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宋青书
徒自叹息尔。”
赵爵爷随口敷衍两句,望向台上的宋青书、沈振鸿两人,含笑道:“宋少侠年少有为,一身武当绝学不弱乃父,当真是可喜可贺。”
青书不卑不亢的说道:“赵前辈谬赞了。”赵爵爷又对沈振鸿道:“阁下一身少林功夫之纯之深,委实罕见。那朱长龄虽是阁下姑父,但说起来你在少林他在昆仑,实际上半分关系也无。自来瑕不掩瑜,你好生修习之下,或能成为一代大侠。”
沈振鸿神色灰败,拱手回礼道:“受教了。”这赵爵爷身份之高辈份之隆,灭绝师太也只能自称晚辈,他说出的话,定然是假不了了。抑且碧霄言之凿凿,听来虽然匪夷所思,却是入情入理,哪里由得他来反驳?想到自幼见到的谦谦君子一般的姑父竟是如此不堪,羞愧、愤怒、悲哀数种情绪交杂而过,哪里还答得出话来。
赵爵爷蓦地扬声道:“诸位,朱、武两个恶贼所作所为,天人共诛!如这等恶事他俩也不知做了多少!几年前昆仑山下数起血案,未必便是明教所为!大家不妨仔细想想,朱武连环庄偌大家业,却无田产,如何供给数百人生计?可怜陈老弟一世英雄,到头来却被一堆禽兽给谋财害命了!”
说着对着宋青书深深一揖,叹道:“宋少侠为老朽报杀子大仇,为陈家报灭门之仇,老朽在此谢过了。”青书忙上前几步,搀住赵爵爷,说道:“赵老前辈如此说,当真折杀我也。”
他抬头一看,忽见黄鹤楼西边数里之外蓦起长烟滚滚,袅袅升起,他心中顿觉怪异,但怪异在何处,却又说不上来。
鲜于通也自望到那升起长烟,却是脸色大变,回头一望,顿现狠厉神色,一闪即过,却无人注意到。
鲜于通扬声道:“今日大伙儿来到此处,却不是来听那朱武连环庄地破事。三位神僧,谢逊杀人如麻确是不假,他的下落,张五侠交不交代下来,还请你们做主了。”
赵爵爷定定看了一眼鲜于通,却不说话。但张松溪却是大呼厉害,鲜于通这一句话,便将少林、武当推倒对立面上。要知场上形势极是微妙,由于赵爵爷的出现,灭绝师太虽不至于拔剑相助,但是不大可能和武当为敌了。而昆仑、华山、丐帮均已战败,只剩少林一派在此。
这话一出,原本少林还有些犹豫的话,这时候为了面子,空闻是断然不会退缩的。抑且护山大阵“十八罗汉阵”在此,少林所倚仗地,并非仅仅的单个高手。
果不其然,空闻禅师站起身来,合十说道:“张五侠,谢逊的下落,你果然不说么?”
武当诸侠恨恨地望了一眼鲜于通,俞莲舟方要上场,却被张翠山扯住袖子,师兄弟对视一眼,相互知心。俞莲舟当即双手下垂,低眉顺目,退到宋远桥身后。
张翠山纵身一跃,落在台上,昂然道:“翠山之志,天崩地裂不足以移。义兄的下落…在下已决意不说,谁欲赐教,便划下道来吧!”
第八十七章 … 解痴
空性早就按捺不住,朗声叫道:“张五侠,少林空性领教高明!”刷刷两爪便向张翠山抓去。张翠山左手银钩一挑,判官笔向前一刺,使个“屠”字诀,繁复奥妙,和空性斗在一处。
青书冷眼旁观,见空性一脸兴奋之色,一招快过一招,攻势凶猛绝伦,都是极精妙的招数。再往周边看去,但见赵爵爷老神在在;鲜于通神情恍惚;沈振鸿灰败着脸,不发一言;何太冲夫妇佯装淡定;史火龙故作高深莫测;灭绝师太拉过碧霄的手,两人坐在一处说着话儿;空闻空智低声诵经念佛,不时往台上望去;宋远桥、俞莲舟等几侠则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台上打斗。这一切仿佛极为巧妙的组成了一副画景,各行其是,互不相干,却又紧密相连。
青书蓦地一阵心灰意冷。都道正邪不两立,其实又哪里有什么正邪?便是佛也分善、恶两面,何况于人?若说善者为正,恶者为邪,那正派中人无一是正,邪派中人也无一是邪。一件事怎能轻言绝对?似朱长龄这等恶人,也有温文和善的一面,而似宋远桥这等大侠,也就未必没有徇私之心。
而这个武林大会,大家似乎都有冠冕堂皇的借口,名为谢逊杀人如麻,为武林公敌,实则是为得到屠龙刀,好号令天下。
谢逊杀人如麻,双手沾满鲜血,若放在现代,早就是通缉全球的重案要犯,死上千百次也不足赎其罪。但张翠山和他结拜了,却要包庇于他,其余六侠也是没有异议;殷素素灭杀龙门镖局七十余口,但只因是张翠山之妻,武当七侠便决定各自行十余善事去赎殷素素之罪,而不将其绳之以法。这七十余口人命岂是区区一句“改邪归正”能够轻易抹掉?试想,若换了其他恶人,他们早就不问是非,一剑杀了了事吧?
而自己呢?在昆仑山屠杀百人,纵然那些人或许都是杀人越货的盗贼,但也未必没有无辜者。自己的所作所为。固然是将朱武两个恶贼杀死,但不过为私而已。所谓什么替天行道,压根就没想过。而后来的行侠仗义,博得“太和儒侠”的声名,也不过刻意为之,如何当得起一个“侠”字?
侠,什么是侠?
真侠真义,万古不灭之明灯,凌驾一切之上。大真大痴,为这浑浊暗世主持公道,烛照千里。
是以当此乱世。法恒无用。侠,不过代天罚罪者而已。
但是即便如此,侠也只是人,而不是无亲无私的天。便如张翠山、宋青书都似乎有正道人士不该犯的“过错”,但宋远桥等人却有意无意地回避他们的所谓“过错”。疏不间亲,或许便是为此吧。
青书暗叹一口气,心道:“我终究不过凡人,何必去自命不凡,去做那所谓的真侠?保住家人父母,武当基业就足够了。闲暇时出外一游。见到不顺眼的事管上一管,又何必刻意为之?”他虽是这般想,但到底还是怅然若失。
他目光转过一圈,又回到空性身上,但见空性越打越是酣畅。竟而长啸开来。青书心中竟是觉得微微暖了些,暗道:“全场千余人,想必也只有他,一举一动,完全合了自己本心吧。空性。空性。你哪里空性了?明明便是十足的真性情!人能如此,在别人看来是痴。其实。别人才是真痴。”
空性和张翠山正斗到酣处。空性龙爪手极是精妙,但他一头猛扎进去,却是再出不来,出手不带当年创制这门绝技的高僧那份飘逸,也就失了三分精髓,但却胜在内力雄浑,足足高了张翠山二十年地内力修为。但张翠山却是亲眼目睹张三丰使这套功夫,当时师徒一般悲恸心思,心与意合,便是真真正正的得了张三丰真传的。
他在冰火岛十年,一身武当功夫无人指点,只得温故而知新,这套倚天屠龙功千锤百炼,渐渐悟出自己的东西
便见空性一爪捣虚而至,若换了十年前的张翠山,是定然避不过这一招,但此刻他左手银钩斜斜一挂,封住空性爪势,右手判官笔前点,嗤嗤有声,似是融入了极为高明的点穴手法。空性不敢大意,飘身后退,避过这一点,又揉身前上,两人斗在一处,难分难解。
其实他的离师十年,进境之速,可能还胜过其他师兄弟。武当武学之四大,“悟”字居首,“纯”字次之。张翠山得天独厚,悟性超卓。十年来更将以前所学的功夫反复锤炼,又得一“纯”字,“纯”字上的功夫已然不输于年岁最大地宋远桥、俞莲舟。而谢逊武功之博天下罕有,点穴解穴之法别开蹊径,张翠山虽未刻意去学,但两兄弟谈性大发,无所不谈,谢逊言及的点穴解穴之法也被他知悉了七八成。
而他勤修苦练,隐隐悟到的那套功夫,和这点穴功夫一合,登时仿佛拨云见日,张三丰亲口说三套九阳合一能救下张无忌性命后,他悬着地一颗心放下,便无时无刻不在琢磨这套功夫。
此刻虽然只有雏形,但也厉害非常,由他使来,竟能和空性斗个平手而不落下风。
何太冲等人都是暗暗心惊:“张翠山排行老五,尚且如此。前面三个岂不是更加厉害?”
张松溪微笑道:“五弟这套功夫若是创出,比之百年前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只怕还要厉害许多。”
俞莲舟接口道:“只待他功力突飞猛进,我等便都不是他对手啦!”
宋远桥却是定定看着青书。青书抬头与他目光一撞,父子二人隔了老远,遥遥对视。青书望见父亲鬓间夹杂白发,不由心头一酸。
自己当着天下英雄的面,说了再不是武当弟子之语,让父亲情何以堪?若想恢复武当弟子的身份,只有求张三丰昭告天下,宋远桥邀请各大掌门来武当观礼。这泼出去的水,才能收得回来。
张翠山回归中原已有四五月之久,十年中早已积了太多疑问,经张三丰一一解答之后,武学之上的领悟何止更进一层?
他找能工巧匠再重新打造了一副兵刃,长短轻重无不合手。铁划银钩之威,又将重现天下。
斗到百招之外,张翠山似是越斗越勇,忽而行云流水,如若奋笔狂书;忽而断断续续,仿佛凿刻碑文。一会儿小楷,极尽小巧腾挪之妙;又换做隶书,堂堂正正,大开大阖。各种字体不停转换,端的令人眼花缭乱。加之张翠山判官笔笔尖不时射出几道指力,空性抵挡地渐渐吃力起来。
第两百七十三招上,张翠山划地两笔,微微侧身,又提笔横划,竟是极为繁复的小篆。
这字一写,一股傲视天下的气势陡然生出,寻常人或许不觉,但空性乃是武学高手,被这股气势一惊,手上登时慢了半拍。
便见张翠山断断续续的几笔划出,恍若君临天下。张松溪拍手笑道:“五弟要胜了。”
宋远桥早收回目光,望向台上,点头道:“师尊说五弟若能将这八个大字融会贯通,天下高手大可一会。看来五弟快成功了。”
俞莲舟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秦始皇君临天下之语,可比倚天屠龙地二十四字歌诀,有气势多了。”
但见张翠山已然写到“永”字的最后一笔,空性被他用判官笔挑开右手,登时空门大露。张翠山“昌”字写出,直刺一笔,再下划一钩,喝道:“神僧承让了!”空性被他一笔点中右肋要穴,闷哼一声,往台下栽落。
青书正在一旁,忙将身一掠,接住空性,抬手解了他的穴道,恭恭敬敬地扶他站起。空性合十道:“多谢小施主。”又对着台上张翠山施礼道:“张五侠功夫精妙之极,空性拜服。”一脸喜色的去了。
青书望着被空闻低声喝斥的空性,脸上仍是打斗之后地欣然之色,蓦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胜固欣然败亦喜,空性胸中光风霁月,神僧二字,当之无愧。比之另外两位,当真判若云泥。”
或许其他人会以为空性比他两位师兄差的太多,不过是痴人一个,不足为虑。其实,每每以为自己很聪明懂得变通的人,才是真正的掉入痴的泥潭里面,再难出来。聪明反被聪明悟,唯此而已。
第八十八章 … 乱战
俞莲舟轻叹一声:“五弟这十年来厚积薄发,经师尊一点拨,区区三月之间,武学修为已然胜过我等了。所差的,不过是功力罢了。三四年一过,武当七侠之中,便当以张翠山为
张松溪点头道:“师尊太极拳剑一出世,以五弟悟性之高,定然是我们中得益最多的。
其他几侠都是连连点头。也是空性进了少林功夫的***却跳不出来,遇到的又是经张三丰点拨之后,一身功夫渐趋大成的张翠山,三百招内输掉比试,也是意料中事。
要知宋远桥、俞莲舟两人功夫最高,张松溪、张翠山、空性三人功夫相若,但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所擅长的皆是拳脚功夫,空性的龙爪手批亢捣虚,擅长短打擒拿,几人相斗,宋远桥、俞莲舟各有平生武学之大成绝技,四五百招后,或可胜个一招半式;张松溪与之相斗,胜负则在五五之数;而张翠山功夫未必就真的胜过空性,只是兵刃锋锐,以长击短,占了这个便宜,再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的气势惊动空性,觑其破绽,方才趁机一举败之。
张翠山凛然生威,喝道:“还有谁来?!”
话音方落,忽听得一阵骚动由远极近,声浪渐渐扩大,恍若万马奔腾,继而化作一片喊杀冲锋之声,遥遥传来。众人都是大惊,便要一把拔出腰间兵刃,严阵以待。但还未来得及做好准备。便见尘烟滚滚,西边林中纵出一支彪兵。清一色黑色战马。马嘶如龙吟,端的是威势非凡,青书定睛望去,见为首一员大将。鼻直口方,虬髯纵横,右手大枪斜指,大刀长弓,威风凛凛,胯下乌驹马,神骏非凡,一人一马,那气势竟是较身后千军万马还要雄壮一些。
便见他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