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传奇
樵侠说:“我去对慈云大师说说,他会设法暗中注视卧底者的行动的,好过我们几个人去注视他,我们是客人,在寺内行动不方便。”
甘风凤“吁”的一声:“有人来了!我们装着无事,别叫人疑心。”
大家一看,果然是寺内的僧人,挑着早点素食进四合院。早点颇为丰富,有白粥,油条、菜包和其它美点。樵侠说:“两位小师父辛苦了!你们放下,我们自己末拿吧。”
送早点的一位小和尚说:“各位施主,我们不辛苦,方丈打发我俩来伺候各位施主的。”
小蛟儿说:“小师父,我们不用伺候。”
甘凤凤说:“是呀!你们在旁边看我们吃,我们反而不自在,也不敢多吃。”
渔侠说:“你们是不是怕我们吃多了?所以在旁边看着我们?”
两个小和尚笑起来:“施主,我们可不敢这样。”
“那你们出去呀!”
两个小和尚互相望望,一个说:“那各位请慢用,不够!可再叫我们端来。”
渔侠说:“我们才不客气,吃不饱,自然会叫你们添上。”
两个小和尚转出去了。由于有卧底,他们不能不小心,用银针一一试过一遍,证明无毒,才敢放胆吃用。
吃完早点后,他们略略休息一会,小蛟儿和甘凤凤双双出去为中毒的大师驱毒,樵侠却回拜慈云大师,四合院内只留下渔侠和孟老三。
小蛟儿以大半天时间,便为慈心、慈雨、慈化解了身上之毒。一来是小蛟儿驾轻就熟,二来是慈心等三位高僧中毒较晚,没有慈云大师那么严重,小蛟儿只用半颗毒丸,便为他们将毒完全排出体外。
奇异的是,卧底者无尘和尚没有什么反常的举动,寺内也平静无事,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沉静。—更天过去,二更天也过去,巡夜的寺僧,三更也“笃笃笃“的敲响了。甘凤凤等人暗暗纳闷:怎么这卧底没采取行动的?是他发觉了有人暗中在监视他而不敢乱动?
小蛟儿突然说:“有人来了!”
甘凤风一怔:“在哪里?”
“在寺外。”
“寺外!?”
“是!寺外。是三个人,他们的轻功不错,已跃上围墙上来了。”
甘凤凤说:“哎!我还以为有人来了我们住的小院哩!他们是什么人?”
“不清楚,不知是敌是友。”
跟着寺内钟声响起,有人喊着:“捉刺客!别放刺客跑了!大家快来呀!”
小蛟儿和甘凤凤同时愕然,这呼叫声是视为卧底的无尘和尚喊的,他们不由互相望了一眼,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无尘和尚不是神风教的卧底?而是自己人了孟老三认错了人?因为深夜闯进少林寺的人,不是朋友,便是敌人。要是敌人,那谁是神风教的高手。莆用少林寺,没有同江湖上任何人结怨。要是神风教的人,无尘和尚怎能惊醒众僧,去捉自己人的?结沦只有一个:无尘和尚不是神风教派来的卧底。
这时,寺内武僧脚步忙乱,纷纷喊道:“别放走了刺客!别放跑了刺客!”樵渔双侠和孟老三跑了过来,说:“少林寺出事了!”
小蛟儿说:“我去看看。”
甘凤凤叫住他:“你去看什么?那不露了你这江湖郎中的面目?”
渔樵双侠说:“那我们去看,你们留在这里。”说着,便奔了出去。
小蛟儿似乎坐立不安,甘凤凤说:“你担心什么的?少林寺这么多高手,还捉不了三个刺客?就是捉不了,也可以将他们赶跑,我……”
甘凤凤说到这里,突然站了起来:“蛟哥,我们快去关那叛僧的地方看看。”
小蛟儿愕然:“为什么?”
“这恐怕是神风教人的调虎离山之计,他们志在救那叛僧智因。别多说了,我们快去!”
“我听出来人只有三个,已给人发觉,他们还有什么人去救智因?”
“你忘记了那无尘和尚?”
“这……”
“快走!你不走,我走了。”甘凤凤纵身上了瓦面,小蛟儿也只好跟着她。
他们到了寺后关叛僧智因的地方,只见一位灰袍僧人从圆门奔了来,看守智因的两位青年和尚迎上去问:“师兄,外面的情况怎样?刺客捉到了没有?”
“没有!有一个向寺后逃来,你们看见了没有?”说话的灰袍僧人,正是无尘和尚。
甘凤凤和小蛟儿伏在瓦面的暗处,一听,不由互相望望,这个卧底,果然是想来将叛僧劫走,神风教人,真的是施调虎离山计。
两个看守的僧人说:“没有人朝这里逃来。”
“方丈不放心,担心刺客是来劫走这叛徒,所以打发我来看看,同时将叛徒转到另一个地方去。”
“这里不保险?”
“保险方丈还叫我来吗?你们两个,快到这附近搜索下,我将叛徒带走。”
“好!师兄,那你小心了!”
“我会小心,快将门打开。”
一个僧人将门打开:“师兄,你快将人带走,我们到附近看看。”
无尘再不答问,慌忙闯了进去。小蛟儿便想去阻止,甘凤凤轻轻说:“别急!先看看再说。”
“你不怕他将叛僧放走了?”
“我们在这里是吃饭的吗?”
“那我们现在怎不出现?”
“万一他真的是奉了方丈之命将人带走,我们去阻拦,不叫人笑话?”
“我们等他将人放走才出现?”
“当然啦!这样,我们捉人才有证据。”
他们在瓦面上轻声淡话,而那间屋子里,却有人在里面打斗起来,两个看守的青年僧人也转了回来,守着门口。
甘凤凤“咦”了一声:“里面发生什么情况了?莫非屋子里还有一个看守叛僧的和尚,与无尘这卧底打斗起来?”
小蛟儿说:“我们快去看看。”
“不!最好别露出我们的面目。”
可是,他们还没有动身,便见无尘和尚给人从房里横扔了出来,两个看守的青年僧人立刻扑上去,将无尘捆绑起来。一个僧人笑着说:“无尘,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是神风教派来的奸细?这么听信你的话,让你到屋子里带人吗?”另一个说:“无尘,你怎么也想不到,那叛徒早已给我们带走了吧?关在里面的是智能师叔,特意等你来的。要不,我们会走开吗?”
这时,又一个中年的灰袍僧人从屋里走出来,嘻嘻笑着:“带他去见方丈吧!别多说了!”三个僧人,押着卧底去见方丈了。
甘凤凤用手肘碰了小蛟儿一下:“原来寺里的僧人,早已布下了圈套,等着这无尘上当,这个办法不错哩!不用我们露面。”
小蛟儿说:“这里没事了,我们也走吧。”
他们又回到了自己所住的小院,不久,渔樵双侠和孟老三也回来了,甘凤凤问:“三个刺客捉到了?”
渔侠说:“有慈悲大师等几个高手出马,这三个来犯者,简直是自投罗网,根本不用我们出手,一一就擒,没一个漏网。”
甘凤凤说:“寺后关押叛僧之处,也演出了一场精采的好戏。”
“哦!?什么好戏?”
甘凤凤将计捉无尘和尚的事一说,渔侠说:“看来慈云这个老和尚,却是深藏不露的用计人哩!我还以为他只会念阿弥陀佛!怪不得神风教的人,千方百计在打他的主意。他要是出来过问江湖之事,那神风教不啻又多了一个劲敌。”
樵侠说:“今后,恐怕他不能不出来了。这一次,神风教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还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可怕的对手。”
小蛟儿、甘凤凤、渔樵双侠和孟老三,足足在少林寺里住了三日,三日来相安无事,似乎神风教在这一次损兵折将后,不敢再轻易来侵犯少林寺了。于是,小蛟儿等人便离开少林寺,慈云方丈再三挽留,但见他们去意甚坚,只有以最隆重的礼节,列队相送他们到山下,才依依不舍分手告别。
他们正想回莆田县城,谁知刚穿过一片树林,兴化府的捕头石中柔,带着两名捕快迎面而来,樵侠一见说:“不好!碰上这个麻烦事主来了,我们得避避。”
甘凤凤问:“避开他干吗?他能吃了我们么?”
“不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
渔侠说:“要避你避去,老娘可不避。”
说着,石中柔已走了过来,笑着向樵渔双侠拱拱手说:“两位前辈请了!”说着,望了一下小蛟儿和甘凤凤。
樵侠忙说:“不敢!石捕头出来是来寻访杀人凶手的吧?”
石中柔一笑:“前辈说对了!”
“寻到凶手了,是谁?”
“寻是寻到了,但他巳不会说话。在下不能不佩服前辈们办事干脆利落,不露一丝痕迹。”
“石捕头这话怎说?”
“在下已查明杀人凶手是雪山一鹰戴天,可惜在下却不能逮捕他归案,一来没苦主到衙门告状:二来他已长埋地下,不会说话。”
樵侠故作惊讶:“戴天!?这可是一个厉害的大盗呵!谁能杀了他的?看来石捕头前去少林寺,不会是少林寺的和尚吧?”
“在下知道,慈云大师等人没出过寺门。”
“哪是谁?石捕头不会怀疑是我吧?”
“前辈是有一些嫌疑,不过不是前辈所为,雪山一鹰先伤于掌、剑之下,废了双臂、断了胸骨,后自己撞树而死。”
“哦!?你怎么知道这样清楚?”
“是戴天告诉在下的。”
“戴天!?他没有死?”
“是他身上的伤痕、头部的破裂告诉在下,而且有附近树干上的血迹为物证。”
小蛟儿和甘凤凤听了,大为惊讶,石中柔真是一个极为精明能干的捕头,怪不得一般盗贼,不敢在兴化府内犯案了。
樵侠问:“你现在要捉我?”
“前辈言重了!在下不敢这么放肆。”
“那捕头前来……”
“在下只想奉告前辈一句话,小心回家途中有风险。”
“这话怎说?”
“前辈杀了神风教的人,神风教能甘心?”
原来石中柔是前来好心提醒樵渔双侠在路上小心防范神风教人的暗算。
樵侠说着:“多谢石捕头,我可没有杀害神风教的人呵!”
石中柔微笑:“徘徊双魔以及常无命之死,前辈总不能说不知道吧?”
樵侠一下怔住了。石中柔又说:“前辈别误会,这不是发生在本府境内之事,在下也不想多管江湖上的恩怨仇杀。在下只是特意来奉告一句,路途上小心。尤其是这两位江湖郎中,最好在途中看见和听到一些不幸之事发生,别去多管。”
甘凤凤讶然问:“关我们什么事了?”
石中柔又是一笑:“两位医术神奇,能医治好慈云大师等人身上的毒,神风教人能不动心,欲得两位么?”
甘凤凤问:“这事你怎么也知道了?”
“贤夫妇的医术,早已名动江西一地,现又治好慈云大师等人之毒,莆田城中,街头巷尾,早已传闻,在下怎不知道。所以在下特来,劝各位别再进莆田县城,因城中百姓慕名求医恐怕不少,其中难免有神风教的人在,贤夫妇不担心会发生事么?”
小蛟儿一拜:“晚生多谢石捕头。”
“不敢,我只希望各位别给在下再添麻烦,最好现在就离开兴化府。在下言尽于此,还望大家见谅。”石中柔说罢,拱拱手,便带了两位捕快直上少林寺。
渔侠惊奇的说:“这个石捕头,好像对我们的行动了如指掌,我们怎么办?还去不去莆田城里的?”
小蛟儿说:“大婶!石捕头说的不错,我们不能再进莆田城了。”
樵侠点点头:“不错!我们不能再进城了,取道直上永福县,然后回我们的百丈崖。”
是夜,他们不在永福城中投宿住店,而是到离永福县城有四十里路远的一处小镇上住宿。永福县,是属于福州府境内的一个县,福州府,是神风教总堂的所在地,永福有神风教的一处堂口。他们不想在县城中闹事,同时也想避开神风教的耳目,宁愿在高盖山下的小镇上投店住下。
他们不想闹事,但事却偏偏找到他们头上来。小蛟儿和甘凤凤刚住下不久,就有人登门求见孙郎中了。来人是位年青公子,一表斯文,彬彬有礼,一进房门就深深一揖:“晚生吴某拜见孙大夫和孙夫人。”
小蛟儿、甘凤凤都不认识这位来人。而且也看出这位公子不是武林中人,也不是什么江湖上的游士,而是一户富贵人家的少爷,或者是书香门弟的公子,小蛟儿略带惊讶地问:“公子找我们有何赐教?”
吴公子又是一揖:“不敢!晚生是特来拜见大夫,恳请大夫为家父治病。”
小蛟儿说:“在下只是江湖上穿村过乡的郎中,只能医些头痛脑热的小病,只为了混口饭吃,不能医治大病,望阁下还是到城中聘请有名的大夫医治为好,以免误了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