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宋青书
“抱球势”的架子展开,青书浑身松松垮垮,仿佛都是破绽,又仿佛全无破绽,他右手懒懒搭在剑柄之上,却不拔出,左手五指箕张,伸出半尺,好似抱住什么东西。
少女只觉这武当地宋公子出招当真是怪异无比,真为生平之仅见,她长剑一颤,便待刺他肩头,迫他出手防御,但蓦地心头一震,好似猛然发现了什么,急忙抽身后退,却见青书忽地足踏奇步,右手轻轻一带,拔出长剑,淬出一道雪亮精芒,堪堪横斩身前三尺,左手五指飘然一拂,使得是“流云手”的拂穴功夫,步法转动间,覆盖三丈方圆。
好在少女事先惊觉,先行退出三丈,否则青书右手长剑横斩,定然卸去她凌厉攻势,而左手拂穴迅捷无伦,自己闪避不及,定会被他制住。她凝神细想,忽觉这少年不过左手出指,右手横剑,左右开弓的在画一个圆,觉得大有道理,连连点头,又一剑精妙招数使出,向青书攻去。
两人便在这东边半圆之地,斗起剑来,黄衫少女每一剑都是极为凌厉的妙招,法度森严,俨然是大家风范,放眼江湖也是极为精妙的。但青书却只是以“太极十三势”为架势导引,随意出剑,“探势”“单推势”“扑势”凌厉无方,青书往往随意刺出一剑,都让少女不得不回剑自守;而“担势”“托势”“分势”“抱球势”借力卸力,借势使招,让人防不胜防,若非少女心细,只怕便被青书利剑使钝,点了穴道了;而“起势”“收势”“下势”,青书偶尔顺“起”“收”“下”势出剑。气势起,则一往无前;收,则干净利落;下,则如银河之水,滔滔不觉,奔流之下。而“化势”,却是更加神妙,往往青书一剑刺出,少女洞察出破绽来,便出剑相攻,但往往剑到一半,便发现对手已然换招,自己这一剑却是空门大露,也是急忙变招,也是她精研剑术,虽是对敌经验远远不及对方,但却胜在剑招繁多,信手拈来的,俱是极为精妙的招数。
黄衫少女的资质极高,这一番比斗下来,先前出剑的斧凿渐渐化为虚无,每出一剑都仿佛羚羊挂角一般不着痕迹。青书手上渐渐加紧,不在留情,只是暗暗心惊这女子资性之强。
少女蓦地身子一晃,十分诡异地出现在青书左侧,一剑刺向他左肋空门。青书微微一笑,右手一抛,长剑被抛向左手,倏忽一圈一挑,将少女来剑格挡开来,跳出六丈,至西边三角形那处空地,长剑“铿”的一声还鞘,却听他朗朗笑道:“杨姑娘剑术精奇,青书拜服。这便不打了吧?”
第六十三章 … 九剑
少女见他还剑入鞘,点点头,也是将剑收回,说道:“宋公子好强的剑术,我是远远不及了。”她话语说的淡淡,眼中却尽是激赏之色。
青书笑道:“有成昆这等大高手一路陪练,青书所得裨益,又岂会少了?”心中却是疑惑:“成昆开始怎地不出全力?也不使出那阴阳交杂的掌力指力?真的好像是专门为我陪练似的,不过依他性格,如此作为,如非不得已,则必有阴谋。”
少女叹道:“不错,成昆的功夫,愈发高明了,较之先父当年虽有不如,但也不输多少了。”青书听她提到古墓老主人,脑中蓦地闪过一道闪电,但只一瞬间便模糊起来,青书甩了甩头,问道:“成昆和令尊很熟么?”
黄衫少女道:“十二年前,他来古墓之时,先父兀自和他有说有笑,两人谈文论武,倒也颇为相宜,应该算是十分熟稔了。可七日之后,两人不知怎地大打出手。成昆不是先父对手,轻功也远不及先父,在三十七招上被制住。我那时候恰好远远看到,先父似是大声质问成昆些什么,可成昆却不知如何,竟能忽地自己冲开穴道。先父措手不及,被他在胸口印了一掌,口中狂喷鲜血,自那之后,他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了。成昆一击中的,却狂奔逃走。我再见他时,已经是七年之后,先父便是那时去世的。”
青书蓦地想起《神雕侠侣》中,“重阳遗刻”似乎镌写了冲穴解穴之法,听得黄衫少女这般说,不由大是愕然:“《九阴真经》里不是有解穴冲穴之法么?”
少女惊道:“你怎地知道?”
青书随口道:“我太师傅学究天人,见识渊博,自然知道有这门功夫。”顿了顿,又道:“姑娘。那成昆不是学了《九阴真经》吧?”
少女摇头道:“我也曾问过先父,先父说成昆虽然与他相熟。但古墓中所藏诸般绝技,他都未曾传予成昆,是以成昆都未曾看过。”
青书沉吟道:“杨大侠当年艺深如海,姑娘。恕青书冒昧,不知古墓之中,可有逆行真气,至阳转至阴的武功?”黄衫少女摇头道:“曾爷爷传下的功夫极多极繁。分门别类来说,主要分剑、索、暗器、拳掌四门,又有棒法、棍法、爪法以及七门内功,到我这里已历三代,俱是择一门内功精修,循序渐进。我自幼修炼《九阴真经》,招数上修的是九阴神爪,三年前开始习百家剑术,其他功夫倒是未曾看过,倒不知有何功夫能够逆行真气。”
青书心中暗道:“欧阳锋的逆行经脉之术。杨过应该会吧?但成昆没学到么?奇怪,奇怪。那他怎地发得出这等阴阳交泰的雄奇掌力?”口中却问道:“无怪乎姑娘剑术繁多,信手拈来皆是精妙招数。但艺多则芜。姑娘不妨先精修一门,再循序渐进,触类旁通。”他见黄衫少女出剑凌厉,攻多守少,已趋融而为一。圆润无暇之势。但毕竟年纪尚轻,又没悟通类似“化势”这等地神妙功夫。距离融会贯通,尚有一线之隔。
黄衫女子摇头道:“这门剑术自曾祖传下剑意而始,经先祖父、先父两人毕生创制,承袭而下,乃至于今。我须得先修习天下各门各派剑法,而后再学破尽万法之法,两相融合之后,或能小成。”
青书奇道:“或能小成?那大成又是什么?”黄衫少女摇头道:“我也不知,先祖父毕生研习剑术,早到巅峰,本来天下少有人敌,但到得晚年,却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想要创制一门无法不破的神剑,可惜天不与时,他只来得及以易学为基,参考《九阴真经》总纲,别出机杼,镌了一篇总诀,但到底年老神衰,总诀出世之日,他哈哈大笑三声,便溘然长逝了。”
青书心头一动:“这剑法可有名称?”黄衫少女点头道:“先父说此法当有九剑破开万物。而曾祖地剑法得自昔年的剑魔独孤求败,也就是公子腰间长剑的前任主人,是以这套剑法,便叫做独孤九剑。”青书听得这句,心里顿时翻起滔天大浪,暗道:“原来独孤九剑竟是杨过几代后人合力创制!也难怪,独孤求败隐居之所以及剑冢并无剑谱一类物事。《笑傲江湖》中出现的独孤九剑,想是杨过后人不愿忘本,假借独孤求败之名传下地吧。”
黄衫女子谈到此路神剑,谈性渐浓,续道:“九剑之始,第一剑当是总诀式,以总诀式总领大纲,督有进无退之意。总诀式为先祖父所创;先父精修掌法,而后又修索法剑法,渐至神而明之的境界,触类旁通,创制破掌式,破鞭式,破索式。再于这间石室,由杨伯发暗器,先父运剑抵挡,因而创出破箭式,破尽天下暗器。杨伯是服侍先祖的老人,也是暗器、刀法的大行家,精通百余门精妙刀法,快刀单刀柳叶刀无一不精,爹爹承他之助,又创出破刀式。”顿了一顿,神色忽地一黯,叹道:“可惜他去年已经过逝了。”
青书叹道:“可惜青书来晚一步,与杨伯缘铿一面,实是憾事。”
黄衫女子点头道:“杨伯豪迈慷慨,原来在江湖上便是一位广结天下英雄地大豪。若得见你这位诚信小友,也会很高兴的。”原来自她见青书起,知青书未曾翻看“红尘炼心大阵”中藏书时,就已觉得此人乃是诚信之辈,古墓的秘密虽不能告之,但这剑术一道,自己还不如他,是以告之也无妨。
黄衫少女一谈及剑术,似乎略显兴奋,又道:“这剑术若是创制成功,定能万古流芳,遗泽后人。”
青书笑道:“时至此时,还有三剑未曾出世了。不知又是哪两剑?”黄衫少女淡淡微笑,说道:“我自幼修习百家剑术,为的正是创制这破剑式。可惜破剑式未成,破不去公子剑法。再有两剑,分别为破气式、破枪式。”
青书见她谈及“独孤九剑”,竟而破天荒的微笑了一次,便如同春风化雪般和煦动人,陡然有惊艳之感。
黄衫少女见他定定望着自己,不由奇道:“宋公子,你看什么?”
青书“啊”了一声,急忙顾左右而言他,四下望望,问道:“这间石室…布局倒是十分奇怪。”
黄衫女子道:“这是当年的全真教主王重阳钻研武学的所在,前窄练掌,后宽使拳,东圆研剑,西角发镖。”青书在屋室中缓缓踱步,只觉莫测高深,布局的大有道理。他颔首道:“当年王重阳号称天下第一高手,创立全真教,果然大有名堂。”心中却道:“不过仍是及不上我太师傅高博如山,渊深似海。”四下一望,他蓦地抚掌笑道:“杨姑娘,若你不嫌弃,青书愿助你创制余下三路神剑。”
黄衫女子大喜道:“宋公子剑术通神,若能得公子相助,汐晴感激不尽。”
青书听她自称汐晴,忍不住摇头晃脑一番,叹道:“汐晴,汐晴,杨汐晴么?意兴飞扬,柔而不妖,好名字,好名字。”
杨汐晴听他这般说,不由谦道:“哪里,宋公子饱读诗书,青书之名,方才名副其实。”
青书笑道:“咱们在这儿相互吹捧,给人听见了,还不笑死?哈哈,汐晴姑娘,咱们便说说破剑式之事吧。”
杨汐晴含笑点头,不知怎地,她见祖孙三代心愿又能更进一步,连笑也多了起来。原本杨汐晴修炼《九阴真经》,秉道家清心之境,以古墓玉女功为参照,承“十二少,十二多”要诀,修炼起来有事半功倍之效,却无功力大损之虞。杨汐晴资质绝高,现已渐修至“自发自动,以无为而有为”的高妙境界了,内力虽不如青书精纯,但浑厚却不输之。
青书见她又展颜一笑,竟好似自己在做梦一般,他心道:“若能让她天天都开怀一笑,于审美上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却听他笑道:“剑术之道,存乎一心,我曾拜谒独孤前辈剑冢,见独孤前辈晚年使的,却是一柄木剑。是以剑术到了最高境界,草木竹石,天下万物,皆可为剑。”
杨汐晴点头道:“不错,曾爷爷晚年曾使了一套掌法,爹爹说这套掌法使出,仿佛周围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活了一般。这想必就是以掌使剑,万剑归一地至高境界吧?”
青书摇头笑道:“非也,非也。剑法使到这个程度,已经不是剑法了。”
第六十四章 … 小虞
杨汐晴奇道:“哦?你说…剑法不是剑法?”
青书笑道:“不错,你说的万剑归一,其实用我太师傅的话来说,是万法归一,不不,是万法归无。”
杨汐晴皱眉道:“万法归一?万法归无?”
青书点头道:“不错,万法归一诚然不假,但一又归何处?”这个道理自他悟通“化势”之后,便豁然开朗,这时点出,以杨汐晴之颖悟,想必不久便能悟出。
杨汐晴心头一震,脱口道:“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想到这里,脑中灵光一现,百家剑术似乎登时便融而为一。
青书见她神色,心中暗暗惊讶:“她资质好高。”又续道:“三年前我随太师傅深山闭关,他老人家某日兴致大发,当着我的面,打了一套绵掌。其时时辰尚早,启明不出,雾气朦朦。太师傅一套绵掌缓缓打开,竟将雾气扫开,我身处其中,顿觉眼前一清。山间晨风原本甚大,可太师傅掌势展开,竟然风不能入,雾不能湿,便连树叶的沙沙声也听不见。我那时穿的甚少,却感觉不到一丝凉意。”
杨汐晴道:“你是说你太师傅能引动自然之力么?我曾祖也能办到的,但他晚年精研的,唯有剑术……啊,是了,剑术修到至高境界,的确不是剑术了。”
青书见她这般说,当即笑道:“大道三千。条条皆可成道。何况你曾祖当年艺兼数门,几门同修,触类旁通,也多有裨益吧。”顿了一顿,又续道:“其实单单修炼一门绝艺,或许便足以臻至那等高妙境界。我太师傅当年自一部《九阳真经》始。秉道家冲虚傲岸气机,创立武当一派,正是如此。”
杨汐晴点头沉吟道:“依你说来,倒有几分道理。”
青书又续道:“我这一路被成昆追杀而来,倒悟出几分道理,自身功夫渐趋融会贯通。依我武当武学要旨来看,出剑运剑,首重圆融浑然四字。姑娘若是有意,不妨向这个方向考虑一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