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归真录
当继天下,请我祖示现。”语声朗朗,震动四野。半晌,忽有无穷无量的盛大光芒自画中自内而外发射出来,瞬间充满石室,众人如置身金水之中,都狂喜不已:“祖神显灵,盛乐王当有天下。”
片刻,满室光明卷将拢来,聚成一束,落在拓跋宏头顶,将他罩在其下,好有盏茶光景,倏然倒收而回,光芒消歇,岩画再无异状。
窦太后携拓跋宏向岩画跪拜,立起身来,清声道:“祖神指示,极是明白,群臣八部,见过新君。”拓跋余、长孙道生心中懊恼,只是祖神显象,怎敢有违?只得与众人一起拜倒,山呼万岁,一城皆闻。
新君登辇,在群臣扶持之下徐徐还宫,城中百姓沿街跪拜,叩见新君。
魏太平真君二年,唐贞观十四年,七月初五,拓跋宏即位于太华前殿,年号太和。
拓跋宏继位之后,诸事不动,百官加官一级,尊窦太后为文明保国太皇太后,赫连皇后为皇太后,临朝听政,随又下旨大赦天下,前太子拓跋晃也在赦免之列,旨意命前太子就在瞿摩帝伽蓝出家为僧,永不许出伽蓝一步。拓跋晃素有贤良之名,此番性命无恙,百姓皆称新君仁德,云中金城一切如常。
虽然如此,朝廷蓦然易主,免不了暗流汹涌,那柔然、高车、丁零、突厥、匈奴、敕勒、契丹、女真、靺鞨各部,本是北魏外服,并非血裔,不过是慑于拓跋氏之武力,暂居人下而已。
这时闻听魏主猝死,窦太后奉幼主即位,诸事未定,各部正要借机作乱,传檄北方,言:“皇帝猝崩,天下怀愤,祸首却逍遥法外,此新朝之罪一也;舍长子而立无知之九岁少主,此新朝之罪二也;女主临朝,牝鸡司晨,颠倒阴阳,此新朝之罪三也;太皇太后窦氏,实乃唐主生母,竟执大魏之柄,世间之事,荒谬无过于此,此新朝之罪极也。”
一时天下嚣嚣,诸镇并起,又有吴王拓跋余生母贺兰夫人,因子不得为帝,乃言:“若我子得登大宝,吾死何恨?吾终不能阻我子之路。”自刎而死,拓跋余大恸,收贺兰夫人之尸,率贺兰部引出云中金城,据青海吐谷浑而自立,年号延兴。
北地纷乱,窦太后在云中金城,以耄耋之年,处理边事,通宵达旦,辽东王窦漏头、上党王长孙道生,诸王大臣,各各率部出京平乱。
且说此时南赡部洲,唐尊老子为祖,天下熙和,人口繁盛,贞观十四年,唐有户九千二百万,有口四亿五千万,计五十丁养一兵,唐有兵九百七十万。
北魏之地苦寒,人口不及唐六分之一,然而北地民风彪悍,素以游猎为生,除去老弱妇孺,可谓人人皆兵,所以北魏亦有兵七百余万。
北地乱起,李世民月前得李淳风进奏,言天降不祥之兆,应于北地,早就整军于边关,此时得到消息,魏主果然猝然遇刺,窦太后与幼主临朝,诸部并乱。
李世民大喜,命太子李治与梁国公房玄龄、郑国公魏征、中书侍郎刘洎监国,率十二卫一百八十万禁军,留守长安。皇帝传谕各边都督、总管、刺史、都护,天下七百万大军,尽集于河北,乃拜左仆射、卫国公李靖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引兵一百二十万,东征朝鲜。
皇帝自与赵国公长孙无忌、赵郡王李孝恭、淮安王李神通、江夏王李道宗、鄂国公尉迟敬德、褒国公段志玄、郧国公殷开山、卢国公程知节、英国公李积,倾天下之兵共六百三十万,首尾相继,长达千里,北出长城,欲一举荡平北地,迎还太后。
军次榆林塞,东临碣石,皇帝回望三军,鞭指云中,踌躇满志,乃作诗曰: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鐎息夜斗,骍角罢鸣弓。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三军皆呼万岁,声动天地,朔风为息。
唐军倾国而来,魏廷震动,北平王长孙嵩,引兵二百二十万,来援幽州。
静轮宫中,龙汉殿上,丘处机高坐蒲团,仰望星汉,蓦然拈须向天而笑。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卷二 有情劫 第五十二章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魏土广大,东接渤海,西连葱岭,北极玄溟,茫茫数十万里,只是地广人稀,合共只有七、八千万人民,云中金城乃方今国都,第一大城,有一千七百万居民。
幽州,东临伤心海,西北依燕山,气势雄壮,乃魏国与南土接壤第一重镇,也是魏国第二大城,有口七百九十万,驻军七十万,共八百六十万军民居住在此。
前番玄奘西行,乃取西北道,出玉门关,此次李世民北伐,六百万唐军发于河北,乃取中路正北而进,军行缓重。
魏主焘崩于七月初三,新君拓跋宏继位于七月初五夜,李世民七月初九已得知消息,随即调集大军,安排太子监国,待得诸路大军集于河北,北出长城,已是八月初八。
皇帝自任天下兵马都元帅,亲统十道三十七镇四百州六百三十万大军,出榆林塞,兵指燕山,大军行临幽州城下之时,已是十月天气。
北地夏秋短促,十月天气,已是十分寒冷,有长风自伤心海上吹来,潮音呜咽,远远可闻。
北魏北平王长孙嵩,领兵二百二十万,于九月二十日到了幽州,与幽州守军会合,共二百九十万,唐军于九月三十日兵临幽州城下,北平王上城楼眺望,只见龙凤旗帜,熊罴豹彪,兵戈剑戟,一望无边,中央一顶黄罗伞盖,矗立高坡之上,映着夕阳余晖,分外鲜明。
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北平王倒吸一口冷气,旋即镇定下来,吩咐下去,各门大将,只许坚守,不许出战,有敢擅自出城邀战者,斩!
论起魏国兵力,虽比南唐略少,但民风骁勇,良马蕃多,却又胜于唐军,所以平常也并不惧怕唐军,不但不怕,魏主焘倒常有并吞南朝之意。然而魏主猝崩,太后临朝,附庸诸胡趁势作乱,魏国兵马,泰半已至东西两边御敌,云中金城只得二百八十万人马,北平王此次领来二百二十万,已几乎是目下魏国可调之兵的全部,北平王身经百战,乃老成之名将,负新君与太后重托,焉敢有失,仗着幽州城高壁厚,无定河环绕,故此这般吩咐下去,但守得幽州城在,便是莫大之功。
唐军驻于城前十五里外,且不进军,笳号都歇,金鼓无声,四野静寂,唯闻风卷大旗,猎猎有声,又有伤心海潮音远来奔赴,弥于天地。
唐军不动,魏军却不敢松懈,一个个手握戈矛,神志紧张,在城上来回巡弋,渐渐地落日西沉,光景昏黄。
唐军中笛声忽发,清振而起,只见三垂岗上,黄罗伞下,大唐皇帝李世民乘汗血宝马,戴金盔,倚青锋,挎雕弓,亲吹铁笛,左右三千近卫慨然作歌: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此词乃李世民亲作,众人歌声中,笛声复又高高抛起,如急箭直入云间,战鼓声作,坎坎然,填填然,沉沉震动大地,魏军以为唐军欲进,张弓执戈,严阵以待。
鼓声渐急,大军徐徐分开,一彪人马自东方驰出,尽是青旗、青甲、青袍、青缨、青马,前面一杆引军青旗,上面金销东斗四星,下绣青龙之状,这一彪人马共两千五百六十人,手执战龙戟,伫立场中,一望苍苍如林。
正南上铁鼓甚急,又有一彪人马驰出,尽都是火焰红旗,红甲红袍,朱缨赤马,各秉落凤枪,前面一杆引军红旗,上面金销南斗六星,下绣朱雀之状,一望腾腾如火。
西方鼓声激烈,又是一彪人马驰出,尽是白旗,白甲,白袍,白缨,白马,前面一杆引军白旗,上面金销西斗五星,下绣白虎之状,一望芦花如雪;
北方鼓声低沉,驰出一彪人马,尽是黑旗、黑甲、黑袍、黑缨、黑马,前面一杆引军黑旗,上面金销北斗七星,下绣玄武之状,一望沉沉如墨。
东西南北,鼓声并起,势如风雷,龙凤旗开,一彪人马自中军驰出,尽是黄旗、黄甲、黄袍、黄缨、黄马,前面一杆引军黄旗,上面金销中斗五星,下绣麒麟之状,手执长剑,立定中央,不动如山。
五队人马,每队两千五百六十人,每一队又分五队,共一万两千八百人,按青黄赤白黑五方五行,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
鼓声急骤,战马长嘶,高岗之上,李世民吹笛,穆善才弹琵琶,又有念奴、永新娘子执板发歌,响出九垓,军声嘈杂,不能掩其歌声。
万军应节鼓歌声奋然而作,各持军器,明晃晃的,杂沓来去,更相攻战,乃作秦王破阵之舞,但见得场中五花纷簇,散作二十五团,五色交错,徐疾变换,乍合乍分,间以兵器碰撞、军士喊杀之声,发扬蹈厉,声韵慷慨,激起尘雾,嚣然天上,魏军在幽州城上,凛然震竦,毛发为竖,不由得将手中兵器握的更紧。
秦王破阵乐,乃二十年前,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世民尚为秦王,作唐先锋,大破刘武周于河东,解唐之危,士庶歌舞于道,遂有秦王破阵之曲流传于世,后乃编入乐府,为破阵之舞,此时场中军士所舞,即是秦王破阵舞,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计十二阵,像战阵之形,与歌节相应。
其时月冷龙沙,尘清虎落,天淡星稀,万军旋舞于幽州城下,一时顿足,而发大风之歌: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六百万,笑指当年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无人,汉道昌。”
此是唐军攻心之术,激动伤心海水,白浪连天,奔腾赴岸,飞沫横空,幽州城中百姓皆怀危惧之意,魏军听了词中之意,群情激昂,都要出战,长孙嵩在敌楼之上,立起身来,拔出腰间斩月刀,冷光急闪,将面前雉堞一斩而崩,提气喝道:“擅出城者,有如此堞!”中气沛然,远远传出,虽在万军乐舞之中,亦可清楚听闻。
北魏诸军凛然,再不敢擅动,北平王白发飞空,持刀在手,慷慨悲歌:
“三边烽乱惊,百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三百万魏军与城内居民同声应和,极为雄壮,倒将唐军歌声一时俱压了下去。忽听玉板一声,寒音清冷,却将两军歌声俱压了下去,随即有女子讴歌,直奏曼声:
“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
两军千万兵马,一时寂寂,若无一人,只听清歌婉转,月度飞霜,有女一人,着戎装,舞剑器,银光电射,自万军之中冉冉飞来,回旋于秦王破阵舞上空。
破阵之舞又起,女子讴歌且急: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无人,汉道昌。”
但见银光一道,矫若飞龙,如长虹匹练,回翔万军之上,本是一人,剑气腾旋,却幻作两龙翻滚相斗之状,银光霍霍,白芒飞射,寒风四起,间以雷声隐隐,龙吟若怒,幽州城外如飘大雪,伤心海水低回欲凝。
赞曰: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北平王在城上见了,不由心惊:此非战阵之术,这是剑仙之能,只此一人,足抵十万甲士,但不知唐军中此等人物又有几许?这等人若有二十名以上,我大魏就是七百万众军齐集此地,恐也难当其威。手指紧紧攥住刀柄,只觉掌心已然汗湿。
唐军鼓点又起,队队唐兵驰出,就于阵前架起篝火,烤起鹿脯,须臾肉熟,风送香气,飘传数百里,十万军士各挟烤肉,一一分发于三军营帐,辞曰:五十弦翻塞外声,八百里分麾下炙。
唐军肉足,皆哗扣以振旅,声动天地,正当寅时,月将西下,曦光初露,在人正是极困倦之时,李世民忽然放下铁笛,推了推盔沿,挺直腰板,亲援玉枹,向大鼓而击:咚!咚!咚!高岗颤动。
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
“从军燕山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