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归真录
罚闼闹比恚稍诘厣希字杏薪鹕恒殂榱鞒觥?br /> 玄奘道:“善哉。”垂下手臂,清凉如月的光辉流泻而出,漫过诸魔身躯,玄奘说偈曰: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众魔身中流血渐止,伤口愈合,见玄奘立在面前,微微叹息,诸魔但觉身心清凉,恶念再不能起,向玄奘躬身,腾身飞纵而去。
光轮之上,夷数萎然,十二使徒之形忽然四散,化为十二道流光,散入阎浮世界去了。
玄奘登上中央曼荼罗,以手虚抚夷数光相:
“善哉善哉,后五百年,汝道当兴,声教被覆大秦,来入东南,愿汝于尔时,心存善意,尽去嗔恨之念,无复杀戮为宗,则世间幸甚,众生幸甚。”
夷数六百六十六道光翼浮在空中,向着玄奘,缓缓起伏波动,似极安顺,渐渐缩小,化为一点萤光,消失在西北方虚空之中,正是当来大秦之地。
玄奘目视夷数光相化去,伸袖轻轻拭去口角血痕,转过身来,一步一步,走上空中,亦向北行来。
*****
大势至菩萨倒提烛龙剑,如纯青琉璃色,自虚空中轻轻踏将出来,在于钟山之上,垂眼看时,见天河倒挂,浮黎劫六角垂芒,光耀八极,悬在归墟海眼之上,缓缓旋转,不二天河之水不尽而来,俱注入浮黎劫中,此时世界六道,一切轮回俱为截断,无人死去,亦无人生出。
玉虚、碧游两位圣人深潜浮黎世界无尽时间深渊之底,与浮黎劫外世界相比,时间流逝快逾千百亿倍,忽然倒流,忽然顺流,忽而相撞旋转,激起一个一个时空泡沫,旋生旋灭,每一个泡沫中,都有百千宇宙,随之破裂分散,大势至菩萨虽是等身不二之体,慧眼通彻大千宇宙,于浮黎劫中情形,亦是观之不明。
两位圣人战于时间深渊之下,按阎浮提世界光阴计算,不过一个时辰光景,然而浮黎劫内,从生到灭,从灭到生,时流紊乱,无穷无量,不可言说,何止百千万劫?
浮黎劫外,归墟左右,又有阐、截教二教、五方五老,二十余位上仙,光华跳荡,战斗不息。
菩萨神态安详,将烛龙剑提起,屈指轻轻一弹,如击玉罄,清音振动,传入在场诸人耳中,菩萨柔声道:“烛龙,烛龙,故地已至,何不速出?”红丝如缕,急速游动,忽然昂首长吟,自剑身中栩然飞起,长身蜿蜒数百万里,归墟之下,地藏宏大的声音自九幽深处传出,欢欣之意难掩。烛龙剑光华黯淡,依旧化为轩辕剑之形,黑苍苍的毫不起眼。
烛龙独目竖起,金火中燃,低吟细细,伸出舌尖,来舔菩萨手背,菩萨垂手轻轻抚拍烛龙头颅,右手将轩辕剑倒转,随手往下一插,直插入钟山黑岩之中,了无痕迹。
烛龙欢声吟吼,在空中游走数匝,盘旋落下,遍体鳞甲慢慢合拢,紧紧缠在钟山之上,向菩萨点首鸣吼示意。
菩萨身形微微一晃,凭空消失,下一瞬间,已出现在幽都之下,冥海之上,静静站立。
是时钟山之侧,风吼雷鸣,青莲团簇,翻滚如沸,悟空顶上放出翡翠梦境,小山青袍素面,安坐其中,夷然无碍,悟空铁棒飞旋如电光霹雳,一重重向太乙天尊紧紧裹来,太乙天尊掌中震灵剑虽是宝物,较之盘古之根、定海神针,不免相去甚远,每接一棒,全身毛孔中便如有亿万锐利电针爆炸开来一般,浑身酸麻,竟是渐渐抵挡不住。
天尊心惊:“这泼猢狲怎地精进如此?委实不可小觑。”剑交左手,右臂微屈,电光细细,破三界指连连点出,不再与定海神针直接接触,方才挽回颓势,依旧斗了个旗鼓相当。
悟空斗战之间,脐中流出阴阳二气瓶,瓶口倒垂,阴阳二气呼呼倒流,满空青莲纷纷萎谢,化为尘埃,倒流入阴阳二气瓶中去了。
太乙天尊见状,亦祭出九龙神火罩,其中有九条火龙,实是天尊东方太一青炁炼制,以先天三昧真火激之,是成火龙九条,焚尽世间万物,奈何今日见了阴阳二气瓶,悟空大法运转,瓶中无穷阴气缠绕而至,九条火龙威势全消,腾挪不得,又被阳气缠来,奄然同化,只听得滑剌一声响,九条火龙身不由主,被吸入瓶中,只余得一个玲珑白玉罩子,无火无烟,天尊连忙一把捞住,纳入怀中——不免日后要下许多功夫,再加锤炼,不提。
太乙见悟空破了九龙神火罩,又惊又怒,将泥丸宫一拍,十方无极天尊起在空中,各挺神锋,攒簇一处,齐向悟空顶门刺来,只见一点剑光凝聚如宝日,崩散开来,悟空身形不见。
太乙天尊立足虚无之中,向下看来,见毫无踪影,心头不由疑惑:难道这猢狲却又不禁打了?猛可里下方现出一黑色漩涡,如狰狞怪口,大张开来,恶狠狠向天尊足跟咬来,乃八卦龙须帕。
天尊大惊,耸身直上,不提防阴阳二气瓶向下急速向下罩来,好天尊,奋平生神通,手起一指,电光如丝线,笔直射入瓶口,瓶中如闷雷之响,连绵不绝,阴阳二气瓶团团乱转,不得落下。
八卦龙须帕从下方飞起,如幽灵般缠绕上来,天尊举足飞踢,龙须帕上下翻飞,天尊一时颇有些手忙脚乱,悟空身形现出,无声无息,手擎铁棒,一溜乌光,向天尊腰间横扫而来。
早被天尊看见,扭腰欲躲,奈何上有阴阳二气瓶,下有八卦龙须帕,皆生出莫大吸力,虚空中如有无形大手上下扯住天尊,终于躲不开,被悟空一棒,重重击在后腰。
“蓬”的一声闷响,如击败革,天尊背后青袍粉碎,露出白玉一般的坚致肌肤,踉跄跌出一步,“哇”一声,一口金青色神血吐出,洒落下方,尽化为朵朵青莲,绽放在北海黑水之上,异香四溢。
悟空一击得中,阴阳二气瓶与八卦龙须帕上下一错,换了位置,仍旧是一上一上,牢牢笼住天尊,悟空捋铁棒,奋起神威,疾步赶上,又是一棒,天尊急急回指相抵,指触棒端,天尊大袖鼓涨,如气球一般,悟空大喝一声,放开铁棒,双拳齐出,重重捣在金箍棒末端,“轰”,太乙天尊再也支持不住,衣袖猛然炸裂如青雾,右臂软软垂下,一时再不能抬起。
悟空再赶一步,一棒向太乙天尊顶门劈来,归墟海眼之上清啸有声,茫茫时间深渊之中,有一道太始一炁冲破浮黎世界,直指天穹。元始天尊袖袍飞动,立于一炁之端,通天教主随后现出身形,诛仙四剑合而为一,杀气凝聚如冰针,向元始天尊后心急刺而来。
天尊飘然挥袖向后拂去,顶上发髻猛然散开,于中又冲出一道太始元炁,亦化为元始天尊之形,二目微开,向悟空遥遥看来,悟空铁棒砸落,离太乙天尊尚有尺许距离,清啸声起,心中警兆大生,急回身以铁棒抵挡,天尊目光尚未真个及身,悟空已觉灵台狂跳,热血冲脑,铁棒举至中途,竟而气力全消,垂落下去。只觉三万六千脉轮大觉海中,一切法力都燃烧起来,自八万四千毛孔中涌出,仿佛小蛇,遍身上下,俱现出细微裂纹,亦有碧蓝色火焰自裂隙间喷出,若被天尊目光真个罩入,悟空金刚之躯不免化为飞灰。
砉然一声,苍苍天穹一分为二,有一株树枝轻轻飞来。此树树枝枯黄憔悴,一片片树叶却青翠欲滴,七色宝气氤氲,正是准提道人掌中所出,七宝妙树。七宝妙树飞空而下,在悟空身前一挡,微微一颤,向后退去,七色宝光如天河垂瀑,将悟空一卷一提,倏忽西去。
是时通天教主,四剑合一,如针之细,如电之殛,向元始天尊后心急刺,元始天尊挥袖向后一拂,嘶的一声轻响,一角衣袖翩然飞起——太乙天尊一着失机,被悟空连环攻击,虽然危急,到底神通广大,悟空其实未必便能一举伤其性命,然而元始天尊一向钟爱太乙弟子,以为道统所系,所谓关心则乱,与通天教主在浮黎劫中正战之间,分神来救,不免为通天教主所乘,斩下一角衣袖。
通天教主一剑奏功,不再进击,缁衣如雾,剑尖斜斜下指,立于无量度人舟头,也不言语。
玄奘白衣赤足,顶负青塔,左荷金瓶,右担宝轮,踏一朵纯白莲花,冉冉而至,见两位圣人,恭恭敬敬,躬身施礼,自归墟海眼旋入,径下九泉幽都而去。
天尊黯然垂首,顶上那尊天尊倏然落入道髻,消失不见,不二天河之水依然注入归墟,环绕宇宙,世间有人生,有人死,如轮转不息。
太乙天尊发髻散乱,青袍破碎,口有血痕,跪倒云端:“弟子不敌妖猴,致劳师尊分心垂手,弟子有万死之罪。”面前又有广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三位弟子,如前痴痴跪在云头——四剑虽已离身,但三位真人与玉鼎真人不同,心念封神台上弟子,迷乱甚深,虽在渐渐清醒之中,一时尚不能自解。
天尊叹道:“罢了。”——天尊何等样人,虽是为救弟子分心,既失了一着,焉有再战之理?
衣袖轻轻一拂,通天教主于同时举袖一挥,振动方寸灵台,三位真人登时本性清明,如梦方醒,抬起头来,见元始天尊在前,三位真人叩首道:“弟子等有负师恩,愧疚实深。”
天外有牛鸣之声,玄都大法师手持藤杖,导引青牛,乘空而下。老子青布旧袍,斜跨牛背,膝横扁拐,白发衰然,徐徐下降,见曜魄宝、南极、多宝、金灵等诸位仙人兀自缠斗不已,微微一叹,诸位上仙俱身不由主,向后倒退,当即分开。
是时三位圣人静立中央,都无言语,老子左右顾盼,对元始天尊道:“元始师弟,世间扰攘,何时方休,不如随我下一番棋来。”抬起手指,向上方指一指,虚空应指化开,现玄玄之外,远山隐隐,清溪脉脉,木屋数间,老松郁秀。
老子下了青牛,与元始天尊并肩向上行去,玄都大法师牵着青牛,在后跟随,只见清溪中一缕白雾升起,须臾盈满虚空,三人一牛,光景俱消。
通天教主立在无量度人舟上,足底微微用力,度人舟下空间荡漾,竟现出黄泉景象,凝碧池头,云霄、碧霄、琼霄三位娘娘魂体淡薄,赖九曲黄河阵之力,一时未曾消散——三位娘娘助掌轮回,凝碧池只在咫尺,封神台破,身上禁制已消,原可直入凝碧池,入世化生,却只想再睹师尊慈颜,因此苦持至今——见头顶黄尘分剖,通天教主斗笠缁衣,立在船头,向下看来。
三位娘娘心情激荡,倒身拜伏,喉头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教主点首,虚抚其顶,三位娘娘灵体飘飘荡荡,俱落入无量度人舟中去了,教主飞舟直垂,落向凝碧池头。
*****
金色的巨眼高悬在无边黑水之上,金芒璀璨,光焰烈烈,遍彻幽冥世界,与往日相比,却少了许多暴烈气息。
大势至菩萨静静立在一旁,见玄奘白衣赤足,一步步走将下来,菩萨合十当胸,玄奘微微躬身,足步不停,一直走入地藏心眼中去了。
地藏心眼缓缓闭合,一切幽冥世界微微震动,有顷,复又徐徐张开,如月轮圆满,再无亏昃,下方苍蓝色巨蛇长躯蟠曲,上托大狮子座,高四由旬,乃阎浮檀金所成,座四角头,生慈悲喜舍四色青莲华,玄奘端坐狮子座,上在兜率内院,下在幽冥世界,一身处生死苦乐之间,柔弱的身躯忽如嶙峋白骨,忽如婴儿细嫩,时生时死,时痛时欢,如前申公豹所受之苦,更胜百千万倍。
玄奘趺坐狮子座,身受诸苦,毫不动摇,微微含笑,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发大愿曰:
“是诸众生若业报未尽,我当舍寿入阿鼻狱,代受苦恼。
“愿令我身数如一佛世界微尘,一一身如须弥山等,是一一身觉诸苦乐,如我今身所觉苦乐,一一身受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种种重恶苦恼之报,如今一佛世界微尘等。
“十方诸佛世界所有众生,作五逆恶,起不善业,乃至当堕阿鼻地狱。若后过如一佛世界微尘等大劫,十方诸佛世界微尘数等所有众生,作五逆恶,起不善业,当堕阿鼻地狱者。
“我当为是一切众生,于阿鼻地狱,代受诸苦,令不堕地狱,值遇诸佛,咨受妙法,出于生死,入涅磐城。
“复次,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十方世界所有众生恶业成就,当必受果,堕火炙地狱、如阿鼻地狱、所说炙地狱、摩诃卢獦地狱、逼迫地狱、黑绳地狱、想地狱、及种种畜生饿鬼贫穷,夜叉、拘盘茶、毗舍遮、阿修罗、迦楼罗等,皆亦如是。
“若有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十方世界,所有众生,成就恶业,必当受报生于人中,聋盲喑哑,无手无脚,心乱失念,食啖不净,我亦当代如是众生,受于诸罪,如上所说。
是时玄奘,为赎世间一切天、人、龙、阿修罗、紧那罗、乾闼婆、摩呼罗迦、夜叉、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