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归真录
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
“从军燕山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破阵舞上,双龙腾于月中,交相升旋,茫茫白气于一瞬间聚成一束,如飞虹掣电,横越数十里,向幽州城头射来。
卷二 有情劫 第五十三章 阴山万古雪,瀚海百重冰
北平王长孙嵩在城楼上,见了剑舞飞仙,早有提防,见势低首急避,寒风飒然而过,有断金戛玉之声,将他顶上飞虎盔与发髻同时削落,满头白发飞散下来,那剑气飞鸣有声,依旧回转斩来。
长孙嵩久经战阵,虽然年将花甲,但身手矫健,少年时候的功夫丝毫不曾落下。初时惊惧,及至敌人出手,反而凝定下来,将斩月刀擎在手中,暴喝一声,向前劈落,只听耳中传来女子轻轻一声嗤笑,剑气蓦然加速,飞旋而过。
原来剑仙之道,一击不中,翩然远逝,决不再度进击,那女子第二击不过聊以相戏,银光如练,砉然大作,矫若游鸿,自城头一掠而过,千百颗头颅飞旋而起,过了一刻,那些尸身腔子中才喷出满空血雾,重重倒在地上。魏军大哗,心胆俱裂,幽州守将杨大眼,亦是北魏有数名将,两膀有数千斤气力,见剑气嚣张,心中不忿,举起六百四十斤开山巨斧,恶狠狠迎向剑气。
剑气如流水,轻轻划过,杨大眼立于原地,凝滞不动,有顷,血出如箭,连斧带人裂为四截,蓬然萎落下去,身躯、断斧重重砸在地上,身下大石裂如蛛网。
“大眼!”长孙嵩目眦尽裂,扑上前去,斩月刀使开,也有光影百重,追那剑气而斩,那剑气何曾把他放在心里,飞旋轻忽,翩然远扬,绕城一匝,幽州城四门守将:穆寿、慕容白曜、贺拔岳、乙浑,霎时身首异处,魏军哗然,唐军兵分四路,自四门而进,长孙嵩独立城楼,四方指挥,城头飞箭如大雨,四路四十万唐军着重盔,携巨木飞奔而至,就于城前垒木为城。无移时木城成就,高与城齐,两军对射,幽州城再无地利之胜,两军之众千万,奋勇酣战,金鼓之声如沸腾一般。
朝日方升,红光东来,剑气冉冉,飞飞而回,逡巡空中,不再下击,盖剑仙之道,摧敌首脑,乱敌心志乃已,不肯多伤凡人。
只见那女子召回剑气,傲立千寻高天,褪去戎装,梳乌蛮髻,插金凤钗,衣紫绣短袍,着青丝轻履,胸前挂龙纹匕首,肌肤雪映,云鬓鸦垂,风采绰约,如姑射仙人。
唐军阵中,又有巨象万头,脚步沉重,牵三百铁车而出,便有数十万唐军从旁涌出,攀上铁车,将车上机械卸下安装,灵活无比。一炷香光景,八架发石机已然成形,其大无朋,高更超过唐军木城,巍巍如八座山峰相似。
长孙嵩在城头,一见此物,大惊失色:老夫生平百战,一生所睹最大的发石机,也不过十余丈高,南唐竟有如此巨物,却如何造将出来的?这当口也不容他细想,急命城头守军后撤下城,只见那八架发石机巨臂甩动,一块块数万斤的巨石如流星陨石一般,厉啸而来,击在城墙、敌楼之上,每中一发,幽州全城便为之一颤。
且说这幽州,乃南北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数百年间,代代经营,年年加固,城高三百尺、宽二百尺,天下坚城,幽州第一,然而此刻唐军石如天雷,不绝轰击在幽州城墙之上,城墙一块块崩裂,塌落,城墙颤抖,其上已无存身之地。
北平王退下城楼,仰看苍天,喟然长吁:“罢!罢!罢!若任其如此轰击,岂不如瓮中之鳖,束手待毙,不如大开城门,冲将出去,杀入敌阵,还有一线生理!”乃下令:“我大魏儿郎,随我出城杀敌!”魏军轰然而诺,将吊桥放下,如洪流滚滚而出,冲入唐军阵列,绞杀一处,此际是弓箭手也罢、发石机也罢,再无用武之地,只是两军混杀,震天撼动,伤心海海水为怒,浪激千重。
李世民在高岗上,发声作啸,提湛卢剑,背宝雕弓,一夹胯下汗血宝马,泼剌剌冲下高岗,直奔长孙嵩而来,三军踊跃,皆呼万岁!其声上冲斗霄。
只见金盔映日,金芒璀璨,如电射风飘,去长孙嵩约有千步,李世民取背后雕弓,挽弦如圆,搭金貔大箭,铮铮箭出之时,已距长孙嵩不到七百步,此时长孙嵩身陷重围,一柄斩月刀如光幢一般,力敌秦琼、殷开山、程知节三将,见箭挟风雷而至,一刀荡开三般兵刃,将斩月刀向来箭斩去,不料那一箭到了长孙嵩身前丈许之地,忽然下沉,斜斜插落。长孙嵩暗道:不好!拨马欲避,那箭来如厉电,插入长孙嵩胯下乌骓马前胸,那马悲嘶一声,前蹄人立而起。长孙嵩心中一痛:乌骓儿,你随我多年,不想今日死于幽州!却也顾不得悲痛,提一口真气,将手掌在鞍桥上一按,腾身飞起,秦琼、殷开山、程知节三般兵器俱到,好个长孙嵩,将斩月刀凌空劈下,金铁轰鸣,长孙嵩飘然而出,将一名唐兵撞下马背,夺了马,回身复战。
李世民见这老将年纪虽大,功夫不老,身手矫健更胜少年,不由得动了爱才之心,命三千近卫围将拢来,只要活捉北平王。
鼓声雷动,烟尘腾起,李世民箭无虚发,长孙嵩白发张扬,叱咤纵横,已是换了十余匹骏马,战彀多时,虎口皆裂,渐渐力竭,赵郡王李孝恭、褒国公段志玄、郧国公殷开山、卢国公程知节、胡国公秦琼,五员唐将、数千唐军重重围将上来。
长孙嵩仰天悲呼:“官家!老臣今日死于此地!”左手提起自己白发,右手斩月刀回转,向自己颈中刎去,唐将俱将兵刃来格,长孙嵩在马背上一跃冲天,血光迸溅,一颗皓白头颅滴溜溜飞旋而起,直飞起百十余尺,方才下坠。
李世民收回弓箭,喟然一叹:如此人物,惜乎不能为我大唐所用!命近卫收了长孙嵩尸身,高举湛卢剑,洪声喝道:“北平王已死,尔等魏人,何不归降!”六百万唐军齐声呼喝:“速速归降,免尔等死!”山崩海啸一般。
众魏军群龙无首,惨然而笑:“有战死拓跋,无归降拓跋。”众军乃作真人代歌:“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魏月,马足践唐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只觉身内血流如熔金,滚热沉重,挥兵力战,唐军滚滚,海潮一般,一浪高过一浪,魏军渐渐被逼至无定河边,长孙无忌于高岗之上,将令旗招摇,唐军皆退,木城上箭雨亿万密密而下,无定河水中血水滔滔,魏军尸首堆起,水为之断,哀波呜咽,直流入六百里外,伤心大海。
白日西沦,黄昏风至,斗兵渐稀,至二更时分,魏军尽死,唐军趁月色进城,幽州城破。
是役,唐军先以破阵乐舞乱魏军心志,后又仗剑仙之力,机械之功,大获全胜,只是北军枭勇,唐军亦丧一百三十万,魏军丧二百五十万,逃散十余万,被俘三十万。
幽州乃汉胡杂居之处,倒不比拓跋本部,对魏主死心效命,李世民入得城来,约束众军,不得惊扰居民,三军穿城而过,在燕山脚下,逐水草扎下营帐。
幽州已破,城中自有细作,飞羽传报,将北平王战死消息报入云中金城,军民向南痛哭,满城皆白,其时长孙道生、张黎,八部诸将俱已出征诸胡,城中唯禁军六十万,武将唯斛律明月、高长恭数人而已,朝堂之上,空虚无人,只有司徒崔浩等一干文臣于驾前侍候,赫连太后左右顾盼,不由得哭将起来:“阿母!我大魏立国四百年,今将灭亡,如之奈何?不若更向东北而退,返归北海故地。”拓跋宏年纪虽小,倒有胆气,朗声道:“大鲜卑山龙兴圣地,祖宗神灵,俱在此地,如何可弃之不顾?母后,唐军若至,我等唯有死战,战若不胜,有死而已。”赫连氏流泪不语,窦太后突然站起身来,拂袖而退,赫连太后道:“太皇太后是唐主生母,就是城陷,与她无涉,她如今必是舍我母子而去了。”拓跋宏道:“母后何出此言!我大魏对祖母恩深义重,祖母岂有他意?”话说如此说,心中也自忐忑。
无何羽林报来,太皇太后陛下单人独骑,出城而去,不知去了何方。赫连太后道:“我说如何?她见我大魏将亡,不可依恃,此去必是投唐主而去,依旧安享尊荣。”拓跋宏忽然大怒尖声道:“胡说!”年纪虽小,竟凛然有了帝王之威,赫连太后倒吃了一惊,又哭将起来,拓跋宏下座跪而致歉:“臣无礼,请母后恕罪。”赫连太后抬起泪眼,将拓跋宏抱入怀中,越发大哭起来:“官家,我无子息,只有倚靠官家,官家不可坐以待毙,我等不如出城北去。”
崔浩忽然出班启奏道:“太后、陛下,勿须如此,料太皇太后此去,不久便可回还。”赫连太后道:“崔司徒,你足智多谋,先帝对你言听计从,你所言想必有几分道理。”拓跋宏道:“我们且安坐等待。”
且说窦太后出了云中金城东门,快马加鞭,驰于山道之上,约有一个时辰,早望见静轮宫层台壮丽,风轮八表,露盘璀璨,青幡招展,巍巍然仙家气象,超出世外。
太后下了马,至宫门之前,双膝跪下,那宫中寂寂无声,便如没有人一般,太后也不言语,只跪在门首,伏地不起。
静轮宫中,龙汉殿上,丘处机与马钰对坐蒲团,静然无言。
静轮宫前,太后独跪,直跪得玉兔西坠,金乌东升,门内脚步声响,道童将大门推开,丘处机道髻青袍,悠悠然步出宫门,见了太后,讶道:“呀!太皇太后陛下,你怎么跪在此处?折杀处机也。快快请起。”太后不起,道:“国师不允老身所求,老身跪死宫门。”丘处机道:“太后贵为国母,有何事要求我这山野之人?贫道不敢承当,快快请起,但贫道能为之事,贫道无不答应。”窦太后道:“我知国师神通广大,前番沙竭罗自南北来,便是国师大法。如今先帝猝崩,诸胡兴乱,唐军北来,先帝事业,风雨飘摇,请国师再展大法,救我魏国一救,老身过去有得罪国师之处,还请国师大量包涵。”
丘处机听了,道:“身外之言,于贫道犹如烟云,贫道不曾介怀。只是贫道有一事不解,却要请教太后。”太后道:“国师垂询,老身知无不言。”丘处机道:“先帝虽亲,终究不过是太后养子,并无太后血脉。唐皇倒是太后亲生之子,贫道听得传言,唐主此来,乃欲直捣云中,迎还太后,大魏存与不存,与太后一身之荣辱祸福,并无关联,太后为何如此用心?”窦太后道:“二郎虽是我子,所为令我寒心;佛狸儿虽非我出,侍我更甚生母。佛狸儿大志未成,撒手西归,老身怎忍见佛狸儿一生心血,尽付东流,故此特来求国师相助。佛狸儿生前,对国师好生敬重,国师想必不会坐视魏灭而袖手罢?”
丘处机道:“贫道知之矣,太后请起。只是贫道德薄才鲜,如今唐皇倾国南来,军中亦不乏异能之士,贫道亦不知能否抵挡。”窦太后道:“国师既已答应,不论成与不成,老身衷心感德。”丘处机道:“贫道应允太后,前去一试,贫道先送太后回宫。”窦太后站起身来,丘处机将长袖一拂,万道青气漫卷而出,托住太后身躯,飘飘荡荡,起在空中,无移时已到魏宫太华殿上。
宫中怯薛歹见了,惊道:“是太皇太后回来了!”丘处机将袍袖一卷,窦太后轻轻落于阶前,只听得空中朗朗长笑:“太后、陛下,贫道去也。”道人足踏虚空,从容迈步,须臾出了众人视线。
百官与拓跋宏、赫连太后又喜又惊,下殿来接住窦太后:“阿母,却到哪里去了,儿等一夜无寐。”窦太后将前情说了一遍,拓跋宏道:“丘真人果有如此神通,可敌数百万大军?”窦太后点了点头,又道:“若是不敌,想是我大魏气运尽了。”众人默默无语。
且说李世民将大军在幽州城北,休养数日,吹动胡笳,拔营缓缓北行,依燕山山势,迤逦而行。众军之左,伤心海浪花徐卷,幽咽有声。
铁甲锵然,马鸣旗飘,大军北行,遥遥看见群山之间,轩辕台青苍如削,高高耸立,李世民在马上祝曰:“轩辕圣主,制度衣裳,礼乐冠冕,日中为市,乃上古圣君。此去伐魏,若尽破诸胡,迎还太后,朕必以太牢之礼,祭拜于圣帝台前。”长孙无忌听了此言,忽然高声喊道:“直捣云中,迎还太后!”五百万唐军齐声高呼:“直捣云中,迎还太后!直捣云中,迎还太后!”群山响应,直传出数千里之远。
正行之际,猛抬头见前面一座孤峰,峰前有一通石碣,数十丈高下,七八丈宽阔,石碣上如天工神笔,泼血也似三个鲜红古篆:绝龙岭。李世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