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一剑
师父说不岐这次前往辽东,是要到他的师妹和耿京士在十六年前住过的那个地方,实地考察一番的,很难说得定什么时候才可以回来。“我年纪老迈,恐怕不能等了。”
但师父为何一直到如今才想想要为无极迁葬呢,十六年可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哪!
当然这也还是可以解释的。他师父今年七十七岁,身体一直很好。在此之前,他可能因为这件事情不是当务之急,所以迟迟没有想起。而现在他开始感觉到年老体衰了。
当然,这只是他替师父解释而已,他是不便去质问师父的。这个解释未必是师父本人的意思,他自己也不满意这个解释。
尽管他心中藏有疑团,却很乐意去执行这个任务。撇开师父之命不可违这条不谈,无极长老在生之时,对他十分爱护。他对无极长老的尊敬,也仅次于对掌门师父。
不岐并没有将当年怎样埋葬无极的情形告诉他,他是凭着师父的复述来找寻埋葬的地点的。
他找到那块形如鹰嘴的石崖,找到了崖边那棵大树。大树后面有两个稍微拱起的土堆,土堆上乱草丛生,早已和周围的野草连成一片,旁人看来,只道是地形的不平,决不会想到这两个土堆就是坟墓。不过不戒已经从师父的复述中得知,在左边的这一堆黄土下面,埋葬的就是无极道人了。
师父曾告诉他:右边那堆黄土,埋的是不岐的师妹何玉燕。何玉燕的遗骨,不岐是想自己来给她迁葬的,叫不戒不可弄错,误掘了何玉燕的坟。另外还有一个易于辩认的标记,在埋葬无极道人的那个土坑旁边,戈振军当年曾插下一根粗如手臂的树枝。
不戒先找标记,没见到树枝,却发现有一棵孤零零的高约丈许的矮树生长在左边那个土堆上。不戒初时一怔,随即也就恍然大悟了。经过十六年,戈振军插下的那根树枝,已经成长为这棵矮树了。
这棵树虽然矮小,但也有二三十个枝杈。不戒走近一去仔细一看,发觉这些树枝颇有不同。在离地七尺以上的树枝叶子很多,下面的树枝叶子却疏疏落落,有几枝甚至是光秃秃的,一片树叶也无。同在一棵树上的树枝,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别?
他初时一怔,随即也恍然大悟了。那是因为有在这棵树的下面,练过剑法的缘故。下面那些树枝的叶子是给剑气削掉的。
但怎的那个人不拣别的地方练剑,却要跑到这个荒山的土堆上来练剑呢?不戒不禁疑云大起。
他再看看右面那个土堆,又有新的发现,在那个土堆上,摆有一束小花。一看就可以知道有人来过!
何家是绝了种的,当年的戈振军,现在的不岐则已远赴辽东,是谁来此拜祭何玉燕的坟墓?他又怎知何玉燕葬在此地?
不戒猜想不透,摇了摇头,心想:管他什么人来过,我赶快把师父吩咐的事情办妥就走。他是带了一把铁铲来的,于是就开始铲土。
他气大,不过一支烟时刻,就挖开了那个已经被戈振军填平的坑,当地一声,铁铲触着盖在尸体上面的一层木板。那层木板已经裂开,不能起保护尸体的作用了。唯一的作用只是使下面的骷髅还保持人体的形状而已。
不戒拨开浮土,站在坑底,把随身携带的火石擦燃,一看之下,不觉又是一呆。
在坑底并排排列的是三具骷髅!
原来戈振军一直以为,即使掌门将来要把无极长老的遗骨迁回武当山安葬,这件差事也必是交给他办的。当年他由于妒忌的心理,没让耿京士和何玉燕夫妻合葬,说出来恐怕师父对他会有不良印象,因此他就把这件事隐瞒了。
三具死尸,右边那具是耿京士的,左边那具是何家的老家人何亮的,当中那具才是无极道人的。
经过了十六年,没有棺材的尸体早已腐化了,只剩下骨头。
幸好不戒是自幼就跟无极道人在一起的、他也曾经到过何家好几次,和何亮、耿京士都相当熟识。骷髅还保持人体形状,从徽标的高矮和骨架的粗细也就不难辩认了。老年人的骨头和少年人的骨头也有分别,这一点也是瞒不过精明能干的不戒的。
他叹了口气,原来不岐师弟当年并没有让耿京士和他的师妹合葬。嗯,这也怪不得他,他的师妹本来就是他的未婚妻。耿京士当年勾引师妹私奔一事,不戒是知道的。当年他也曾很不满意耿京士的所为,他的同情是放在戈振军一边的。
发现耿京士的尸体,虽然引起他的感喟,但却不令他感到奇怪。发现何亮的尸体,那就令他大大的惊疑了。
惊疑还并不是这件事情的本身,戈振军当时是在匆忙中掘两个坑的。为了省时省力,他让何亮和无极道人葬在一起,那也是不戒可以理解的不戒并不是那各拘泥于尊卑有别的人,一个老家人和武当派的首座长老葬在一起,他倒是觉得无所谓的。
引起他惊疑的是何亮的头骨,何亮的头骨是黑色的。只有中毒身亡的骨头才会这样!
在他细心察视之下,终于在何亮颅骨的一条缝中,发现一枚小小的梅花针。他是武学行家,用不着什么推断了,这枚梅花针当然是淬过剧毒的无疑!
何亮的死因明白了,他是中了毒针身亡的!
死因明白,另外的事情却更难明白了。第一个问题:是谁发的这枚毒针?跟着的那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用毒针来杀何亮?何亮不过是个略懂武功的老家人,要杀他易如反掌,用得着用毒针来暗算他么?
当然他第一个想起的行凶者是耿京士。
根据戈振军,当年向掌门人的禀报,这个老家人何亮正是死在耿京士手下的。
但一不戒再想一想,却还是觉得可疑。
按照戈振军当年所说的经过情形,何亮是给耿京士失手推跌,因而摔死的。何亮武功不峦,而耿京士当时在心情激愤之下,出手不知轻重,以致误杀何亮,如此解释,情理是可通的。
但现在却有新的发现,何亮竟是死于毒钍!即使耿京士有心要杀何亮,他也无须使用毒针。何况武当派乃是名门正派,门下弟子一向严禁使用喂毒暗器的。虽说耿京士曾经离开师门一年,但在那一年当中,料想他也决计练不成那等神妙的暗器功夫,可以杀人于不知不觉间。
不耿京士,那么又是谁呢?
当然不戒不会怀疑到戈振军身上。戈振军和耿京士以及其他的武当弟子一样,都没练过梅花针这门功夫。何况,戈振军更没理由去杀何亮。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当时有人埋伏在暗处,偷施暗算了。不过,不戒想出来的这个解释也还不能令自己满意。因为梅花针是轻微的暗器,要用梅花针来伤人,非得埋伏在很近的地方不行。而当何亮被杀之时,在场的除了耿京士之外,还有戈振军和何玉燕,这三个人都非庸手。那人发出梅花针,又能全都瞒过他们的眼睛?
不戒猜想不透,心里想道:“且不必想他,待我把这三个人的遗骨都带回武当山去,禀明师父,然后再和不岐师弟一起参详。”
主意打定,他开始收拾遗骨。
忽地觉得头顶有股劲压下来,不戒应变极快,一闪闪开,只听得轰隆一声,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把三具骷髅都压得碎成片片。
不戒拾起铁,双脚一撑坑壁,飞身跃起。说时迟,那时快,又一块大石头抛了下来。不戒人在半空,铁铲挥出,三十所的内功在这紧要关头发挥的了作用,真力所到,当地一声巨响,那块大石头竟被他的铁铲铲得倒飞回去。他的双脚亦踏上了实地。
就在此时,伏击者又换发暗器,这次不是用石头掷他了,是排列成三个品字形的九枚透骨钉向他射来。那人的腕力也真强劲,九枚透骨钉发出的啸声好像利箭一般可以射穿他的耳膜!
不戒挥舞铁铲,把九枚透骨钉全都打落。虽然全都打落,他的虎口亦已隐隐感到有点儿发麻。不戒是个武学大行家,铁铲一碰着对方的暗器,立即就知道那个人是运用内家真力发出这九枚透骨钉的,不禁大吃一惊,心里想道:“奇怪,这人练的内功,怎么和本门的太极神功颇为相似?”微细的,只是那人的内功似乎较为霸道,透过暗器传来的劲道也是若断若续,不似他得自武当掌门真传的精纯。
“暗器伤人,算得什么好汉,有胆的出来!”不戒喝道。话犹未了,立即就听得有个带外地口音的男子笑道:“不戒道长,我知道你是武当掌门的衣钵传人,素仰贵派内功高深莫测,我这不过是试试你的功力而已。”
这个人是戴着蒙面巾的。
不戒喝道:“你若是想和我印证武功,何必藏头蒙面?”那人哈哈笑道:“你又猜错了。对不起,我是想杀你的!不过,我不是想用暗器杀你,我是想用剑杀你!咄!看剑!”他先说破,这才出剑,表明不是偷袭。
那蒙面人有的出手端的快如闪电,说到一个剑字,剑光已如匹练般卷了过来。他拔剑、飞身、出招攻敌,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姿势也极其美妙。这一招剑法,不戒一看,竟然又是似曾想识。
铁铲沉重,不戒一见那人剑法,就知难以遮拦,果然不过数招,就被那人攻得手忙脚乱。那人笑道:“我若连拔剑的机会都不给你,恐怕你死不——”
死不瞑目这句话尚未说得完全,不戒已是一个细胸巧翻云,倒翻出三丈开外,陡地一声大喝:“你要杀我,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双臂一振,铁铲挟着风雷之声,从他手中飞出,向那人拦腰铲去。
那人亦不敢硬接,一个斜身窜步,剑尖累轻一点、一引,以四两拔千斤的巧劲,把铁铲拔过一边。不戒见了他这手法,不觉又是心头一凛。
那人的手法虽然巧妙,却也不免缓了一缓。就时迟,那时快,不戒的剑亦已出鞘,喝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接招!”他剑划弧形削出,那人也划了个弧形接招,不过幅度却比他更大,双剑一交,那人的剑锋比不戒的剑锋向前多伸三寸,不戒险些被他所伤。
幸好不戒功夫老练,一个沉户坐马,剑势反圈回来。这一下当真有如渊停狱峙,深得以静制动之妙。
蒙面人亦似识得利害,不敢把招数使老,立即变招。只见他户头,脚跟离地剑势斜飞,宛如白鹤亮翅,斜削的幅度比刚才那一招更大。这一剑若是给他直削下来,不戒的一条臂只怕非得和身体分家不可。
不戒依样画葫芦,也还了一抬白鹤亮翅,所划的弧形却缩到七尺之内。守如江海凝光,蒙面人强攻不进,又再变抬。
不戒疑心大起,喝道:“你这两抬太极剑法是从哪里学来的?”
那人哈哈大笑道:“你真是少见多怪,须知剑理可以相通,剑法自然亦有相似。你以为吸有太极剑才有这两招吗?”口中说话,手底丝毫不缓,说话之间,已经接连划了三个圈圈,使出来的又是太极剑法的一招三转法轮。
不戒喝道:“你这分明是太极剑法,还要狡辩?”
那人冷笑道:“一定要把我的剑法当作太极剑法,那也由你。嘿嘿,普天之下也不见得只有武当派的弟子才会太极剑法!莫说两招,还有得你瞧呢!接招!”
那人剑法展开,一个圈圈接着一个圈圈,绵绵不绝,往复循环,好像波浪般层层推进,果然都是太极剑中的招数。但出手却比无相真真人所传的快得多,攻势也强得多,。不戒暗暗纳罕,这路剑法怎的似曾相识!啊,对了,是有几分似无色师叔的剑法。但它和正宗的太极剑法却又好像只能达到形似,未能达到神似的地步,不过,若说它比不上本门真传,却又未必。虽然刚柔易势,却又似是殊途同归。莫非当真如师父所说,不知是哪个年代,有个武当派的弟子把太极剑法和别派弟子私相授受,经过了许多岁月,又由别派高手变化而成?不戒的剑法是无相真人所传,从没跟无色学过剑法,所以他根不岐不同。他只看得出这人的剑法与无色有几分相似,但这几分到底是三分、四分、七分、八分,他可就不能说得准确不戒初时心神不定,给那人攻得手忙脚乱。他瞿然一省,心想:“我怎的忘了师父所授的要旨了,任彼如泰山压铅块一般,东指西划,但每划一个圈圈,就把对方的攻势消解一分。
说也奇怪,他的防御圈子虽然越缩越小,动作也越来越慢,但蒙面人的剑法如受阴滞,不知不觉跟着他慢下来了。不粟的剑圈从收缩又再扩张,把蒙面人的身形笼罩在他的剑圈之下。
不戒正自把太极剑法使得得心应手,忽地感觉右臂好像有点儿麻木,蒙面人一招大漠孤烟,攻入耸的圈子,接着一招长河落日,划出一个椭圆形的剑圈反罩过来。双剑相交,无声无息,原来都用了个粘字廖,把内力贯注剑尖,和对方的剑胶着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