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宋青书
史火龙转过身去,豪阔地面庞上虬须如扎,却听他叹道:“丐帮传承至今,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俱都失传许多。我闭关研习良久,却始终不得其法。友谅。我老啦,也累了,是时候退出江湖了。”
陈友谅听得这话,当即明白史火龙言外之意,竟是要将“降龙十二掌”以及“打狗棒法”传予自己,心中不由又惊又喜,脸上却作出一片惶恐之色,忙道:“帮主春秋正盛,正是时候带领我丐帮帮众重振当年声威。”
史火龙胸口蓦地急剧起伏,咳嗽道:“我、我这次闭关险些走火入魔。我身子不行啦…呵呵,你过来。”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陈友谅,笑道:“此乃降龙十二掌,虽然少了六掌。但十八掌脉络相通。以你资质,当能补全一两掌。北宋时这套绝学曾经有三掌失传。却被当时五绝之一的洪七公帮主补全,你才智之高胜我百倍,绝不在他之下,勤修苦练二十年,当能重现当年降龙十八掌的神威。”
陈友谅双手微微颤抖,接过这本小册子,抬眼看了看史火龙,脸上愧色一闪而过。
但听得史火龙沉声道:“丐帮八袋弟子陈友谅听令,即日起你便为我座下嫡传弟子。你可愿意?”说完这句,又是剧烈咳嗽起来,显然闭关不果反遭反噬让他身子受创颇深。
陈友谅显然没有料到,这位帮主竟会对自己这般好,心中又是感慨又是激动,方要跪下,叫一声师傅。却陡然听得风声大作,一个身影急速掠来,抬手便是一掌向史火龙击去,掌风之猛烈,殊不弱于史火龙的降龙掌。
史火龙大惊失色,退后一步,沉肩搭肘,右膝微屈,一掌“或跃于渊”击出,便听得“砰”的一声大响,史火龙蹭蹭退出三步,来人却是身子一晃,拿桩站定。
但见来人身形瘦削,面容清癯,只是头发全无,月光之下赫然发亮,竟是个秃顶和尚。
这和尚嘿嘿冷笑两声:“降龙十八掌,也不过如此!”
史火龙沉声喝道:“你是谁,竟敢擅闯丐帮总舵!”
那和尚神色一寒,冷冷道:“自是取你性命之人……”“人”字话音未落,已然击出三掌一腿,史火龙虽然受伤,却神威不失,一双铁掌上下挥舞,他受伤之后,降龙十八掌发挥不出全部威力,只得使出另一门厉害掌法对敌。
这间豪宅乃是丐帮中一位弟子所有,史火龙闭关于此的消息丐帮弟子当然知晓,也自不来打扰,这次出关其因有三,一是史火龙才智委实不足以补全降龙十八掌;二是这掌法精深奥妙,史火龙研习不得其果,反而被反噬受了内伤,再钻研下去,只怕性命不保;三则是华山掌门书信送到,史火龙见得信中内容,心中烦闷,也就出关不提。
他这一出关,却只将陈友谅唤了来,掌棒掌钵传功执法几位长老竟是没有一个在此。
史火龙双掌上下纷飞,和那人斗在一处,他外号“金银掌”,一双肉掌当真有催金断银之威,虽然身受内伤,不足以使出“降龙十八掌”,但他已略窥得武学中“老阳生少阴”的高妙境界,刚劲柔使,十分厉害。虽是处于下风。却无战败之虞。
那和尚久斗不下。心道莫非自己还奈何不得一受伤之人不成?焦躁之下,刷地一掌劈下,直如阔刀利斧,一掌连着一掌,如浪潮起伏,一阵一阵涌来。
史火龙避开第一掌,第二掌却再避不开去,只得运使“降龙十八掌”接下来劲。
“降龙十八掌”乃是当世最顶尖的掌法,当年洪七公仅得其中十五,竟也能身登五绝之位。后来他武学修为渐深,补全剩余三掌,重现当年降龙十八掌地风采。只可惜大侠郭靖战死襄阳城,其时丐帮帮主耶律齐也战死沙场,降龙十八掌再度失传,便只有十二掌留在丐帮之中。
但饶是如此,史火龙数十年勤修苦练之功。此刻究竟一一体现出来,虽被打地连连后退,但还是将来掌一一接下了。他越打越顺,长呼一声,一掌“神龙摆尾”打出,与那和尚掌力一触,却身不由己的滑开一丈。
那和尚借机飘然退后一尺,脸上青气一闪,舌绽春雷,吐气开声:“咄!”伸出右手中指。轻轻往前一点,便听得破空锐响,仿佛要将空气也撕裂了一般,史火龙大骇,急闪开来,但右肩陡然剧痛,血光忽现,绽放开来。
那和尚咳嗽一声,胸口起伏,以手抚膺。呼呼喘气,显然方才那招耗费了他不少真元。
史火龙身中剑气,险些给痛得昏了过去,登时浑身动弹不得,他雄躯微微颤抖。叹道:“想不到我史火龙英雄一世。竟死在此处。阁下到底何人,可否见告?”
这和尚嘿嘿笑道:“也罢。就让你做个明白鬼。当年老衲也曾有个浑号,叫做混元霹雳手。”
史火龙脱口惊呼道:“你是成昆!”
成昆嘿然道:“承史帮主情,居然还记得在下。”他伸手一指陈友谅,笑道:“友谅,去将他首级割下。”
陈友谅身子一颤,望了一眼史火龙,开口欲言,但却始终说不出话。
史火龙见陈友谅神情,不由意态萧索,指着陈友谅叹道:“他是你什么人?”
成昆仿佛颇为得意,笑道:“正是老夫收的得意弟子。”说到此处,一皱眉道:“友谅,还不动手?”
陈友谅还在犹豫,成昆却已不耐,斥道:“婆婆妈妈,像个什么样。大丈夫当心狠手辣,方能成事!你这样让我如何放心将基业交付给你?”
陈友谅申辩道:“师傅,这、这史帮主已将降龙十二掌传授与我,打狗棒法却没有传授,况此时丐帮于我唾手可得,您、您就先饶了他吧。”
成昆冷笑道:“残缺不全的打狗棒法,不要也罢。事已至此,你不杀他,还能如愿执掌丐帮么?这人武功高强,又是精细之辈,你在他身边久了,说不定就会被发现破绽,不如及早杀了,以绝后患。依我师徒武功智谋,放眼丐帮,谁人能敌?”
史火龙气道:“你、你休想…”话未说完,却被成昆打断:“你半死不活,若还想多活那么一刻,就给我闭嘴。”
史火龙被气得连声咳嗽,成昆见陈友谅目有怜悯之色,不由喝道:“友谅,你杀是不杀?”
陈友谅一咬牙,跨出一步,伸出右手,屈指成爪,缓缓走向史火龙,说道:“帮主,友谅…对不住了。”
一爪探出,正是少林绝技“龙爪手”,“锁喉式”往史火龙喉间抓去。
见史火龙面色镇定,仿佛视死如归,陈友谅面色一狠,手上陡然加快,眼见便要扣住史火龙喉头。
成昆十分满意的捋了捋胡须,这个徒弟真是越来越出色了,将来定能承自己衣钵,谢逊虽然资性不输于他,但性情却是太过冲动,不如陈友谅这般冷静阴沉。
忽而风声陡起,陈友谅手腕一紧,竟被拿住“神门穴”,一股沉雄已极的内力从“神门穴”透体而入,他全身酥软,想起多年之前,少林寺中,自己也曾这般被人一招制住,再见得来人清俊面容,不由脱口惊呼:“是你!”
来人一袭青衫,体态修长,面目极为俊美,他一手扣住陈友谅手腕“神门穴”,另一只手却已然和成昆来掌抵住。
便听他嘿然冷笑:“混元霹雳手成先生,少林的圆真大师,多年不见,想不到你还是无有寸进。”
第一百零八章 … 挫敌
来人正是当年在汉水之畔失踪的宋青书。
他一手扣着陈友谅要穴,一手抵住成昆来掌,蓦地吐气开声:“咄!”
成昆便觉一股绝强掌力如排山倒海般涌来,身不由己的倒飞三丈,胸口气血翻腾。
青书嘿然一笑,反手将陈友谅击昏,眼睛却始终不离成昆,只待他一有动作,便立马动手。
他知刚刚比拼掌力,虽是自己占上风,但说起来还是成昆功力损耗太多所致,若不然,定是两败俱伤之局。
史火龙咳嗽两声,挣扎着起来,笑道:“宋老弟,你要再不出手,我可就死在这里了。”
青书不敢回头,只定定盯着成昆,闻言笑道:“史老哥,这不,小鱼给我撂倒了,大鱼也给引出来了。嘿嘿,放长线钓大鱼,你这下挨的可不亏。”
史火龙哈哈笑道:“不错,不错。今晚叫花子可要喝鱼汤喽!”
青书道:“史老哥,你内伤外伤都是不轻,还是先退下疗伤吧。”
史火龙点点头,缓缓往后堂走去。
月黑风高,正是杀人之夜。
成昆听得他俩这话,又见青书淡定自若,神色愈发阴鸷,沙哑着嗓子道:“你设套诈我?”
青书笑道:“成先生,圆真大师,你武功既高,智谋又富,若不设个大套来让你钻,恐怕是生擒你不得。”足下一动,仿佛便要出手。
成昆先是一凛,严阵以待。忽地瞥见青书脚下泥泞,心中顿时了然,这人必是今日方才赶到,不知以何等物事取信于史火龙,然后与史火龙合谋布了这个局,但时间匆忙。连鞋也来不及换,这布局虽密,却人手不足。若说生擒自己,那不过对手慑敌之语罢了。
他功运双耳,方圆十丈之内,蚊虫鸟兽都尽在他耳。这一番来,果听见三个呼吸声,其中一个悠长平稳,正是宋青书;一个气喘吁吁。却是史火龙;还有一个略显微弱。这是自己的徒儿陈友谅。
成昆心中冷笑,暗道你虽武功大进,但若要生擒成某人,只怕还力有未逮。当即开口道:“是么?宋小兄弟,多年不见,老夫听人说汉水大战,还以为又一位少年豪杰英年早逝,却不料你尚在人间。”
青书哈哈笑道:“成先生尚在人世,我又岂敢先行一步?圆真大师。丐帮帮主手书一封,不知比不比得上嵩山脚下愚民之语?”
成昆脸上腾起一股青气,原来当年他千里追杀宋青书,途径嵩山脚下一处小镇,青书大造其谣。说道圆真与其徒陈友谅颠鸾倒凤。行那龙阳之好。事后便有人大肆造谣,只是当事黄鹤楼武林大会在即。虽然有几个空字辈僧人要求彻查此事,但少林方丈却始终不允。
而黄鹤楼事后,青书一人独挡大军,以传国玉玺为质,勒令绍敏郡主将一干武林人士放走,中原武林皆受其恩,无不思报答。
圆真何等聪明,知道此时若是将早就想好的“武当觊觎我少林武功,让那宋青书前来盗取,却被小僧发现,所以追出,方有如此谣言”的说辞说出,只怕顷刻间便成为中原武林公敌。
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这个哑巴亏一口吞下,领着徒儿陈友谅闭关不出。这一下,更是谣言四起。
但他始终占着空见神僧首徒地名头,空闻三位神僧思及师兄,当即勒令全寺不得再言此事,方才平息余波。
但经此一事,成昆已将青书恨入骨髓,只恨当初没有将他杀死,要剥皮拆骨,煎炒蒸炸,方能泄去心头之恨。
成昆听他旧事重提,当即恼羞成怒,方要出手,又想到此人这七年来功夫大进,刚刚那掌便已不在自己全盛时期之下,他忽出此言,不过是想激的自己先行出手而已。
当即缄默不语,只暗自运功疗伤,抑且凝气于右手小指,留待致命一击。
青书不先行出手,原是忌惮此人智谋,怕他有甚诡计,又见识了方才那等剑气,心想莫不是六脉神剑?
此刻见成昆索性不语,知道他借此机会恢复元气,索性先打了再说,仗着这几年神功明悟,冷笑一声,跨上一步。
这一步跨出,竟尔带动周身气流。成昆忽生异感,只觉宋青书身上涌起一股气势,如山如岳,高峻绝伦,自己在他面前,竟仿佛蝼蚁一般,浑然不值一提。
这“揽势”之法,乃是他精修“太极十三势”之后悟得。
“太极十三势”原意在“借势”而为,青书悟通“化势”之后,又悟出“造势”之法;所谓“造势”,即因利乘便,仿佛当年六国合纵,凭空造出种种形势。
而这“揽势”,则是他两年前,偶读《六国论》,有感强秦之势,揽天下之大势于己一身,更胜“借势”“造势”。
成昆见他气势大涨,如何不惊?但他好歹一代高手,不知历经多少大战,当即摇身一晃,气势也自涨起,但却终被压了一头。
青书一掌劈出,疾风浩荡,逼得他口鼻皆闭。成昆面色微变,左掌迎出,但觉对方掌劲大的出奇,这一撞之下,更发觉对方劲力并非直来直去,而是屈曲流转,与自己渐臻阴阳交泰的掌力一触,发出刺刺锐啸之声。
成昆胸口猛地一热,喉头一甜,不由自主,晃身退后两步。他知道自己吃亏在内力不足,脚下步法一转,借绝妙身法卸去对方掌力。
青书还待追击,但见成昆右手抬起,小指轻轻向前一刺,想到方才重创史火龙那道剑气,他心中凛然,当即晃身一闪。
这一闪之下,登时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