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法海
,救苦救难的圣贤。
这尊圣贤是佛祖弥勒,有句话说的就是这尊佛,话是这样说的,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间可容之事。
佛经说这尊佛是未来教主,会在末法时代打造金线之路,下凡普度众生。
自弥勒佛塑像旁边走过去,背后是一尊形态狰狞,气势威武的菩萨,这尊菩萨是韦陀菩萨,一手拿着狼牙棒,一手捏着法印,作势欲打。
法海亦是恭敬礼香,又舍了一些银两。
看着旁边一些香烛火速减少,法海不由得有些叹服这座寺庙中老和尚们的经济头脑。
过了此处,迎面是一棵巨大的许愿树,上面挂满了无数的条幅,写着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凌乱的挂满了树枝。
法海看了一会儿,一笑而过,向旁边走去,却是一座大藏菩萨的殿宇,款步走进去,香烛袅袅,缭绕弥漫。
地藏菩萨的塑像手捏莲花印,头戴佛冠,面目萧然,有无量威严。
“施主上香吗?”
旁边走过了一位小沙弥,身着灰色僧衣,眉清目秀,眼睛中蕴含慧光,对着法海轻轻一礼,轻声问道。
此时的法海,头上已经密密麻麻的长满了头发,虽然不长,却也颇具规模,显然已经很难看出来是一位和尚。
“好。”
法海接过一炷香,礼敬过,插在香炉上面,一股紫烟缭绕,弥漫在大殿中。
“小师傅,我有心向佛,发愿心学习佛门经典,却不知能不能在贵寺租住几日,观一些佛经,结一些善缘?”上完香,法海对着小沙弥微微一笑,问道:“可有什么不方便的吗?”
“这个,我佛慈悲。”
小沙弥眉头微皱,扫了法海一眼,丰神如玉,气度非凡,一身青衣更是素洁,当不是常人,缓缓说着:“只是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佛经如海,岂入凡夫之手?”
“烦恼即菩提,凡夫即是佛,如何无缘?”
法海也是读过佛门诸般典籍的人,前世更是自商场中打滚过,有十分眼色,当下口吐莲花,言语间,自怀中取出一锭银子,悄然放入小沙弥的手中,说着:“我佛慈悲,万望行个方便。”
小沙弥俨然是个行家里手,银子入手,轻轻一颠,知道有四五两重,心中一喜,面上自然带了笑容:“佛云大慈度无缘,大悲如同体,苦海无边,总是有一线机缘,不断佛门慈悲方便的真意。”
把银子放入怀中,对法海道:“你跟我来吧。”
一会儿,到了一处殿宇,上面写着‘般若’,门框上写着楹联,法海匆匆看了一眼,有这么一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另外一句,却没有瞧得清楚。
停下身子,小沙弥道:“施主,尽管在这般若堂中住下,殿中诸般典籍皆可翻阅,切记不许带出去,更不许坏了典籍,还有就是不许在庙宇中乱走,免得冲撞了诸位高僧大德,至于一应吃食自然会有人按时送来。”
“如此,多谢师傅了。”法海故意略去一个小字,又自怀中取出一大块银子,足足十两,给了小沙弥,笑道:“劳烦师傅一段日子了。”
“出家人慈悲为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小沙弥笑眯眯的接过银子,说道:“施主,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下来,抱你满意就是。”
“多谢。”
法海送走小沙弥,径自走向书架上面,拿出一本佛经,上面写着《阿含经》,细细翻阅起来。
人间大福田中,五行会元功已经修成精水,自身精力极为旺盛,不知疲惫,而精神更是融合了两个灵魂,记忆力如有神助,过目难忘。
第一百一十八章 感悟
一本薄薄的阿含经须臾便记在了心中,细细参悟了一会儿,咀嚼着其中的奥妙,略有所悟后,又径自去了书架上面取了另外一本佛经,上面写着《地藏菩萨本愿经》。
这些经文,法海紫府大福田中的金书贝叶上也有,只是不方便取出来,细细观瞻,更不能有法门寺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条件去精读。
时间过得飞快,法海一上午时间,又读了《心经》,《金刚经》,《观音经》三本,就有人送了斋饭。
吃过饭,小沙弥收拾后,见四下无人,悄然靠近法海问道:“施主,需要其他服务吗?就是酒肉也未尝不可。”
“酒肉?”
法海闻言一喜,道:“若真是有酒有肉,少不得更要劳烦师傅了。”
“好,包在我身子,这些都不成问题。”
沙弥见法海没有掏银子的意思,踟蹰了一会儿,道:“施主,这些典籍尽管翻阅,有什么地方不懂,尽管说,这其中的意思,我多少都知道些的。”
“好。”
净过手,法海沉下心去,慢慢翻阅诸般典籍,渐渐地物我两忘,恍兮惚兮,只觉眼前混混沌沌,无声无相,无形无色,无动无静。
寂然观照,冥冥有应。
三大福田中空空旷旷,似有似无,似聚似散的一股‘神风’吹拂,径入经络中去。
过了一会儿,见一片白芒芒如云如雾,又见一点红星,几点金星飘于其中,时而隐,时而显。又过了不知多久,法海觉得自己全身被一股气淹没,四周都是浑厚的气,全身微微蒸腾,如痴如醉,眼前一片金光。
突然之间感觉自己有一种异样的清醒,刚才读了不少佛门大藏,不知不觉间,运转起开荒决,感觉大定真空,物我两忘,呼吸消失,达无我之境。
“好舒服的境界。”
法海觉着心情舒畅,全身自然,吞吐之间,神清气爽,旁边雪狐早已趴在书桌上一本经书中间睡着了。
智珠滚动,会心一笑:“小东西,真是不知忧愁啊。”
又闭目感受了一下,刚才那种物我两忘的感觉不在,气息更是滞塞,不过略有松动,惹得心中一喜:“这样做,果然有些效果,区区多半天时间就有了动静,说不准不出数日,我就能恢复功力,迈入先天大圆满境界。”
又沉心阅读,思考着佛门典籍,许久后,但觉耳旁电闪雷鸣,随后全身大震,气血剧烈翻腾,燥热之气盈满全身,刹那大汗如浆,浸透衣背。
噗……
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落在青色的衣衫上面,点点血花晶莹而浑圆,闪烁着一种妖异的美丽。
法海轻轻用手拂去嘴角的血迹,道:“怪我太心急了,还没有悟透玄机,竟然用心神强冲玄关,差点断送了本身的根基。”
电闪雷鸣,气血剧烈翻腾,此为玄关初开之状,已经接近先天了。
“清清元神,寂照长明,心死神活,一灵独觉;灵觉似飘似存,又绵绵不断,后天呼吸已尽,先天玄关之始,璇玑停轮,日月合璧……”
法海默默念诵开荒决中关于先天大圆满境界的口诀。
一旦修到先天大圆满就会全身气脉消失,三花聚顶,与天地自然相融,那时候会出现一种灵觉,玄之又玄,能够触摸天地的真实。
口诀后面更有一行小诗,叙述着后天转换先天的艰难,诗云:
真铅真汞不易得,先天一气更难寻,莫把后天当先天,层层剥露方显真。
后天境界神行而气不随,若是先天,自然神气合一,神即气,气即神,神到则气到,气到则神行,后天虽然也有微微之意运行于体,虽然心态平静,但还是落在了后天。
修行一会儿开荒决,阅读一会儿佛经,一天下来,法海过的非常充实,渐渐的法海感觉到自己好像抓住了一条通往先天大圆满境界的方法。
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又是一天过去,金乌西坠,银月初升,大地上洒下一片清辉,雪狐懒洋洋的趴着,也不敢引动太阴精气修行,生怕惊动了寺院中真正的高僧大德。
到了晚饭时候,小沙弥送来一壶老酒,一盘牛肉,法海但觉口中生津,食指大动,直接抓起来,大口咀嚼着,嘴中不时说着:“好吃,好吃。”
也没有忘记雪狐,撕下一大块牛肉,扔给了雪狐,雪狐眼睛微微眯着,细嚼慢咽,动作优雅,速度却并不比法海慢了多少,一会儿工夫,大块的牛肉就入了雪狐的肚子。
嗖!
精光如电,雪狐落在桌子上,雪白的绒毛莹莹生辉,直接伸出毛茸茸的小爪子,提起与自家身子一般大小的酒壶,对着嘴咕噜噜,牛饮鲸吸,雪白的小肚皮很快鼓胀起来。
“快停下,快停下,我还没有喝够呢。”
法海一看不好,立刻伸开大手,五指如钩,犹如蒲团一般盖了下来,速度也不慢,却怎比的上雪狐神速。
抱着酒壶,如浮光掠影,在空中划过一条线,落在地上。
啪嚓!
酒壶落在地上,碎了,满地酒香,逸散。
雪狐身子扭扭捏捏,摇摇晃晃的,醉眼朦胧,颠颠倒倒的走了几步,扑通一声趴在地上呼呼大睡起来。
“可惜了一壶老酒!”
法海一个箭步如飞,走了过来,仍是没有来得及接住,叹息一声,看着雪狐笑骂道:“靠之,真是个酒鬼,喝这么多,也不知道给我留下,给我留下些,会死啊。”
说着抱起雪狐,放在案几上面,脱下一件青衫,给雪狐盖上,转身望向旁边的小沙弥,掏出一大把银子,直接塞进沙弥的手中,双目放光:“还有酒吗?”
小沙弥不慌不忙的把银子收起来,仔细放入怀中,才慢条斯理的说着:“天色已黄昏,寺里已经关了门户,今天是没了,明日再说吧。”
“可惜……”
法海微微一笑,诞着脸:“寺里就没有一些私货?”
“当真没了。”
小沙弥双手合十,神态严肃,认真的说道:“须知佛门尽是清净子弟,岂会藏污纳垢,罪过,罪过,施主还是不要再说了,趁早休息吧。”
第一百一十九章 羽翼
看着小沙弥人模狗样的走了出去,法海一阵气结,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娘的,好一个佛门清净子弟啊。”
酒饱饭足,法海闲来无事,一天已经读了许多经典,千经万典无非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修心,那就是顺应自然。
心怎么想,人就怎么做,平平和和直指本性就是。
什么是佛啊,就像一头老牛,饿了要吃草,渴了要喝水,如此自然而然的就是佛了。
至于吃斋念佛不过是手段罢了。
在禅床上躺了一会儿,左右睡不着,就起身出了云房,在院子中闲逛起来。
繁星满天,长空一碧,清凉的夜风徐徐吹拂,舞动法海的一身青衫,他意态闲适,信步游走,感受着古庙中传来的寂静无涯的韵味,法海若有所感,吟道:“悟得透,担柴挑水皆是妙道,悟不着,万古长青也是境花。”
在古庙中漫无目的的走着,忽然远处一处地方升起滚滚浓烟,开始尚是宛如一道烟柱,蜿蜒盘旋,刹那间,已经是弥天极地,一片火光通红,照耀着半边的天空。
浓浓的滚烟把天地星月都遮掩了,股股呛人的烟火味道传来,惹得法海眼中泪水横流。
嗖!
旁边忽然闪出雪狐,一片霞光迷蒙,照耀下来,法海脸色一紧,说着:“快,失火了,快喊人救火。”
“失火了,失火了,失火了……”
“走水了,走水了,走水了……”
“发无明了,发无明了,大伙儿快起来救火啊……”
原本寂静的古老寺庙立刻纷纷扰扰起来,数十上百个武僧各自拿着两个大水桶,迅速取水灭火,来回奔腾,只可惜,这火来的极为迅猛,又有天风助威,如何灭得了,不大会功夫,就见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烈焰腾腾,已延烧到佛殿与两廊各僧房了,这场大火只烧到大半夜,还没有灭尽火势,千间大厦都做了故土。
望着广阔的寺庙中黑黝黝一片,只剩下少部分没有烧着;浓厚的烟火味呛得直咳嗽,众僧一时烧苦了,捶胸跌脚,都恨恨的道:“我们晨钟夕梵,终日修道,难道许多菩萨,就没有一点灵感,救护救护?”
恼恨之间,却见一位老僧步履从容,在众僧环绕中行来,看了看满地的灰烬,并无伤心恼恨之意,而是高声喝道:“你们这般呆和尚,如何得知成毁乃世人之事,与佛菩萨何干?尔等若是不信,且听我道来:
无明一点起逡巡,大厦千间故作尘;
我佛有灵还有感,自然楼阁一番新。
众僧听了,心有所感,都躬身下拜:“多谢长老指点迷津。”
唯有法海如鹤立鸡群,身子挺得笔直,听了老和尚的话,也是深深地佩服,老和尚这几句话说的高明啊,不愧能做一个寺庙的长老。
老僧又道:“各自散去吧,收拾干净,仔细功课,须臾怠慢不得。”
众僧礼敬,径自去把灰尘打扫干净,收拾一些尚可将就着用的东西,又搭建了一些茅草房先用着。
可喜的是,火势虽然泼天一样大,却没有烧到寺院中的藏经阁,断不了传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