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道门
屋内立时静下来,唯有几许刚才白光离去带动地微风,吹得祠堂间破旧香炉上残余的香头上一股轻烟摇曳飘动。过得片刻,香尽烟销,祠堂内寂静一片,只有一道残光自破碎的窗格直射进来,映着祠堂内破碎的砖地,以及四落的尘埃,便如多年来从未有人来过的一般。
“陶仲文?”对面地侯申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公子是说,那道白光背后的主人,其实就是当前朝中炙手可热地陶真人?”
“应该就是他。”梅清轻啜了一口杯中茶汤,有些意态萧然地道:“除了他,还有哪个有资格与六爷那般口气,又怎么会被称为典真人?”
“那……他为什么会关注那方砚台呢?”侯申有些疑惑地道:“他深得圣上宠爱,若是想到块砚台,只怕圣上二话不说就赏他了吧?”
梅清沉吟道:“一来,我猜想当晚他也是恰逢其会。本来他只是养了僵尸在那院中,而六爷分明也知道此事,只是不欲触怒他。只不过因为我们杀了那僵尸,陶仲文有所感应,这才起来。二来,这砚台之事,估计是三年前那场大火后,才发生地异变。其中种种,我也难以想明白。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必然关系到陶仲文以及那未曾露面地高人。”
侯申道:“公子的意思是,这里边真正想要这块砚台的,还有第三方么?”
梅清点头道:“正是。此人应该便是杨晋、郑久以及那石护法身后之人,也就是六爷口中所称地死鬼、陶仲文口中的老四。”
侯申有些兴奋地说道:“如此说来,只要杨晋、郑久以及石护法地来历查清楚了,不就明白了吗?”
梅清苦笑道:“这事却不难。他们言语中也透露出来过,这三人均是闻香教中教徒。闻香教起于永平一带,而杨晋从流放之地潜逃后,就是隐居在永平张氏族中。张氏本是其父至交,历代仁绅之家,按说绝无涉及邪教的可能。何况闻香教不过地方一个小小邪教,其后台是什么人物,居然能和六爷、陶仲文鼎足而峙?”
侯申笑道:“那杨晋不是被咱们抓了来么?他就没招出点东西来?”
梅清摇头道:“那家伙屡用秘法,透支生命本元过甚。回来时已经口不能言,只余一口气了。后来孙不三以法术激发,也只闻他说了三个字,便断了气。”
“哦?是哪三个字?”侯申有些好奇地问。
“千金爷。”梅清皱眉道:“我已经着人查遍了手头所有的资料,绝不见这位千金爷地记载,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地称呼。”
侯申想了想道:“六爷怎么说的?”
梅清有些无奈地道:“他什么也没说,只让我老老实实在家呆着,不许四处乱跑。说过几天有事派给我,然后什么也不让问,就把我轰出来了。”
“哦”,侯申点点头,片刻之后又道:“就是那砚台,也不知里边有什么秘密。只可惜落在敌人手中。唉,此事说来,终是咱们失了一局。”
梅清微笑不语,袍袖一卷,忽然一方紫色石砚出现在中间的案上。其上七只石眼,呈北斗七星之状排列,炯炯有神。
“七星砚……?”侯申眼睛登时瞪大了,结结巴巴地道:“公子不是……当时把它留在祠堂中了么?怎么……”
梅清再啜一口茶汤,笑着说道:“你不是说咱们锦衣卫也要制假贬假么?你看,制假这项职业,其实还是很有前途的。”
说罢,梅清将茶杯轻轻置于砚边。幽凉的砚石被茶气一薰,其上立时凝结出密密麻麻的大小雾珠来,七只石眼上水汽凝结,变得朦胧一片。
(第一卷完)
这一段更新总是没办法稳定。郁闷。
第一卷总算完工。诸多未完事项请看第二卷。
第二卷 千金铸鼎 第二卷 千金铸鼎 楔子
张承明醉了。
他不能不醉,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
作为一个新郎官,在义丰这个不算大也不太小的地方,正是三亲六故、同年好友们争相取乐的对象。因此当一个又一个满面带笑的朋友与亲戚都端了酒杯轮流上前时,没过几轮他就已经觉得头晕目眩,只知道一口又一口将不辨滋味的酒液倒入口中。
直到家人见势不好,这才由族中一个年长的四爷爷出来,将一群敬酒的小家伙们骂走,才把可怜的新郎官救了出来。
只是此时,新郎官早已经粘牙倒齿,摇摇晃晃地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只是脸上的快乐,也因此毫不掩饰的流露了出来。张承明扯着每一个在他眼前的人,都口齿不清的一定要和对方再喝一个。
因为他高兴。
是啊,高兴。因为他这新娘子,可是方圆几十里地闻名的佳人呢。@@
新娘子闺名叫巧娘,是本地柴大户的小女儿。
柴巧娘不只模样出落得水灵灵的,更难得脾气温柔和婉。除此之外,柴大户虽然说是个土财主,但巧娘却自小便读书习字,更生得一幅巧手,描龙绣凤,女红出众。
若非张家历世仁绅,张承明又是张氏族中最特出的少年俊才,哪会有今天迎娶巧娘的美事?
一想到巧娘那张吹弹得破的俏脸,以及温软如玉的小手和轻声细语的温柔可人,不由得张承明心中剧烈地跳动起来。
那还是今年元霄时,自己费了多少好话,又用了多少心思,才在上灯夜偷偷见了当时还是自己未婚妻的巧娘一面。
虽然只是匆匆数语,最后连拉拉手都吓得心惊胆颤,但却让张承明足足没事时就傻笑了有半年多。
今天,终于等到了今天。张承明脸上又流露出了时时出现的傻笑。
一众客人见此情景,或是笑骂张承明想老婆想得呆了,或是眼红“好白菜全让猪拱了”,或是借此端了酒又来起哄,厅上乱糟糟地热闹成了一团。
当讨了赏钱的丫环终于关了门,将张承明和他的新娘子留在洞房之中时,张承明的心脏几乎已经不会跳动了。
他看到巧娘头上盖着大红的盖头,静静地坐在床边。
他看到盖头下巧娘含羞带笑的脸,如同一朵盛开的芙蓉。
他看到巧娘止住了自己解她衣襟的大手,低头轻声地要自己熄去灯烛。
然后他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他好象是忽然就睡着了。
似乎有什么极不安的东西在心中跳动,张承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醒了过来。他觉得手脚似乎被大山压住的一般,一动也不能动;口中干得如欲冒火,可他用力想叫人给他倒杯水,却怎么也发不出声来。
之后自己身边的一些奇怪的声响,让他疑惑起来自己身在何方。
“我这是在哪?我这是怎么了?啊……今天不是……”他忽然想起此刻应该是自己的洞房之夜。那巧娘的?自己身边这是什么声音?
他用力的转动眼珠,借着透过床帘的月光看去,却见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
只见身边一具白羊也似的少女娇躯,身上未着片缕,两只**的长腿高高地举起,纤细的腰肢不断的扭动迎奉着,口中不停地发出娇喘与呻吟的声音。
再看她面上红潮满布,娇好的眉目似痛苦又似快乐的微皱着,不正是自己的娇妻巧娘!
张承明几乎停止了呼吸,眼前一幕对他的冲击太大了。他用力睁大双眼,只盼着这是一场恶梦。然而无论他怎么用力,眼前景象毫无变化地上演着,真实到不能再真实。巧娘伸出双手,似乎在紧紧地抱着什么东西,以一个极为放浪的姿式,不断地接受着那不知来自何方的冲击。而其身上,却是空空如也,好象她迎奉的,只是一个想象中的人物一般。
刺激……愤怒……恐惧……悲伤……种种复杂的情感如潮水般汹涌在张承明的心中,一时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动得超出了限制,一股百味杂陈的情绪在胸中冲突跳荡,刮杂杂地让他的胸膛几乎要炸开了一般。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依然挣不脱约束住自己的无形枷锁。急火攻心,眼前一黑,只觉得一股甜甜的、咸咸的液体从口中喷溅而出。
“啊——”一声凄厉的惨嚎声传遍了张家大院的上空。
第二卷 千金铸鼎 第二卷 千金铸鼎 第一章 古城海阳
“一二三,二二三,跟随师傅上茅山;
茅山有个茅老道,收我做徒弟把艺传。
收下徒弟整十个,倒有九个成了仙;
阿大我偷懒没学会,师傅一怒把我赶下山。
闲游到此无事干,变个戏法儿大家观;
先变个狮子滚绣球,再变个珍珠倒卷帘,珍珠倒卷帘!……“
秋日温暖和煦的阳光,洒满海阳城的大街小巷。一个面色腊黄的汉子,正在海阳城中最大的酒店望海楼下,当地摆开场子,敲着竹板,唱了一段莲花落的切口。待见得周边聚拢的人越来越多,这才收起了竹板,四下拱拱手,忽然双手一抖,凭空便出现了一只斗大的绣球。迎风一展,手中绣球忽然又变成了两只。围观众人见了,不由爆出了一阵阵地喝彩声。
“嘿嘿,这汉子咱们一路也见了几回了吧?怎么老是这一口?那茅山宗的要知道他这般编排人,只怕早一巴掌把他打到十八层地狱去了。”酒楼上一个精瘦的年轻人见了楼下热闹,精光闪闪的眼睛略略一扫,又回过头来笑着说道。
“哪有什么茅山宗了还?”对面一个满面红光的胖子不以为然地道:“早在前朝,官府不就将各宗合成正一道了么?我虽然不算江湖中人,也知道这些事。你这猴子就是爱咸吃萝卜淡操心!”
“拉倒吧,江湖和道门是两回事。何况正一合宗那是前朝朝廷的事,你以为官府下个诏书人家就真灭了宗不成?里边道道多了,你这胖子也就是傻吃孽睡,知道什么!”瘦子毫不留情地道。
原来这瘦子,正是跟随梅清的侯申。而那胖子,却是经历司中如鱼得水的黄胖子黄仲满。
梅清面露无奈,转回头看着二人……此次外出公干。为着与官府打交道方便,又想应承以前黄胖子一直想到内组深造的强烈要求,这才把他要了过来。
黄胖子到了内组自然欢天喜地。听说外出公干更是喜出望外。据他说道这类公差最是清闲不过,油水又不少。而且到了地方,那就是大爷。管你干什么三品五品官员,见了咱锦衣卫出京巡察的,都如耗子见猫一般,少不得诸般孝敬滚滚而来。
要不是梅清力阻。只怕这胖子先要订下几个大箱子,着人一路先挑过来了。
原本按梅清设想,此次奉六爷之命,到永平一带,察访闻香教之事。顺便打探“千金爷”的消息。少不得与黑白两道都有些接触。自己带了黄胖子、侯申二人,一白一黑,岂不正方便行事。没想到这二人就象天生八字不合,见了面便开始互相看不顺眼。你说我死胖子,我说你瘦猴子,总之唇枪舌剑,冷嘲热讽,一路上不停的拌嘴。无论梅清怎么解说,就是不得安宁。
好在赵大有吃中秋夜那一吓。弄得现在还没安养过来。因此只带了姚、周二人同来。不然加上那个糊涂捣乱地家伙,还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呢。
黄胖子这厮。对于吃这一道有解不开的爱好。因此上一路来,但凡到了一地,定要寻上当地最大的酒馆,美美地吃上一顿。侯申为此不知冷嘲热讽他多少回,口口声声道:“某人是不是猪托生地,怎么走一路啃一路呢?”
黄胖子不以为然地道:“那也比猴托生的好,尖嘴猴腮,吃点东西还贼眼溜秋地没个好人样
无论如何,到了海阳后黄胖子依然风格不改,找了个当地人打听了一下,然后几个便直奔这望海楼而来。
说是望海楼,也不过是一间两层的小酒楼。不过见其装饰得古色古香,正临着濡水一处回旋所在,身后乃是一处横断山岭。虽然此处离海还有数里,望不见海水浩淼烟波,但把酒临风,俯看濡水回翔,倒也别有一番生趣。
梅清与黄胖子相对而坐,侯申打横,却不好好坐着,却蹲在长凳之上。姚定国、周昌二人未与三人同席,而是另占了一个桌子。
梅清这里放眼远眺,只觉大河横流,碧透如洗,果然有些秋日开阔地景象。却听黄、侯二人在那里拌嘴,转过头来,见这两个家伙没看眼前景色,却指着酒楼另外一侧,看人在变戏法
“罢了罢了,这等戏法有什么看头?黄兄,侯申,还是少说两句,抓紧招呼跑堂的过来,咱们吃完还有些事呢。”梅清见二人兀自争个不休,只得摇头道。
“唉我说梅子,还不是你非要搞这微服私访的把戏。你说咱们也不是什么大人物,至于弄得这神神秘秘的么?这要车马轿服地招呼过来,哪怕地方上不把咱当神仙供起来,还用咱们自己窝在酒楼里点菜么——得得,猴子你也不用瞪我,反正咱俩谁说了都不算。”黄胖子絮絮叨叨的说着,又费力的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