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归真录
“轰!”茅屋猛然炸裂开来,仿佛一团大火蓦地出现在空中。
广成子袖袍一甩,一方白玉印玺自袖底滴溜溜飞旋而出,不过三寸高下,两寸见方,向那团大火猛然压下。
此印体积小巧,威势却煞是惊人,自空中直压而下,空气爆裂之声如须弥山整个崩裂一般,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云中子、赤精子、道行天尊同时向前踏步,拍出一掌,六股无俦真力倒卷而出,如水晶壁垒,联接而成,四野弥封。
只见得番天印下,滚滚火云弥漫,流散开来,陆压道人化实为虚,意欲脱困而走,周遭真力如铁,虚空凝固,那一团火云四处鼓突,番天印在上压将下来,陆压总有神通,怎地逃脱?
太乙天尊微微掀起长眉,手臂一振,一指向火云中心点出,电光如线,明炽胜日,番天印落,八真围困,四方上下,骤然一合,眼看陆压道人数千年道行不免化为泡影,自此魂飞魄散,世间再无其人。
上方天穹豁然旋开一个淡青色的空洞,一股光明如玉柱一般,透射虚空,倒垂而下,辉光如金水,所到之处,正在下击的番天印忽然停滞,下方那团火云急速聚拢,呼啦啦如匹练长虹,往下便走,太乙天尊一指方出,手腕微微一抬,电光如矢,疾追而去,投入那道光柱之中,只激得光波微起涟漪,向西昆仑峰顶倒卷而回。
太乙天尊微微一愕,冷笑道:“好一个玉皇大天尊,终教我等抓住把柄。”将袍袖一拂,青炁散漫,当先追去,清虚道德真君、灵宝大法师、黄龙真人、云中子、赤精子、道行天尊相继跌足,祥光紫气连成一股,随后飞来。
陆压道人者,乃东君帝鸿收集当年九日残魂羽翼,数百年间以心血灌饲,又用崦嵫山真火煅炼,自虚空中凝聚而成,与东君同出一源,实可称为同胞兄弟,心神相连,于帝俊、羲和,亦不异亲子。
自商末以来,陆压道人投身三教之争,出入天上人间,专一推波助澜,种种手段,使三界时势,如海上波涛,汹涌不息,陆压道人其身虽微,却不啻一切动乱祸患之源。
封神之时,阐、截两教弟子尚不知其来历,后来自已知晓,却碍着他与天帝、天后之甚深渊源,又且常住于昆冈之上,离瑶池咫尺之遥,不便大动干戈,陆压道人却更变本加厉,处心积虑,勾连各方,搅得三界风雨不止,天帝、天后借与魔大战之机,将封神台撒手不管,封神台终于被破,白白断送了八万万魔众,泰半俱为大尸盘古同化消融,帝、后可谓稳坐钓台,独得其利。
桩桩件件,是可忍,孰不可忍?阐教群仙越想越怒,今日再不愿顾忌帝、后二人,太乙天尊与众同门前来,要将陆压道人一举格杀,形神俱灭,断其祸患,帝俊、羲和乃竟公然出手施救,将陆压道人提上瑶池去了。
太乙天尊见了,且怒且笑,索性是要赶上瑶池,奉请玉虚符诏,逼帝俊、羲和退位,再立三界之主。
且说八位真人联袂飞上昆仑山头,只听得峰巅金钟响亮,振动云空,阆风巅、天墉城、昆仑宫,凡五楼十二城,处处仙童玉女,神将灵官,俱执幡幢,九光宝盖,跪于各宫各殿之外,烧香散华。
远看瑶池之上,十亿青莲随风摇举,合璧宫前,瑞气腾腾,仙光摇曳,云霞叆叇,万神麈集,皆向曼陀罗大殿跪拜。
太乙天尊冷笑道:“这是弄什么玄虚?敢莫是要聚众与我玉虚一战么?”八位上仙飞空而至,往下看时,倒吃了一惊。却是为何?
只见曼陀罗大殿之前,那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大慈仁者、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的昊天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帝俊,衮冕尽去,着不坏色僧伽梨衣,满头青丝发螺旋而耸,手中持着一串纯青琉璃数珠,坐在曼陀殿前一方蒲团之上,东君帝鸿、陆压道人二人跪在帝俊身前玉陛之下,天后羲和高髻云裳,托着一个玉盘,玉盘中乃上帝冠冕,璀璨生光,射人耳目。
八代上仙见了此景,一时不明所以,且将云光驻停空中,冷眼观瞧不提。
只见那上帝端坐蒲团之上,微启金口,口颂一偈:
“毛头许里乾坤定,大千沙界寸土无。
万象森罗隐现中,一颗圆明无内外。
摩诃般若波罗蜜,甚深般若波罗蜜。“
于是上帝乃举一如意宝珠,遍示殿前大众,只见珠光玲珑,茫茫渺渺,望之无极,内中有苍莽云汉,百千万亿琉璃宝珠重重叠叠,无穷无尽,联成一张青色巨网,包容宇宙,一一宝珠皆映现自他一切宝珠之影,又一一影中亦皆映现自他一切宝珠之影,无量宝珠无限交错反映,重重影现,互显互隐,重重无尽。
于是上帝徐徐曰:“如是,如是,我今已成佛,佛号清净自然觉皇如来,亦号药师琉璃光王如来,亦号金轮炽盛光王如来。”于是清净自然觉皇如来举六通力,放大光明,遍照诸天,无极梵刹,一切境界,皆大震动,从地自然涌出千重万叶绀青色琉璃宝莲台,那如来高居其上,微笑结印。
于是曼陀罗殿前十方无极飞天大圣、无极神王、灵童玉女、九千万人,皆五体投地,顶礼清净自然觉皇如来,颂曰:
“稽首炽盛光明王,普照十方尘刹中。所有日月四天下,一切众生皆蒙益。
有情无情共一体,同入如来光网中。身心毛孔及微尘,一切洞然无不彻。
众生梦想颠倒心,尽是如来光明藏。是故七曜及四余,二十八宿各分布。
共作众生有相身,生死去来皆寂灭。念念常放大光明,能破无始烦恼暗。
一切妙用悉现前,流入如来大愿海。普使见闻及称扬,尽塌涅盘常乐地。“
太乙天尊与众同门见了,张目结舌,不知所谓,心中都想:“这帝俊竟不惜身份,拜入西方教主门下了么?”疑思重重。
只见千重宝莲台上,如来合掌向旁欠身,天后将玉盘递与如来,如来唤东君帝鸿上前:“帝鸿,汝为我子,可继为此三界之主,汝好自为之。”帝鸿长跪于前,如来将一重重冠冕加于帝鸿之顶,加冕已毕,帝鸿起立,天后执帝鸿之手,遍示众人:“上帝在此,汝等何不参拜?”大众又拜,三跪九叩,山呼:“我主亿万斯年!先天太后亿万劫寿!”
太乙天尊心中恚怒:“好,好,好!好个玉帝,不奉掌教圣人符诏,竟敢轻传大位!”正思想间,那如来正向空中看来,见了八位真人,微微一笑,将手拨动手中数珠,若无其事。
太乙天尊转念又想:“观他如此形状,十分自在,莫非真的有所依恃不成?真是奸狡小人。”——他不知帝俊乃自剃自度,自称自颂,只道是他又改投西方门下,以抗玉虚,清虚道德真君、云中子、灵宝大法师、黄龙真人、广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七位真人莫不作如是之想。
彼时周遭山呼之声渐息,如来又唤陆压道人上前,以手摩其顶曰: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断。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将手掌提起,陆压道人满头青丝尽皆化为缕缕火气,消散无余,如来曰:
“惟日在天,光明朗耀。山川幽谷,无处不照。垢不能浊,晴不能昏。如水中影,似影中痕。心在众生,至神至灵。与佛无二,赐汝名曰日光遍照菩萨。”袖中取出一串大红数珠,挂于陆压项上,于是日光遍照菩萨稽首合掌,就将道袍偏袒,化为僧袍模样,恭敬礼拜无上法皇:“南无最上法皇清净自然觉皇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南无金轮炽盛光王如来。”
殿前大众,昆仑山千万诸神仙官,皆颂:“南无清净自然觉皇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南无金轮炽盛光王如来。”
“这出戏要可演得够了么?”太乙天尊冷笑,转首询左右同门,“这帝俊大弄玄虚,荒唐不堪,我等是现在上前质问,抑或禀过掌教圣人,再作区处?”黄龙真人道:“这帝俊乃投机小人,见事不谐,又投西方,真是不堪容忍,理宜上前,明正其罪。”清虚道德真君道:“兹事体大,我等不宜擅作主张,还是暂回玉虚宫,侯掌教圣人返驾,请旨定夺。”众位真人乱纷纷讲论之间,太乙天尊忽然一笑,眼看天边:“帝俊的麻烦来了,我等只索冷眼旁观。”
众位真人随太乙天尊眼光看时,见天垂一线,滚滚云气如亿万巨龙齐声咆哮,自虚空深处急速推涌而出,云端之上,有一神人,真容正大,气象俨然,如铜浇铁铸,上有四面,以向四方,面目神情各各不同,威光赫奕,高临三界之上,足踏浩荡神光,腾腾向前。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卷二 有情劫 第七十二章 若夫天地为炉,万物为铜,是谁无情哉?
菩萨低垂慧眼,圆满如月,静静趺坐在地藏金色的巨眼瞳人中,常处一切生死苦乐之间。
如一光子,于一刹那,同时穿过两道狭长的罅隙,无先后,无断分,菩萨之身亦如是,同住兜率内院与九重幽都之下,非一非二,不可思议,不可言说。
诸般怨念、憎恶、仇恨、贪婪、悲哀、痛苦、执着、爱恋、向往、慕想、愉悦、喜乐、罪孽……,这世间一切有情众生轮回之际的种种业力纠结在一起,仿佛道道浅灰色的泉流,又像苍白色的火焰,打着旋儿,自菩萨周身毛孔中滚滚冲刷而入,菩萨柔弱的身躯即时化作森然而嶙峋的白骨,次一刹那,灰白色的业力倒流而出,菩萨的身躯又变作初生婴儿般细嫩,次一刹那,菩萨已然垂垂老去,病骨支离,在漫漫业火的侵蚀中,复又化为森森白骨,崩坏如沙尘,……如是种种诸苦,尽集于身,往复无休,永无底止,菩萨眉宇间的微笑却不见有须臾减退。
悟空立在云端,看着四角青莲座上的玄奘,不自禁地热泪滂沱,叉手合掌,恭敬皈依。
“悟空,为何我看见,仍然有点点的尘埃结垢在你的灵台?”柔和的声音仿佛清澈的水流。
“告玄奘师父,我于往昔,犹有恨意未去。”
“如我所知者,不应有恨,唯当有情。”玄奘温和微笑,抬起不停变幻的,可怖的手掌,轻轻覆上悟空的头顶。
彻然的宁静与安详自掌心流出,一直流入悟空的心灵深处,自顶自踵,无一不到。
悟空身躯微微颤抖,徐徐拜倒:“是,悟空知道了。”
立起身来,又向玄奘一礼,一步一步,慢慢离去。
四角座头,慈悲喜舍四色青莲华散漫垂落,纷飞如岚,玄奘手把龙华树蔓,色身坏变,与阎浮提世界一切有情同诸衰恼哀乐生死,安忍不动,譬如大地,有纯金色的熔液,仿佛悲伤的泪水,从地藏金色的瞳人深处缓缓滴落,流入下方,在无边无际的黑水上蔓延开去,黑水之上,仿佛燃起了蒙蒙的淡金色光焰,漂浮在幽冥世界。
*****
天垂一线,滚滚云气如亿万万巨龙齐声咆哮,自虚空深处急速推涌而出,云端之上,神人真容正大,气象俨然,如铜浇铁铸,上有四面,以向四方,面目神情各各不同,威光赫奕,高临三界之上,足踏浩荡神光,腾腾向前。
曼陀罗大殿之前,最上法皇清净自然觉皇如来高坐莲台,手拈宝珠,对众含笑,忽然抬头,正见神人一体四面,或颊有龙鳞,额间生角;或牛头两角,面目慈悲;或眉如飞凤,黑须飘洒;或面如少年,长发如墨,神光跳荡,纵跃前来。神人身后,又有一白衣女子相随而来,云鬓花颜,难掩风霜之色,正是女娇。
法皇见了,脸色一变,将手中宝珠望空抛出,化为重重纯青色琉璃宝网,映照无尽,将一切景象尽数包罗在内,法皇于莲台之上,微一耸身,入于宝罗网内,天后、帝鸿、陆压鱼贯而进,宝珠光网交相层叠,四人与四面神人俱消失在光罗宝网之中,太乙天尊等八位玉虚上仙驻足空中,且观看不提。
“帝俊多年来独据天位,果然也有些长进,这份手段比昔日强了不少。”火云宫内,神农皇帝、轩辕皇帝俱威容凛然,早就一扫先前痴呆之态,目中神光炯炯,分坐伏羲皇帝左右,三位圣皇成品字形布列,额间各放一道光华,投向三人中央一团光影之上。
但见光影之中,四面神人身如铜铁,一举手、一投足,莫不蕴含粉碎虚空的莫大威能,法皇帝俊、天后羲和身影翩飞,与神人战在一处,隐隐相当,帝鸿仰天清啸,将周身骨节摇动,如闷雷一般,自足跟响起,一直响至泥丸宫,闷雷响动之处,八万四千毛孔尽皆开张,缕缕混沌元气如雾涌出,缭绕帝鸿周身,亦化为一名神人,体貌端严,须发如铁,遍体筋骨如铁,目中有无穷雷电,激荡如海。
此即帝俊、羲和集亿万尸神与奈落伽六部之魔躯血肉精元,生死交融,荡涤真火,与帝鸿身躯相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