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归真录
三位圣皇皆冷笑不已,并不言语。
女娲娘娘起身,向三位圣皇微微躬身,出宫而去,须臾便下太素天前,九天玄女、风后娘娘、云华夫人诸女仙都来迎接,娘娘手把青藤,青藤之上,结着一籽,才有米粒大小,双色纠缠,娘娘暗叹,将此籽摘下,交与玄女娘娘:“将此籽种于宫后云壌之中,早晚好生看顾。”玄女娘娘与诸女仙皆有悲戚之色,领娘娘玉旨,去宫后将此籽种下,早晚以仙泉灌溉,不提。
*****
碧游五峰如一朵盛开的巨大莲花,漂浮在无边无际的碧蓝大海上。
奎牛盘卧碧游宫前,口中衔着几束碧绿的草茎,缓缓咀嚼,通天教主缁衣披发,随意倚牛而坐。
多宝道人立于玉阶之下,将白拂挽在臂弯间,右手手指轻轻一捻,宫前广场周围三百六十柱极光天火同时引燃,映得苍青天穹一片通明。
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乌云仙、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与马钰、丘处机立在多宝道人身旁,看柱头天火熊熊,不胜感慨。
一千七百年,苦历风霜,终得重聚碧游,只是七十二代弟子,俱入轮回,欲重现当年万仙朝会碧游宫之盛景,却须百余年乃至数百年之后了。
忽有歌声起于天外:“我行太清境,回观三界中。指顾临万天,饮忽辔飞龙。人身如籧庐,寸田百妄攻。不知神气尽,五道如樊笼。当思绝学观,道气常冲融。神凝形自分,玄影相朦胧。阴尽灭魔秽,清虚合太空。蹑景步寥廓,万劫年何穷。自非高真才,安我希鸿蒙?天人同我游,胜乐靡不崇。若非因律言,奚所振玄风?”
诸仙听了,抬头循声望去,但见天海一色,有一玲珑宝塔,八景玄黄,出乎云海明月之间,塔下有五色之气延伸而出,形如飞龙,化一虹桥,牛背之上,坐一老者,皓首衰微,青布旧袍,手扶扁拐,足迹桥头,徐徐而下,径至碧游宫前,正是老子到了。
“大师兄。”通天教主微微举首,群仙见老子来至,神情各异,多宝道人欲上前拜见,老子摆手止之,通天教主亦轻轻抬手,左右挥了一挥,众弟子无言而退。
老子扶拐按牛,在于教主身前,看海光无色,滔滔无尽,悠悠道:“师弟乱此天常,当有补救之道。”教主曰:“后五百年间,自见分晓。”老子垂眉,道:“可。”转过扁拐,在青牛后臀上轻轻一击,那牛闷吼一声,猛然跃起,纵入上方玲珑玄黄塔中,霎时间玄黄光气沛然弥布,遍彻一切乾坤世界,一人一牛,俱化于浩然玄黄气中。
*****
且说人间世界,只因大魏天元皇帝承乾与长春真人丘处机不知何故,忽然销声匿迹,不见踪影已垂数月,魏国虽然严锁消息,终于泄露,李唐军民闻讯,渐失畏惧之心,稍稍起兵袭扰魏军边塞,北魏将兵抵挡,战事渐繁,犹不见天元皇帝与丘处机出现,李唐旧臣遂而十道并起,大战魏军于潼关,魏军失利,引师依旧北去,唐军共入长安,李治重登帝位,年号弘道,立才人武曌为皇后,共掌朝政,天下称为二圣,数年之间,整治得好生兴旺,乃跨海征辽,唐将薛仁贵,得异人辅佐,大破首壤,生擒泉男建,扶桑应神天皇来援男建,亦败归东方,李唐于是雄踞东南,无可与抗者。
转眼已过去三十年,李治驾崩,皇后武曌上应天心,垂帘听政,继而自立为帝,年号天授,尊号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照临大地,李唐十道六百州,百万里山川,竟为女主所治,这也是旷古未有之事,女主在位,荒服遐远,俱不安宁,战事又炽,可怜天下人民,终是不得休息。
正是:名剑俱坏,英雄安在,繁华几时相交代?想兴衰,哭为怀;东家方起西家败,事态有如云变改。成,也是天地哀,败,也是天地哀。
战火纷燃,红尘嚣嚣千万里,西入无何有,便见八德池池水浩渺,有细微的风起于天地尽头,吹入七宝林间,绿叶婆娑,沙沙作响。
无忧树下,接引导师、准提道人默然共坐,眼观八德池水,浩浩无穷。
悟空与小山坐在一旁,与两位教主同观大水,见红尘滚滚,浊世滔滔,天地之间,如一巨大铜炉,四时阴阳为炭火,因缘造化为鼓风,世间一切万物,皆是炉中铜丸,身受寒暑雨冥苦楚,又有诸多生老病死磨难,人有悲欢离合,鸟兽有饥饿困累,树木有四时枯荣,说不尽的艰辛悲惨之事。
若天地一日不坏,因果造化一日不歇,铜丸身上的苦楚也永无止消的一天。那铜丸之间,不知自苦,仍复反复争斗,倾轧,无始无休……
四人看此生涯,默默无语,天地之间,唯有风声水声,跌宕不尽。
悟空忽然问道:“告二位老师父:这世间如是之苦,如何方能消歇?”
接引导师曰:“善哉,善哉。若要世间无苦,除非众生无争,若要众生无争,除非众生无情。”
小山道:“老师父,弟子以为,虽然有情皆苦,然而若众生当真无情无争,亦无乐趣可言了。”
准提道人含笑颌首道:
“善哉此言。有情皆苦,无情不乐。情若劫火,火焚万物,亦生万物。”
“一一世界,无非有情。
三圣有情,教授盘古。
盘古有情,身化混蒙。
女娲有情,抟沙为人。
导师有情,愿度众生。
阿逸有情,愿处地狱。
众生有情,争竞不息。“
于是接引导师举其掌心,于掌心之上,现一切华藏世界,庄严大海,如大莲华,阎浮提根本世界之外,复有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大千世界之外,复有三千中千世界;每一中千世界之外,复有三千小千世界;每一小千世界之外,又有三千微尘世界……如是一一世界,有如莲花花瓣,重重无尽……
接引导师长眉低垂,神色悲悯,轻轻说道:
“以有情故,方有此大千世界光怪陆离,生灭幻化,有苦有乐。若无情时,亦无大千世界。”
悟空问曰:“老师父,然而大道究为有情耶,为无情耶?”
准提道人曰:“善哉此问。大道在有情无情之间,微妙难言,非深入其间者,不知其中滋味。”
悟空曰:“我欲轮转三千大千世界,以求大道,可乎?”
准提道人曰:“三千大千世界,总是有情,然而一一世界,规则不同,时流消逝之速亦不同。悟空,你欲入其间者,生死无尽,一切神通,皆难依恃,唯持心不乱方可,譬如莲生淤泥,终不染着。昔者瞿昙亦曾求入世之法,漂流无量亿阿僧只劫,无尽轮回,方于此阎浮提根本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果欲去否?”
悟空道:“悟空愿去。”
准提道人目视小山:“然则此女如何?”
小山曰:“老师父,小山愿随悟空,流转大千世界。”轻轻探手,握住悟空手掌,悟空微微一动,终于反手握住小山手掌。
准提道人笑道:“好,好。如此,你们去罢。”将七宝妙树一拂,两人身躯飘飘而起,接引导师掌心翻起,口占一偈: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悟空携着小山,回首望去,见兜率内院,幽冥世界,玄奘独坐于地藏狭长的瞳人中,仿佛一盏孤灯,漂浮无边黑水之上,发出微微昏黄的温暖光线,悟空不由鼻子一酸,几乎落泪,玄奘于四角青莲座上,向悟空看来,微微一笑,挥手相送。
彼时时流紊乱,五光十色,无数世界纷纷旋来,白茫茫群影如电,接引导师将掌一合,一切皆消。
八德池上,风声水色,跌宕无尽。
全书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