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长生路
沈帆将佛塔收起,凝思片刻,他所修炼的荒神锻体诀亦是出自菩提宗,虽然是一位前辈妖修所创,可他作为一名佛门长老肯定是会在其中掺入了一些佛门真意、独有修炼之道。
所以,他之前亦是能感受到一丝熟悉的呼唤之意。
沈帆蹙着眉头,思量许久,还是决定往那光源处一行,相信自己的直觉。
不过百丈距离,沈帆片刻即至,站在那团光源之下,总算是目睹了它的真实面目——一座宏伟大气的佛门宫殿。殿堂大门上悬着一块金色牌匾,四个斗大的字“雷音宝殿”。
“雷音宝殿,这似乎是我到现在为之在红云内殿中见到的第一座佛门洞府。”
沈帆喃喃着,站在雷音宝殿之前那股沛然莫御、纯粹源厚的佛力更加明显,几乎是要四溢开来,将周遭一切都染上佛光。
雷音宝殿大门上有一层浓稠白光,朦朦胧胧不可视物,沈帆毫不犹豫,大步跨进。
每进一步,就有种种梵音在耳边响起,每跨出一步就有另一种梵音出现,金光刺眼,只能凭着感觉前行。
沈帆在这种环境中走了三四百丈,总算脱离了刺眼金光笼罩的范围,眼前一亮,可以正常睁开了。
“这么简单就是进来了?”
居然不曾遭到任何危险禁制和守护之物的存在,让沈帆大感疑惑不解,这雷音宝殿可是在红云内层五层,怎么会如此的简单易行,让人通过。
不过沈帆不清楚的是,实际上跨入大门到现在的那段金光道路即时一个考验,能够通过这一考验的修士十不足一。而且这一考验也不是修为够高,就能轻易闯过,考验方向完全是莫名其妙,也非单纯的佛家修士就能通过。
和其他洞府相较起来,雷音宝殿实在是小的可以,沈帆逛了一刻钟的样子就将所有地方走遍。
除了一间巍峨宽广大殿,就是两边各有一间数百平米的偏殿,以及后边一个三层的经书阁。
大殿当中空无一物,但从数千个摆放整齐的蒲团来看,不难想象当日此处的壮观听讲景象。最上首是一莲花*台,竟是十二品净世青莲的形状,莲台至品。
不过无论是蒲团,十二品净世青莲莲台,都是最为普通的凡物,这就更让沈帆不解了。
就算本身是凡物,被高僧大德随身佩戴使用多时之后,亦会成为一件佛器,沾染上一丝佛意。
但有联想到上古传承下来的佛宝都是极为强大之物,连一件寻常些的上古佛宝都无,沈帆觉得自己隐隐是抓住了些什么线索。
佛门在上古时候,是接连出过几位绝顶人物,让当时佛门势力达到了顶峰,但也每可能让佛家宝物统统是炼制成那个档次的佛宝。这上漫长岁月当中,定是发生了一场极为重大的变故。
沈帆将大殿彻底的走上数遍,彻底没有任何的遗漏之处,才是走向了两座偏殿,同样是无一所获。
“看来真是付出和回报成正比,轻松进入这雷音宝殿,留下的就是一片白地。只有是往经书阁中一探了,希望能有所得吧。”
经书阁和前边大殿比起来,更小了许多,占地不多亩许。轻轻把门一推,居然也是轻松推开,不曾有任何的禁制阻碍的样子,像是最为寻常不过的一间楼宇。
一层,佛香袅袅,却不见香火踪迹;
二层,空荡荡一片,连一个蒲团都无;
第三层,四个空白书架,或许上边原有佛家功法,但此刻显然都是被前人取走了。
沈帆遗憾的叹了口气,返身向着楼下走去,这一趟雷音宝殿之行算是走空白来了。不过就在这时,他眼角蓦地一跳,猛的转过头来,伸手一抓,四具空白书架就是飞了开去,露出了地面空间。
地面上,正是赫然有着一张金色书卷,质地不明,似铁似玉。
沈帆连忙将金色书卷拿捏了起来,上边篆满了一个个蝇头大小的字体,密密麻麻。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沈帆目光一落在这张佛经上,就是再也挪移不开,似有无穷魔力将他吸引住了。
来回诵读了两遍,沈帆心头似有一股明悟升起,就是有种薄膜隔在中间,难以冲破。
沈帆盘膝坐下,捧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开始大声诵经念读,如清泉流水自胸间淌过。
一遍又是一遍,沈帆口中佛音愈发响亮,在经书阁上徘徊流转,久久不能散去。后边的佛音又是追上前一遍的佛音,相互重叠在一起,让他心头更加敞亮。
轰,双目当中有琉璃佛光冲出,数寸长短,眼前景象瞬间转换了一个天地,有无数之前不曾注意到的色彩、细微生物出现在了眼中;
等诵到第一千零九遍时,沈帆双耳当中惊天佛音一撞,雷音溃耳、铜钟大吕,极远之处有道道不同声音传来,生动悦耳;
再诵读至三万八千八百六十四遍上时,鼻中有异香飘出,旋踵散去,立即就是辨出百种空气当中的异味。
但至此为止,沈帆前前后后将《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诵读十万遍以上,也不见在生出任何变化来。
“真是见鬼,难道我当初是应该拜入广禅门佛家一脉才对?”
诵经过程之中,沈帆竟然是连开三识,眼识、耳识、鼻识,一下就是拥有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佛门神通。
这卷《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竟然是最为正统的古佛修炼之法,和当下修仙界的佛门修炼之道完全是大相径庭,沈帆一日之间就是拥有正常古佛修士数十年都未必能开启的三识。
佛门九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阿阤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九识尽开,就是修成罗汉金身,结阿罗汉果位,即可为佛门一教之主、一脉之宗,同道家大乘期修士不相上下。
沈帆能在一日之内连开三识,除去自身悟性以外,《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上积累着的佛意亦是起了莫大的作用。不过在襄助他开启三识之后,也是力量涸竭,无法再是一举冲过下一关舌识了。
舌识一开,就能拥有口吐莲花、天花乱坠,能言善道之神通,死的说成活的、黑的说成白的都是简单之举。
沈帆将《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收,站起身来,身上竟然有一层墨汁一样的粘液流下。
这居然是从他体内排挤出来的残渣污渍,积累到了这样一个数量,真是让人心惊。
结成金丹的那一刻,体内一切残渣都是会被排尽,此时又有出现说明开启三识相当于在他体内又是洗涤了一遍,将那些灵丹残渣之类的统统清洗了出来。
同时沈帆也是发现,自己身上多道细小伤痕以及被五行至金之力造成的深刻刀痕也已经在刚才尽数完好修复了,没有一丝的疤印。
此卷佛经等于是为沈帆打开了另外一道修炼之道,虽然不可能投入太多精力,但也是互补应征之道,可以从中学习的地方很多。上古佛法,自有它的不寻常之处,每读一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他都是有着不同的受益。
而且有此佛经在手,沈帆对于彻底炼化那座佛塔由原来的最多一分把握骤然提升到了五成。
第三百二十四章 小炼佛塔,踏龙念法
沈帆将佛塔拖在手中,《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卷佛经主修神通之一正是功德佛光,想来对于炼化佛塔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沈帆张口一吐,一道精纯佛光喷在手中佛塔上,他所修的古佛之法虽然目前境界尚低,但从精纯程度来说却是比当下的佛门修士要超出许多。
特别是遇到了同样出自古佛修士之手的佛塔,更是相得益彰,有事半功倍之效。
佛塔嗡嗡作响,虽然不曾有功德佛光再度亮起,但在第一层上有一丝佛光点亮,将那些原本如木偶泥塑一般的比丘僧尼重新唤醒,再次发出佛音袅绕声。
沈帆突然是心头一动,在以佛力炼化佛塔时候,口中同时诵起《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随着这佛经一响,原本模糊不清、含糊其辞的佛音似乎开始在慢慢转变,同样是变成了《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
那无数比丘僧尼先是有数十个开始诵读,紧接着就是感染周遭一片,迅速扩散开来。
不过一顿饭的功夫,整个一层上的比丘僧尼统统都是附和着沈帆,以低沉细微之声诵读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层层叠加,整个经书阁中都是佛音萦绕,金花乱坠,让人仿若置身佛界净土。
诵经之声愈发响亮宏大,似有向着二层进发冲破的迹象,只是略微做一试探,就有三千佛陀身上同时暗光一闪,上探佛光被压的死死的。
沈帆晓得,这是自己境界不足,还不以炼化上层佛塔,此事急切不得只能徐徐图之。
于此同时,傀儡巢中的一角,康姓青年修士突然就是一口鲜血吐出,面色大变。
他就在刚才突然是感受到自己同佛塔之间的心神联系变得若有若无,十分脆弱,如风中残蜡一般,随时都有可能断去。
这个发现,让他脸上充满了惊骇之色。
那座佛塔是康姓青年修士父亲亲自出手帮他炼化,否则以他实力哪有可能操控得了佛塔,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佛塔的本性并不是非常了解,但同样的佛塔也不是旁人能够轻易炼化的。
有天雷宗大长老的一丝神识留在上边并施加数种秘法,就算被元婴期修士夺走也不是数旬之内能够破除,将佛塔炼化成属于自己的宝物,更遑论是金丹期修士。
所以佛塔被人抢走,康姓青年修士也并没有多少在意,在他想来只要出了青屿福地请父亲出手一次,自然是能将佛塔召回。
可现在不过短短不到十日,竟然已经是让自己同佛塔的心神相连若有若无,这怎能让他不惊慌。
沈帆将佛塔置于身前,以手一划,就有一个个比丘僧尼从上边走下,从米粒大小的样子瞬间涨到至常人体型。一会儿功夫,整个经书阁中就已经尽是比丘僧尼,怕有不下百人之多。
这些比丘僧尼个个同真人无异,身上有淡薄佛力环绕,盘膝坐下口中默念**。
沈帆能够察觉到,每个比丘僧尼身上都有一根无形无质的丝线探出,连接到自己头顶处。这百根丝线没有一丝的法力波动,但内蕴一种古怪的力量,输入沈帆身中之后,自有一股明悟了然。
第四识舌识也在蠢蠢欲动,慢慢积累,如此十年之内定能开启舌识。
古佛修炼之法最重顿悟,没有一颗大智慧之心绝难走上大道,困在一个境界千百年纹丝不动都是稀疏寻常之事。不过只要勤修苦炼,前三识总是能够开启的,而且对于入门条件极低。
沈帆能在十年内将舌识修炼成功,这消息放出去,当下修仙界那不多的秉承古佛修炼之法的佛门中人,定是都会蜂拥上门,欲要一探究竟了。
在沈帆收益的同时,这些比丘僧尼也并非是毫无益处,反哺回去的佛力他们百人中的少数几个亦是开启了眼识,有几个身上佛力最为醇厚的,都已经有要将耳识开启的迹象。
沈帆心中闪过一丝明悟,这或许也是一种炼化佛塔的途径——只要自己有一天能将佛塔一层中所有的比丘僧尼唤出,并让他们实力大增,就能冲上第二层染指其中。一层一层炼化,亦是一种炼化途径。
并且如此之法,也是能让佛塔威能更增,发挥出远比在康姓青年修士手上十倍百倍的作用来。
只要想想在斗法对敌时候,从佛塔中唤出万名俱是拥有一种或是两种佛门神通的比丘僧尼来,如此恐怖的数量叠加下,就算金丹后期修士也是难以抵挡。
更何况佛门神通还有相互叠加增幅之妙,就算元婴期修士一个不慎在如此攻势下都会吃个大亏。
沈帆隐约察觉到百多个比丘僧尼已经是自己目前的极限,也不再多费功夫,将佛塔一晃把所有比丘僧尼都是统统的收了回去。
开了眼识、耳识、鼻识这三识之后,沈帆自然而然的领悟了一门佛门的神通——
这便是古佛修炼之法的特点,不需要专门下功夫去研习神妙法术,这些法术都是蕴藏在**之中,只要佛法领悟一到,就会自然学会。
这门神通乃是踏龙念法,比起步步生莲来不知好用了多少,沈帆也总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驾云之法。
心念一动,就有一条玄黄云龙汇聚生成在他脚下,驮着沈帆随心意四处游动。无论是贴地而行,还是翱翔于空,都是十分灵活,随心所欲,关键的是速度奇快。
就算相比御使无形剑,都是不落多少下风,而且佛门神通威力大小也是同境界有关。
等到沈帆再开一识,踏龙念法自然会变得更加妙用无穷,遁术更快。
练习熟悉了一段时间,让自己在运使起踏龙念法时候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