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淫妃
这里先谢过了。”说完深深的躬下身去。色无戒赶忙相扶,只道:“云掌门如此大礼,真是折煞色无戒了。”于是把跟伏刚的事情跟他说了,说明他答应照顾何芙,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云千载听了,连连点头,道:“那我就放心了。”以云千载的为人,他已经答应何泛,就不会把事情随便推脱给别人,就算他自己无法做到,也必会想办法找个合适的人替他办,并不是随便见到一个人,就求他做事之人。在华山之上,他见色无戒为人多情,对女孩又是温柔体贴,虽看得出他对感情不专一,但却能跟一个女孩子处的很好,所以今天相见,就拜托他这件事情。如今听他说起跟伏刚的交情,只觉自己更是所托非人,如今担子泄去,只觉全身轻松,神色犹豫的离开了。
色无戒暗暗伤神,华山一役,江湖正派武林大乱,本来五岳剑派独留北岳一派,如今见云千载归瘾,那么五岳这一门派等于在江湖上消失了。华山派的出现,使的五岳剑派在江湖上名躁百年,随着华山派的消失,同样是五岳派却在江湖上消声匿迹,他似乎在想,不知百年之后,还有没有人会想起曾经江湖上有五岳剑派,只觉人生无常,也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忽听旁边有一个声音道:“小小年纪,也学人家叹什么气,却有什么事情想不开?”色无戒一惊,一转头一看,才知讲话之人是白仆,只道:“晚辈失礼了。”如仆抢先说道:“别想就此了事,我兄弟七人和你的事还没完呢。”色无戒一惊,只道:“难道他们也不肯放过我,要我和吴里醉等人一样断手断脚?”随即想到,原来白氏剑法还在自己身上,于是从身上拿出剑谱,这剑谱他已经请人重新表过,只道:“这白氏洛中集乃是白主人的东西,晚辈今天原物奉还了。”
七仆接过仔细查阅,确认是白氏剑谱无疑。色无戒看他们这一举动,心中有气:“我既有心交还,难不成还会骗你们不成?若我想拒为己有,难不成还会怕了你们?”心中气愤,却没有讲了出来。白仆只道:“确实是白主人的东西,想我们兄弟九人,一生之中都在保护白主人身前的遗物,不容许有任何东西受到损伤,没想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色无戒听他意思,知他们对白居易都是忠心耿耿,气也就消了。忽听如仆又突然道:“北岳三剑已经自断手臂,如今看过白氏剑谱的人只有你一个,除了我们七兄弟外,还有你会使白氏剑法。你偷学白氏剑法,却知该当何罪?”色无戒一气,只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如仆紧接着道:“白氏剑法是神圣的武功,怎么容许像你这种人溅踏了。”色无戒气道:“我如何溅踏了?”如仆道:“白氏剑法分为正邪两面,若所学之人未能领会正道之意,便会走入歧途。你争强好胜,学会白氏剑法之后,必将杀害无辜之人,这不是溅踏又是什么?”
白仆等人原先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以为色无戒交还白氏剑法之后,事情总算有了圆满的解决,他们也可以重归白园隐居,不再过问世事,如今听如仆这么一说,似乎白氏剑法一传出江湖,只会使得江湖大乱,这却是他们守护经书不利的罪孽。如今色无戒会使这套剑法,却又不能轻意的放他离开了。
其实白仆的想法却是多虑了,色无戒从头到尾尽学白氏剑法,也领会其中正邪相隔的奥妙,比得七仆来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想如仆事事不留情面,就是学了白氏剑法之后当中的邪气在做怪,他自己自然也不是不知道。
第193章
色无戒见他们看着自己,似乎又要动手,他自然不会那么站着让打,也便道:“七仆还想赐教,晚辈只有奉陪了。”说完左手捏一个剑诀,将周身包围的无泄可击,准备随时反攻,七仆见色无戒这个动作,刚才又见他露过一手,知道若真动起手来,七人未必是他的对手,到时只会多添杀戳,也都是一愣,但心中的那一股剑中邪气在作怪,他们又如何拐的过弯来,如今一根弦越崩越紧,似乎一点风吹草动,就会立时动上手。
就在这个时候,忽听一个女子娇声轻笑,在充满火药味还万籁俱静的场所,显得特别的钻人耳目。八人不由的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笑声是一个身材婀娜的女子发出。色无戒认得她,她就是迎红。色无戒见她已经随李员外而去,如今又在这里出现,只觉奇怪,但心中高兴,不由的走到了她的身边,只道:“迎红姑娘,你怎么回来了?”看看左右,只道:“李员外没有同你一道来吗?”
迎红本来在心中打定主意,不再见色无戒,免得自己又把持不住,如今又听他讲话,不由的涨红了脸,只道:“我舍不得这里,回来跟姐妹们道别,李员外他来干嘛?”说着一声娇哂,整个脸更加红了。她这话固然不假,但心中真正的意思,是想躲在角落看色无戒最后一眼,她一直都在左近,刚才一切都看得听得清楚。想到如仆所讲的话实在好笑之极,也便笑了出来。
七仆一见,自然业知道他们两人认识,那么迎红刚才轻蔑的一笑,自然就是笑他们了。白仆走上前去,只道:“姑娘刚才为何做笑,我们却有什么可笑?”听他这么一问,迎红顿时抬起头来,潮红也退了下去,只道:“七位加起来,恐怕有四百多岁了吧?”七仆听她这么一问,都是一愣,不知是什么意思。
迎红接着道:“本来一个人的见识随着年纪的增加而增长,怎么七位却是恰恰相反呢?年纪越长,反而想法却变得古板了呢?”七仆一听,顿有怒色,齐声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色无戒见迎红的言语激怒了七仆,七仆中任何一人打她一掌,恐怕他就吃受不住,自己虽会立于不败之地,但要保护她的周全,却也自知不能,不由劝道:“迎红,不可对七位前辈无礼。”不知为何,迎红一对着七仆,讲话是不卑不吭,一看到色无戒,便什么话也讲不出来了,只道:“我这是实话实说?”
七仆见迎红讲到一半,心中反而痒的难受,还恼色无戒打断了他们的问话,又问道:“姑娘刚才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所谓凡是越难看的人,越听不得别人说他难看。越古板的人,自然也更听不得别人说他古板,试问七仆又如何不恼?
迎红反问道:“我倒反要问你们,你们为什么要跟这位少年英侠为难?”手指色无戒。如仆接道:“武林自有武林的规矩,在江湖上偷盗别派的武功,实是学武之力的大忌,色无戒偷学白主人的白氏剑法,我们一生之中都在保护白主人的东西,怎么能做视不理?”
迎红看了色无戒一眼,只道:“什么是白氏剑法?”迎红刚出来的时候,如仆见她便是个不会武功之人,如今听她问出如此小孩的问题,不由的气道:“你一点武功都不会,管什么江湖之事?快走到一边去。”语气却有怒意。
迎红却一点也没有在意,只道:“我倒要问问,武林难道是一个不讲理的地方吗?”白仆听了,接道:“不管在什么地方,都逃不过一个理字,姑娘此话何解?”迎红微笑道:“既然是个讲理的地方,小女子讲的是理,与会不会武功,难道有什么关系吗?”她这句话讲的勉强却在理之极,七仆都无言以对。色无戒心道:“对付这些顽固不化的前辈,硬来确实不是办法。”迎红是个妓女,自然懂得迎合别人,使别人高兴,也懂得激将别人,让别人越想得到,却越得不到,更用一张巧嘴,逗得无数客人神魂颠倒,对付七仆来说,自然是悼悼有余了。
七仆哑然片刻,白仆又道:“讲理没错,可却不是强辞夺理。”迎红微哂道:“是不是强辞夺理,那小女子问白前辈,何为白氏剑法?刚才我问如前辈,他没有回答说明不知,试问一个会使白氏剑法的人,却说不出白氏剑法是什么?乞不是叫人耻笑。”
迎红的三寸不烂之舌真是厉害,如仆更被激得火冒三丈,只道:“胡说八道,谁说我不知道白氏剑法。”迎红微微一喜,只“哦”了一声,假装不屑一顾的样子,如仆哪里忍受的了,只道:“白氏剑法是白主人身居洛阳之时,由诗中化出的一套剑法,文中生武,武中有文,为当世不二的剑法,敢问哪个使剑之人不垂涎三尺?”
迎红原地走着几步,只道:“白主人,白居易?”如仆本来以为她会问白主人是谁,如今听他说出“白居易”三字,只是一愣,道:“你也知道?”迎红道:“白居易,山西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是做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五岁。不知我讲的对不对?”
不但七仆听她侃侃说出白居易的生平如此详细表现的惊讶,连色无戒也是大惑不解,听刚才迎红讲的那一段话,明显就是白氏剑法中的序言,心道:“难道她也看过白氏剑法?”不过看她确实不会武功的样子,不由的更是吃惊。七仆不由的齐声问道:“姑娘怎么会知道的如此清楚,莫非与白主人有甚渊源?”语气甚是恭敬。
迎红不答,自行去了,众人正是诧异之时,只见她抱着一把琵琶又走了回来,安稳的做在了椅子上,拔弄着琵琶弹了起来。色无戒本来就想再听她弹奏一曲,所以也便坐在了旁边。七仆也都是读书之人,对音律一门自然也有所会,听她弹的纯熟之极,确实有一翻韵味,听得舒服之极,但却不知她突然弹起琵琶来却是为了何事,都是不明白,互相对望,都不敢打扰到她。
迎红头随手摇,弹得入神,五指拔弄,却颇有幻影指的味道,这自然是纯熟的结果,她弹了片刻,开始念了起来:“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她平和的讲完这段话,而“琵琶行”三字却在七仆和色无戒的耳边一个字一个字的响过,众人好似听到了雷声,无不动容,竟齐声道:“琵琶行。”看过白氏剑法的人都知道,琵琶行就是白氏剑法其中的一段。
众人惊讶之余,只听迎红边弹琵琶,边唱起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曲唱完,却真是《琵琶行》全文,一字不差。
众人吃惊之余,更加带有几分恍恐。本来以为她虽知道有《琵琶行》,但内容定然不知,没想到她竟能唱出,看似已经记得滚瓜烂熟。色无戒心想:“难道她从我这里看过白氏剑法?”七仆却在想:“一定是色无戒泄露了剑谱的秘密。”如今连一个妓女都知道白氏剑法的内容,等于更加亵渎了白主人,气愤更甚,正欲发作之时,只听迎红接着道:“《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其多。
第194章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