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道门
叨叨的说着,又费力的扭过好几道沟的脖子,大声喊道:“跑堂的呐,还不快过来,爷几个都快饿死这了!”
“来啦!——”随着一声招呼,一个精瘦地店小二跑了过来。只见这小二年龄不大,一脸笑容堆得额上都生起了皱纹,身穿一身粗布短衣,拾掇得甚是干净。小二一边快手快手给几个人添茶,一边问道:“几位爷,都想吃点什么?小店在海阳城里,可算是数一数二地酒楼了。您旦说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不敢说应有尽有,也算是五花八门儿。”
“得得得,少报你那菜名儿了。山珍海味的,爷们早就吃腻了。到了你们这小地界,就图个新鲜。说说你们这都有啥新鲜玩艺吧。”黄胖子一脸不面耐烦地道。
店小二满面含笑道:“那几位爷可是赶上好时候了。现在这时节,正是咱们这下来新鲜虾蟹的时候。咱们海阳城,这鱼虾蟹什么的,那是啥样的都有。要不着,咱们本地的黄螃蟹、皮皮虾、蛏、青蛤什么地,都给您上点儿?”
梅清笑道:“倒是有些口福呢。就依你,这些都上来尝尝鲜。不知鱼都有些什么?”
店小二点头道:“要说本地,正在两和水地地方,咸淡水的鱼都有。象油光、青条、瓜子、拐子都有。你要尝些什么?”
黄胖子听得两眼发直,也不知这小二说地都是什么鱼,又不好说不知道,只得大声道:“你们本地人,都爱吃什么鱼呢?说来听听。”
店小二笑道:“要按说咱们本地,有个话儿叫鲶鱼尾、梭鱼头,黑鱼下水一挂油。正巧今儿收了几条大鲶鱼,不然咱就叫下边给您几位收拾了,您尝尝这鲶鱼尾的味道?”
“成成,你就快点吧。有什么酒没有,也上两壶来。”黄胖子连连点头,似乎对店小二的介绍颇为满意。
“本地烧锅出的白干酒劲是极大的,味道自然比不得官酒厚重,不知几位有没有意思试试?”店小二哈着腰道。
“行,就依你。快些张罗来,吃得顺口时,大爷自然有赏。”黄胖子眼睛眯得如同两道月牙,双手将那筷子在桌子上敲得如打锣的一般。
梅清等人点完菜,便端了茶,闲聊数句。梅清有心打听本地人物风情,特地又将那小二喊来,借口要他添水,顺便问些本地风物。怎奈这小二话虽多,却是三句不离本行,全在吃喝上介绍来去,倒与黄胖子好做一对。梅清见问不出什么来,也只得挥挥手,让他去了。
“得,先喝点茶吧。”黄胖子满面欢喜地端起茶碗品了一小口道:“刚才那小二道这是本地的龙骨香茶,倒果然有些特别。只是那小二说出这茶叶的地方山有多有龙骨,也不知是真的假的?”
梅清端了茶,却如未闻一般。他们这一路以来,到了永平地界之后,时时注意打听关于“闻香教”与“千金爷”之事。怎奈那“闻香教”之事,当地人听了,都是三缄其口,有的面露惊色转身便走。至于“千金爷”,却是无人闻得。
永平本地,乃是大明重镇。因此东北方向不远,便是古榆关所在,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海阳城由来以久,据传乃是汉时摇母余,被封为海阳侯,建城此地。
只是永平一地,多遭战火。即便是本朝永乐帝登基之前,经燕王扫北之役,当地人口十亡七八,凋落无几。海阳一地,自然也是难有起色。虽然后来朝廷大迁山西、山东之民于此地,但再无当年盛况。这海阳虽然还以城为名,其实只是一个大些的镇子罢了。
梅清等人本来直接到永平府中查察,但所得寥寥。偶然听人说道永平南半部沿海地方,闻香教尤烈,这才动身来到这一带探听消息。
“下午咱们再问问,若再无消息,便只得直接到义丰县,寻那张氏一问究竟了。”梅清叹了口气对黄、侯二人说道。
梅清所说张氏,便是曾收留杨晋的世交之家。按梅清想来,本不欲亮明身份,以免有打草惊蛇之虞。但总这般乱找,也不是个办法。实在无路可走时,也只得直接去问个明白罢了。
第二卷 千金铸鼎 第二卷 千金铸鼎 第二章 渔女清歌
翔云岛下暮云平,
鱼骨庙前潮水生。
侬意只怜公子蟹,
阿郎偏爱美人蛏。
梅清数人正在酒楼上,谈论下一步如何行动时,忽然闻得楼下遥遥地传来一阵歌声。
只闻那歌声如清泉叮咚,说不出的清澈明爽。急转头时,却见一叶小舟,不知什么时候靠在了酒楼下的简易码头上。一个身着细蓝花粗布衣服的长身少女,手执长篙,一边唱着渔歌,一边点着岸边石块,将小船缓缓停稳。
“哟,这不是甜妞吗?怎么不在家准备当你的新娘子,跑到咱们城里找姑爷来了么?”正在酒楼边凑堆看戏法的一群汉子听了渔歌声,都扭头来看。见到那少女,一个年青的小伙子笑嘻嘻地喊道。
“呸,回家问你奶奶去!”少女毫不客气,脆生生地笑骂道。登时周边一群人都笑了起来,倒把那小伙子弄了个大红脸。
那叫甜妞的少女见了,咯咯地笑了起来,大眼睛瞪了他一下,又得意地哼了一声,一边停稳了船,回身从仓里提了两个大竹篓出来。两个大竹篓里各有一个蒲包,浸湿了水,看来沉甸甸的。但那甜妞利利落落地便一手一个拎了起来,纵身一跳,轻轻巧巧地跳到岸边大石头上,亮开嗓门唤道:“庞叔,给您送螃蟹来啦!”
梅清恰在酒楼上。看这少女面色有些黝黑,身材修材健美,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极为灵动。虽然不着修饰,但一股天然气息,毫无雕琢做作之感,令人不由心生喜爱。看她俏生生站在那顾盼生姿。不由梅清轻轻地笑了起来。
少女似是感到梅清在看她笑,大眼睛瞟了他几眼,看梅清笑容不变,又似有警告地瞪了他一眼。
正在此时,闻得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道:“是甜妞来了?怎么不让你爹过来呢?”
只见一个矮胖的老者从酒楼侧门转了出来。笑呵呵地道:“你这丫头,不是眼看就到好日子了么?不好好在家待着,出来跑什么?你爹呢?”
甜妞道:“我爹今天腰疼又犯了,我就替他跑一趟呗。庞叔,我爹说了。现在的螃蟹甩了籽,不大肥了怕。这回特地给您挑的都是叉子,您看看。”
“行行,”庞叔连连点头:“你爹挑的差不了。唉,要说你爹有你这么个闺女,可真是福气。就是赶明儿嫁了你地阿山哥,你爹就只剩想得满炕摸了。”
“阿山才不至于呢。他要敢不要我爹。我一篙子把他打到落潮湾里去!”甜妞毫不羞涩。脆生生地笑着道。
“小二,小二!”楼上的黄胖子小眼爆亮,叫唤小二道:“刚才那妞说的什么叉子啥的,是什么意思?”
店小二笑道:“客官有所不知,这螃蟹也分公母。那母的脐是圆地,公的脐是尖的。咱们本地管公螃蟹的尖脐又叫叉脐。叉子就是指公螃蟹。”
“哦?”黄胖子小眼一眨道:“螃蟹不都是吃带黄的么?难道还有这个……叉子好地说法?”
“那您得看时候儿了。入秋时螃蟹没甩籽,圆脐的满肚子黄吃起来好吃。现在已经是秋后了,螃蟹甩了籽都是空的了,这时候就是叉子好吃。又香又肥。”店小二一边说着。一边将臂膀上托的几个大盘子呈了上来:“客官您看,这几个大叉子。保证个个儿肉满白儿香,您尝尝就知道了。”
梅清笑道:“小二哥,刚才那姑娘唱的渔歌却是不俗,莫非是本地民歌么?”
店小二摇头道:“这却不是。那甜妞是港里人,那边有个史先生。这歌都是他写的。客官您看,那歌里说的公子蟹,就是指这秋后地大叉子;那美人蛏,便是咱这两和水中出地双腿蛏。您看这蛏两条白腿白生生的,身上的肉儿又嫩又劲道,因此才叫这个名儿。”
梅清听他说得有趣,便伸了筷子,夹了只蛏。这蛏本是一种贝,形状细长,其上有两只触角,便如两条腿也似,想来就是那小二说的“双腿蛏”之由来了。这酒楼做的这蛏也简单,只用白水连壳煮了,用大碗连汤带水地端上来,旁边又备了调料。只需将蛏肉摘出,在汤水中涮得净了,蘸了调料便可入嘴。
梅清依言一试,果然又嫩又鲜,美味无比。一边的黄胖子性急,一会的功夫已经吃了十来个下去,没嘴子地叫道:“好!好!果然好吃!”
店小二在一旁笑道:“这位客官,那蛏虽然好吃,却需少吃些个。吃得多了,容易受寒闹了肚子,就不好了。正好咱这白干也热了上来,你先暖暖肠胃。”说罢,便将几个瓷酒壶呈了上来,用热水温着,一一为众人筛上。
梅清端起一杯酒来一饮而尽,果然觉得一股辛辣热气直泛上来,张嘴尽是酒香之气。又拿过一个螃蟹来,依小二之言掀了脐去了盖,果然膏白满腹。以蟹爪尖挑了少许,只觉得入口即化,确实名不虚传。
黄胖子大块朵颐,吃得酣畅淋漓,犹自叫道:“那小二,咱们的鲶鱼还没好么?爷儿们等着你说的那鲶鱼尾呢!”
“哎呀,客官这您可不能急。俗话说千滚豆腐万滚鱼,炖鱼这事要地就是个时候儿,快了不好吃。劳您再等会哈。”店小二一连来回上菜,一边对着黄胖子点头哈腰地道。
一叶渔舟小似瓢,
棹歌唱出太平谣。
黄昏出网人争闹,
紫蟹银鱼拾小潮。人看时,只见甜妞便如来时一般,送完了螃蟹,又唱着歌,撑着小船悠悠而去。
“咦?”一道讶声忽然在楼上响声。梅清等人急回头看时,却一个老道,不知什么时候上了楼来。
只见这个老道五短身材,穿着一件破破烂烂地旧道袍,头发乱糟糟的,稀稀疏疏地几径短须,红红的酒糟鼻子。他眯着眼睛看着窗外甜妞,眼中精光一闪既逝,很快恢复了如同宿醉未醒般的朦胧。
“这小姑娘怎么……”老道捻了捻那几根稀稀疏疏的胡子,这才拖拖沓沓地行到一个空着的桌子边坐了下来,顺手将手中的幡子倚在桌旁。梅清等这才看到那幡上居然用七扭八歪的字迹写着:“张铁口”三个大字,其下又有:“一双”
老道坐下之后,敲着桌子叫道:“小二!小二却在哪里?还不快快上来!”
那小二一溜小跑地上来,满面含笑道:“客官,您要点什么?”
“问个啥劲?有什么好东西你就尽管上呗,边上桌上不都没空着么?你就照样给道爷来一份。别看道爷穿得破,比起那浑身锦绣的邪魔歪道来,可有信用多了!”老道斜眼看天,大大咧咧地道。
此时酒店中客人不多,除了梅清他们这两桌,也不过三五桌人。老道口口声声“浑身锦绣的邪魔歪道”虽然没有明说,但梅清却清清楚楚地感觉得道这老道似乎对自己等人有些敌意。
梅清认真看了看这老道,丝毫也察觉不到有任何真元波动的迹象。看他行为,分明是个走江湖的算命先生,不知何以对自己生出敌意。只是自己一行有为而来,不愿招惹是非,因此梅清也只当没听到,低头饮酒吃菜。
小二似乎也看出这老道有些找碴的意思,却只当没听出来,大声道:“好咧!”说罢,快手快脚给老道倒了杯茶水,又跑着下去了。
黄胖子与侯申一个混迹官场多年,一个行走江湖的老手,如何看不出这老道有些别扭。只是此行以梅清为主,遇事不好自作主张。黄胖子也还罢了,胖胖的脸上笑容不变,一口口吃得照样兴高采烈;侯申脸上就有些难看,只不过看梅清有息事宁人的意思,只得闷闷的将面前杯中浊酒一饮而尽,歪头看着窗外,一言不发。
“客官,你的鲶鱼好啦!——”正在众人闷声无语之时,忽然楼梯处传来小二拖着长音的唤声,只见他双手各托一个大盘子小步跑了上来。
小二分将两个盘子放在梅清与姚、周二桌之上,然后笑着道:“客官您看,这就是咱们本地的胡子鲶。你看这个头儿,满永平府,怕也难寻这么肥嫩的鲶鱼。”
梅清等看了,都不由点头。这几只大鲶鱼,足有数尺,须长肉肥,圆滚滚的。酒楼的师傅也下了功夫,炖得火候恰到好处,色香俱佳,令人不由食指大动。
黄胖子早就等不及了,上来一筷子便夹了段鱼尾放在自己碗里,张开大口便咬去一半,含糊不清地道:“嗯,不错,不错!”
其他众人看了黄胖子这幅吃相,都不由好笑。众人提了筷子,正要动手,忽然闻得身后那老道的声音道:“鲶鱼!三清道尊在上,怎么还有人吃鲶鱼!”
第二卷 千金铸鼎 第二卷 第三章 兵分两路
众人听了老道之言,伸向鲶鱼的筷子都不由停了下来。侯申早就看这老道这顺眼,此刻既然人家都叫号到自己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