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妖魔录
炼便能轻松转化成法力。
而这内世界还不仅如此,除了源源不断的提供着能量,更让李浩然有种主宰一切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来自对世界事物的控制,更能有种掌控时间空间的感觉。
这中感觉虽然很淡,但仿佛一种本能,只要李浩然心中所想便能做到,就好象这片世界本就是李浩然身体一部分。
沉浸在这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天地任主宰的感觉,让李浩然无比的舒服。不知不觉中元神慢慢的恢复着,开辟内世界所损耗的一切,很快便补了回来。
而且使得元神更加的凝实,几乎可以媲美~肉身。这不同于之前的感官上的凝实,而是彻彻底底的凝实。元神不再只是虚幻的东西,已经发生的质变。
李浩然突然心中一动,元神尽然脱离内世界,飞出了李浩然的体外。感受着来自天空日头射出的热和光,大地上轻轻吹过的风,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第一次离体而出,李浩然心中一动,便瞬间挪移出去很远。从空中看着自己端坐在地上的肉身,这种奇妙的感觉更加的深刻了。
“这就是神游物外吗?七阶,我李浩然终于踏入七阶境界,离八阶雷劫境界又近了一步。”此时元神离体的李浩然,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自己修为的巨大提升。
天下无数修者,能够达到七阶境界的少之又少。而像李浩然这样不足百年便能踏足七阶境界的,更是万年不出一人。
这源自无数次在身死边缘的徘徊,和敢于与天斗的自信。不懈的努力和永不言弃的心态,使得李浩然有了今天的成就。
此刻李浩然元神透出傲视天下的气势,整个人倍感自豪,心中涌现万丈豪情。
渐渐李浩然适应了元神离体后,对法力的运用,越是感觉到元神离体的强大,越是明白七阶神游境界的修者,为什么与人比斗时候不选择元神离体了。
这元神离体固然威力惊人,能够与天地切合,运用起法力来更能随心所欲。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肉身失去元神和意识的控制,将失去一切抵抗力。
只要攻击毫无保护的肉身,一但肉身被毁,元神再强大也将成为无根之水。如果不能再短时间内夺舍,或者入地府轮回,将永远消失在天地间。
明白过来的李浩然,心中一动元神便回归了身体,再次回到内世界中。
回到内世界的李浩然心中一动,眼前一座仙山拔地而起,随着李浩然心中所想,很快一座神仙洞府便瞬息建立在了仙山之上。
李浩然一步踏入仙山洞府,心中再次一动,便出现在洞府深处一青色的蒲团之上。浮空慢慢坐下,闭目而坐的元神开始吞吐起空气中的灵气,很快整个人被灵气所包围,源源不断的能量被元神吸收转化,很快沉积下来。
意识回归肉身,李浩然心中微喜,从灵泉中一步踏出,望了眼这陪伴自己月余的灵泉,心中有感而发。隔空运来巨大的山石,很快一座简陋的洞府便搭建在了灵泉之上。
心中一动,随手在搭建洞府的山石上,用法力镌刻了一套,修道的入门心法。李浩然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我李浩然在此成就七阶神游境界,也算与此处有缘。便在此立座洞府,送与有后世有缘人吧,也算我李浩然为后来人做点事情。”拍拍身上的尘土,李浩然望了一眼亲手搭建的洞府,呵呵一笑,便离开了这处幽静的峡谷。
李浩然那里知道今日的无心之举,将来造就了另一段传奇。
走出峡谷,李浩然举手投足间已经与之前大不一样,那种随意驾驭体内源源不断法力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以至于刚刚获得这种力量的李浩然有些无法驾驭。
好在这法力都源自自己幸苦开辟的内世界,通过元神的御使,很快便能熟练掌握。
走走停停,欣赏着沿途的风光,与凡人间的交集是在所难免的。
这一日,李浩然来到了大唐国岭南道泉州地界,李浩然一身打扮虽然昆仑派二阶弟子的服饰,但毕竟不做道士打扮,有些个不伦不类。
再加上一身的赤衣,一路上倒也引的凡人指指点点。不过李浩然倒也坦然,此时李浩然心中无喜无忧,虽身在世俗中,心却游历世俗之外,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在打量着世俗中的一切。
随意寻了家酒家,叫了几个下酒的小菜,上了一壶美酒,李浩然微微一笑,独自喝了起来。
开辟内世界以后的修者,因为内世界的形成,体内已经不在需要外在能量的补充,所以吃饭喝水对于七阶的修者来说,完全成为一种习惯。
李浩然喝酒只是为了不显得过于特殊,引起些不必要的麻烦。既然选择进入凡俗中感悟一番,就要更加贴近世俗。
酒过三巡,正要离开酒楼,朝南赤神州赶去,突然酒店门口传来一声不和谐的腔调。
“和尚,这里不化缘,你赶紧给我出去,别耽误了我做生意。”酒家门外不知何时来了一上了年纪的和尚,右手持了一钵盂,正在问酒家化缘。
此处地处大唐国与大梁的交汇处,虽然还算是大唐国境内,但已经远离都城,此处民风更加贴近大梁国。
而大梁国信奉妖族的是娲皇女娲娘娘、与天下妖修的教主通天,佛、道、魔三教传播在大梁是被绝对禁止的。
这也连带着靠近大梁的边境城市,对异教徒非常不待见,即便没有大梁国那样驱逐异教徒,但也不会帮助这些异教徒。
这也是李浩然身穿道袍却又不做道士打扮,引起路人猜疑的原因。
“店家,我师徒已经几日未化到缘了,你就发发善心施舍点吧。”老和尚见掌柜的不肯布施,只得拉下脸面苦苦哀求。
“去去去~此处不欢迎你们这些异教之人,快点离开,别在这影响我做生意。”掌柜的厌恶的望着老和尚,连忙走上前去,把这老和尚撵了出去。
望着黯然离去的老和尚,李浩然心中微微一动,使了个障眼法,便卷起一些吃食,随着老和尚的后面一路走去。
这老和尚心许是多处化缘未果,也不在四处化缘,径直朝城外走去。
走了大约盏茶功夫,来到一处破旧的屋舍外。和尚摇摇头,叹了口去,望着空空如也的钵盂,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朝屋中走去。
“师傅你回来啦,今天是不是又没化到缘呀?没事的,咱们只要熬过这个冬天,开春了朝北方赶,日子会好起来的。”屋中走出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和尚,见老和尚空空的钵盂,和愁眉不展的脸庞,连忙安慰道。
“普因,我担心,你我拗不过这个冬天了。当初要不是我执意来此寻找菩萨的紫金钵盂,也不会连累你。”老和尚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后悔的表情。
“师傅,事已至此你也别在埋怨自己了。当初如果不是我听说这泉州有此宝贝的消息。也不会告诉师傅,如若说连累,应该是我连累了师傅呀。”小和尚普因连忙辩解道。
“只能说,你我与这佛宝无缘,活该身死在这泉州城。”老和尚越说越悲观,完全没了一点佛家讲究的心境平和,坦然面对生老病死的心态。
第三十章 佛缘
“师傅,你着相了。着相既是当真,谁当真谁痛苦。佛为了让众生离苦,所以告诉众生不要着相。一切相都是缘起不实在,如水中月般虚无飘渺。佛怜悯众生不要做这些徒劳的傻事,所以劝众生不要着相。二者都是佛告戒我们不要着相,难道师傅还看不透吗?”普因双手合什,眼露神光,此时那里还有一点孩童的样子。
“普因,我那里配做你师傅呀,我慧然能教你的越来越少了。反倒要你来点醒我,为师汗颜呀。”慧然面露羞愧之色,心中对自己这徒儿越发的佩服了。
师徒二人的关系说来微妙,慧然本是河南宗山寺的主持,一日心中有感,出门百里发现一幼童,此童子非同寻常,全身上下透着佛光。得知此子与佛必定有缘,便把这幼童带回寺中收养。
这一养便是十年,幼童长大后越发透出慧根和佛性,渐渐在佛法上的理解甚至超过了寺中所有人。慧然遂给幼童起了个佛号普因,意喻这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因果。
慧然自愧做不得普因的师傅,但怎奈何普因坚持,便挂着这师傅的名头,这让慧然每每想起越发觉得羞愧。
“师傅,不可这么说,你待我有养育之恩。佛说世有三报,谓之现报、生报、后报。此生作恶、行善,今生得报,乃为现报。此生作恶、行善,来生再报,是为生报。而前生作恶、行善,此生得报,此为后报。你我师徒缘分终究脱不开这三报之因,又何来配不配做我师傅之言。”普因句句禅机,透出深厚的佛法根底和慧根。
慧然还不觉得什么,毕竟耳濡目染倒也见怪不怪了,可这到让屋外的李浩然惊的合不拢嘴。
李浩然虽是道修,但来自契慈和尚的记忆尤在,这么深厚的佛法~功底,和对佛法的悟性、理解,无一不说明普因在佛法上的造诣,已经超越大多数修佛者。
李浩然心中一动,便逐渐隐没在光影中,从光影中再次走出已经是一位大腹便便的和尚。
手持一只金钹,背后背着一大口袋的契慈,笑呵呵的走进了屋舍中。
“呵呵~~小和尚好深的佛法造诣,贫僧佩服。”契慈微微一笑,走到二人面前,随便找了处地方,便坐了下来。
“这位大师,赞誉了,小徒对佛法的理解只是略知一二,谈不上高深。”慧然谦虚的说道。
“大师,在下河南宗山寺普因,敢问大师,路在何方?”普因望着契慈的眼中突然灵光一现,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
“路在脚下,你走过的地方便是路。路也在你我心中,你心中想得到,才会有路,你若不去想,即便有路,你也不知路往何方。条条大路通佛国,只要你我心中有向佛之心,这条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道路,便在你我心中。”契慈略一思索,心中便知道普因问这句话的意思。普因不是真的问路,而是在问契慈如何通往西方极乐世界,如何成佛。
“大师,普因受教了,可还有一事不明,还望大师指点。”普因面露喜色知道遇到了高僧,一直困惑着自己的疑问,朝契慈倒了出来。
“呵呵,小和尚你客气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贫僧知无不言。”契慈满意的望着已经两眼放光,略微有些兴奋的普因。
“大师,你我修佛之人,如何才能大智慧,大觉悟,大能,如何脱得轮回,跳出三界。”一时间,普因背后散发出金色的佛光,能提出这等问题,已经说明普因并没有表面这样简单。至少对于佛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不是寻常僧人可以比拟,甚至有些佛法精深的佛修在此方面的造诣,也不一定高过普因。
“你我修佛之辈,数世修佛,讲究本心一体,心中永保一丝清明,佛在心中留,自然可以来生继续踏上修佛之路。数世修佛,自然可以寻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终能在漫长的岁月中感悟到佛之真谛。一旦明白一切,便可胸怀大智慧,自然可以大觉悟,一旦大觉悟自然可以一法通万法通,拥有通天彻地的大能。既然拥有大能跳出三界不在轮回中,也将变得轻而易举。”契慈必究是九世修佛,佛法上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佛者境界,缺的只是量的积累。
普因望着契慈顿时陷入了沉思,胸中无数念头闪过,一时间有如怒海狂涛中苦苦挣扎的小舟,极力想要摆脱苦海的侵袭,寻找到彼岸。
“阿弥陀佛~~”契慈一声佛号及时在普因耳边响起,有如醍醐灌顶,为普因指明一条康庄大道直指彼岸。
此时幡然醒悟的普因,小小年纪,已经身怀无边佛法,对佛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整个人有如佛陀转世一般,透出阵阵佛光,仿佛随时可以成为大觉悟、大智慧的佛家大能。
边上慧然惊呆了,怎么也没想到普因简直就有如菩萨、佛陀一般,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
佛光渐渐散去,普因整个人已经变得不一样,虽然身形还是很瘦削,但给人一种宝光透体的感觉。
“多谢大师指点迷津,弟子受教了,弟子愿随大师修习佛法,还望大师应允。”普因朝契慈倒头便拜,发自内心的感谢这个世外高僧。
“你我既然相见,便是有缘,不过你随我修行却幸苦异常,你可有心理准备。”契慈心中倒是愿意收这普因为徒,但奈何自家明白自家事,虽然李浩然内世界已经开辟完成,不再需要依附在李浩然影子中开辟的虚空修行,但也脱不开枯燥乏味的苦修。
“师傅在上,请受弟子一拜。”普因毫不犹豫的说道。
“起来吧,你先了却凡尘俗世,再与我安心潜修。”契慈转头望了眼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