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宋青书
,杨过,周伯通等人,都是如此。
是以似宋青书这般先通神意,再修招式的怪胎,几百年都不定出一个。
班淑娴被他一轮急攻攻地手忙脚乱,但究竟比对方多了十余年的打磨时间,一招一式的威力往往便在危急处显现出来。
当然,她一落下风,以青书连绵不绝的“太极剑意”,败她是迟早的事。
何太冲见夫人势危,不由大是着急,但也只能干着急,合力上前围攻一个小辈这种事,在大庭广众之下,以他身份,是不怎么做地出来的。
班淑娴剑如泼风,“两仪剑法”被他使得宛如狂风暴雨一般,青书却只是随意挥剑,不时皱眉,一剑刺出之后,往往便在琢磨这一剑要如何运力、如何使劲、如何行使真气方能让这招神完气足,再无纰漏。
这般一来,倒让班淑娴有了喘息之机,收剑回防,守的滴水不漏。
青书倒也不急着打败她,只是欲拿她来练练剑法,他剑术老是差着那么一星半点,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的,只能花费数年功夫去打磨。
武当拳剑招式循序渐进,一路修来,足足有数十套之多,青书自一路武当最基础的剑法使来,每一招每一式都细细体味,一通练下来,顿觉这套剑法虽是简单,但出自张三丰手笔,总会在剑法里发现不同寻常的东西。
其实他只须逼班淑娴和他硬碰,削断她长剑,以班淑娴身份,自然难以再纠缠下去,但这昆仑掌门夫人实在是个练手的好靶子,当即临时起意,用她练起剑来。
他使出一套武当最平常不过的剑术,却仿佛化腐朽为神奇,虽然出招用招并不甚严谨,但却连绵不绝使出,打得班淑娴只有招架之力。亦且双剑至今未有交锋过一次,直把一干江湖人士看得骇然不已。何太冲更是骇然不已,心道:“这少年…这少年功夫又有极大精进!”
武当弟子都是极为兴奋,年纪小地都道自己只须把剑法练到宋师兄的地步,天下何处不可去?年纪大的都是决定要暗暗发奋,好尽快赶上这位掌门之子的武学修为。
青书一套武当基础剑法使完,发现这一战委实打了太久,当即对着班淑娴左臂横削一剑。
这一剑含纳“独孤剑意”,气势一往无前,避无可避,班淑娴一咬牙,将剑一横。双剑一交,只听得一声脆响,班淑娴右臂一震,哐啷一响,长剑登时断为两截。
青书轻飘飘将宝剑架在班淑娴脖颈上,笑道:“何夫人,承让了。”
第七十八章 … 柳暗(四)
班淑娴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缓缓走下台去,不发一言,何太冲长叹一声,走上前将夫人扶过一旁。青书朗声道:“昆仑一派,想来并无异议了吧?不知少林、峨嵋、华山、丐帮的哪方前辈再来指教一二?”
其实班淑娴论真实功夫,比青书也差不了多少。两人各有所长,一个招式内力精微醇正,一个悟通神意,万法皆通,有圆转如意之势。原本两人兵刃相当的话,青书要胜班淑娴,非得斗到百招之后,方能胜得三招两式。
原书中有过这么一段记载,青书脑中记得清清楚楚。那明教的锐金旗掌旗使庄铮乃是一把好手,在灭绝师太未持倚天剑时,能与之斗个不分胜负,甚至能仗着力大偶占上风。但灭绝倚天剑在手,区区数招间便斩下庄铮头颅。可见兵刃之利,一至于斯。
当然,此刻庄铮仍在黄鹤楼以东四十里处按兵不动,会否碰上灭绝还尚未可知,至于会不会仍然饮恨倚天剑下,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场中一时极是冷清,无人迎战。怪只怪宋青书手中那柄独孤求败遗下的长剑太过锋利,班淑娴手中剑虽也是上等精钢锻造,但也不过凡铁,又岂能挡得住独孤求败年轻时纵横天下的神兵?青书每每随便出一剑,班淑娴就得小心的避开他剑锋所及之处,不然长剑一断,以自己的长辈身份,自然无法纠缠下去。这般一来,一身剑术倒有五分发挥不出。
青书此言一出,众人都不自禁的把目光投向了灭绝师太,皆因他手中那柄长剑太利,在场诸人无不希望灭绝师太持剑上场,煞煞他的威风。
但即便强横如灭绝师太,之前一直叫嚣着要和武当派一较剑术高低,此刻也是不由沉默。峨嵋弟子都是暗暗惊讶,师傅自来傲岸自矜。若换了平日,听得这话,定让早已上台去比试了。怎地现在却动也不动?莫非那少年的剑术真的达到了一个连师傅都畏惧的程度么?
倒不是因为她剑术不及,而是青书宝剑太过锋利,让灭绝师太不敢以倚天剑相试,倚天剑中秘密实在事关重大,比斗之中双剑一交,若是对方剑断,自己固然胜得干脆利落;但若是对方长剑和倚天剑一般锋锐,抑或比倚天剑要锋利…………
灭绝师太赌不起,所以她选择沉默。索性将倚天剑横在膝上,双眼阖紧,心中暗自盘算着什么。她虽然是个极强极犟的性子,很是偏激。但有时候,为了光大峨嵋。拉下脸来做某些事,也是在所不惜的。
她想要谢逊的下落,报仇心切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另一个原因,自然便是屠龙刀。然而,如今,她心中的天平,由于某柄神兵地横空出世。渐渐又恢复初时的平衡状态。
华山一派座位席上,鲜于通意态悠闲的扇着扇子,秋高气爽,倒也不显矫揉造作。他仿佛完全无视别人投来地目光。微阖双目,以手捋须,绝类一个世外高人。
少林派三位神僧都是合十不语,空智一脸愁苦,空闻古井不波。空性却是想去好好比试一番。但空闻已然下了严令:“武当派若派宋青书上场,少林一干僧众。绝不可出战。”是以空性也只能乖乖盘膝而坐,诵经念佛。
也是宋青书身份和武功搭配的太过微妙,空性名义上是青书的长辈,但功夫却不定能胜过他多少,过到五十招上都算是大损少林颜面,何况还不一定能够取胜,万一输了,那少林就只能是被武当压着抬不起头了。
人群中,一青一白两个戴斗笠的汉子在低低交谈,正是杨逍和韦一笑两人。韦一笑低声道:“这少年精进之速,可谓我生平仅见。数月不见,便似脱胎换骨一般。”杨逍叹道:“再过得十年,我定然不是他对手。”韦一笑哼道:“现在你也未见得是人家对手。”
杨逍老神在在地笑道:“他内力轻功都不弱于我,甚至还领悟了意在劲先,神意遇敌的高妙境界,但却还不及本人,两百招内我当败之,和你韦蝠王倒有一拼,嘿嘿。”
韦一笑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他三处罩门甚是隐秘,却被青书所知。若是真打起来,青书不知道他的罩门,两人自是难分胜负。但若青书长剑不离他罩门,那不出十招,他必败无疑,只能借助天下无双的轻功逃之夭夭。但这罩门之隐秘,杨逍也是不得而知。是以杨逍这话虽有抑人扬己之意,韦一笑倒也不能反驳。
韦一笑沉吟道:“杨左使,我们还动手么?”
杨逍皱起眉头,小声道:“我也不知,看情况武当派会同诸多高手,足以同各派相抗,我等原无需出手,只须会后寻机与那张翠山一晤便是。但…我心里总有不安,觉得这次武林大会,绝不会那么简单。”顿了顿,又道:“韦蝠王,你去鹦鹉洲告诉唐洋,让他们严阵以待,切莫掉以轻心。还有,让唐洋遣人去同庄铮说,让庄铮摆错刀乱刃阵,待得我等安全抵达再撤阵。”
韦一笑点头道:“明白,那我便去了。”缓缓退出人群,一阵风也似的飞奔而去。
青书见半晌无人上来,不自禁涌起一阵自得,大声喝道:“何人堪与一战?!”他虽年不过十五,看起来虽是老成许多,但这众多武林人士还是把他当作少年人来看,此刻听他这般一喝,都是忍不住暗自羞惭。
忽见丐帮席中走出一人,背脊挺直,双臂修长,手掌粗大,骨节突起,显然掌功非凡。正是丐帮的传功长老。
却听传功长老轻轻咳嗽道:“刀剑无眼,一个拿捏不住伤了哪里,反倒不好。再说老丐也不通兵刃,呵呵,便上场同宋公子比比拳脚功夫吧。”
他此话一出,左席中薛凌等人都是暗自冷笑,心道:“明明是畏惧宝剑锋利,却找出这等理由搪塞!也算这叫花子不太矫情,好歹自承不通兵刃。不过他这十二掌降龙十八掌当真是十分厉害,宋少侠可莫中他计才是。”
青书听他这般说,微微冷笑,将长剑一甩,扎在十丈之外。他自信“太极十三势”通了十一般变化,无论拳脚剑术,都能应付自如,即便对方使得是天下第一地“降龙十八掌”又如何?蠢驴木马终究是蠢驴木马,绝不会因为外面包了一层金纸便化成一尊大佛。
第七十九章 … 柳暗(五)
传功长老见他十分干脆的把剑掷到一旁,不由暗道:“这少年的掌功莫非也十分厉害?”他精修“降龙十八掌”数十年,虽是传承至今,只余十二掌,但也是厉害非常,传功长老倚之当世掌法高手洞庭湖对掌,独独输在本帮史火龙帮主的掌下,又怎会把青书看在眼里?
他大步走上高台,笑道:“宋公子,咱叫花子是粗鲁汉子,不比你书香门第,文驺驺的话我也不多说,咱们是对上几掌,分个掌力高低呢,还是比比掌法,看看谁虚谁实?”
青书一摆手,洒然笑道:“悉听尊便就是。”
传功长老暗道:“我若和他对掌,便是胜了,也显不出丐帮威风。反被人说是倚仗内力欺他,不若和这少年比一比掌法,也好看看他武当掌法有甚精妙之处。”当即说道:“那咱们便比比掌法吧!”
青书笑道:“甚好,不过我武当既是召开武林大会,便是东道,您先进招吧!”
传功长老一噎,客套话便说不出口,丹田运力,右足微屈,沉喝一声,很干脆的一掌“利涉大川”轰出。
青书觑他发掌运力,吐气开声,便知这传功长老绝对远胜过当日昆仑山上的武烈,这降龙十八掌名震天下,掌力之强无双无对,只怕是硬接不得。
当即侧身一闪,避开这掌,轻飘飘的一招“绵掌”打出,“探势”暗藏,刚猛柔韧兼而有之,运劲之巧之妙,可堪一流,传功长老眼前一亮,赞道:“好掌法!”左足一顿,右手划个半圆,“亢龙有悔”使出。和青书来掌结结实实的对了一记。
两人都是身子一震,青书足踏大地,使张三丰“松静挺拔”之理卸去来劲。自是无虞。传功长老大声笑道:“痛快,痛快!阁下掌力超卓,武当派名下无虚,果然厉害!”
莫声谷听得这句,撇撇嘴道:“丫的,这小子又出风头了。”殷梨亭笑道:“七弟,你若在台上,丐帮传功长老这掌,只怕硬接不下来呢。”
张松溪在旁听得。摇头道:“莫说七弟了,便是我也未必接的下来,若要取胜,唯有先避其锋芒,再以云泽掌觅取胜之机。”
莫声谷惊道:“这传功长老这么厉害?竟能逼得四哥你出云泽掌?”
张松溪横他一眼。冷道:“你道天下英雄都是土鸡瓦狗,唯有武当七侠才是真正好汉?这传功长老精研降龙掌,这套掌法刚猛无俦,便是大师兄、二师兄硬接之下,也不能胜他。我内力稍不及两位师兄,对上这位长老唯有以云泽掌之柔去克他降龙掌之刚,如非斗到五十招后,不能胜他。”
原来张三丰收徒之先。对每人的品德行为、资质悟性,都曾详加查考,因此七弟子入门之后,无一不成大器。不但各传师门之学,并能分别依自己天性所近另创新招。如宋远桥谦谦君子,敦厚温良,便自创了一门“柔云广袖”,一拂之下。往往制人无形之中。而少刀兵之灾;而俞莲舟痴迷武学,练功不辍。外加性子带三分狠辣,便苦心孤诣,改“虎爪手”为十二招“绝户虎爪手”,也是了不得的绝学;张松溪性默多识,素来足智多谋,带得几分柔韧,便创了那门“云泽掌”为平生武学之大成;张翠山近来武学大进,隐有所悟,一套武学雏形渐渐显现出来,正是基于倚天屠龙功所创,因招式未全,尚未出世;而俞岱岩早年受伤,殷、莫二人年纪尚轻,体悟不深,未有自创武学。
这七侠俱是一等一的学武良才,绝非墨守成规之徒,张三丰因材施教,具成大器,虽不如他这般举手抬足自创绝学,也是了不得的武林大侠,比之前朝的全真七子,高出不知凡几。
且看场上青书和传功长老比斗,几乎便是传功长老压着青书打。“降龙十八掌”不仅刚猛绝伦,抑且精微奥妙,有时候避无可避,便只能硬接。传功长老每一掌都蕴藏极大力量,青书硬拼之下,渐渐吃受不住,往往便使“抱球势”卸开来掌,但毕竟势大力沉,还是有一两分掌劲落在青书身上,但他内力深厚,这点掌力便如火星溅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