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宋青书
好在青书不计胜败荣辱,绝不硬挡硬打,一沾即走,一路迭经险峰,强渡汉水,本欲西南而行,却被圆真阻截的一路向西,最后竟是不知通往何处,只是一味狂奔逃走。
幸喜他习得“太极十三势”,体用之道渐趋完善,攀山时使“起势”跃起,“探势”扣岩,“担势”攀爬,“收势”纵出,翩然若飞,入汉水时使“下势”入水,“单推势”分开水势,“扑势”扑腾游水,“抱球势”卸开水中生物,好似一条游鱼,穿岩洞石,无所不至。圆真几度将他逼入险境,青书却总能绝处逢生,自“太极十三势”中生出种种变化,脱身逃命。
第六日清晨,两人这一追一逃,又到了一处清幽深山之内。
青书专挑树木茂盛之处逃纵,一路攀山越岭,竟是狂奔出一千余里,要知攀山入水不同于一马平川,一日之内翻过一座山头,也可能不过数十里地。
五天之内,两人竟是都不眠不休,好在两人内功俱都达至龙虎交汇之境,吞津服气,倒也不甚饥饿。
两人俱是心志坚毅之辈,一个要逃回武当以求师门庇护,一个却是要不杀其人誓不罢休。两人数日之间交手不下百余次,圆真出手凌厉无方,“幻阴指”无声无息,阴毒之极,初时青书防他阴寒指力,只能过个十数招便脱身逃走,后来竟是能过个四五十招,虽是身上挂彩,但也一剑划破圆真右臂。
交手愈多,青书愈觉纳闷:“这厮修炼的明明是‘少林九阳功’,掌力也是刚猛阳盛,怎地待得驱使‘幻阴指’时,却是极阴极寒一路?”
第五十三章 … 玉蜂
两人追追逃逃,又过了三日,期间交手无数,圆真初时掌力尚趋刚猛凌厉,后来不知怎地,或是被他悟通何等道理,竟能涵阴阳二劲于一掌,往往极为刚猛的招数使出,含纳的竟是阴柔劲力。又或是一掌击出,阴劲阳劲重重叠叠,如浪潮一般涌来,令人防不胜防。
好在“太极十三势”几乎无物不包,如沧海能纳万物,“卸势”“造势”手段天下无双,圆真虽是攻势诡奇猛烈,但青书一沾即退,也奈何不得他。
树木倒横,断草纷飞,青书和圆真拳来脚往,骤然身形一错,阴阳二劲相交,拳风倏尔崩散。青书耸身后退,眼前人影忽地一闪。却是圆真如鬼如魅,猝然逼近。青书顺“下势”运肘横击,却被圆真一掌挑中肘尖。青书但觉两股劲力奔腾涌来,一热一寒,他浑身陡震,五脏如焚,护体真气几欲溃散,但究竟应变极快,遂借圆真一挑之力,翻身后掠,拔足飞奔。
圆真冷笑道:“又逃么?张三丰教你的?”话语声中,风声逼近,青书如芒在背,足下却不敢稍停。
这七八日下来,青书身上一袭青衫满是污渍,被划破多处,人亦消瘦多多,然而脂肉减少,筋骨却日益精强,恍若脱胎换骨一般。几日间连连生死搏杀,张三丰日常教诲一字一句涌现出来,边逃边悟,武学修为不知不觉中又进了一层。
他丹田中始终留下三分余力,无论经历何等绝境也未曾用尽后力。这一番逃亡,青书精神不但未曾衰减,反而益发健旺,因为身处至险至威,面对的又是从所未有之强敌,气质也生出了极大变化,淡淡书生气之外,神气日益内敛,目光有如虎豹鹰隼,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动静之间深得武当一派秘要,松静挺拔,骎骎然已有一流高手风范。
这两人翻翻滚滚,斗了八十余招,圆真早年号称“混元霹雳手”,掌力绝强,如雷霆霹雳,确是不假,青书和他对掌多日,对此已然深知。但第五日起,圆真掌力强则强矣,一掌轰出,竟然劲力驳杂,一冷一热,阴阳交杂,委实令人防不胜防,青书登时吃了个大亏,但究竟还是借“太极十三势”生出变化,逃脱。
圆真或掌或指,间次交替,指力无声无息,道道涌出,青书渐觉抵挡不住,虚晃一枪,掉头便逃。
一路攀上险峰,青书“太极十三势”愈发纯熟,攀岩入水,速度之快,还胜过圆真许多。圆真紧随其后,不时掰下石块,运力弹出。那石子被圆真使特殊手法运内力一激,迅猛绝伦,势道极是沉重,虽不及杨逍“弹指神通”神妙莫测,但也厉害非常,青书连连躲避,终是被一颗石子打中肩头。他痛哼一声,“纯阳无极功”自发自动,卸去来劲,脚下加快,足尖蓦地一点,纵上峰顶。
青书先一步到达峰顶,见不过百丈,心里冷笑:“这秃驴又被要我落下一层了,***,多跳几次崖就能甩掉他了。”袍袖一拂,手按长剑,便要纵身跃下。
圆真看得他破破烂烂的袍袖迎风鼓起,心中如何不知青书打算?忍不住大声骂道:“小子!有能耐的别往下跳!”
青书哈哈狂笑道:“成昆老贼,有能耐的随着老子一块跳下去!”将腰间长剑连鞘解下,足尖一点,纵身跳下。
————————————————————
青衫磊落,白衣如雪,两个儒生并肩驰行。两人一青一白,一老一少,青衫儒生方巾折扇,眉目英挺,虽是人至中年,却丝毫不减风采;白袍儒生也是俊秀人物,不过十七八岁,眉宇间略有愁意,不时一声长叹。
青衫儒生见他如此,微皱眉头,蓦地引吭高歌道:“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声音清朗,中气十足,传出老远,显然内力不弱。
白袍儒生见他兴致颇高,微微一笑,运足丹田真气,朗朗吟道:“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声势之足,殊不弱于前者。
两人一前一后,吟的乃是唐代诗坛大宗匠王维所作的山水名篇《终南山》。王维开元二十九年曾隐于终南山,此篇大约作于斯时。是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诗写终南山的宏伟气势和变化万千的韵致,表现出一种隐逸情怀。
两人到达一处小丘顶上,抱膝而坐,白袍儒生蓦地悠悠长啸,啸声清越,传出老远。他似是吐出心中不快,当即笑道:“师叔,这终南山钟天地灵秀,松柏青青,也不知几多岁月啦!无怪乎俗语言‘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青衫儒生暗暗心惊,眼中精芒一闪,嘴上却呵呵笑道:“不错,这松树较咱们华山的还要挺俊些!”顿了一顿,又道:“孩子,这般抱膝长啸,倒是颇得名士风流!哈哈,不过三月功夫,你内力倒是进步长足。”白袍儒生淡淡笑道:“您说笑了。”
青衫儒生叹道:“也不知这三个月你到底历经何事,唉,我收到你书信,当真吓了半死,便赶去……”话未说完,却忽见白袍儒生目中一片震惊之色,定定望着不远一处峻峰之上,一个淡淡青影凌空跃下,袍袖高高鼓起,右手执一柄长剑,对着岩壁不住挥动。但见他直直堕下,每挥动一次长剑,堕势便消减一分,运力之巧之妙,委实令人叹为观止。
青衫儒生目中尽是赞叹之色,叹道:“这位前辈功夫超卓,使力法门,当是我玄门一脉,当真令人佩服。我派本源自全真教郝大通郝祖师一脉,此行终南山,果然不虚。”
却见白袍儒生眼神飘忽,口中喃喃道:“是他,是他!”青衫儒生疑惑道:“怎么?你认得这位前辈么?”白袍儒生蓦地双手抱头,神色痛苦,嘴中仍是不住喃喃道:“是他!是他!”
青衫儒生大惊道:“孩…孩子,你没事么?”一手按上他肩,便欲以内力助他定下心神。不了白袍儒生横臂一甩,倏忽一指点出,一道纯阳指力涌出,正中青衫儒生右臂,双手抱头,狂奔而去,不多时便跑得远了。青衫儒生忍住疼痛,也是施展轻功追去,心中只道:“他口中说的那人是谁?不会有什么变数吧?”
——————————————
圆真好容易攀上峰顶,却见青书早已遁入林中,在树木间穿梭不休,心中狂骂,但他没有青书那等高明的卸势造势的手段,只得规规矩矩攀爬而下,虽是迅捷,但总不如青书笔直跳下来的快速。
不过半刻钟,他便下得峰来,纵上一棵大树,横眼一扫,便知青书已奔出两里有余,心中暗恨,脚下加力,便向青书追去。追得两步,忽地心中一惊:“这地势好生熟悉!”
脚下不停,脑中却在回忆何时来过此处,俄顷竟是“哎哟”一声叫了出来:“这里是终南山!”
他怔忡半晌,足下却不曾稍停,撞上一棵大树,竟将树干拦腰撞断,肩膀一痛,圆真神色渐渐狞恶起来,仿佛野兽嘶吼一般低低说道:“终南山又如何?不杀宋青书,明教难灭!”
两人距离渐渐被拉近,也不知奔出多远,但觉地势陡然开阔,说是柳暗花明也不为过,山明水秀,让人心旷神怡。
青书忽听得一阵嗡嗡声响起,抬眼望去,但见蜂群雪白,如一座会飞的小山一般,压了过来。
青书心中大惊,方欲出剑,却见蜂群似无攻击他的意思,直往他身后飞去。
却听圆真一声怒嚎,双掌上下纷飞,掌力如潮涌出,但究竟免不了被蜂群蜇的满头是包,厉啸一声,狼狈遁走。
青书见这蜜蜂恍有灵性,回忆这一路向西奔走,心中一动,竟是脱口而出:“终南山下,活死人墓!”
第五十四章 … 渊源
话方出口,一个娇脆声音恍如在耳边响起:“嘻嘻,你是谁啊?怎么知道这是活死人墓主人养的玉蜂?”
青书听得这声飘飘渺渺,不知何处传来,却是清清楚楚响在耳边,心中暗赞:“这姑娘内力不弱,是那杨姑娘么?”口中却道:“在下武当宋青书,不知姑娘芳踪何在?”
蓦地只听簌簌响动,一个粉衣女子从右首一棵树上跃下,十四五岁年纪,生得明眸皓齿,十分艳丽。
青书眼前一亮,拱手施礼道:“小可见过姑娘。”
那少女嘻嘻笑道:“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你怎知道这是活死人墓主人养的玉蜂?”
青书笑道:“我既然知道活死人墓,自然知道‘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了’。姑娘,你也没回答在下的问题呢。”
那少女“咦”的一声,歪着头说道:“你也知道神雕侠侣的事迹么?我古墓派遁迹江湖六十余年,看你不过十几岁模样,怎知道这许多?”脸色一寒,喝道:“莫不是有意用计设套,快说,有甚企图?”
青书忙摆手道:“神雕大侠当年威震江湖,现在虽是战火滔天,烽烟四起,但他威名素著,自然有事迹流传下来。尤为出名的一段,就是他和古墓派掌门小龙女姑娘的生死恋情。”
那少女心道:“小姐说世人多只知神雕侠侣武功高强,冠绝当世,却少言及他们仍是一对神仙眷侣,这人这么说,倒不是假的了。”神色一缓,点点头道:“不错,杨祖师当年击毙蒙古大汗,再得五绝一席。功夫绝强,自是江湖皆知了。杨龙两位祖师虽然结为连理,之前却是师徒,不顾凡俗眼光,大真大痴,委实可敬可佩。嗯,宋青书是吧?你是武当派的么?”
青书听她说话说的老气横秋,忍不住暗自好笑,口中却答道:“在下正是武当派三代弟子,太师傅多与在下提起贵派杨祖师昔年恩情,说是‘传授之德,终生不忘。’”他这话说的巧妙,恍如武当古墓两派渊源甚深。两人关系一下就被拉得近了些许,少女心下大悦,浅浅笑道:“你太师傅就是现在号称天下第一高手的张三丰么?听冰姐姐说他前两个月才过完百岁大寿呢,很热闹吧?”
毕竟少女心性,不多时便和青书聊开了,天南地北,鬼怪狐媚,多有谈至。不知不觉竟是晃过一个时辰,青书又说完一个聊斋故事,少女似乎意犹未尽,以手支颐,深深吐出一口气。
青书从话语言谈之中,便知这少女涉世不深,全然不知人心险恶,蓦地问道:“姑娘,咱们说了这么久的话。在下可还不知你姓名呢。”谈了这许久话,他心知这女孩定不是杨龙后人。她口口声声说的是杨祖师,龙祖师,而不是唤长辈的口气。
少女听青书问话,“哎呀”一声,笑道:“我倒把这茬儿给忘了,小姐从小就叫我小虞,虞美人的虞哦。”
青书笑道:“那青书就见过小虞姑娘了。”小虞扑哧一笑,说道:“酸里酸气,一点都不洒脱。”又仔细打量了下青书,见他衣裳破烂,长发披肩,却掩不住英华之气;年纪虽小,却隐然有名士风范。又掩嘴笑道:“瞧你这一身脏的,怎么弄成这样?”
青书叹道:“被那和尚追杀了七八日,好容易逃到这里,让姑娘见笑啦!”小虞哼道:“那人不是成昆么?他干嘛追杀你?”
青书一惊,只觉不可思议,脱口道:“你知…他是成昆?”小虞奇道:“什么你知我知的,他就是三十年前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