄”变成了“伯温”,由“拙荆”变成了“你嫂子”,其间变化之速之奇,真可谓是天下无双。
刘伯温轻摇羽扇,笑道:“一定,一定。只是这肚子,可实在是饿呐。”
施耐庵何等聪明?登时会意,拉过刘伯温,豪兴一涌,笑道:“伯温若有兴致,不妨到寒舍小坐,我让你嫂子煎炒几个小菜,咱们好生醉一场!”
刘伯温笑吟吟的道:“敢不从命!”
且不说刘伯温在高邮城中一逞口腹之欲,大朵快颐,过得好生快活。张无忌执屠龙刀大杀四方,元军闻之丧胆。因谢逊之死,他深恨蒙古人,更和赵敏统一战线,夫妻二人齐心协力,真可谓是其力断金。
而青书一任张无忌引兵厮杀,虽派兵协助,却不过以为游击,心中默默计算明教兵力折损,今日七百,明日三千,大大小小两个月打下来,北靖军后,崇明军前,至大都不过三百里之遥。
城中蒙古贵族奔向走告,慌乱不休,不少已经携带家小连夜逃走,大都城随时都有可能不攻自破。
而明教二十三万大军,至今几乎折损一半,有不少伤者被遣送回去。张无忌却仿佛杀红了眼,誓要攻占大都,屠尽蒙古族人。
明面上地局面,似乎大局在握,但青书委实不敢有半点掉以轻心,张无忌或许温良敦厚,有这等狠辣手段不过刺激太大,但他身边那位红衫翠袄地女子有怎样的机心,宋青书是一清二楚的。
第两百三十六章 … 真相
潘氏是个很柔媚的女子。
柔,在于她体态柔美,歌喉婉转,一双柔荑更白皙滑腻,全无半分烟火之态,却能烹饪出人间绝味,奏出天上之曲。
媚,在于她眼波汪汪,秋水含情,眉梢眼角皆是媚态,一个眼神抛来,不消半刻便蜂狂蝶浪。
施耐庵文武双全,有妻如此,也算相配。只是他豪迈慷慨,虽对爱妻呵护备至,却难免有不解风情之嫌。
郎心未必似铁寒,春闺寂寞喃语香。
施府中的藏酒是上好的老春黄,蕴香醇厚,确有未饮先醉之能。刘伯温每每饮时,都要先仔仔细细的嗅上两嗅,才肯轻轻呷上一口,端的算是爱不释口。
再吃到潘氏亲手烹饪出来的炖菜小炒时,那份入口即化的绝妙滋味合着醇香的酒汁浇到五脏庙里,可真教这北靖军中第一军师全身上下无不舒坦。
施耐庵原本疑他,后见刘伯温吃喝一通便走,走时还鼓动如簧之舌大肆夸耀妻子手艺,走后更是呆在居所里半步不动,不探查情报不飞鸽传书,心中的疑虑慢慢散去,反之还腾起知己之感。
潘氏原就识得刘伯温,当年也曾炖过肉汤与刘基吃喝,施耐庵于故友自然落得大度,餐饮之务自是一手承担。
屈指算算,这个时候,北靖、崇明两路大军恰恰陈兵大都城下了。而刘伯温也在施府叨扰了半月有余,可把他美的一塌糊涂,眼耳口鼻大飨好番。
张士诚如今被逼至一隅,伸展不开,心中虽然抑郁,但刘基赖着不走,他这个做主人的也不好伸手赶人,毕竟对方身份非同小可,乃是北靖王帐下总军师,杀不得更得罪不得。
这一日午时。刘伯温不顾形象的大朵快颐之后。伸袖抹抹油光光的嘴巴,笑道:“施老哥,你这些年过的可真是神仙般的日子。比刘某人游荡江湖不知妙上多少倍!”
施耐庵握住妻子柔弱无骨的纤手,含笑看刘伯温吃完。道:“贤弟逍遥世外,五谷杂粮自是难入君之仙腹。”
刘伯温一拍大腿,叫屈道:“老哥你可是冤枉我了,若有美味如斯,便让我当皇帝也不愿。”
潘氏瞧他神情。不由抿嘴轻笑,柔柔道:“贱妾这些年不入厨房,手艺生疏,让叔叔见笑了。”
刘伯温折扇展开,笑道:“嫂子手艺生疏尚有如此美味。若是熟练了,那还了得!”
潘氏听了笑容展开,整个厅堂都仿似生了一层辉光,却听她轻声道:“相公,叔叔这嘴可真厉害。”
施耐庵哈哈笑道:“他呀,也就这舌头厉害,能说能吃能品,可小觑不得。”
三人说了好一会话,刘伯温蓦地道:“施老哥。刘某在此也待了半月有余了。明日便走,今天却是特来吃顿践行饭告辞。”
施耐庵道:“就走么?何妨多呆两日?”潘氏也出言挽留。
刘伯温歉然笑道:“这可不成。主公兵临大都城下,不日攻克,传书来说要与我面谈大计。”
施氏夫妇听他如此说,象征性的又挽留两句,也就客客气气将他送出门外了。
刘基走后,施耐庵对妻子说道:“明日刘基离去,我为他故友,也合该送他一送。这几日劳夫人多下厨房,真是让为夫过意不去。”
潘氏道:“相公切莫这般说,妾身也不过尽妇道而已。”
施耐庵伸臂搂住她,柔声道:“你心疾可好些了,还会痛么?士义兄弟这几日怎地没来?”
潘氏脸上慌乱神色一闪,俄顷笑道:“主公近来有事,你不也早出晚归的么?人家毕竟是皇亲国戚地,不要老麻烦他。”
施耐庵神色一怔,拍了拍脑袋,笑叹道:“还是夫人考虑地周详。”
两人又细细碎碎的说了一通闺房话,施耐庵方始离府,与张士诚相商计议。
张士诚骨气颇硬,不欲投降,但大势所趋,起义十年来,兵马不过十万,州郡不过千里,总而言之一句话,问鼎天下,张士诚,你丫想也别想!
如此而不降,还有活路否?施耐庵几经思索,终觉出海仍可算另一条路,虽非康庄,但也荆棘不多。
张士诚张士义等几位高层谈了许久,还是未定出路,张士诚愁眉紧缩,挥手屏退一干人等。施耐庵正要告退,却忽然想起刘伯温将要离去一事,便告知张士诚此事,张士诚心烦意乱,只吩咐道:“施公,你代我为他践行便是。送完之后再来见我。”
施耐庵恭声应命,与张氏兄弟缓缓退出。
第二日,城外,亭中。
施耐庵捧一觞浊酒,举樽饮尽。刘伯温却凝杯不动,笑道:“施兄,今日兄弟远走,却不知何日再见。”
施耐庵叹道:“你我本故交,昔年或有嫌隙,但也不过误会。今日一别,却当真教为兄十分不舍。”
刘伯温听他话语,知他语出真心,心中微微过意不去。沉吟一会,蓦地悄声道:“施老哥,你附耳过来,我同你说件事。”
施耐庵不疑有他,凑耳过去。
刘伯温脸上嘴唇开阖,手上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发数道指力,顷刻便封住施耐庵胸口数道大**。
施耐庵惊怒交加,方要破口大骂,声到喉间,猛然一滞,显然被点了哑**。
却听刘伯温叹道:“施老哥以真心待我,我又如何忍心再瞒你。我自有法子骗你回府,但思前想后,还是亲自告诉你真相来得好。”
施耐庵原本惊怒,听得这话,却转疑惑,百思不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